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和文繡離婚後,只給了5萬元分手費,文繡後來生活怎樣?

黃麗珊


和溥儀離婚後,拿著五萬元分手費的“末代皇妃”文繡,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

在瞭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故事的幾個主人公,看看他們之間上演過什麼樣的複雜故事。

1987年,一部《末代皇帝》橫空出世,囊括了九項奧斯卡大獎,讓很多人瞭解到了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以及他身邊的兩個女人——婉容和文繡之間的愛恨情仇。


(《末代皇帝》劇照)

那麼,處在社會變革動盪的時期,作為封建制度下最後的皇親國戚,他們經歷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首先來說說溥儀。


(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稱為宣統帝。

溥儀1906年出生,三歲就繼位當了皇帝。三年後,因辛亥革命爆發,年僅六歲的溥儀被迫退位。

此後,他曾於1917年短暫復辟,卻也無疾而終。 可以說,溥儀的一生是不幸的。

小小年紀,他就被推上了權力的巔峰,成為政治的棋子。 雖然貴為皇帝,但是溥儀卻時常處在管制之下,沒有自由。

據溥儀後來回憶,在當皇帝的時候,自己從來沒有吃過飽飯。每次到飯點,才吃了幾口,太監們便怕他撐著,把食物撤掉了,急得他哇哇大叫。

隨著封建帝制被推翻,偽滿洲國時期,溥儀又成了日本人的傀儡,一舉一動都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下,整天惶惶不可終日。

如此皇帝,不當也罷。 好在,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得到了寬大處理。不僅獲得了特赦,也過上了自己的平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的溥儀)

再來看看溥儀後宮的兩個女人。 婉容和文繡兩人,隔了一天入宮,而她們的命運也很相似——命途多舛,令人不由得扼腕嘆息。

婉容的知名度比文繡大些。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位末代皇后的經歷。

她入宮後,過了時間不長的快樂生活,便被迫和溥儀一起成為偽滿洲國的囚徒,一舉一動受到日本人的秘密監視,一切都要聽從日本人的安排,甚至不能走出大門一步。




(婉容和溥儀)

為了從痛苦的現實中逃脫出來,婉容不僅私通侍衛,還染上了吸鴉片的嗜好,後來,她患上精神病,淪為一個無法自控的瘋子,最終死於監獄中,十分悽慘。

文繡的人生,不比婉容好到哪裡去。但是,她是一個個性堅強,好惡分明的女子,這才有了她後來向溥儀提出離婚的驚人之舉。




(文繡)

文繡剛進宮時,與溥儀的感情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溥儀試圖投靠日本。

面對他的錯誤行為,正直的文繡屢屢向他進言日本不可信,勸他懸崖勒馬。

此時,溥儀哪裡還能聽得進去她的話?

不僅不理會她的好言相勸,反而因此厭惡起文繡了,在生活上處處冷落她。婉容也常常尋機起事,以謾罵羞辱文繡為樂。

痛苦不堪的文繡,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便在妹妹文珊的幫助下,逃離靜園,並且向溥儀提出離婚,索要生活費5.5萬元銀元。


(溥儀與文繡的離婚訴狀)

這一事件,在當時的社會上引發了極大的反響,文繡成為史上第一個與皇帝正式離婚的人。這一事件,史稱“刀妃革命”。

(當時的報紙對此的報道)

那麼,這一大筆生活費去哪裡了呢?

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的,文繡拿著這一大筆錢走上了人生巔峰。

相反,在離婚後,文繡的生活越發悲慘了。

文繡所得的這筆生活費,一部分用於支付了她和溥儀離婚訴訟時的高昂律師費,結清了打官司的開銷,一部分被人騙去。她手中的錢,其實所剩無幾。

離開溥儀後,文繡的第一個工作是當老師。

1932年,文繡恢復了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當上了一名教授國文和圖畫的教師,深得學生喜愛。

但是好景不長,文繡的身份很快被人發現,這下引來了許多好事之人的圍觀。

迫於無奈,文繡辭掉了教師的工作,用最後一筆錢買了個房子,和妹妹一起隱居下來。

清閒的文繡,開始向皇室後人傅儒專心學習國畫技藝。她以繪畫為生活樂趣,怡然自得。

在此期間,她拒絕了很多覬覦她金錢的人的求婚,過著獨居的生活。


(離婚後的文繡)

但是,這還不是文繡人生的最低谷。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

倚仗日本人勢力的警察、保長或狗腿子們,接二連三地登門向文繡敲詐勒索,簡直是肆無忌憚。

沒過幾年,文繡的家底就被他們掏空了,不得不賣掉房子,租個地方住下來。

為了謀生,這位昔日的皇妃,也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她先是糊紙盒掙錢,後來又去做瓦工,最後走街串巷地叫賣香菸,飽經風霜。

抗戰勝利後,文繡在熟人的介紹下,去了華北日報任職。

在這裡,她經人撮合,與國民黨軍人劉振東相識相戀,過上了還算完滿的家庭生活。


(劉振東)

建國後,劉振東因為表現較好,被分配到北京西城區清潔隊當工人。

文繡和他住在一個小房子裡,生活清苦,但總有了一個容身之地。

可惜的是,沒兩年,文繡就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享年44歲,結束了她飽經磨難的一生。

文繡作為末代皇妃,人生卻如此的悲慘,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文繡是溥儀的妃子,另外,溥儀還有一個皇后叫婉容。這兩個女人,是溥儀在紫禁城的時候,一起娶進門來的。

