60萬線下教培機構自救,在線教育用戶以"千萬"量級增長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60萬線下教培機構的"寒假黃金檔",變成了"存亡生死戰"。

01 疫情引發在線教育用戶以"千萬"量級增長

往年春節正是線下寒假班招生的大好時機,這一個月的營收可以佔到線下教培機構全年營收的 30%,但現在,春節後幾乎沒有收入,還要面臨老客戶退費流失、未來一段時間也很難續費的困境,大量教培機構現金流告急。

而與線下情況相反的是在線教育的熱火朝天,尤其年初各大網校品牌紛紛開啟"公益課"策略,更是引爆線上流量,引發在線教育用戶以"千萬"量級增長。

60萬線下教培機構自救,在線教育用戶以

猿輔導免費直播課程開課的第一天,500 萬人同時在線,鉅額流量的湧入直接導致服務器過載,根據其最新數據顯示"累計用戶過 4 億";作業幫宣佈其公益課累計報名人數達 2000 萬。

有業內人士稱,憑藉這一波增長,互聯網教育行業省下了千億推廣費。疫情把一些在線教育公司的銷售線索成本直接拉低了 40% 左右,轉化週期提升了一倍,連圍棋這樣的小眾品類的轉化率都比原來高得多。

02 線下教培機構面臨兩大利好

線上的瘋狂擴張,同時也在蠶食著線下教培機構的市場份額。對所有線下教培機構來說,轉型OMO(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了必然趨勢。

60萬線下教培機構自救,在線教育用戶以

而本次疫情的催化之下,線下機構也面臨著難得的兩個利好。

一、2 億 K12 人群因為疫情集中轉型線上,成就了教育行業難得的流量爆發期。相對於此前的流量戰,這次疫情重新把起跑線拉近,給了整個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而且在教育行業各個細分賽道的格局已經初定的情況下,未來這樣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二、 克服了家長對線上教育的排斥,這次疫情直接促使大部分家長必須嘗試在線教育。有了此次特殊時期的深度體驗,疫情結束後,必然會有大量用戶留存在線上。

03 疫情成教育OMO進程重要轉折點

在線教育的優勢很明顯,可以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服務更大範圍的用戶,並且可以藉助線上多樣化的營銷方式打響品牌IP,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60萬線下教培機構自救,在線教育用戶以

而教培機構所擔憂的當然還包括到底能不能再線上"上好課",畢竟教育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學習效果",並非是隨意使用一個直播工具就可以搞定的。在這方面,對於教培機構來說,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傢俱有教育基因的技術服務商來幫助自己進行轉型,快速克服"水土不服"。

例如,專注教育培訓行業的SaaS服務商創客匠人,其開發的功能更加適合教培行業,可以提供一整套涵蓋招生引流、授課互動、作業打卡、考試測評、教務管理、促銷轉化等諸多功能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幫助機構快速搭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PC網校等在線教育平臺。

例如時下火熱的直播功能,創客匠人就開發了7種模式:視頻錄播+社群直播、obs實時直播、手機直播推流、語音直播、PPT直播、視頻直播、多師視頻直播等,從容納上萬學員的大班課到1V1、1V20等精品小班課都能輕鬆實現,更能滿足個性化的教學訴求,增強學員和平臺之間的黏性。

毫無疑問的是,這場疫情會是教育OMO進程的重要轉折點。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在平臺系統開發上,直接使用即可順利轉型,搶佔廣大的在線教育市場份額,何樂而不為呢?

在線教育逐漸增長的這十年裡,或許從未有像今天一樣危急的時刻,疫情迫使所有傳統線下教培機構去重新思考轉型線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轉型升級的時機已然成熟,在現金流和風險的博弈下,面臨考驗的或許是教培機構創始人的決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