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時我的老師們總說高中如何如何艱難,許多課程學起來多麼多麼困難,請問:到高中真的會很艱辛嗎?

呂修東


和初中的學業相比,高中的課程確實比初中內容多,難度大,進度快。但,每個學段的課程內容都是依據學生心智與能力的發展規律設置的,自有其科學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你的思維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都在不斷提高,所以就像大多數高中生一樣,只要肯下功夫,你一定會應對自如的。當然了,前提一定要再次強調,你得肯下功夫,別指望輕輕鬆鬆、昏昏沉沉就能拿下任何一門課。另外,高中學習更強調的是自我認知和主動強化。不要僅靠老師們的嚴格要求、不斷檢查督促。你得清晰地弄明白自己學會了什麼沒學會什麼,哪些問題搞清楚了哪些問題還一知半解。然後主動去補救、加強自己原本欠缺的東西,從而提升能力,提高成績。今天你能有這樣的提問,相信以後會做得很好!祝高中生活愉快!


七月流火wty


你們初中的老師絕對沒有騙你,到了高中確實難度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有的學生上了高中跟我聊天說,以前初中隨隨便便考個高分挺容易,到了高中成績下滑,有時候100分卷子,考個及格都是奢侈,個別比較難的卷子甚至還能排前幾名。

第一.有些同學經過了初三之後,中考一結束,一到暑假直接放鬆下來,覺得好輕鬆,完成了任務一樣,沒有對進入高中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甚至覺得我考上了重點高中,我就應該高中輕輕鬆鬆學會,清華北大211.985非我莫屬。麻痺大意的態度害了自己。

第二.高中的學習,不再是老師追著你,逼著你學習,到了高中老師會放手,教你知識方法後,其他的要你主動去學習,主動補自己不會的,主動多做練習,主動多去買點材料,主動多提問題,主動多和同學交流,主動多看書擴大知識面,而不是隻停留於書本。所以有人不是說,高三可能是我們一個人人生當中知識的巔峰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然有點誇張哈。

第三.高中更注重綜合能力。初中有時候感覺明天要單元考,週考,月考了,晚上突擊複習一下,臨時抱佛腳,效果立竿見影。但是到了高中你會發現這樣子完全沒用,因為高中的知識點分析起來更加的靈活,沒有平常的大量練習,思考,總結方法以及廣泛的閱讀想要一時半會兒出成績太難。

第四.高中知識的理論性,專業性,系統性更強,甚至有些同學發現平常讀得死去活來的,結果每次考試下去,成績都沒有體現出來,這就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可能你還停留在初中那種純粹記憶外加解題套路的模式中,沒有自己的思維。能想到的解題角度,解題知識永遠都是侷限在一個小的範圍內。

我個人覺得,高一講求穩定適應;高二講求定位突破;高三講求紮實複習衝刺。






斜陽餘輝


數學從來沒正兒八經地學過,周圍的同學不吹牛就自己開小差,無邊無際的冥想。有人帶頭就跟著講小話。從小學到大學數學成績一直穩定在90分。努力也沒有進步,不聽講也不會退步,做作業之前看一遍課本就會做了,遇到難度實在大的題第二天早早去到教室找作業抄,抄了就能一直記住。


用戶3802428130


初三時老師們總說高中如何如何艱難,許多課程學起來多麼多麼困難,這有一定的道理,同時也不要被老師說的嚇到,我先分析一下艱難的原因。

第一,高中生活節奏加快。初中時候特別是初三可能很多孩子已經奮戰到半夜三更,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覺得非常辛苦,而到了高中這就成了家常便飯。以我高中時候為例,我們五點四十到教室,晚上晚自習十點下課,中間除卻吃飯跑操差不多2小時時間,基本都在學習。到了高三班主任甚至規定早餐20分鐘,午餐和晚餐30分鐘時間,多出來的時間學習,到了高中你會發現,生活節奏加快,不再像初中那樣,還能悠閒悠閒散散步,每星期回家玩的嗨皮,一些高中兩星期回家一天半,你玩個啥,恨不得回家就睡覺。

第二,學習科目多,難度加大,學習節奏快。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用在高中學習再合適不過了。剛剛踏入高中,你會發現9門學科能把你壓榨的受不了,剛開始上課聽得雲裡霧裡很正常,特別是理科,附帶高一地理,一學期學習兩本書,學科多,學的多,而且相比於初中知識,那是跨了很大的樓梯。我高中時候剛開始數學真的是暈頭轉向,慢慢學會了函數,然後幾何又來了,我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好,這一本書學習的很差,另外化學在分科考試中也光榮的沒及格。

