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他研发了我国自主重水生产工业技术,为新中国核工业的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他名字命名的Yu-Coull热力学活度系数模型被广泛应用,而他在精馏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已经成功应用于数以千计的工业精馏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化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

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院士。

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人物简介:

余国琮,1922年生,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名誉院长。我国精馏分离学科的创始人、现代工业精馏技术的先行者、化工分离工程科学的开拓者、精馏技术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在精馏技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开创性贡献。

立志科学救国

余国琮出生于广州西关,1938年,日寇侵占广州,他随父母到香港避难,并于香港考入西南联大。从日寇1937年8月31日入侵广东,直至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14个月的狂轰滥炸,断壁残垣,尸骸堆积。在这场逃难途中,余国琮的两个哥哥一个不幸身亡,一个遭受重伤。这让年轻的他切身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要救国图存,就要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由此,他坚定地选择了科学救国这条路。

1943年,余国琮从西南联大化工系毕业,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在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就读,1945年年底获科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匹兹堡大学学习,1947年获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随即任该校化工系讲师,1948至1950年任助理教授。

在那里,他刻苦攻读、勤奋工作,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多门课程,同时从事化工热力学及蒸馏理论研究,发表多篇论文,被美国多个荣誉学术组织吸纳为会员,获得了象征学术成就的三把金钥匙,并被列入1950年的美国科学家名录,当时,他年仅28岁。

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光明日报》2019年12月09日11版

弃美归国,开启科研攻关

1950年8月,余国琮放弃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以赴香港探亲为名避开封锁,毅然返回祖国。尽管困难重重,但他深知"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

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余国琮应好友林宗彩邀请前往唐山工学院参加化工系建设。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系并入天津大学

20世纪50年代,我国炼油工业刚刚起步,蒸馏(也称精馏)技术是其中关键。在天大任教的余国琮敏锐发现这一产业的重大需求,开始进行化工精馏技术领域的科研攻关。

1954年,由余国琮指导,在天大化工机械教研室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塔板实验装置。经过两年研究,余国琮撰写论文《关于蒸馏塔内液体流动阻力的研究》引起化工部的注意,被邀请参与精馏塔标准化的大型实验研究。随后的五年里,余国琮接完成了包括压力降、液面落差、雾沫夹带、塔板上液相返混以及分离效率在内的多项研究,

这些工作成为我国实现塔板标准化、系列化的开端。

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将重水分离技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1958年,我国由苏联援建的第一个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行,而重水是原子裂变反应堆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在天然水中,重水的含量约万分之一点五,将其提纯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项巨大挑战。

那时候,我国尚未掌握重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原子反应堆运行所需重水全靠苏联供应,但由于国际关系突变,重水供应面临中断,开发我国自主的重水生产技术成为当时的重大急需。余国琮在天大展开的重水精馏分离技术研究进入了国家视野。

1959年5月28日,周恩来总理到天大视察,重点考察了余国琮所在的重水浓缩研究实验室。周总理握着余国琮的手说:"现在有人要卡我们的脖子,不让我们的反应堆运作。我们一定要争一口气,不能使这个反应堆停下来!"

至此,余国琮受到极大鼓舞和振奋,他废寝忘食,率领团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搭建了一个个实验装置,创造性地采用多个精馏塔级联等多种创新方式替代传统精馏方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就这样,我国自主研发的重水精馏分离技术终于诞生了。

1965年,余国琮的多项成果和突破终于形成我国自主重水生产工业技术,成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重水,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水生产不仅能自给,还实现出口,成为重要的重水输出国。重水分离技术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精密精馏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余国琮首次提出的浓缩重水的"两塔法"作为

我国迄今唯一的重水自主生产技术被延用至今,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 "两弹一星"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进行"大手术",改造技术增益千万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庆油田首批巨资引进原油稳定装置,但由于装置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原油的特殊性,投运后无法正常运行和生产。余国琮应邀带领团队对这一装置开展研究,很快发现问题所在,并应用自主技术对装置实施改造,最终使整套装置实现正常生产。不仅如此,经过他们改造的装置,

技术指标还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要求

随后,余国琮又带领团队先后对我国当时全套引进的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装置、茂名石化大型炼油减压精馏塔、上海高桥千万吨级炼油减压精馏塔、齐鲁石化百万吨级乙烯汽油急冷塔等一系列超大型精馏塔进行了"大手术"。这样的"手术"提高了炼油过程中石油产品拔出率1至2个百分点,仅这一项就可为企业每年增加数千万元效益

进入21世纪,化学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原料和燃料,支撑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精馏,作为覆盖所有石化工业的通用技术,在炼油、乙烯和其他大型化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余国琮深刻认识到,激烈的技术竞争必将加速精馏技术新的突破。2011年,余国琮出版了化工计算传质学这一新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化工计算传质学导论》,系统阐述化工计算传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014年,他又在国外出版了专著《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这是国际上第一本关于化工计算传质学理论的英文专著,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2017年,他又出版了新的中文专著《化工计算传质学》。如今已97岁高龄的他,仍然伏案疾书,为《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第三版的出版做准备。

避开封锁、毅然回国,这位百岁院士:不负总理嘱托,将这项关键技术紧握中国人手中!

85岁仍授课,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做国际一流事,做隐姓埋名人。"余国琮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名教师,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职责。"

1981年,余国琮教授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出硕士生、博士生近百人。85岁那年,他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因为一直奋斗在科研一线,他讲课从来都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因此能把复杂的理论与工程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多年来,余国琮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高层次的学术人才相继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化学工程专家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不仅如此,他还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为祖国培养化工类优秀人才、潜心探索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他心目中的首要职责。余国琮提出了新的化工类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改造教学模式,建立化工专业课的标准实验设备,出版推荐教材、参考书和教学软件50余种。这些研究成果全面提升了化工本科教育理念,而他也于2001年和2005年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解决"卡脖子"问题,攻克重水生产技术难关,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科技发展默默奉献;潜心学术,教书育人,用自己辉煌的业绩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为国发奋读书。年近百岁的余国琮现在还每天坚持伏案工作,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而中国化工科学史册上也将永远铭刻着这个名字——余国琮!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自光明日报、科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