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慾"滿滿,這才是觀眾期待的吃食節目

當人們物質需要得到基本的滿足以後,就會開始追逐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於是,海量的綜藝和真人秀節目大量湧現:《歡樂喜劇人》,《奔跑吧》,《嚮往的生活》,《極限挑戰》等節目百舸爭流,收穫一大批的綜藝迷粉。

其中,又一種類型的綜藝節目深受吃貨們的喜愛,那就是美食鑑賞片。

從央視爸爸《舌尖上的中國》開始,美食題材的紀錄片就開始展現了相當的受歡迎程度。

《新疆味道》由石峰、李志民聯合執導,歷時一百五十天,行程兩萬多公里,十多個民族,近八十種美食,是新疆首部大型美食紀錄片 。

《尋味順德》是由劉碩、費牖明聯合執導,一共3集,一集50分鐘,攝製組走遍了順德大街小巷,積累了36,000分鐘的原始素材,最終精剪出150分鐘的《尋味順德》。

這些紀錄片走遍大江南北,致力於為觀眾呈現精美的美食畫面,卻總是讓人感覺缺少一種市井氣息,感覺高不可攀。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美食片《人生第一串》一定會讓你顛覆這種認知。

第一季豆瓣評分9.0.

第二季剛剛回歸,精彩程度依然不減。

《人生一串》,把鏡頭轉向深藏於街頭巷尾、市井裡弄中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卻又邊緣而碎片化的燒烤攤。不同於以往格調精緻的陽春白雪式美食,燒烤的文化屬性是和狂野、熱辣相伴而生,從題材來看就足夠亮眼。

"燒烤本身就是一種很接地氣的東西,站在老百姓的視角,講述一個'你隔壁二哥'的故事,你會看到你周圍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是傳奇。"這是導演陳英傑想要表達的獨特的味道。

市井化和煙火氣是創作者想透過該紀錄片所呈現出來的,怎樣將這樣的想法呈現出來就是下一步所要做的。

導演陳英傑認為,因為食物才讓感情有了抒發的介質。但也不能脫離食物純粹說感情,脫離食慾這個基礎,感情會成為空中樓閣。

"給每個人一個交代,撒一點人情味的料,一點就行,不能多,多了就煽情了。"

因此,《人生一串》給出的答案在其音畫詮釋上。

滿足口腹欲的制勝法寶就是對畫面的把控。

人如此評價:"令人垂涎的燒烤畫面,那是作為一個美食紀錄片必備的呈現。但'騷'到不行的畫配文案,《人生一串》是獨一份。"

形容蘭州的烤羊肉串:"二旦的烤羊技術頗具蒸汽朋克風格,是馬坡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

形容福建泉州的花生醬烤雞翅:"沒有菸酒催化,來人身段兒清新,精挑細選,心照不宣。"

形容瀋陽的烤雞架:"烤雞架是重工業金屬精神的長子,而鍊鋼用的焦炭則是燻烤入味的關鍵。""正如泥煤味之於威士忌,焦炭烤出的煙燻味也正是瀋陽老炮的工業怪癖"

從各種燒烤菜品到烹製技法,在音像呈現的背後,創作團隊極盡全力地展現燒烤攤上的精微變化、食客席間流露的百味人生。

迴歸生活,滿足口欲,叫上好友擼個串,喝點小酒,人生快事莫不如此,這才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