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豆製品真的“對立”嗎?你怎麼看?

Rway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比較:把人群分兩組,一組吃肉類海鮮不吃豆,一組只吃豆及豆製品而不吃肉類海鮮。兩種情況下是哪個造成痛風?我從來沒聽說過吃素人群有吃出痛風病的。豆製品和痛風對立是完全不應該的。

那到底什麼是痛風的元兇呢?造成痛風需要兩大條件:一是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一般定義為血液尿酸濃度大於416微毫摩爾/升或大於7毫克/分升,根據這個標準,我國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在男士群體中為22%,女士群體為9%。當尿酸水平高於416微摩爾/升,累計痛風發作頻率急劇上升。二是尿液酸鹼度。日本一項隨機交叉研究發現,尿酸水平不光與嘌呤的攝入有關,還與尿酸的排出有關,越偏鹼性的尿液越有利於尿酸的排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率就越低。

找到了痛風發病的元兇,我們再來看大豆及大豆製品。嘌呤含量高的是幹大豆,而沒有幾個人選擇吃豆是乾的大豆,新鮮的毛豆及豆製品才是大眾的最愛,而這兩種豆類食品嘌呤含量都不高。

4000人參與的 上海男士健康研究也發現海產品增加痛風風險,而大豆製品降低痛風風險。所以結論出來了,肉類和海產品是增加痛風風險的元兇,吃的肉越多,尿酸越偏酸性,越不利於尿酸的排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率就越高。

痛風發病與豆製品無關,多吃蔬果類鹼性食品,無肉飲食,少吃海鮮有助於痛風病的防和治。【看更多治癒系美食文章,請關注葛叔頭條號,掌握美食的性能,一起來吃貨拯救世界。】


葛柏浩


在我看來,並不是真的對立。

對痛風患者來說,每頓飯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控制食物中嘌呤攝入量。像魚子、動物肝臟、肚、腦、濃肉湯等嘌呤含量在150mg/100g以上的食物,是不適宜或者必須要少吃的;像淡水魚、鵪鶉、牛羊肉等嘌呤含量在75-150mg/100g左右的食物,是可以限量來吃的;那麼像奶類、南豆腐、豆腐乾、豆漿、淺色蔬菜、水果這種嘌呤含量在30mg/100g以下的,是可以吃的。


很多人認為痛風患者不吃適宜豆製品,是因為黃豆的嘌呤含量有點高。確實,黃豆的嘌呤含量為160mg/100g,因而認為是痛風患者不能吃的食物,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乾的黃豆嘌呤含量偏高,但是,經過水泡、磨漿、點滷、擠水等工藝後,嘌呤的含量會大大降低,比如豆漿,因為加了20倍左右的水,嘌呤含量大大稀釋,一杯200ml的豆漿,嘌呤含量大約為16mg。

此外,痛風患者在食材的選擇上,不僅要看嘌呤含量,還應該該關注食物的數量、烹調方法。比如煲湯,喝200ml的湯很容易,所以要嚴格控制嘌呤含量;再有像魚肉類的嘌呤含量在75-150mg/100g,可是我們一頓吃掉100g魚肉是很容易的,還有可能會吃多。



根據現在的研究表明,攝入肉類和水產類較多會與痛風發病危險有正相關;而豆類、綠葉蔬菜、菌類等植物性食品與痛風之間沒有關聯。所以,幹豆類我們可以少吃,像豆腐、豆腐乾、豆漿等豆製品,可以適量吃。


國家註冊營養師

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

高級育嬰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衡膳學院第五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經常會做痛風石切除術。據我瞭解,這些人群對於痛風患者的飲食就存在很多認識的誤區。

豆製品嘌呤含量高?

一直以來,許多醫學的專業人士都認為豆類和豆製品的嘌呤含量較高。所以普遍認為痛風患者不宜食用豆類或豆製品。然而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


可有人持反對意見

這些學者經研究表明豆類和豆製品可以使人體的尿酸水平降低。經常吃豆腐、豆漿等豆製品的人痛風發病率不但不會升高,還會有所降低。這是因為豆類雖然嘌呤含量較高,但豆類同時也含有促進尿酸排出的物質。而且後者的作用要大於前者。

這是為什麼呢?

