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在这个“特殊寒假”里,很多父母和孩子已经不能用“相爱相杀”来描述了,

每天都是场“灾难片”更准确。

这不,朋友和我说,从过了年到现在,已经“揍”孩子三次了。第一次因为和长辈顶嘴,第二次因为写作业敷衍,第三次因为上网课时玩游戏。现在只盼早点开学,否则应该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不禁让人想起,网上一群小学生吐槽爸妈生气时的样子, 一小女孩子犀利点评:我妈“以武服人”!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不是说好的不能打孩子吗?

“‘教育没有惩戒,就像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我深信马云说过的这句话。”80%家长面对质疑,都整齐划一的说出马云老师的金句!

“教育没有惩戒,就像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的确是马云金句

早前,马云在乡村教师乡村校长结业仪式上,谈到教育的观点:教育有油门,有油门的东西就得有刹车,惩戒就是教育上的刹车,老师没有惩戒的权力,就如同让老师去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老师如此,家长更是如此!有人一针见血地这样评价:现在孩子最大的悲哀是老不敢管,父母舍不得管,别人不方便管。所以熊孩子出没,到处可见。

学习上,能把辅导作业的家长气得血压高,心梗……提到成绩比谁都佛系:没考好就没考好呗,下次努力不就行了吗?努力的话说得好听,就是不见行动。

在生活上,不懂感恩,任性,不会礼让别人,甚至欧打老师、弑母事件屡屡发生!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以武服人”的家长对吗?马老师的比喻恰当么?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我深以为然。正如马云老师所言,不是让孩子向父母,向老师低头,而是向规矩低头。否则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打不得,骂不得”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和师者一味退让,那是溺爱,那是害了孩子。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我们知道有时候把人关在监狱里,也于事无补,他不会因此而改过自新,但是如果你鞭打他,他知道他的屁股将会承受痛楚,在一个星期内都没有办法好好坐下,那他就会三思而后行。”

新加坡是一个立法允许教育惩戒的国家。借鉴其精髓当孩子犯的错误必须要打一顿时,其实只要注意好3点,打一次顶上百次的口头教育。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如何正确惩戒孩子?注意3点很重要,尤其是第3点别忽略

第一:打孩子时绝不带着情绪

90%家长在说自己打孩子都是这样情形:当时气得我火冒三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很多孩子也说:会不会挨打,要看我妈的心情,心情好时就不会挨打,心情不好时就倒霉了……

家长带着情绪打孩子是第一大忌。那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孩子只会被大人样子吓坏,根本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只是着急应对凶神恶煞般的父母。

美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到,和语言相比,音调和面部表情这些非语言信息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更大。

常常有人说:情绪化的父母,必然养出同样情绪化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好,没有稳定的情绪,也都是为将来埋下“雷”。所以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第二:用规则惩戒

同样引用马云语录:“惩戒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对老师低头。而是为了教育孩子向规则低头、向正确的价值观低头、向塑造高素质低头!”

父母无论用什么方法惩戒孩子,不是让孩子向父母低头,而是向规矩低头。

在育儿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别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年龄,和孩子交朋友。孩子的朋友可以有很多,但父母的只有一个,父母的身份绝不应只是朋友。

10岁前给孩子立好规矩,不仅在青春期时让你备感省心,更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拿打孩子这件事来说,借鉴新加坡校方针对那些违法乱纪、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学生,鞭打规则是这样:一般一学年内有六次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就要接受“鞭打。只能鞭打手掌和臀部。每次最多只能打三下,等等。

换位到家长,其实也一样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网上一度卖得很火的“戒尺”背后,就是惩戒威,买回家不一定要用来打孩子,但是有了它,起到了绝对的威慑,在育儿经的道路上,家长无奈的时候,它或许就是杀手杀手锏。

并且用戒尺立下规矩:

比如坚决不能撒谎,不能对长辈没有礼貌……

比如坚决不能偷拿别人东西……

比如学习时要认真,不能三心二意不专注…

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家长不妨试试。

“我妈妈以武服人”小学生犀利吐槽爸妈打人,马云意外躺枪……

第三:有心理疏导

很多孩子在挨打后都有一个想法: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所以当父母惩戒完孩子后,千万记得抱抱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他并不是不爱他。

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但是为了让他成为更好的人,受更多人喜欢,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今日话题:

你认同马云所说的:教育没有惩戒,就像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这句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