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些適合 50+ 人群的室內運動,讓您從內而外重新充滿積極健康的活力。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01 保持運動的好處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力量、速度、靈活性的能力都會減弱。對於 50+ 人群來說更是如此,保持規律運動則有以下好處:

1、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心理疾病的機率;


2、保持關節的靈活,減少關節疼痛;


3、鍛鍊脊柱周圍肌肉,有效保護脊柱及直立狀態;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4、有效阻止因為新陳代謝變慢帶來的脂肪囤積;


5、有效避免肌肉和骨質的流失;


6、保持身體能量水平持續在較高水平;


02 50+ 人群運動的關鍵


比起年輕人熱衷的卷腹運動、HIIT、硬拉擼鐵,50+ 人群在運動時需要更謹慎。50+ 人群適合的運動類型主要是:

1、增強心血管的訓練

:慢跑、跳繩、騎車等都對心臟、肺、身體循環系統有效。這些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壓、血糖。如果你有心臟病或糖尿病,或者僅想避免新陳代謝和心血管問題,可以結合一些這類運動。

2、耐力訓練:如果你有關節痛或骨質疏鬆,或行動不便,不要舉重的東西,輕舉小啞鈴可以保持肌肉活力。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3、力量訓練:有規律的力量訓練可以提高骨密度,也能提高心肺、肌肉、關節的功能。

4、靈活性訓練:瑜伽、普拉提、拉伸運動都能有效提高關節的靈活度。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03 推薦 50+ 人群的室內運動


1、俯臥撐:可以讓你有一個強壯的上半身,包括胸部、三頭肌、肩部的肌肉可以得到鍛鍊。可以根據你的體能情況做不同的俯臥撐,比如你力量夠可以做標準的雙手撐起全身,如果雙臂力量薄弱,可以採取跪姿俯臥撐。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動作要領:做標準俯臥撐時,撐起時不要塌腰,下到最低點時,肘部略高於軀幹。


做跪姿俯臥撐時,小腿交叉穩定,雙臂比肩略寬,腰背挺直,軀幹成一條直線。肘關節升直,但不要鎖死,做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和準確度,量力而行,不要求多。

2、側平舉啞鈴: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地鍛鍊你的肩部、背部和側邊的肌肉,而且這個動作把力作用在肌肉上而非關節上。可以從輕的啞鈴開始,不必追求很重,也不必做很多次。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動作要領:雙腳與肩同寬,雙臂平舉啞鈴,平舉時手肘略低於肩部,腕部低於肘部,以避免斜方肌發力。家裡沒有啞鈴也可以用礦泉水瓶代替。

3、深蹲:深蹲可以鍛鍊你大腿前側和後側,以及臀部的肌肉。深蹲有不同類型,但小編推薦比較常規和簡單的動作。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動作要領:腳跟與肩同寬,膝蓋不要內扣,與腳尖方向一致,且膝蓋不要超過腳尖;掌心相對,手臂前平舉或雙手在胸前握住;下蹲時重點在“深”,臀部往後坐,保持大腿和地面近似平行,主要保持腰背挺直。

4、平板支撐:平板支撐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鍛鍊。如果你在家只想做一個動作,那就做這個!這能增強你的核心(背部、腹部、身體兩側的肌肉),而且不會傷害關節。卷腹、仰臥起坐、V 字拉伸等其他鍛鍊核心的動作對關節有影響。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動作要領:小臂與前腳掌撐地,耳、肩、髖、膝、踝在一條直線上;手肘垂直撐地,朝腳的方向用力;收緊腹部,不要塌腰。如果小臂力量較弱可以先嚐試伸直雙臂的平板練習。


訓練完還需要要拉伸,拉伸有助於肌肉放鬆和恢復。一起跟著下面的視頻學習起來吧~


04 50+ 人群運動注意事項


50 歲之後,身體機能不如年輕時,因為運動而受傷的風險也增加了,因此一些運動的注意事項需要再次提醒大家:

1、不要貪多求快:不論是進行力量訓練還是拉伸訓練,都不要太勉強自己,否則身體會吃不消。


2、每次訓練後給身體更多恢復調整的時間:在 40-45 歲之後,身體的肌肉、關節、連接的組織等都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對某一部位的訓練後,至少讓肌肉休息 48 小時,如果你每次的強度較大,建議休息 72 小時。


3、不要覺得自己不行

:雖說不能忽視年齡,但也不能把年齡奉為圭臬,要知道真正讓你年輕的是心理年齡。你的身體雖然不可避免地隨著年齡有老化,但這不代表你什麼都不能做。如果你決定做什麼運動,需要提醒的是慢慢來,一次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而不是急於求成。

最後再次溫馨提醒:大家視自身情況學習以上運動,一定不要貪多求快,如有不適請及時停止。


“宅”家也要動起來:適合50+人群的室內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