豆類在加工成豆製品的過程中,其嘌呤成份會在加工過程中大量流失,而促進尿酸排除的能力卻絲毫沒有減弱。由此可見,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對於痛風病人更不會有什麼影響。

營養價值高

豆類和豆製品的營養價值很高。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豆類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非常適合人體需要。對於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也有一定的預防和保健作用。

適當的吃是沒問題的

所以,適量的進食豆類或製品對於痛風患者有利無害。痛風與豆製品並不“對立”。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心內科喵醫生”觀點:

1、痛風與豆製品,並不對立,可以吃!

1、尿酸升高造成痛風。

2、體內升高的尿酸,20%來源於食物,80%來源於身體細胞分解。

3、目前,明確可以升高尿酸、誘發痛風的飲食——酒類、含糖飲料和果汁、動物內臟、帶殼海鮮。

4、2017年發表的《中國高尿酸和痛風指南》中指出,豆類和豆製品與痛風無關!

5、豆製品嘌呤含量下降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丟失了。

6、豬肝嘌呤含量為2752毫克/公斤。黃豆嘌呤含量為2181毫克/公斤。豆腐塊嘌呤含量為686毫克/公斤。水豆腐嘌呤含量為657毫克/公斤。豆漿嘌呤含量為631毫克/公斤。


心內科喵醫生


說實話,本人不願意回答類似的問題。如果是求醫問藥,當然會竭盡所能,知無不言。

這種問題就相當是學術交流性質的,要用大量的理論和實驗數據來解釋和說明。

如果是痛風患者,你只要知道和記住不能吃的和儘量少吃的,記住什麼是最好多吃的就行了。比如,忌酒精,動物內臟,海鮮,乾果,肉類加工食品。 蔬菜中豆角,豆子要少吃,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嘌呤含量會大量流失,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吃豆製品,但要適量。,

本人在降低患者痛楚過程中,主要是用中藥和推拿,艾灸。農村最常見的一種野草,就是一味專克痛風的良藥――車前草和車前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資料看看。



曲阜老海


對於黃豆來說,它的加工製品有很多,如:豆芽/豆漿/南豆腐/北豆腐/素雞/豆豉/豆瓣醬/醬油/豆皮/油豆皮/腐竹等等等等,這些食物已經成為我們飲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尤其是在涮火鍋的時候,更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因為這些加工製品豐富,在加工的過程中這些豆製品會去除很多的所以痛風患者才能適量的食用到豆製品。

尤其是 北豆腐,在加工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在水中進行的,嘌呤溶於水,因此可以減少很多的嘌呤,而豆腐在最後一道工序中還有一道擠壓黃漿水的工序,更大大的減少了嘌呤,所以所有豆製品中北豆腐其實是對痛風患者來說最安全的豆製品,每天可攝入100g。那麼對於其他的豆製品,如果想吃黃豆芽,需要去掉豆只吃芽。其餘的豆製品需要很少量的食用,淺嘗輒止。豆豉/豆瓣醬都不適合,豆漿呢也可以喝,但是每次最多不超過100ml,不過如果稀釋可以喝的多一些,最後要說說醬油了,並不是所有的醬油都適合痛風患者,一些鮮味醬油中有一種成分叫呈味核苷酸,這種成分含有嘌呤不適合痛風患者,因此選醬油的時候避免選含有這種成分的。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痛風並不是與豆製品對立的,相反痛風患者適當吃豆製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痛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痛風爆發主要看我們體內嘌呤含量,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是尿酸,而血尿酸如果一直維持較高狀態就很容易引起痛風的發作,因為尿酸隨著血液流動時很容易沉積在關節,時間一長,尿酸堆積形成結晶,就可能會擠壓關節,讓關節紅腫變性,引起劇烈刺痛。而大豆的確是一種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比如黃豆、綠豆、大紅豆、黑豆,這些食物的確不推薦痛風患者或高尿酸血癥患者食用,不過用大豆類食物做成的豆製品就另當別論了。



