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最熱的大城市是哪幾座?

包羅萬象點評


長江三大火爐是重慶,武漢,南京。我小時候每年都會去南京過暑假,確實每次一下火車,都會感覺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其實我一直很納悶兒,長江邊的城市,靠著水,為啥不涼快反而熱呢?你看海邊的城市,海風吹著多涼快啊!

但南京絕對不算我呆過的最熱的城市,杭州超越了南京。記得有一年8月份,最熱的時候我在杭州,恰逢旅遊旺季,西湖邊全是旅遊團,令人震驚的是,好多男遊客都赤著膊,把毛巾掛在脖子上游西湖,邊遊邊不停地擦汗,我好奇和其中一個聊了一下,這位頭上冒著熱氣的北方漢子一臉委屈:以為你們江南氣候好,沒想到熱成這樣!快中暑了!讓人忍俊不禁。誰讓你恰好遇上了我們的桑拿天呢?


再說一個熱得嚇人的小城市吧———吐魯番。其實我想說的是吐魯番的火焰山,什麼叫“中國熱極”,去了以後會刷新你對“熱”的新知。

這名副其實的“火都”,呼吸的空氣都像被烤箱烤過,充滿了炙熱的感覺,如果穿條性感熱褲,那就等著兩條腿變熟蝦腿吧,不給你烤紅就不叫火焰山。火焰山的最高溫度接近50℃,地表最高溫度83℃,烤熟雞蛋綽綽有餘。
能在七八月份去火焰山旅遊的,我都敬他是條漢子。


看小明


長江沿岸的城市都熱。而且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現在北方城市也是一年比一年熱,50,60,70,80年代,天津熱也就那麼幾天,一天當中也就熱幾個小時,可是南方熱就沒有那麼溫柔了,晚上一兩點還是那麼熱。記得在上饒,有天晚上一兩點鐘停電了,很快家家戶戶都到院子裡路上納涼,來電了才回家。過會又停電了,大家有又出來了。那天晚上基本上都沒睡覺。


寧死不979


廣州

省會城市當中唯一的一線城市,不僅經濟強勁,而且比深圳的綜合實力更強。

南京

綜合實力最強省會,經濟以外領域的全面性比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教育、科研、文化、歷史、旅遊、高教、交通樞紐地位等方面在全國皆可穩居前五。當然南京的經濟體量小不代表經濟不好,而是因為城市體量和人口規模相對較小。南京的三項人均經濟數據全國排名第7,這在省會當中僅次於廣州。

武漢

武漢綜合實力不比南京弱,之所以排第四,是因為經濟實力略遜一籌。當然這裡說的經濟不單單是GDP總量。武漢的三項人均經濟數據全國排名15位,尤其人均收入排名第27位,這相比於長三角核心城市的南京而言顯然有明顯劣勢。

成都

成都落後於武漢的原因和武漢落後於南京是一樣的。成都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在省會城市當中僅次於廣州,綜合實力強勁、人氣爆表。但是成都的人均經濟是一個硬傷,雖然GDP高居全國第8,但是人均收入全國第41,人均GDP全國第47,這是拖後腿的元兇。

杭州

杭州城市地位崛起之快令人驚歎。杭州本身作為副省級城市,綜合實力已然無需質疑。加之如今經濟強勁前行,經濟全面指數已經逆襲南京成為省會城市當中第二位,全國第6位,換言之這項大數據僅次於北上廣深以及地級市之王蘇州。

西安

在沉寂多年之後,西安以國家中心城市為新的起點重新回到熱點城市行列。雖然經濟發展比東部甚至中部地區都要慢,但是這次完成新的城市定位之後,西安的人氣和影響力已經邁上更高級別的臺階。西安的科教文衛長期處於省會城市當中的額第一梯隊,唯一短板就是經濟,如今經濟活躍度飆升,城市地位自然也隨之升高。

瀋陽

東三省目前唯一的新一線城市,而且是力壓GDP榜首的大連,這已足夠說明瀋陽的綜合實力和地位。瀋陽的經濟發展遲滯是區域經濟原因,整體產業結構導致沒能跟上其他同級城市的發展節奏。但即便如此,瀋陽作為區號緊隨三大直轄市之後的024,基礎之雄厚已經能夠說明問題。

長沙

長沙可以說是地市級省會當中最強城市。因為武漢在中部的龍頭地位很突出,很多人都忽視了長沙的強勁發展勢頭。其實中部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人均經濟最強的城市就是長沙,長沙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都是中西部之首。綜合實力在中西部省會當中僅次於武漢和成都。所以入圍十強實至名歸。

鄭州

鄭州是十強省會當中底蘊最淺,早期定位最低的城市。但是隨著鄭州成為頂級鐵路樞紐城市之後,區域核心地位步步攀升。更是憑藉高速發展讓河南成為外出務工人口迴流第一大省,而鄭州也是河南人口淨流入的絕對榜首。尤其在成為中心城市之後,鄭州信心倍增,遠景定位也不斷提升。2018年邁入萬億俱樂部之後,正式進入經濟大市時代。鄭州綜合實力在從前是難以媲美副省級省會的,但是鄭州在河南有著極高的資源聚集度,僅僅用了十幾年時間就從地市級省會當中脫穎而出,綜合實力直線飆升,如今已能夠正面抗衡濟南這樣的副省級省會。