只不過婉容是皇后,她若是進宮必須要有妃子迎接。所以,就這樣文繡先婉容一天,進入到了宮裡。

儘管文繡是第一個進到宮裡的女人,但是,在她進宮的那一天晚上,溥儀並沒有寵幸她,也就是說兩個人並沒有睡在一起。

當然了畢竟是第一天晚上,文繡也並沒有在乎這件事。

可是,到了婉容進宮之後,一連很多天溥儀都沒有去文繡那裡,這讓文繡感到十分的苦悶。她覺得溥儀不喜歡她,所以,一直不給她過夜,而是選擇和皇后婉容在一起。

文繡不知道的是,其實溥儀也沒有和皇后婉容在一起。

在溥儀和婉容結婚的那一天晚上,溥儀只是跟婉容說了一些話,然後他就離開了。對於溥儀這樣的舉動,婉容也是覺得很詫異。

所以,婉容就以為溥儀是去找文繡了。

事實上溥儀對於女人根本就沒有興趣,連一丁點都沒有。說實話他根本不想娶妻子。只不過到了結婚的年齡,迫於家裡的壓力,他不得不成婚。

那麼溥儀也是正常的男子,他為何不喜歡女人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溥儀早年的時候,他經常和宮女在一起廝混的事情了。正是因為他和宮女在一起的時候,偷嚐了禁果,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和宮女膩歪在一起,時日已久,就導致了溥儀不舉了。

所以,溥儀以後就喪失了作為男人本應由的尊嚴,他就開始遠離女人了。

這就是為何他成婚之後,不接近文繡和婉容的原因。

最後,我們都知道文繡忍耐不了宮廷裡的空虛寂寞冷,所以,她一紙訴狀,就把溥儀給告了,要和溥儀離婚。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當然不希望這件事鬧大了。

所以,他只好接受文繡的請求,並且給了文繡五萬元的分手費,這對於文繡來說就是分手費了。

畢竟文繡對於溥儀的事情,還是很清楚的。溥儀並不想讓別人吧知道他是個沒有用的男人。

其實,這五萬元的分手費足夠文繡過一生的了,當然了前提是她不揮霍。就是過平常老百姓的生活,足夠文繡一輩子用的。

五萬元在那時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說了文繡離開溥儀之後,她自己還是可以自食其力的。因為她能識文斷字,所以,她就在北京找了一個教書的工作,這個工作還讓她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能夠保證她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過這一份工作她並沒有做多久,因為她是末代皇帝溥儀妃子的身份被曝光了,所以,她不得不離開了學校另謀出路。

後來她到了報社,在報社裡做校對工作。正是在報社裡工作的期間,她結實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也就是時任國民黨少校的劉振東。

兩個人在一起過了一段夫妻生活,直到在1953年9月18日,44歲的文繡死於心肌梗。

不得不感慨文繡的命運,確實是跌宕起伏的,但是,對於婉容來說,文繡要幸運的多。因為婉容一直就沒有離開過溥儀,在文繡和溥儀離婚之後,她不但染上了大煙,還和溥儀的侍衛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最終婉容在被溥儀關押起來之後,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漢史趣聞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文繡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就是那種性格要強但頭腦不清楚的女人。

這也許同她是蒙古人後裔有關係,也和童年貧窮生活造成的敏感有關係。

這種女人過於固執,容易鑽牛角尖,做事極端。

然而,她的頭腦又不靈光,很容易輕信於人,被人欺騙操縱。

文繡和溥儀結婚10年,因溥儀沒有性能力,兩人並沒有發生過夫妻的事情。

那麼,她和溥儀就稱不上是夫妻,其實就是一個熟人而已。

同時,文繡的身份是妃子,而不是婉容這種皇后,其實就是民間的妾。溥儀對她基本熟視無睹,毫不在乎,就像家裡的一件傢俱。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溥儀。因為他和文繡結婚的時候,只見過一次,根本談不上什麼感情。

其實宮廷的婚姻本來就是沒感情的,文繡被冷遇的遭遇在幾千年很正常。

然而,溥儀卻被廢除了,成為非常公民,不是皇帝了,情況就有所不同。

而文繡性格固執,不服從任何壓迫。

而婉容是貴族大小姐,很西化,本來就反對納妾,對文繡並不喜歡。

而溥儀比較喜歡善解人意的婉容,對於固執倔強的文繡沒有好感,經常一二週才去看文繡一次。

於是,文繡這10年基本就是孤獨生活,受了很多痛苦。

當然,文繡要求離婚,這是一個女人的合理權力。

但關鍵在於,文繡太傻了,心太高,導致被奸人利用。

利用她的有兩波人,一個叫做玉芬,是文繡一個遠房表姐的女兒,給她做僕人。

玉芬雖同文繡有親戚關係,卻非常奸,一直煽動文繡離婚,試圖從中獲利。

最早讓文繡和溥儀離婚的,就是這個女人:“現在是民國時代,溥儀又被攆出宮來,他也不再是小皇上了,也要守法,平等待人。你可以根據男女平等的法律條文,請律師寫狀子,告溥儀虐待妻子,和他打離婚官司,向他要贍養費。”

另外則是律師張紹曾、張士駿和李洪嶽等人,他們都想利用這件事出大名,一直煽動文繡大鬧,藉此壓迫溥儀屈服,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有意思的是,本來非常支持文繡離婚甚至跟隨她一起出逃的親妹妹文珊,事到臨頭卻猶豫了。

因為文珊支持離婚,但不支持這樣大鬧。溥儀雖不好,但畢竟沒有可以虐待文繡,他是遵從清朝宮廷的古訓,不重視妃子。

如果這樣大鬧,就等於讓溥儀下不了臺,大大得罪了溥儀以及身後的滿清遺老集團。

這些人其實是文繡、文珊的自己人。

一旦鬧翻,文繡就等於眾叛親離了。

但文繡已經不聽妹妹文珊的勸告,只聽從奸人的忽悠,大鬧了一場。

結果就是溥儀被強行搞到法庭上,面對律師質問“你們沒有夫妻生活,是不是你身體不行?”