豆製品其實並非高嘌呤食物,比如豆腐、豆腐腦、豆腐乾,這些食物用磨碎的大豆食物經過多過程的加工才製成,製作過程中加熱、加水稀釋等過程讓豆製品的嘌呤含量降低了不少,所以它們的嘌呤含量和大豆本身不盡相同,絕大部分其實是中嘌呤食物,豆漿因為水分含量較多,甚至是低嘌呤飲品。只要高尿酸患、痛風患者願意控量攝入豆製品其實是沒問題的。推薦豆腐、豆腐乾等食物一次性攝入不超過50~70g,豆漿可以在300g以內。


植物性嘌呤和動物性嘌呤也有區別,相比之下,植物性嘌呤對人體的影響要小很多,有研究發現,即使攝入嘌呤較高的蔬菜類和完全不吃蔬菜的人群相比,最終痛風的爆發幾率還會降低27%,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值。我們體內總嘌呤的含量也並非所有都是從食物中攝取的,相反,從食物中攝取的“外源性嘌呤”,只佔總嘌呤的20%左右,而我們自身合成的嘌呤佔約80%,所以控制嘌呤的主要措施還是要配合醫囑科學服藥來控制,當然,雖然外源性嘌呤佔比很低,但它依然會對總嘌呤有影響,我們同樣不能忽略,往往不注重飲食的朋友會讓飲食中的嘌呤成為爆發痛風的導火索。


王旭峰營養師


痛風與豆製品不是“對立”關係,痛風患者可以適量吃豆製品。

痛風患者要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攝入量。在常見的食物中,動物內臟、魚、畜禽肉等的嘌呤含量較高,蔬菜、水果、雞蛋、牛奶等的嘌呤含量較低。相比蔬菜,豆類的嘌呤含量是比較高的。例如每100克黃豆的嘌呤含量為160毫克左右,甚至高於部分魚類。

雖然豆類的嘌呤含量較高,但是這並不表明痛風患者就不能吃豆類了。

1、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說明吃豆製品會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健康的人可以放心吃豆製品,不用擔心會引起痛風。對於痛風患者,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發布的《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也沒有對豆製品的攝入作出限制。

2、豆製品是豆類加工後的產物,例如豆腐乾、豆腐絲等在製作過程中去掉了部分嘌呤,使得豆腐乾、豆腐絲的嘌呤含量相比原材料要低,比較適合痛風患者吃。

馬博士健康團蔡豪碩士生


馬冠生馬上營養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代謝產物尿酸的增高,由於尿酸增高超過了腎的排洩率,導致尿酸濃縮結晶沉積在人體的器官。最常沉積於關節內,尤其是第一蹠趾關節。



痛風患者需要怎樣注意飲食?


食品中的蛋白質成分是產生尿酸的來源,而蛋白質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之一,從營養學上講,一定要適量平衡的攝取營養,很多痛風患者說我不吃大魚大肉多吃些豆製品來代替,其實豆類食品含蛋白質非常高,食用過多植物性高飄呤飲食同樣會引起尿酸增高。對於痛風患者,一定要限制食用過量豆類食品,蛋白質成分中牛乳是最好的營養來源,因為他提供不產生尿酸的蛋白質,是痛風患者最佳的蛋白質來源。



關注趙醫生,回答您的問題我是認真的!


博骨通筋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關節炎類疾病,由於發病率高,已經與“三高”併入一起,成為“四高”了。

實際上,痛風是一種富貴病。富貴病是與吃的蛋白質豐富有關,世界上所有的動物吃了蛋白質和其他含氮的物質,最後的代謝產物都為:尿素、血氨、尿酸三種,即:

凡是痛風的人,大體上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吃,二是吃的比較好。說明吃的“原材料”(蛋白質)是充足的,營養也是較豐富的。多餘的營養,未被充分按有利方式利用或代謝,最後按不利方式形成了毒素。這就產生了所謂的“富貴病”。

痛風人群需迴避吃大豆、海鮮、啤酒,這些原材料含有較高嘌呤類物質以及合成嘌呤的原材料。其中有一種氨基酸為天冬氨酸,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如果沒有較多的被其他代謝所利用,結果就會參與合成嘌呤,形成痛風的內源性嘌呤的來源。

如果肝功能不好,或經常喝酒的人,如果吃大豆、海鮮、啤酒較多,外源性嘌呤和內源性嘌呤均會增加,導致尿酸含量升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有限,超出溶解度的尿酸,就會在血流速度最慢的地方(腳趾、手指)結晶,形成痛風。

尿酸是嘌呤經過一系列代謝,最終形成的產物(2,6,8-三氧嘌呤)。尿酸

的原材料是嘌呤,而嘌呤的來源分為內源性嘌呤佔80%,外源性嘌呤佔20%。痛風患者一般都會得到勸告: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外源性的嘌呤得到一定控制,內源性的嘌呤怎麼辦?