濟南

濟南是老牌強市,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當中,濟南乃至整個山東的發展增速都弱於全國平均值。加之在此期間山東著重於均衡發展,打造了15個百強市,卻在濟南、青島、煙臺這幾個老牌強市身上降低了首位度。濟南更是全國所有省會當中首位度最低,GDP佔比最低的雙料墊底城市。雖然省會的犧牲成就了更多兄弟城市的發展,但確實對城市地位的影響較大,以至於被鄰省小弟鄭州一路超車。不過畢竟濟南是副省級城市,第三經濟大省的省會,底蘊和全面性尚在。近來吞併了萊蕪市,城市體量大增,崛起雄心不言而喻。

廣州

省會城市當中唯一的一線城市,不僅經濟強勁,而且比深圳的綜合實力更強。

南京

綜合實力最強省會,經濟以外領域的全面性比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教育、科研、文化、歷史、旅遊、高教、交通樞紐地位等方面在全國皆可穩居前五。當然南京的經濟體量小不代表經濟不好,而是因為城市體量和人口規模相對較小。南京的三項人均經濟數據全國排名第7,這在省會當中僅次於廣州。

武漢

武漢綜合實力不比南京弱,之所以排第四,是因為經濟實力略遜一籌。當然這裡說的經濟不單單是GDP總量。武漢的三項人均經濟數據全國排名15位,尤其人均收入排名第27位,這相比於長三角核心城市的南京而言顯然有明顯劣勢。

成都

成都落後於武漢的原因和武漢落後於南京是一樣的。成都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在省會城市當中僅次於廣州,綜合實力強勁、人氣爆表。但是成都的人均經濟是一個硬傷,雖然GDP高居全國第8,但是人均收入全國第41,人均GDP全國第47,這是拖後腿的元兇。

杭州

杭州城市地位崛起之快令人驚歎。杭州本身作為副省級城市,綜合實力已然無需質疑。加之如今經濟強勁前行,經濟全面指數已經逆襲南京成為省會城市當中第二位,全國第6位,換言之這項大數據僅次於北上廣深以及地級市之王蘇州。

西安

在沉寂多年之後,西安以國家中心城市為新的起點重新回到熱點城市行列。雖然經濟發展比東部甚至中部地區都要慢,但是這次完成新的城市定位之後,西安的人氣和影響力已經邁上更高級別的臺階。西安的科教文衛長期處於省會城市當中的額第一梯隊,唯一短板就是經濟,如今經濟活躍度飆升,城市地位自然也隨之升高。

瀋陽

東三省目前唯一的新一線城市,而且是力壓GDP榜首的大連,這已足夠說明瀋陽的綜合實力和地位。瀋陽的經濟發展遲滯是區域經濟原因,整體產業結構導致沒能跟上其他同級城市的發展節奏。但即便如此,瀋陽作為區號緊隨三大直轄市之後的024,基礎之雄厚已經能夠說明問題。

長沙

長沙可以說是地市級省會當中最強城市。因為武漢在中部的龍頭地位很突出,很多人都忽視了長沙的強勁發展勢頭。其實中部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人均經濟最強的城市就是長沙,長沙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都是中西部之首。綜合實力在中西部省會當中僅次


阿宗VLOG


在我國,經常有網友吐槽所在的城市是火爐城市,的確,每年特別是到了夏天,很多城市的溫度讓人受不了,白天幾乎無法出門,並且這樣的大城市在南方和北方都存在。首先北方比較炎熱的大城市是北京市,北京是從6月份開始,一直可以持續到10月份,這4個月幾乎每天的高溫天氣非常普遍。每天從早晨九點鐘,一直到下午七點鐘, 炎熱溫度一直存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前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基本都是在地下地鐵穿行,公交車坐的人數相對較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地上太炎熱。
另外,北方比較炎熱的城市還有濟南,濟南在山東省可以說是最炎熱的城市之一,因為濟南地勢地貌,決定了濟南的熱浪不容易擴散。濟南中部地勢較低,而南部、東部有臉面山脈存在。這樣的地形導致濟南市區內的空氣不容易形成對流,所以高溫一直籠罩在濟南市區,加之濟南處在中部工業汙染地區,工業汙染加上熱浪襲擊濟南之時,濟南的氣候炎熱讓人抓狂。最後說一下南方地區,南方比較炎熱的大城市數量就更多了,武漢、重慶、長沙、長沙、南京等城市夏季都異常炎熱。而且南方的炎熱與北方截然不同,北方是乾熱,汗液比較容易揮發,如果有微風颳起,還能夠感覺到陣陣涼爽,而南方地區是溼熱,這種溼熱無處可逃,不管你是在室外還是在室內,渾身汗液不蒸發,總是會感覺到黏糊糊。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以前公認的三大火爐是重慶武漢南京,現在南京落榜咯,根據近五年溫度和溼度評選出四大火爐,重慶武漢南昌長沙,都有40以上高溫天,熱死非洲人,中暑印度人,西安南京杭州福州相對而言就是避暑山莊。貴陽年均氣溫15度,康定年均氣溫8度,夏季也當心感冒。