第三,作業量大。很多初中同學抱怨作業太多了,寫不完,巴拉巴拉說一大堆老師太狠了,到了高中你會發現9科中沒有副科,只能說作業堆成山。

第四,人際關係。踏入一個新的環境,除了學習就是交朋友,高中生都比較小,友誼也比較單純,但是也是你必須要處理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有時候說如果想要取得成就,必須忍受孤獨,但是這對高中生,或者說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所以說處理人際關係也會是你踏入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說了這麼多困難,其實也不用被嚇到了,高中不是豺狼猛獸,就算是豺狼猛獸咱也可以通過自己努力把他們變成小綿羊。剛剛進入高中最困難的就是適應期,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探索學習方法,其實你的高中生活也可以很精彩。大多數地區還會採取分文理科,一些同學在學習一段時間後,文理科如果差距太明顯,已經有了自己選擇目標,那麼可以有的放矢的去學習,自己不選的科目可以稍微放鬆,分完科瞬間少了三門功課,可以說是非常nice了。

所以說不要怕,萬事開頭難,開個好頭,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我是學習助手喵老師,有什麼學習上的問題都可以關注我,私聊我,幫你分擔解決困難。


學習助手喵老師


女兒初中的時候,班主任也反覆這麼說,高中學習如何艱難,並非常確定地告訴我:如果我不逼著女兒刻苦學習,她的成績進入高中肯定會大幅度下滑。

校長也幾次找我談話,也是表達這個觀點,如果想在高中保持成績,我的女兒必須刻苦學習才成,否則肯定考不了好大學。

我表面贊同他們,內心卻不認可:學習關鍵是效率,何必一定要刻苦?把學習當成快樂的事情很難,但把學習當成苦的,那將感受不到學習的任何樂趣,學習效率肯定也不會高。

我告訴女兒:我不贊同刻苦學習的觀念,只要保持成績,為何一定要刻苦?如果老師再談這個問題,你可以虛心接受、屢教不改。

女兒最後考上北大。

所以我認為,每個人看問題的方式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也許高中階段的學習會遇到各種困難,會遇到各種學習難題,也可能信心備受打擊。

但只要你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你會發現,有些傳說只是謠言。


媽咪老師


初三時,我們老師總說,高中如何艱難,課程學起來多麼困難,請問到高中真的會很辛苦嗎?

高中辛苦,這是肯定的。但是辛苦到什麼程度,就要看你自己如何作出選擇了。

初中階段,都是老師帶著我們走,想要學好,只要跟著老師的步驟,看書、做題。考試內容變化也不大,都是平常課上所講的題型,老師發給你的練習題,只要你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完,並且把不懂的給搞會了,基本上考試不會有什麼問題。初中就是想拿高分很困難,拿低分也不容易。


到了高中以後,老師就開始逐漸放手,叫你自己走路。上課的節奏比初中快了很多,以前會花好幾節課,上一節內容,然而高中一堂課,可以上一節,甚至很多節內容。如果你還像初中那樣,緊跟老師步驟,等老師安排你,肯定是幹不過別人的。

初中我基本沒有預習過,到了高中不預習,只要內容稍難一些,就聽不懂了。高中主要累在,你感覺好像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可是考試卻呈現不出成績,分數低到超乎想象。

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的往前走,如果你趕不上,就會拖後腿,課後不復習的人,肯定考不過複習的人。每堂課的知識含量特別多,沒有及時消化,沒多久你就忘記了,題目也做不出來。也許上課你能聽懂,可偏偏不會做題,這是最讓人抓狂的。


上課和考試內容,是高中累的一部分,課間休息也基本被壓縮完了。

老師好像都有拖課的習慣,這個老師還沒走出教室,下一個老師就已經,站在門口等了,他們只給你留個上廁所的時間,就要立馬回教室準備上課。最坑的是,還不是一兩個老師這樣,而是一整天都是這樣。

中午午休,你都還沒有睡得爽,就被吵起來,睡眼惺忪,強撐著上課。晚自習也延長了很多,我們是晚上9:30,不知道其他學校,是不是也這樣。

不要以為回了宿舍,你就沒事了,你可能還有做不完的作業,或者要預習明天的內容,學校規定是11:00必須睡覺,實際上都是靠近12:00才能睡的。早上五點多鐘就要起來,立馬去教室,開始早讀。

中午吃飯,一路小跑,你走慢了就要排很長時間隊,回教室遲到,老師要罰你站外面。衡水中學,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們吃飯時,全校都在奔跑,就是為了早一點吃完飯,趕緊回教室學習。反正我是很少這樣,懶散慣了。