要控制80%的內源性嘌呤,那麼,有必要搞清內源性嘌呤是怎麼產生的。

嘌呤是一個雙環結構,嘌呤是由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醯胺等氨基酸合成的:

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醯胺——嘌呤

從上述代謝反應可以看出,如果減少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醯胺三種氨基酸中的一種氨基酸,那麼,內源性嘌呤的合成將減少。

每一種氨基酸在體內會參與多種代謝反應,體內的代謝很複雜,有的氨基酸還可以在體內合成。分析三種氨基酸的來源、分別在體內參與的代謝反應,發現天冬氨酸參與鳥氨酸循環的競爭性代謝,能消耗天冬氨酸,天冬氨酸減少,內源性嘌呤的合成量將減少,尿酸的前體減少,則尿酸會降低。

茶葉還能對付“富貴病”?

第三代養生茶,首次在茶界採用“君臣佐使”多種茶源配伍,工藝通過發酵酶解,經酶解後,蛋白質可溶性提高20倍,極大的提高喝茶的營養濃度,明顯提高喝茶的功效。形成的和序因子協同增效,加快鳥氨酸循環代謝,促進恢復年輕態。

第三代養生茶,是如何對付“富貴病”的?

茶葉中植物蛋白含量為26~35%,在泡茶時,只能泡出1~2%,大量植物蛋白未被泡出,殘留在茶葉中。如果,將茶葉中的植物蛋白質降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可完全溶於水,那麼,茶葉的植物蛋白就可直接通過喝茶而被人體吸收。茶葉中的氨基酸有20多種,包含精氨酸、穀氨酸、鳥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等,能加快人體最關鍵的新陳代謝。

1、血氨在體內是有毒性的,肝臟代謝不好的人,鳥氨酸循環受阻,會導致血氨含量升高,形成肝性腦病。鳥氨酸循環代謝加快,尿素合成增加,血氨降低,能直接給血液、肝臟減毒。

2、鳥氨酸循環加快,對天冬氨酸的消耗增加,減少內源性嘌呤的前體,減少內源性嘌呤的合成,尿酸的前體減少,那麼,尿酸的濃度降低,痛風減輕。

3、第三代養生茶有較好的利尿效果,加大排尿量有利於降低尿酸的濃度。不少痛風患者反饋,喝第三代養生茶兩個月,尿酸值降低5~24umol/L不等。

第三代養生茶除排毒、降尿酸外,還有以下積極作用:

1、精氨酸受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分解釋放一氧化氮。鳥氨酸循環加快,精氨酸含量增加,釋放更多的一氧化氮。舒張血管,降低血壓。

2、精氨酸含量增加,有利於大腦受到刺激後釋放信使分子一氧化氮,提高男性性功能,恢復男人硬本事。

3、一氧化氮是很小的信使分子,能突破血腦屏障而進入腦部,使腦血管舒張,精氨酸含量增加,更多的釋放一氧化氮,有利於減輕頭痛頭暈。

4、茶葉中有荷葉,荷葉中有一種多重納米和微米級超微結構,使荷葉具有自潔功能,這種材料通過喝茶吸附在腸道表面,能改善腸道自潔性,改善便秘。

5、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色素,茶色素具有降低血總膽固醇、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增強免疫力,雙向調節血壓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環等藥理作用。

6、酶解後的養生茶含有微量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原材料的原材料,微量色氨酸有助於合成褪黑素,改善睡眠。

雖然,第三代養生茶能為人體提高多種和序因子,能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但茶的功效是比較緩慢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起到全面、安全多維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的痛風知識,可以關注我或者查看:

痛風是吃出來的?搞清痛風的“原理”,它才可能遠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