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沒錢也能創業!兩個關鍵點,幫你實現低風險、低成本創業

把成本的“最小化”和產品的“可行性”結合起來,只有真正實現兩者的平衡,才有可能找到真正能夠打動客戶並讓客戶願意買單的產品。

對創業者來說,最大的浪費不是員工上班時間上微博、逛淘寶,不是打了廣告沒效果,而是辛辛苦苦找到的秘密得不到客戶的認可,做出來的東西沒有人用。後者才是創業公司最不應該犯的錯。

互聯網時代早已不再是線性時代,過去所有的商業規則都已被數字化,我們對這個全新的世界瞭解得太少,只能不斷探索和成長。但是,創業者手上的錢大多十分有限,無法承受大的風險,怎麼辦?


5G時代,沒錢也能創業!兩個關鍵點,幫你實現低風險、低成本創業

我給你們支個招——MVP,學會用最低風險的方式去探索未來。

MVP是英文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縮寫,翻譯過來叫“最小化可行性產品”,這是埃裡克·萊斯在《精益創業:新創企業的成長思維》一書中提出的理念,它得到了許多創業者的認可。

具體來說,當你想要嘗試你的想法時,風險最小的方式是在開始時不要投太多錢,而是先做一個簡單的原型,也就是最小化可行性產品,然後通過測試,收集用戶的反饋,快速迭代,不斷修正產品,最終適應市場的需求

MVP有兩個關鍵點,分別是最小化可行性,讓我分而論之。  

1.最小化  

我深知MVP的重要性,因此當我創辦自己的公司時,一分錢都沒有投,我不需要創業的姿勢。我在北京沒有辦公室,就在家樓下的咖啡館辦公,每次花20多塊錢,水電費都不用交,誰要是來拜訪我還得自己買單。我的原則是掙來的錢儘量不花或少花,所以我用發電子郵件的方式來驗證我創業的思路是否可行。

美國的Groupon號稱人類歷史上做到十億美元營收用時最短的公司。Groupon相當於美國的美團,你可能無法想象,這樣一家開啟美國“全民團購時代”的超級獨角獸,最早的MVP竟然一分錢也不用花。

這家公司發現的社會問題就是團購需求。他們找到了生產T恤的廠家,談定了8美元一件的團購價,但必須湊夠100件才能生產,而類似的T恤在市場中正常的售價是12美元,存在4美元的差價。重要的是,廠家還負責送貨上門。 接下來,這家公司的員工去美國的各大論壇發帖子,以10美元一件的價格徵集意向客戶,不到一天的時間便湊夠了100個。於是,他們將800美元的貨款支付給廠家,廠家在很短的時間內生產併發貨,一次交易就此完成,毛利潤是200美元。除了人工成本,這家公司並沒有額外花銷。


5G時代,沒錢也能創業!兩個關鍵點,幫你實現低風險、低成本創業

所以,你可以打造一個最小化可行性產品,能不花錢最好就不花錢,能花1萬搞定的事情就別花5萬,能花10萬的就別花100萬。有些創業者的手筆比較大,動不動先租個店面,我的建議是千萬別這麼幹,風險太大了。一個初創企業,完全沒有必要租個店面,這樣太鋪張。能不能先租個櫃檯?能不能先去別人的店面分一個角?

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創業者可能願意花500萬做一個最小化可行性產品,但對一般的小體量創業者來說,一二十萬就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如果花了20萬還沒有實現前期定下的市場目標,那就趕緊撒手。

要知道,那些“鍥而不捨”的傳說實際上是創業者的毒藥。 當下許多媒體願意將目光聚焦於那些聲名赫赫的創業英雄身上,認為經歷千辛萬苦,在前景看似暗淡無光的情況下最終力挽狂瀾,才是勝利者應該有的故事。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無名創業者的故事卻無人關注,他們“咬定青山不放鬆”,明知風險巨大依然不管不顧,最終走向破產。而對初創型企業來說,MVP的目的就是將轉彎的成本最小化,因為公司體量小,決策成本低,創業者做出改變的方式相對比較輕鬆。  


5G時代,沒錢也能創業!兩個關鍵點,幫你實現低風險、低成本創業


2.可行性  

雖然我一直在強調要儘量控制前期成本,將風險降到最低,但並不意味著我不重視產品的可行性。很多創業者瞭解了MVP的概念後,似乎都將重點放在了“最小化”上,而忽視了“可行性”的部分

,以至於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非常不穩定,產品很難用。

給大家舉幾個我身邊的例子。 有朋友給我送過一套“智能家居”系統,可以用來控制家裡的燈光和門鎖,還能讓我在離家時監控屋內的情況,看看老人和孩子有沒有出現意外。看起來確實蠻有用,但是這套系統隔三岔五就會出點問題:不能按時控制燈光,門鎖有時也打不開。在家裡的Wi-Fi中斷時,這個系統也會中斷,我便只能將其束之高閣。

我太太是做美容行業的,比較關注體重和健身。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她在家裡的浴室放置了一個智能體重秤,可以通過Wi-Fi直接連接到健身設備。這個體重秤的電池需要每年更換一次,可是在我換完之後,它竟然“忘了”我家的Wi-Fi設置,結果我又花了半個小時用電腦和各種移動設備才重新把Wi-Fi連上。

我還有一個能聯網的體溫計,需要安裝4節7號電池才能使用,但是電量最多隻能待機一週。這便導致我每次使用時都得為它更換電池,畢竟沒多少人會一週發一次燒。


5G時代,沒錢也能創業!兩個關鍵點,幫你實現低風險、低成本創業

良好的用戶體驗應該是最小化和可行性二者的有機結合。如果過於重視成本控制、忽略了產品的可行性,最終只會產生糟糕的用戶體驗。很多創業者項目的研發過程比較長,無法實現快速迭代,又與客戶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因此更需要重視產品的可行性,否則會嚴重影響客戶的體驗。

該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關鍵在於“平衡”,把成本的“最小化”和產品的“可行性”結合起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真正實現兩者的平衡,才有可能找到真正能夠打動客戶並讓客戶願意買單的產品。

如今已經進入5G時代,對於創業者來說,他們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創業項目,新媒體互聯網帶給創業者更多的機遇,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不再是痴心妄想。只要你有想法,下一個網絡達人也許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