高一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高二、高三就更不用說了,比這還要累,有時候你晚自習三節課,都做不完一門功課,做到凌晨一、兩點的人,大有人在,早上還得照常上課,管你多累。

初中時,你感覺體力不支,請個假可以休息一下。高中你想請假,你都不好意思開口,說不定老師都不放你走,頂多讓你在桌上趴著,睡一會兒。

結語:

身體累倒是無所謂,就怕你拼命地學,題目不會做,成績也提不上去,老師還對你白眼,同學討論題目,也不採納你的意見,這時你才會感覺心累。


雖然學霸們都不贊成題海戰術,但是這種戰術,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不做題,聽再多課也沒效果。 因此,要能趕上腳步,必須聽課以後,大量做題,否則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度日如年,什麼叫愧對父母。


菜鳥微成長


初中和高中,可能是人生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六年時光了吧,初中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你高中學校的好與壞,高中成績好壞直接決定你大學成績如何,可以說,中考和高考就是決定人生命運的兩門重要的考試。

而初中和高中的學習,無論是課程還是學習強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都初中老師才會好心告訴大家,讓大家有一個心理準備。

初中與高中的不同之處,第一,是教學方式的區別

對於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有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初中的老師教學,是一路帶著你,告訴你打什麼怪物,告訴你怎麼升級,幫助你升級,給你裝備,然後一路都是老師帶著你打怪物,但是到了高中,老師告訴你,你要打什麼怪物,需要什麼裝備,就放手了。(其實不是放手,這裡強調的是自主預習,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

雖然這樣的比喻在有一些地方不夠全面,但是確實說到了點子上面。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知識點是什麼,題型是什麼,然後就會出對應的題訓練,完了以後還有錯題講解,考試結束講卷子等等,儼然就是一個你不掌握知識點,老師不罷休的姿態,甚至我中招考試在縣城考試的時候,初中的班主任和老師都跟著我們一起過來考試,考一場試就問問情況,給予鼓勵等等。

到了高中,課程很多,老師不會而且也沒有那麼多的時候專門給大家練習了,所以通常的情況就是每一節課都有任務,這一節課講知識點,下一節課講習題,下一節課總結月考試卷,等等等等。甚至講課的時候直接直奔主題,完全沒有初中那種,帶著你預習知識點背景的階段。(45分鐘的時間確實不夠用)

高中時間緊,課程多,任務重,所以教學方式和初中有很大的區別。

初中與高中不同之處,第二,課程的區別和教學階段的區別

就用我來舉例子吧,我上初中的時候,初一初二,老師是中規中矩按照課程分步講課的,每一個學期的時間完全夠用,學習也算是輕鬆,到了初三,老師會用半年的時間去講完一年的課程,剩下的半年就是複習準備中招的階段。

到了高中,我們老師用兩年的時間學完三年的課本,基本上到了高二末就正式進入一輪複習的階段了,然後一直到高考,最少也得有三輪複習才行。

然而高中課程本來就多,甚至高一的時候還沒有分科,一共要學習九門課程,不僅時間緊,任務還重,每一門課都有提前預習,不然很容易就脫離了節奏。

可以說,我們這裡高中的正常狀態,幾乎和備考中招時候初三的緊張狀態差不多,不然你就跟不上大部隊的節奏啊。

初中與高中的不同之處,第三,學習內容不同,內容難度不同

用高中的數字來舉例子吧,高一,接觸“集合”這個概念的時候,數學老師就告訴我們好好理解,並且大致講解了一下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的區別。

初中,學函數,我們中招難題大題無非就是二元函數動態點問題,更多的題會靈活用公式就能解決,到了高中,學集合,幾何等等,內容更加的抽象,不再是背背函數公式,做做典型題就可以得高分的。



高中內容重點是理解加吸收,集合不理解抽象的概念,怎麼做題呢?幾何題沒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甚至圖都看不懂啊。而且哪怕的高中的函數題,也是很多變化,出題點很多。

高中的內容難度提升可是很大的,除了數學,化學也是,化學初三開始學,半年學完,半年複習,高中的化學接觸各種定律,還有實驗題。定律的運用和實驗綜合題嚐嚐是最考驗學生的。

寫在最後:高中應該怎麼學習呢?