溥儀感覺這是奇恥大辱,對文繡和律師都非常痛恨。

本來溥儀已經準備答應文繡提出的和解方案,也就是租房讓文繡另外居住,保持婚姻關係,每月給予一筆生活費。

但此次遭遇以後,溥儀勃然大怒,答應文繡要求直接離婚,但要求文繡不得再嫁。

因為自古入宮的妃子,沒有再嫁的道理。

為此,溥儀也是很慷慨的,給了文繡高達5萬5000銀元作為贍養費(文繡索要40萬)。

當時北京人力車伕月薪不過10塊大洋,就可以養活一家三口。

此次事件以後,溥儀和文繡徹底撕破臉。

溥儀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滬報紙上發佈廣告刊登“上諭”:“淑妃擅離行轅,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廢去了文繡的頭銜。

同時,整個滿清遺老集團,包括文繡的孃家(除了妹妹文珊以外),全部和文繡決裂。

文繡二叔的兒子文綺,還寫公開信指責文繡行為不端,“汝實糊塗萬分,荒謬萬分矣!”。

由此,文繡算是眾叛親離了。

這種情況下,她的下場很不好。

首先是幾個律師要走了一大筆律師費,這是合同上規定的。

隨後,玉芬自認為有功,說是借錢其實騙走了文繡一大筆錢。

自然,剩下的錢足夠文繡過一輩子了。

可惜,文繡13歲進宮,享受了極度的榮華富貴。人的天性是是從高往下降,是非常困難的,文繡也不例外。

很長一段時間,文繡還保持著在宮裡的生活水平,非常奢侈。

比如僱4個傭人;洗手要三次,且一次比一次溫度高而又不能燙手。

家裡經常買一些昂貴的東西,買了不久又低價賣出。

見文繡不通事故,不會理財,好在妹妹文珊還能幫她算計,維持生活沒有問題。

可惜文珊的壽命不長,沒有幾年就因病去世了。

沒有文珊的幫助,文繡根本無法維持生活。

她的積蓄很快就所剩無幾,又遇到了抗戰的混亂時期。留在北京的文繡,被偽警察、漢奸當做大肥肉,反覆敲詐勒索,最終5萬大洋一分不剩了。

文繡變賣了所有首飾,仍然無法維持生活,只能去做各種粗活,甚至去為泥瓦匠挑磚,甚至還去街上賣過香菸。

需要說明的是,文繡倔強歸倔強,還是很重信義的。

當年文繡答應溥儀,一生不再改嫁。所以八年抗戰期間,文繡寧可在街上做小販,也不找個男人嫁了吃閒飯。要知道,當年有很多人想娶文繡。

因為那個年代傳說妃子身上有龍氣,只有皇上才能駕馭,普通人是不行的。

所以,很多有錢的大款就像今天包養明星一樣,像娶文繡當做金絲雀。

但文繡堅決不嫁人!當然,也有恐懼溥儀報復的想法。畢竟溥儀當時是滿洲國皇帝。

而且,文繡也沒有向溥儀求援過,要過一分錢。人雖窮,骨氣還是有的。

直到1947年,38歲的文繡又患上了心臟病,實在無法生活。

在別人介紹下,文繡才和40多歲尚未結婚的國軍軍官河南人劉振東結婚。

劉振東為人忠厚老實,對文繡很體貼。同時,劉振東也是有些積蓄的。

他們婚宴擺在北京當時著名的東興樓,光是魚翅就有10桌,她的丈夫後來開了板車租車行,於地安門外白米斜街租了三間房屋安家度日,文繡當起了家庭主婦。

由此,文繡終於安穩的過了2年日子。

然而,1949年北京被解放軍佔領,劉振東作為國民黨軍官成為管制對象,被分配到清潔隊工作。

劉振東和文繡夫妻,在一個10平方的小屋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

1953年9月17日晚10時,文繡突發心肌梗塞而死,年僅44歲。她死時,只有丈夫劉振東在身邊。

由於家庭極度貧窮,劉振東根本買不起棺材。好在清潔隊領導比較有人性,幫助劉振東找到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門外的義地裡。

這就是文繡的一生,算是很悲慘的。

有意思的是,晚年的溥儀對文繡卻頗為懊悔和懷戀,認為自己愧對文繡。

也許溥儀內心深處是愛著文繡的,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薩沙


她是我國曆史上千百年來第一個敢休了皇帝的女人,她因此還引發了一場“刀妃革命”,轟動一時。那麼,她到底是誰,她在休了皇帝之後,她後來的生活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位奇女子的傳奇一生。

她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妃文繡,一個勇敢但命運悲慘的女人。1922年,16歲的末代皇帝溥儀以照片選秀的方式將14歲的文繡選為皇妃。據溥儀回憶:他在一大堆照片中看到文繡比較順眼,就拿筆在文繡的照片上畫了一個圈,就這樣14歲的文繡就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溥儀的皇妃,就此文繡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22年11月30日,文繡被溥儀以隆重的婚禮娶進了皇宮,封為淑妃。當時,文繡可是滿心歡喜地嫁入了皇宮,但是在新婚之夜,就給她潑了一盆冷水,溥儀並沒有與文繡同房,將文繡這個新娘子晾了一夜。實際上,後來溥儀再娶進皇后婉容,也是不與皇后同房,都是單身一個人獨寢養心殿。

