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後悔!隱祕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全文字數:1617

閱讀時間:約10分鐘

樂清自古以來就是鹽業大縣,在1600多年的建縣歷史當中,不乏鹽工、鹽民的活動身影,曬鹽在樂清傳統手工業中佔據著絕對優勢。今天我們一起去南塘鎮山馬村,探尋曾經繁花似錦的曬鹽產業,以及製鹽過程中的科學奧秘。

樂清鹽業自宋代建場立監迄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生產規模、產量、銷量均居浙南之首。(微信號:看樂清)據《樂清鹽業志》載,早在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就設立長林場,統籌鹽鄉經濟社會事務,其主要負責人因朝代不同分別稱場官、鹽課司、知事、鹽事長、場長等,並曾一度由樂清知縣兼任,尊鹽、重鹽程度可見一斑。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南塘鎮自古為東甌繁華之地,南塘鎮的山馬村由“山下塗”與“馬欄基”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該村靠山面海,素以曬鹽出名。《樂清縣誌》載,山馬村於道光年間,從閩東南遷入林姓氏族……同治二年(1863年),東泗鹽場(今清江一帶)建立,開新坦763支,面積1340畝。據此,山馬村曬鹽應該有兩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也是樂清1600多年來傳統手工製鹽的縮影。

蔡國東

匯智瘋狂科學老師

“我們平常生活中吃到的鹽有四類:海鹽、湖鹽、岩鹽、井鹽。那麼在做這四種鹽的時候,我們首先第一個就要獲得高鹽分的湖水或者海水,或者是將石頭溶到水裡面,從而獲得高鹽分的水,我們把這種高鹽分的水叫做‘滷水’。”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想要把滷水裡面的水分去掉,會有哪幾種方法呢?

蔡國東

匯智瘋狂科學老師

“我們最主要是將滷水裡面的水給蒸發掉,那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蒸發?一種是靠太陽,如果沒有太陽陰天的情況下呢?另一種就是用柴或者用木頭去燒,將滷水煮開,水就會慢慢蒸發。”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我們把利用太陽的這種方法稱為日曬法,另外一種利用木頭燒到水蒸發掉叫蒸煮法,今天我們來到的山馬鹽場,就是利用日曬法進行製鹽的代表。

山馬鹽場的鹽民告訴我們,以前傳統的曬鹽方法,多是曬灰淋滷,或者煎燒或者置滷坦結晶成鹽的老工藝,費時又費力。現在遵循的是灘曬法,這種灘曬技藝要點有納潮、制滷、結晶、收鹽四道工序,這種方法能夠增加產量,還能提高鹽的質量。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鹽民把田分成一塊一塊的井字形田,每一塊井田的海水因為太陽照射時間的不同,所以海水的蒸發程度也不同,就能獲得不同濃度的鹽水。他們還挖了一條引流樂清灣海水的渠道,在漲潮時分,便開閥門引水,儲備好足夠的海水原料。

第一步“納潮”,便是儲存海水的意思。在漲潮的過程中,除了將海水引過來之外,還會帶來其他很多的雜質,比如微生物、螃蟹、蝦、魚以及海草和泥沙等等,這時的海水含有雜質,並不能直接灌到鹽田裡去曬鹽。

蔡國東

匯智瘋狂科學老師

“將海水放在蓄水池裡面靜置一段時間,一般是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這個時候大部分的螃蟹等生物會沉到底下的泥土裡生存,但是還有很多的灰塵、細菌、藻類沉不下來,那就要通過後續的日曬慢慢地將它們處理掉。”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蒸發海水裡的水分,提高海水的鹽濃度,製備高能度鹽水的過程就是曬鹽的第二道工序叫做制滷。

蔡國東

匯智瘋狂科學老師

“縮短制滷時間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太陽,太陽越猛烈我們花的時間就會越少,所以一年四季當中7、8、9月是最佳製鹽時間,因為這三個月太陽是最猛烈的時候。第二是風,風越大水蒸發的速度也會越快。第三是空氣溼度,溼度越大蒸發水的速度越慢。所以一般情況下夏天三到四天,就可以蒸出用來結晶海水的滷水了,如果在冬天,太陽不是特別猛烈,就需要一個多星期才能製出符合要求的滷水。”

不看後悔!隱秘於南塘的最後一片樂清鹽田

在每年的7、8、9月,因為太陽光線最強,所以這個期間是曬鹽的黃金季節,當地鹽民稱為“曬鹽人的百日大會戰。”

今天先給大家科普納潮與制滷,下一期將繼續解析結晶與收鹽工序,為大家完整的展現曬鹽這個傳統的老行當的神秘風采,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

樂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彬彬 趙向武

審核:趙 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