雖然高中難度變化大,但是隻要你不懈怠,中考結束的暑假提前瞭解高中的知識,每一節課都能做到提前預習,時間合理安排,不抄作業,獨立思考,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高中的學習大致就可以了。


心如磐石態似風


每一年,新高一的同學到了高中就很痛苦,一開始還有點新鮮感,感覺很興奮,可是學著學著就會發現高中不好玩,一點也不好玩。

如果學期過半,你更會發現高中來的時候成績都差不多的學生開始迅速兩極分化,有的學生入學成績前幾名,期中期末考試就會班級墊底。

很多家長著急的不得了,又是給孩子補課,又是找老師談心,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一、初中老師說高中學習很難是真的嗎?

是真的,而且初中老師描述的難也許到了高中你會發現,初中老師描述的還算是溫柔的。

高中階段的難還不僅是數學難,物理難,化學難,就連政治、歷史和地理都讓你懷疑人生,不就是背誦嗎?為什麼我倒背如流了還是不得分,還會考不及格呢?

因為高一學習難度大而心灰意冷的同學絕不在少數,我們年級在高一學年就有兩個同學輟學,就是沒有適應高中的學習節奏和學習難度。

其實,休學也好,輟學也罷,無非就是逃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初中太簡單,從簡單突然到難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得了的。

二、高中學習到底難在哪裡?

這裡我打個比方,初中生學的內容相對於高中來說就好比畫畫,初中學生是對著一個現成的圖照著描摹即可,高中是老師給你一個題目,說讓你畫一個生活中沒有的東西,比如怪獸。一個是現實畫派,一個是抽象畫派。

說白了,初中生為什麼很多孩子成績很好,因為老師講什麼就考什麼,高中是老師講什麼不考什麼?是不是很崩潰?

我把初中教學稱為填鴨式一點不為過,老師給你劃的重點,老師告訴你要考的東西,你去用心背背記記,回頭就可以考高分。所以,初中生的學習停留在簡單識記階段。

這也是目前初中教育最致命的地方,簡單識記的東西太多,沒有向高中注重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過度,所以,學生到了高中不適應就在於此。

高中學習難在哪裡:

1、課時緊張,任務繁重

單就學科來說,高中有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音體美,通用技術,13門課程,你還不能輕視任何一門,就連音體美你都得重視,至少它會佔用你時間。

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這九門學科,每一門學科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課時又很緊張,這樣的話老師推進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同學不適應就是因為這個。

2、學習難度大,思維量大

高中各門學科思維含量都很大,相對於初中呈幾何式增長,就好比明明是平坦大道,突然就是懸崖峭壁。

以數學、物理和化學為例,這屬於傳統理科,初中數學直來直去,高中的函數,數列等內容幾乎讓大部分學生無法呼吸,懂得懂,不懂的可能一直到高三也不懂。

物理和化學更不用說,尤其是高二化學,化學平衡原理,有機化學簡直就是噩夢。

3、作業量大,根本完不成

高中作業能說完成那是不可能的,不僅高三生,高一高二也一樣。

每天上午四節課,也許就是三門學科,下午三門學科,這一天就是六門課的作業,每一科老師都會佈置作業,不像初中,有的沒有作業。

學生疲於應付作業,不吃不喝都完不成,有人可能會問,老師瘋了?為什麼佈置那麼多作業?不是老師瘋了,想想一個學科一張試卷,這就是六張,一張試卷1小時或者40分鐘,這就是6小時左右,這個時間只能是下午最後一節45分鐘,晚自習7點到9點40,時間夠嗎,肯定不夠。

三、高中很艱苦,但艱苦也不一定出成績

高中生非常辛苦,但是,辛苦還不一定出成績,而且大部分不出成績。這是最讓人難受的地方。

不努力沒有回報,努力了還沒有回報,很努力了,都不吃不喝不睡還不出成績。這是很多高中生的現狀。

如果這種情況一天兩天還可以堅持,一年兩年就很難堅持了。很多家長不理解高中生的痛苦,還以為他們偷懶,還以為他們談戀愛是因為時間閒的,其實他們是被學習逼的。

1、好的習慣最重要

初中生為什麼到了高中成績直線下滑?觀念,習慣。

注意,我這裡說的習慣可不是學生的生活、作息、飲食等習慣。而是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不少高中生依然抱著初中成功的學習習慣來對付高中,比如,早睡早起,來到就按照初中那樣背誦知識,堅決聽老師的話,讓幹啥就幹啥。

這不好嗎?好,但也不好,缺什麼?缺少自己的獨立思考,主動思考,經常思考。

2、學習方法次之

學習方法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東西,但也是最不重要的東西,因為現在的高考沒有固定方法,很靈活,有人說學生學的是擀餃皮,高考考的是包包子。這個比喻很恰當。

所以,高中既要方法,又不能被固定方法限制,靈活性很重要。

凡是學死了的同學,高中很痛苦,凡是乖乖女那種類型高中也很痛苦,因為過度依賴老師,依賴家長的初中行為習慣,在高中不好用了。

3、心理健康很關鍵

有一顆強大的心在高中很重要,初中一直是佼佼者,一直考高分,突然不及格了能不能受得了?一次兩次受得了,那一年兩年呢?