在文繡與溥儀新婚初期,他們感情還可以,畢竟還都是孩子,玩得很嗨。在此期間,溥儀還給文繡請了一個英文老師教授英語,甚至在莊士敦的影響下,他們還想出國留學。1924年,溥儀被逐出宮,文繡反對溥儀投靠日本人,被一心想著復辟的溥儀所厭棄,文繡遭到虐待。再加上溥儀生理上存在缺陷,文繡一氣之下決定跟溥儀離婚。

1931年8月份,文繡聘請律師,向法院提出訴狀:“控告溥儀虐待文繡,使其不堪忍受。溥儀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決意離婚,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費50萬元。”1931年10月22日,溥儀與文繡簽訂了離婚協議書,共三條:一、離婚後,溥儀付給文繡生活費5.5萬元;二、允許文繡帶走穿用的衣服和日用品;三、文繡回北平母親家生活後,不得做出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



文繡從溥儀那裡所得的生活費,先是支出一大筆錢還清了聘請律師的薪金,給清了打官司所用的開銷,最後又被人騙走了一筆,手裡所剩的也就不多了。1932年,文繡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學當上了一名教授國文和圖畫的教師。後來,因為她的皇妃身份暴露,不堪忍受騷擾辭職,過隱居生活。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偽人員向文繡敲詐勒索,致使她最後一貧如洗,以出賣體力勞動討生活。先是在家裡以糊紙盒掙錢度日,一度還去到瓦工隊裡當苦力工,因經不起重體力的勞累,最後在街頭巷尾裡,以叫賣香菸為生,飽嘗了人世間的飢寒困苦。



1947年夏,文繡與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結婚,婚後夫妻感情融洽,使文繡享受了完滿的家庭生活。一年後,因時局動盪,劉退役,靠租平板車生活。解放後,因有立功表現,劉被解除管制,成為一名環衛工人。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一生未育有子女。當時只有劉振東守在身旁。事後,由劉振東所在清潔隊幫助釘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北京安定門外的公義墓地裡。


密探零零發


分手費其實是5.5萬。

首先文繡所處的那個民國初年的時期,其物價遠非國民政府1947年那樣的通貨膨脹,這個時候物價還是很平穩的,5.5萬元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據相關人員的統計,當時1元相當於現在的100元,也就是說5.5萬等於我們現在的550萬,所以千萬別小瞧那個時候的5萬元。



文繡,末代皇妃,蒙古族人,屬八旗上三旗的鑲黃旗。1922年3月被溥儀相中,選為皇妃。11月30日文繡入宮為淑妃,早於皇后婉容一天,藉此方便次日皇帝大婚跪迎皇后。

不過入宮後的文繡並未受到溥儀的寵信,溥儀對她極其的冷淡,幾乎從不去她居所過夜。如此,文繡在紫禁城中的生活就是早上先是到溥儀的寢殿問安,然後再到婉容皇后和四位太妃的寢宮中依序請安,之後就一直待在長春宮,或刺繡,或教導宮女認字,終之是索然無味。



1924年11月5日,“北京政變”爆發,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暫居北府,如此文繡亦跟隨之。而在北府,曾任湖北布政使的鄭孝胥向溥儀建言:“若想復辟大清,則需藉助日本人的勢力”,而此時文繡卻勸阻溥儀,她說道“日本人殘暴無比,日俄戰爭時就大肆屠殺中國人,所以絕對不能聽信鄭氏的鬼話,引狼入室,否則將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可溥儀卻完全聽不進去,1924年11月29日,在鄭孝胥的一手策劃下,溥儀偷偷地進入了北京的日本駐華公使館。而後在日本人的協助下,溥儀逃往天津,居住在靜園,文繡亦跟隨之。而在天津,文繡完全失寵於溥儀,在靜園,文繡只能居住在樓下,而溥儀和婉蓉兩人卻居住在樓上。



而後,文繡數次勸阻溥儀不要聽信日本人的話,他們是狼子野心,別有所圖。可溥儀非但不聽,還越發的厭惡文繡冷眼相待。之後,溥儀上街不帶文繡,過年賞賜不給文繡,如此文繡的生活可以說是越過越艱苦。因失寵,不但婉蓉對她無理的謾罵和羞辱,甚至連太監和宮女都時常凌辱於她。

如此,在一個除夕的晚上,文繡所有的負面情緒在這一天徹底爆發,她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而後,溥儀在聽到這件事後,非但不管,反而還生氣地說道“她慣用這伎倆嚇唬人,誰也不要理她!”,如此文繡徹底寒了心,而這件事也成了日後“刀妃革命”的導火線。



1931年8月25日,文繡在自己妹妹文珊的協助下,逃出靜園,而後向天津法院提出與溥儀離婚的訴狀。文繡向法院控訴溥儀虐待自己,自己不堪其辱,所以決意離婚,並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費50萬元。


1931年10月22,溥儀和文繡達成和解。溥儀向文繡提供5.5萬元贍養費,然後允許其帶走所有衣服,同時文繡日後不能做出有損溥儀聲名的事情。



離婚後的文繡就回到北平居住,可此時母親已逝世,曾經的老房子也被本家人擅自變賣掉,於是文繡只能與自己的妹妹文珊在北平租房安家。此外溥儀支付給文繡的5.5萬元,先是支付律師費,後又被自己表姐夫的女兒玉芬騙走了一大筆,如此已所剩無幾。

於是為了日後的生計,文繡在重新改回傅玉芳的名字後,就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學當上了一名教授國文和圖畫的教師。在這所學校,文繡因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受學生的喜歡,可是好景不長,因昔日皇妃身份的洩露,媒體、仰慕者接踵而來,不勝其擾的文繡於1933年底辭掉了教師職業。