皇木七香來風


四大火爐只是傳言,實際上緯度越低的城市越熱。

1.海口市

海口,別稱“椰城”,海南省省會,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是一座富有海濱自然旖旎風光的南方濱海城市,氣候舒適宜人,生態環境一流,空氣質量常年位居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之首。

2.廣州市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處中國南部,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

3.深圳市

深圳,別稱鵬城,位於中國南部海濱,毗鄰香港,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

4.南寧市

南寧,簡稱邕,古稱邕州,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第一大城市,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不僅緯度低,且有山脈阻隔,海洋上的溼潤氣流不易深入南寧,形成降雨較少。

5.香港特區

香港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隔著珠江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為22.8℃。夏天炎熱且潮溼,溫度約在27~33℃之間;冬天涼爽而乾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佈、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6.澳門特區

澳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南中國海。澳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同時亦帶有熱帶氣候的特性,年平均氣溫約22.3℃,全年溫差變化在11~14℃。2007年全年平均氣溫為23.2℃。春、夏季潮溼多雨,秋、冬季的相對溼度較低且雨量較少。颱風季節為5-10月,以7-9月最為頻密。


趣說地域


一、吐魯番

西遊記中的火焰山大家耳熟能詳,但奇怪的是,人們只知道重慶、武漢、南京、濟南是“四大火爐”,卻忽視了西部這個地方,熱得要命。

每年被暴曬的日子達到了100多天,氣溫上40℃是家常便飯。

更有新疆人直接在街上賣起了烤雞蛋。

二、重慶

重慶、武漢、南京、濟南是“四大火爐”,而重慶,幾乎每年都在上演水上打麻將的戲碼。

圖片是偏巖古鎮,一處水流清澈的地方,居民一到40度高溫,就把凳子搬出來搓把麻將。

但是今年的重慶,至少7月以前,實在太反常了,空調都沒怎麼開,下雨天晚上居然要蓋一床薄被子。

話說:重慶,你今年不打算入夏了?

三、武漢

武漢去年熱到一棵樹自燃冒煙,但比起重慶,還是好一點兒。

今年沒去武漢,不清楚那邊熱不熱。歡迎評論區留言。

那麼,這麼熱的城市,為啥不在高溫時去川西消個暑呢?

去稻城亞丁,穿的衣服都是這樣的。衝鋒衣,長袖,長褲。

更有大草原上調皮的祈禱者:土撥鼠。

路上遇到討食的猴子、松鼠。

丹巴,夏季平均溫度23°。白色藏寨蓮花一樣點綴在群山峻嶺中,星空因為高遠而更遼遠。

更多川西、川藏旅遊攻略、路況、趣聞,歡迎關注走川西吃喝玩樂頭條號(也可以關注再私信我們哦)


走川西吃喝玩樂


您好,很高興在這裡遇見。

目前我去過的城市中,我認為最熱的大城市有:杭州、長沙、武漢、重慶。

今年是普遍全國高溫,但今年夏天的杭州實在是熱。我還是最熱的那幾天待在杭州,感官體驗就是從空調房裡走出外面,就是悶熱,感覺杭州的太陽距離很近,直射式烘烤,不出半個小時的光照就能讓你像要脫皮。


長沙的熱也是每年夏季高溫,但長沙比較溼潤,熱感散在皮膚上是黏答答的感覺,最熱的時候,出門就像洗了個澡,一天出的汗巴不得能洗三四次澡,甚至都是直接冷水洗。

武漢俗稱“捂汗”,炎熱指數也相當高。


武漢屬於內陸城市,周邊沒有海洋,盆地的地勢造成了氣候悶熱的特點,讓人覺得像是一個蒸籠。


重慶作為“火爐城市”也是聞名世界,熱一是體現在夏季溫度高,這裡被山地包圍,形成盆地的地勢,同時城市高樓大廈建設的快速發展逐漸帶來“熱島效應”,更加加劇了重慶的高溫。


但其實現在覺得北方的夏季也有種火爐的感覺,和南方城市的不同,只是北方城市由於氣候的原因,缺少溼潤,並沒那麼悶熱,但是盛夏在室外同樣也有炙烤的感覺。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動動手指點贊、關注:在這裡遇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


未開始已結束


重慶,武漢,南京,杭州,福州,南昌,長沙,西安,石家莊,鄭州,濟南,太原,北京。


手機用戶5473097851福


重慶、福州,杭州,南京,武漢,這五個城市熱度差不多,算是夏天最熱的城市了,35度一一38度的天數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