很多學生平時不怎麼和同學老師交流,多數是性格原因。性格是從小養成的,到了高中很難改變,但是如果不注意孩子這方面訓練,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年級出現乖乖女要割腕,要自殺的都是因為心理出事了。

其實,老師一句溫暖的話,一次鼓勵,家長少說兩句,或者恰當的一句話都可以讓孩子改變想法,關注心理健康很重要。

高中學習只有經歷的人才有深切體會,適應雖然很痛苦,但早晚都要面對,提前做好準備也許會好過一些。


教師老李


老師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每一次都是人生的一次轉折,而在學業上也面臨著重大轉變,從初中到高中,不管是在學習進度,方法,習慣和心態的方面,都會存在著巨大的變化,那麼,作為中考完以後即將升入高中的學生,在暑假期間做好各種功課的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主要從學科內容方面說一下,高中課程為什麼要比初中課程難很多?

首先,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的區別

1,作文的區別

升入高中以後,語文最大的區別就是作文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考作文一般指要求不少於500字,但是高中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而且在高考閱卷中高考作文沒少於50個字,就會要扣二分,這也能體現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這也就要求高中生必須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切記不要犯思維幼稚病,寫出一篇流水仗作文。

2,文言文的區別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都是比較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故事情節的小故事,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以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我記得史記裡面的文章在高中非常多,這就需要學生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那麼,準高中生在暑假期間可以擴大課外閱讀,比如讀一些高中教學大綱,裡面規定的參考書目上的課外閱讀,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各種閱讀能力

3,選文上的區別

初中語文的選文,一般比較簡短,但是到高中以後,不僅長度加長,而且深度也在增加,有的文章還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去解讀,所以說,可以,平時在暑假期間多閱讀一些名人名著,同時也要多思考,學會多角度的去考慮問題,多角度的去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

其次,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區別

1,高中數學內容抽象性,理論性非常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這與在初中學習的函數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也使得高中數學的難度非常大,很容易讓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也很難接受。

2,在思維方法上,初中數學要相對比較簡單一些,按照一定的步驟就可以解決,但是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進,解題思路會更復雜,這也就要求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

3,知識內容增加很多,一般情況下,高中數學要在高二下學期結課,所以說要在同樣時間內掌握的知識量就明顯增多,給高中生所帶來的時間壓力也非常緊!

第三,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區別

1,詞彙量知識不同,初中英語的詞彙要求一般是600到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中考要求詞彙量約1500左右,但是高考的要求是3000多個單詞和四五百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而且,高中的詞彙量增多,同時,對初中學過的詞彙搭配和用法進行了拓展,對常見詞的意義和用法要求提高加深,最直觀的就是一詞多義現象非常多,這也就加深了英語的難度

2,語法知識的區別,初中的語法比較分散,而且深度較淺,比如在初中學習到的時態問題,以及各種從句的認識都相對比較簡單,比較容易理解,但是高中對語法的要求是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一些語法是在初中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一把點和知識點,使句子的結構更加複雜,這也就增加了英語的難度,高中的語法難度主要就體現在三大類從句上,非謂語動詞上,虛擬語氣和特殊句式。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注重詞彙的積累和語法的使用,注重平時的課外閱讀,進行自主學習,因為英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用出來的

總之,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相比具有極大的區別,即將升入高中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暑假期間做好高中課程的銜接,能夠儘快的去適應高中的課程內容!


蕭輝田老師


是的,真的很艱辛。中學六年,給我的感覺是前三年在玩鬧中一晃而過,後三年在努力中度日如年。前三年的課程感覺是後三年入門教材,淺顯,易懂;後三年的知識感覺是前三年的升級版,深奧,晦澀。學習高中的知識等於是為上大學鋪路,至於如何鋪,鋪的路怎樣,就看你的努力程度了,反正不費一點力氣,就把路鋪好的幾乎沒有,不歷經許多不眠之夜,不流許多汗水,怎能鋪就平坦大道?不過,也別害怕,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能打開大學之門的。關鍵是,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