之後為了躲避那些無休無止的騷擾,文繡拿出了自己最後一筆積蓄,在北平劉海衚衕買下一處平房,與自己的妹妹文珊隱居了起了。此後不久她就開始跟傅儒專心學習國畫技藝。1937年七七事變後,那些漢奸認為昔日皇妃文繡肯定有不少的奇珍異寶,所以他們時不時就去敲詐文繡,如此幾年下來,文繡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窮光蛋。

不久,文繡不得不賣掉自己在劉海衚衕的宅院,重新租房過日。之後先是在家裡以糊紙盒掙錢度日,後因糊紙盒維持不了生計,她還曾一度去到瓦工隊裡當苦力工,可文繡畢竟是女子,這種重體力的工作,她顯然支持不了。最後只得在街頭巷尾裡,以叫賣香菸為生。可以說在這幾年文繡飽嘗了人世間的飢寒困苦。



不過老天是公平的,所謂苦盡甘來。1947年在報社社長張明煒的撮合下,文繡與時任國民黨少校的劉振東結成伉儷。婚後文繡與劉振東夫妻感情融洽,文繡享受到了之前從未享受過的完滿的家庭生活。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因劉振東如實交代自己的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得到我黨的寬大處理,他被交由群眾監督管制。二年後,因表現良好,劉振東解除其監督管制,被分配到北京西城區清潔隊當工人。之後,在他有了穩定的工作後,文繡的生活就又有了保障,如此兩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可又不失幸福的渡過自己的餘生。



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一生未育有子女。自此,文繡走完了自己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


澳古說歷史


頭條有我王律師,法律問題將不是問題!關注我,瞭解更多法律知識。

1947年夏天,與晚清遜帝溥儀離婚16年後的文繡,和李宗仁下屬民國將官劉振東在北京東華門“東興樓”包了十桌魚翅席,舉辦了隆重的結婚典禮。自此,她在38歲那年,平生第一次成為一夫一妻制下的太太。

為了完成從皇妃到太太身份轉身,這是文繡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自由戀愛,自己做主,嫁給了自己所愛的人。

文繡一生經歷了三次命運轉折:16歲時入紫禁城成為溥儀皇妃;22歲時從已經被趕到天津的溥儀宅邸出逃,並委託律師發函,向天津地區法院遞交訴狀,起訴與溥儀離婚,最終以調解形式完成法律上婚姻關係的解除。然後便是38歲那年自主選擇,嫁於良配。

可以說,後面兩次的轉折,文繡這位舊式皇親家庭出身的弱女子,都勇敢地抓住並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尤其在與溥儀離婚一事上,她面臨的來自家族、遺老和社會偏見的壓力可謂空前。

畢竟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與皇帝離婚的女人,坊間甚至以“刀妃革命”稱之。但她最終利用中華民國的法律予以針鋒相對的回擊:“民國國民無論男女、種族、宗教、階級之區別,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她的選擇與抗爭,最終得到多數國民的認可。

事實上,在與溥儀離婚後,她曾長期獨自生活,當溥儀給的贍養費被周邊惡勢力敲詐一空後,她不得不以繡活為生計。所幸她等到了撥雲見日的一天。她的丈夫劉振東將軍,雖然因在國民黨李宗仁部下任職,在新中國成立後沒有被刁難,但生活上還是清貧的。

但對文繡來說,她見證了大清的結束,歷經了紛亂的局勢,時代已經從離亂進入了安定,縱然自己與劉振東都曾在扭曲的歷史中走過扭曲的路,但他們依然願意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新生活, 文繡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這個家簡樸卻寧靜,平淡卻溫馨。

她不會再提起當年皇宮中的那些事,每天只料理家務,並不輕易出門。閒暇之餘便是讀書寫字。那大概是文繡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她會經常與丈夫一起去看戲,下飯店;她燙了時髦的捲髮,穿得體的旗袍。她與劉振東一樣,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寧生活。都已經人到中年,經歷過人世滄桑,遇事二人互相擔待,夫妻感情始終融洽。

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4歲,去世時,丈夫劉振東陪在她身邊。可以說,幸福的婚姻時光對文繡來說實在有點短暫,但比起被溥儀最終虐待而瘋癲的末代皇后婉容來說,還是要好上很多倍。

王律師有話說:

即使在生活給你做了最荒誕的安排,一個女人,出身的家庭可以貧困,可以舊式,甚至給你一個似乎無法自主的牢籠。老天仍然會在看似嚴密的困局中安排了一絲光亮。只要你足夠勇敢,足夠獨立,足夠智慧。在看清了生活本質後拉開桎梏,或許就是天地兩寬。

如果你有法律問題,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給我,第一時間回覆!

離婚研究院


額爾德特·文繡,最出名的事件應該就是刀妃革命了,也就是主動提出和溥儀離婚並且鬧到了法院裁定,讓溥儀丟光了臉面,離婚之後,溥儀給了文繡五萬元的贍養費,文繡離婚後的生活可以說是不復從前,清苦的很了。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打破歷史常規的女性的離異後的生活吧。

離婚後過了一段舒服日子

離婚後的文繡,把打官司需要的律師費支付之後,請來了四個傭人,負責洗衣做飯這些家事,而且在宮中生活的習慣還在保留著,比如每天都換衣服,洗手還必須洗三次,水溫一次要比一次高一些,雖然高,但是卻不能燙,衣食住行也都算得上是小小的奢華,每日在家中就是養養花,看看書,很快,那所剩不多的贍養費就花光了。

花光了也不能幹等著啊,畢竟現在沒有人會按時給她送來月供了,於是文繡改回自己的漢名,也就是傅玉芳,去北平四存中學做了國文老師,這段時間的文繡也是快樂的,因為她喜歡孩子,在宮中卻沒有孩子可以和她這麼相處,臉上的笑容也多了,生活似乎也沒那麼艱苦了。

