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卡”細節,司法部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

國司法部27日發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可通過登錄司法部官方網站或郵寄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徵求意見截至2020年3月27日。


徵求意見稿明確,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是永久居留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身份證明。


永久居留外國人可以憑該證證明身份從事相關活動,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中國“綠卡”細節,司法部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


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是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持證人可以在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住宿、工作、稅收和社會保險、財產登記、訴訟等事務時享受相應的公共服務和便利。


這也是人們普遍意義上認為的“中國綠卡”制度。


2004年,美國物理學家寒春(Joan Hinton)成為了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身份的外國人,此時她在中國已經居住了56年。


中國“綠卡”細節,司法部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


多年來,中國綠卡因為細則較為負責一直是很難拿到。

中國“綠卡”細節,司法部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

今天公佈的管理條例,對其中各類細節做了明確的規定。

中國“綠卡”細節,司法部公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

徵求意見稿列舉了外國人可以申請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幾種情形

例如,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取得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以直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推薦,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引進的外國人,如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區域引進並經主管部門推薦的急需緊缺人才等,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徵求意見稿規定,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資格,應當向居留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

機構提出申請,如實填報申請信息,提交本人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符合規定的照片和申請材料,按規定接受面談,並留存指紋等人體識別信息。永久居留外國人每年在中國境內實際居留時間不得少於三個月。


徵求意見稿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部門、本地區實際情況,逐步推進永久居留身份證社會化應用,為永久居留外國人憑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外匯、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住宿登記、財產登記、機動車駕駛證申領等事務提供便利

根據徵求意見稿,永久居留外國人出入境時,可以從中國公民專用通道通行。永久居留外國人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在中國境內購買自用、自住商品住房,可以按照住房公積金

管理有關規定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適齡永久居留外國人或隨遷的未成年子女可以在中國接受義務教育,不收取國家規定以外的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