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你有病吧,我送你去彭家橋。”

在南昌,彭家橋和一個隱喻扯上了關係。彭家橋有一所精神病醫院,裡面住滿了“瘋子”……

瘋子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第一次在精神病院被人砸,筆筒是木質的,砸的不疼,可我卻被嚇哭了。

開始還客客氣氣地聊天,當我問明哥發病經歷時,原本平和的他突然抓起桌子上的筆筒就朝我扔來。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明哥每次發火家裡的東西都摔的乒乓響,明嫂總是默默收拾好一切,安撫他的情緒,以為明哥只是工作壓力太大。

直到有一天,明哥舉起手邊的水果刀就朝明嫂的手臂劃去。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鮮血一顆顆滴下的時候明哥清醒了過來,他看著面前的妻子,這個從高中戀愛至今,陪他走過風風雨雨的女人,恨不得殺了自己。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毫無緣由的焦慮,懷疑自己,擔憂未來…… 患病之後他才明白,醫生沒辦法,家人沒辦法,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康康是所有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他是個學霸,重點中學,年級前五,長得還挺帥,有點像謝霆鋒。

不僅這樣,字還寫得好看,還會彈鋼琴。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家長對他寄予厚望,他是每天被老師提在嘴裡的,“你們看康康同學就做得很好……”

在學業上,從來沒有遇到過康康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麼爭氣又是獨生子的康康,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中寶。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只是從來都一帆風順的人,如果失敗,會比常人更加脆弱。一次模擬考試,康康的成績跌到了年級一百名之外。那天老師批評了兩句,康康失眠了一夜。

“我的成績不夠好,對不起父母的疼愛……爸爸媽媽一定對我很失望。”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之後康康開始厭學,開小差,成績排名一直下跌,翹課……就像變了個人。

“同學們的眼光像針一樣向我扎來,他們在嘲笑我的失敗。”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康康父母發現不對勁後,馬上帶康康辦理休學治療。媽媽辭掉工作在醫院陪床,爸爸也會在下班之後趕來照顧兒子。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陽光下的白衣少年,面容姣好,眉頭卻從來沒有舒展過。看著,讓人心裡默默生疼。

康康時常會問護士:“我這樣活著還會拖累家人,要是你忍心嗎?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老劉是老病友了,21年前出院,21年後妻子牽著他的手,扶著進了彭家橋精神病醫院就診室。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醫生問一句,老劉答一句。回答不上來的,老劉呆呆地看著妻子楊燕,像小孩子一樣抿著嘴。楊燕攤開巴掌,讓老劉把手握成拳頭放進來,再緊緊握住。

“放心。”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老劉患的是“癔症”,通俗來說,是精神分裂症。在大眾場合,會惶恐不安,情緒失控。

有一次在辦公室又哭又鬧地折騰了一通,被公司開除了。

老劉很擔心,自己生病,也賺不了錢。沒有錢再去治病,妻子楊燕平常吵架都會提離婚,這次應該會是一場人生災難吧。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精神病院病房

出乎意料,楊燕沒有提離婚,還變了個人似的,承擔起整個家。一天找兩份工作,撫養子女,也給老劉住院攢錢。

老劉也出去打散工,只是一旦有關於“老劉有精神病”傳到老闆那,就會被辭掉。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精神病院基礎護理項目

今年,老劉的女兒長大了,經濟負擔輕了些,楊燕才能把老劉送到醫院悉心照料。

醫院不允許家人過夜,楊燕就隔三差五來醫院陪老劉說話,一待就是一整天。

老劉偶爾還會發病,發病時他像個孩子一樣躲得遠遠的,可唯獨不會放開牽著楊燕的手。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有病的人想出去不奇怪,可沒病的人想進來還是頭一次。

六十七歲的老張曾一個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的來到醫院,直接跟醫生說:“我有病,你讓我住院”。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老張根本沒有任何精神上的疾病,只是一直強調自己想住院。

打電話給老張兒子,對方說,自己是公務員工作繁忙,既然父親已經有了安排,先讓他住院就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醫院要求老張暫時上交手機,他一下就不樂意了:“手機交上去我怎麼找我兒子,我還得讓他把我接出去呢。

醫生再次聯繫老張的家人,這次是他兒媳接的電話: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說送他去養老院不去,那個老不死的去精神病院幹什麼?不嫌給我們家丟人嗎?怎麼,一個拖累還想著回來?你和醫生說,不可能讓他回來!”。

直到我實習結束,老張還住在醫院,等待著兒子來接他回家,也不知後來老張的手機有沒有響起。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琪琪大學時喜歡上了自己的室友小青,本是偷偷關心絕不越界,一切念想都寫在紙上自己消化,卻被小青意外看到了她的日記。

被嚇到的小青發了瘋似的把琪琪拉到輔導員面前,逼她換寢室,道歉。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輔導員明面上安慰琪琪,卻立刻告知了她的父母,要求他們處理。

父母的怒罵,室友的疏遠,同學間的冷眼,琪琪在這些負面情緒裡越陷越深。

她開始拒絕和任何人交流,終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慢慢走向躁鬱症。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現在琪琪來醫院已有兩個月時間,新的環境讓她的狀態好了很多,也慢慢開始和其他人接觸,在打牌時學會了偷偷藏牌,在輸牌後也試圖耍賴。

只是琪琪偶爾還會念叨,“小青扎丸子頭最可愛了”。


我在彭家橋精神病院和病人打了半年牌

大多數人沒去過精神病房,所以沒見過歡笑著互相扎辮子的小女孩,沒見過趴在丈夫病床旁睡著的妻子,沒見過微笑著安慰孩子的男人。

這裡的每個病人都各有各的不幸,但他們正用盡全身力氣去對抗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