但還沒來得及享受這段快樂時光,就被那些好事的人打破了,他們聽說末代皇妃,那個和末代皇帝離婚的文繡原來在這裡教書,於是每天都來偷看她,後來甚至吧記者也招來了每天對著她 採訪,讓她的生活狼狽不堪,無奈之下,文繡辭去了教師的工作離開了這裡。

經濟危機,尋求幫助

文繡搬來了劉海衚衕,靠著之前的首飾變賣又挺了四年,後來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文繡想到了之前在自己家當工人,和自己關係很好的黑大姐,黑大姐在北海公園給人家看大門,但是黑大姐確實沒什麼身份,也不能給文繡安排什麼工作。

但是黑大姐給文繡直了另外一條路,就是去找自己的孃家表哥,現在當瓦工的劉山,這個劉山因為之前都靠著文繡的孃家接濟,所以沒有猶豫就把文繡接了過來,現在一家五口人住在一個三間房裡。

雖然說是三間房,其實就是兩個屋再加一個廚房,文秀過來後,劉山夫婦住在小屋,自己的兩個女兒和文繡住在大屋,唯一的一個兒子就住在了廚房,晚上鋪被白天在收起來。

這段時間的文繡是沒有工作的,自然也就沒有收入,文繡就想著和劉山的老婆一起糊紙盒賣錢,但是紙盒太便宜了,還浪費時間,於是劉山就介紹文繡去自己幹活的工地上給瓦匠們挑灰什麼的。

可是文繡哪裡是能幹這種活的人啊,雖然咬牙堅持,但是半個月不到身子就受不了了,劉山就幫著文繡把這份工作辭了。

後來文繡把自己最後的一件首飾也是自己最喜歡的珠花賣掉了,在大街上買起了香菸,

不過沒多久,皇妃賣香菸又被傳了出去,這下可好,香菸也賣不成了,劉山在給報社修房子的時候,聽說報社要招聘校對人員,就把文繡介紹了過來,社長聽說了文繡的故事之後,馬上表示文繡可以過來上班。

介紹相親,中年再嫁

雖然說文繡當時簽訂的離婚協議是餘生不嫁,但是抗戰勝利之後,也就沒有再考慮這個事情了。

在報社的這段日子,文繡的生活終於順心了一些,雖然沒有太多的錢,但是足以讓一家人吃飽了,後來報社的社長把自己的表弟劉振東介紹給文繡認識,在仔細的考量了劉振東五個月之後,發現劉振東這個人為人直爽,最重要的是脾氣好,還不拈花惹草,於是,文繡終於再嫁。成為了國民黨軍官夫人。

婚禮在當時有名的“東興樓”舉行,僅魚翅席就擺了十桌,非常隆重,而劉振東也把二十多年積累的官俸拿出來給文繡用。1948年夏天,李宗仁赴南京出任國民黨政府副總統,北平行營名存實亡。

劉振東決定退伍,用手頭的積蓄開了個小平板車行,靠租平板車為生。文繡初次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她辭掉校對工作,家裡僱了個老媽子,打理雜務,她看書作畫,日子過得十分安寧。

生活再度陷入困境,最終心梗去世

就這樣,安穩的日子過了有兩年。中秋節過後,時局突現緊張狀態,李宗仁副總統的副官長李宇清已經撤到臺灣去了,劉振東也想賣掉家當投奔李宇清,可文繡卻捨不得她苦心經營的這個白米斜街的新家。後來終於堅持不下去了,八輛平板車換來一張去臺灣的船票,自家傢俱又換了一張。

可是還沒等兩人出發,北平就被圍了,兩人走不了了,就把手中僅有的兩張票換了糧食,住在沒有傢俱的屋子裡等候著解放部隊的到來。

劉振東向人民政府交代了歷史問題,因表現好,在西城區的保潔隊找到工作,雖然收入少,卻能維持生活。文繡和劉振東的日子過得清貧,住在十平方米的小屋裡。文繡自己打理家務,買菜燒飯,他們一直沒有孩子

。兩個人的感情雖然沒有發生什麼問題,文繡身體卻日漸不好,兩年後的一天(1953年9月17日),文繡在家裡做事,忽然地,她就倒了下去,那一刻,她什麼意識都沒有了。

文繡心肌梗塞去世,死時43歲。安葬很簡單,四塊木板打成的一口棺材,連墓碑也沒立,曾經的末代皇妃就這樣被掩埋了。

結語

文繡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傷的,或者說大半生是悲傷地,年輕的時候居住在皇宮,卻從沒得到皇帝的寵幸,後來打破祖制,提出和皇帝離婚,雖然出了名,但是卻大都是讓人家當做熱鬧看的,後來雖然嫁人,卻也沒享受兩年好日子就去世了,所以說是生活在悲傷中的女子。


以上就是末代皇妃文繡離婚之後的生活,是否還有其他事情是小太陽沒有說清楚的,歡迎關注留言評論,我們一起探討。


小太陽D


末代皇妃文繡和溥儀離婚的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最早文繡提出的分手費是十五萬元其中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拉鋸式談判,後來定為5.5萬元。裡面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因為題主的問題是文繡離婚後的生活問題,如果大家對離婚細節有興趣可以留言,我抽空單獨寫一篇。

首先說一下分手費,第一,分手費的準確數字是5.5萬,給的是定期存款支票,一張2.5萬元的,一張3萬元的。第二,題主說“只”給了5萬元,這個顯然是用現在的經濟水平來衡量的,因為在當時5萬元已經是天文數字了,1933年,北平普通紡織工人的月工資是10-30元左右,已經算比較高的了,大米是0.025元一斤,5萬元是普通工人100多年的工資。

那這5萬元是不是足夠文繡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呢?顯然並沒有,文繡晚年過的很苦,那是什麼原因呢?我把文繡離婚後的生活大致分成了4個階段,老師生活,貴婦生活,落魄生活,再婚生活。從這4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文繡的生活是如何從富裕走向低谷的。

老師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無情

1931年10月22日,文繡正式和溥儀辦理離婚手續,隨後文繡即返回北平,因為根據離婚協議的規定,文繡需要回到孃家居住且不得再婚。但是當文繡回到闊別9年的後海南沿大翔封衚衕的時候,發現這裡已經物是人非,母親蔣氏病故,房產被舅舅蔣二變賣。沒辦法,文繡託人在北平東四十條附近的辛寺衚衕租了四間平房。


這時候的文繡身上只剩下2.6萬元了,那2.9萬元哪裡去了呢?因為打離婚官司,文繡請律師,託朋友,事情結束後都要拿辛苦費的。其中給了妹妹文珊5000元,給了收留她的張家女主人5000元,給了幫她請律師的玉芬5000元,給了三位律師3000元,給了中間人3000元,還債5000元,零碎開銷賞賜下人3000元。

1932年夏天,文繡啟用了她曾經的名字傅玉芳,經人介紹來到了北平四存小學當老師,工資很低,但是文繡不在乎,她想要的是一份精神寄託。文繡的古文基礎不錯,很快便和孩子們融入到了一起,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文繡還是可以克服的。

但很快文繡的身份就被別人知道了,報紙紛紛報道《淑妃辦學》,引的很多人專門到學校門口觀看末代皇妃的樣子,甚至一些當時的官員專門讓學校把文繡送過去聊天,搞的跟活體展覽似的。文繡受不了了,學校的課也沒辦法正常上了,於是,不到1年,文繡便提交辭呈,離開了她深愛的學生們。

(圖片來源影視劇照,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貴婦生活。獨棟大別墅,花錢如流水

離開學校後的文繡花2400元在劉海衚衕買下了一處四合院,正、廂房共9間,還有半畝的空地,文繡就在這裡開始了她的貴婦生活。

為了裝修自己的大別墅,文繡花大價錢請人把所有的門窗都油飾一新,在院子裡搭了一座涼棚,種下了石榴樹、葡萄樹、紫丁香。在天棚地下掛上了鳥籠子,裡面有鸚鵡和畫眉,養了黑白話色的哈巴狗,小花貓。

生活上,文繡請了兩個老媽子,一個梳頭丫鬟和一個廚師,每天的事情就是看書、寫字、畫畫,還專門去向國畫大師溥心伒學習國畫。文繡在宮裡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打扮自己,現在僱了一個梳頭丫鬟,專門打扮自己,光衣服就幾大箱,有滿清服飾,有時髦西服,從內到外,從單到棉,每日三換也夠穿兩輩子的。

文繡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當然會坐吃山空,再加上中間她被玉芬騙走了5000元錢,玉芬致死都沒有還她,後來文繡不得不開始變賣她從宮裡帶出來的珠寶首飾,直到最後把劉海衚衕的四合院也變賣了,她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人。


落魄生活。工地當小工,街頭賣紙菸

1945年,文繡已經成為一個普通的落魄中年婦女,靠針線活為生,是不是的還要受地頭蛇的欺負,後來投靠了孃家表哥劉山。劉山一家過的也是艱難,文繡不願意白吃白住,就主動到工地上當小工,給瓦匠們挑灰遞磚。這還是當年的皇妃嗎?

後來,劉山看小工的活實在太苦,就讓文繡回來了,又出主意說可以做點小生意,到街頭賣紙菸、水果什麼的。文繡一開始是不願意的,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一旦拋頭露面,又會引起一番圍觀,但是劉山沒有想到這一層,文繡還是硬著頭皮上街了。

果然,皇妃街頭賣煙又成了大新聞,很多小流氓、小青年過來調戲文繡,讓文繡苦不堪然,沒辦法,劉山只好讓文繡回家了。之後,劉山為華北日報社修房子,聽說報社需要一個校對員,就向社長推薦了文繡,社長聽說了文繡的經歷後,也挺同情,就讓文繡到報社上班了,就是在這裡,文繡遇到了再婚的丈夫劉振東。

再婚生活。從平靜到波折,44歲結束一生

1947年夏天,文繡和劉振東在北平東華門東興樓舉行了婚禮。婚後文繡辭去了華北日報社的工作,專心的做起了軍官太太。1948年,劉振東又用積蓄買了八輛平板車出租,做起了車老闆。可以說1947年到1948年,這兩年,文繡的日子過的是最舒心的,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多的錢,但有自己的愛人,有自己的家,有一份收入,這也是文繡一直都向往的那種生活。

但時局突變,北平又成了北京,劉振東因為有國民黨軍官的經歷,被嚴格監管,後來雖然解除了監管,但也只是北京城的一個清潔工,生活好不到哪裡去。據文繡的同族侄子傅林森回憶,1951年12月的一天,他父親帶他去見他二姑時,他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二姑已經顯得老相了,臉上有很多的皺紋,一眼看上去像50多歲。他們住的那間小屋只有10平方米左右,生了一個煤球爐子,連帶取暖做飯,四壁沾滿了灰塵,頂棚糊著報紙”。日子怎樣,由此可見一斑。

日子雖苦,但畢竟又一次穩定了下來,他們都盼望著好日子的到來。可惜,文繡沒有等到這一天,1953年9月18日,因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4歲。


從金鑾寶殿到10平米的小屋,從雍容華貴的淑妃到滿臉皺紋的普通婦女,文繡晚年說她不後悔。但皇妃的身份確實困擾了她一生,她逃離了皇宮,逃離了溥儀,逃離了皇家牢籠,但始終也沒有擺脫皇妃身份的困擾。


歷史百小生


第一個敢於和皇帝離婚的女人

1931年10月22日,末代皇妃文繡與末代皇帝溥儀共同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離婚協議共有6條內容,具體的離婚協議如下:(淑妃文繡)

1、從簽訂該協議起,雙方再無干系;

2、溥儀另支付55000元作為文繡的終生生活費;

3、文繡可以將自己在皇宮裡的衣物首飾帶走;

4、文繡返回母家居住永不再嫁;

5、雙方互不損害名譽;

6、文繡撤回要求法院調解的訴訟,今後不得再提出訴訟。

文繡出入皇宮

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在相冊裡,選定了僅有14歲的文繡作為自己的皇妃,文繡從此過著令人“羨慕”的皇家日子。然而,現實是殘忍的,溥儀存在著性功能問題,他倆根本就沒有行過人事。就算是在溥儀文繡新婚之夜,雖然同住一屋,溥儀都沒有寵幸文繡。長此以往,就為後來的離婚事件埋下了禍根。(愛拍照的文繡)

文繡離婚(離婚的原因)

1924年11月5日,軍閥馮玉祥用武力將紫禁城內的皇帝溥儀趕出皇宮,文繡也遭此劫難,此時距離文繡嫁給溥儀才不到兩年時間。

沒想到溥儀一心還在做皇帝夢,溥儀在大漢奸鄭孝胥的提議下,藉助日本人的力量,企圖復辟。文繡對溥儀復辟一事極力反對,並且爭吵多次。但是溥儀根本不聽文繡的勸導,此次事件後,溥儀開始厭惡起文繡。

俗話說“狗仗人勢”,失去溥儀信任的文繡,在太監面前都抬不起頭,太監們見到文繡不再受溥儀寵愛,也開始冷落了淑妃文繡。久而久之,文繡覺得自己在天津是待不下去了,於是她決定離開天津。

這時候,文繡的親戚玉芬得知了文繡生活的窘境,得知文繡與丈夫溥儀感情不好,於是玉芬勸說文繡向溥儀提出離婚。於是文繡一紙訴狀起訴皇帝溥儀,控告溥儀虐待她。溥儀迫於無奈,最終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了字。

文繡離婚後,嫁給了河南小夥劉振東

文繡離婚後的丈夫名叫劉振東,是河南人,是個軍官。文繡離婚後在一家報社(華北日報)工作,因為文繡工作認真,受到了社長的賞識,社長就將文繡介紹給了軍官劉振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劉振東被北京市政府關押管制(劉振東是國民~派)。

1951年,劉振東在管制期間表現優秀,被北京市政府解除控制,並且被安排到了西城區工作,劉振東成了西城區的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每天都有勞動所得,在一間10平米左右的房屋,劉振東和文繡的小日子過得還算過得去。

文繡去世,無兒無女

1953年9月18日,由於文繡長期抑鬱,在家中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享年才44歲,無兒無女。文繡死後,只有劉振東為文繡守靈,劉振東用簡單的模板為文繡做了一具簡單的棺材。文繡死後葬在北京公墓。


搞史人


前言:淑妃文繡是第一個為了捍衛自己的自由休了皇帝的人,1922年溥儀選妃子,他百無聊賴的從一堆的照片中,用筆畫出來文繡,但是文繡長相一般,後來在皇太妃的做主和干預下,選擇了長相和出身都比較好的婉容作為皇后,這個時候的文繡就成了淑妃。


文繡比婉蓉一天進門,為的就是跪迎皇后婉兒進門,一開始,文繡和溥儀的感情還算是好的,後來慢慢的文繡和婉蓉不和,婉蓉依仗自己是皇后經常的欺負她,所以文繡在宮裡也沒有好日子過。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事變。將溥儀,婉蓉,文繡三個人趕出了紫禁城,三人前往天津張園暫住,一開始三個人還能相依為命,後來婉容由於心中煩悶,吸食了大煙。就更加對文繡橫挑鼻子豎挑眼,這個時候,作為皇帝的溥儀也開始橫加指責文繡,文繡突然覺得自己孤立無援起來,自己是那麼的無助。


更誇張的是,當溥儀聽說文繡要自殺既然絲毫都不擔心,還讓下人們不要管她,文繡的遭遇被表姐夫毓璋的女兒玉芬得知道後,勸說她離婚,爭取個人自由,文繡請了律師,控告溥儀虐待,並要求離婚。並且自己把和溥儀離婚之事登報,這使得溥儀大為惱火,頓時覺得自己皇家的顏面無存,他怎麼也沒沒想到文繡能休了自己,這就是有名的“刀妃革命”。 最終在各方面壓力下溥儀同意離婚,於是於1931年10月22日兩人簽訂了離婚協議。


溥儀對文繡說,她自己用過的的東西該帶走帶走,並給了她5.5萬元作為補償,文繡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又不善於理財,所以這筆錢很快就是花沒了,後來為了生活她在一所小學校找了一個當老師的工作,有人聽說她是前朝的皇妃,就非得要看看這個女人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於是乎一時間的流言蜚語拔地而起,文繡不堪忍受不久就辭職了。


後來文繡經人介紹嫁給了國民黨少校劉振東,夫妻倆十分恩愛。可惜的是,文繡此生都沒有生下一兒半女,44歲時更是在家中因突發心肌梗塞而去世,死後劉振東以一具木板薄棺安葬了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