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武漢這座城

易中天:武漢這座城

易中天:武漢這座城

黃昏下的漢江(視覺中國)

作者易中天,摘編自《讀城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03

鍾南山院士: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武漢是鎮。

武漢有三鎮。

武漢三鎮很難評說。

這當然並非說武漢是一個“最說不清的城市”。沒有什麼城市是“說不清”的,武漢就更是“說得清”,只不過有些“不好說”,有點“小曲好唱口難開”而已。因為武漢這座城市確實有些特別。現在幾乎可以肯定,當年上帝創造武漢三鎮時,如果不是頭腦發昏,便一定是別有用心。因為他為武漢選擇或者說設計了中國最好同時也是最壞的地形和地理位置。


易中天:武漢這座城

武漢在湖北的位置(圖片來源:新華網)

這種“最好同時也最壞”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左右逢源,腹背受敵,亦南亦北,不三不四。這樣一種“最好同時也最壞”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也就暗示了武漢將會有中國最好但也可能最環的前途。武漢現在便正在這兩種前途之間徘徊,害得研究武漢文化的人左右為難。

的確,無論從哪方面說,武漢都是一個矛盾體。它甚至無法說是“一個”城市或“一座”城市,因為它實際上是“三座”城市,——武昌、漢口、漢陽。三城合而為一,這在世界範圍內,恐怕也屬罕見。


易中天:武漢這座城

武漢實際上是“三座”城市——武昌、漢口、漢陽(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特快列車在一市之中要停兩次(直快則停三次),恐怕也只有武漢一例。這曾經是武漢人引以為自豪的一件事(另一件讓武漢人引以為自豪的事則是在武漢架起了長江第一橋),並認為據此便足以和其他城市“比闊”。事實上武漢也是中國少有的特大城市之一,它是上海以外又一個曾經被冠以“大”字的城市。“保衛大武漢”,就是抗戰時期一個極為響亮的口號。事實上那時如果守住了武漢,戰爭的形勢是會發生一些變化的。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連自己的首都南京都守不住,又哪裡守得住武漢?

但不管怎麼說,武漢的“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國內不多的幾個可以和北京、上海較勁比大的城市。可惜,“大武漢”似乎並未幹出很多無愧於這一稱號的“大事業”。它的成就和影響,不要說遠遠比不上北京、上海,便是較之那個比它邊遠比它小的廣州,也差得很遠。甚至在省會城市中,也不算十分出色。在過去某些時期,武漢一直沒有什麼特別“拿得出手”的東西。既沒有領導消費潮流的物質產品,也罕見開拓文化視野的精神產品。除街道髒亂、市民粗俗和服務態度惡劣外,在全國各類“排行榜”上,武漢似乎都難列榜首(不過近幾年來武漢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已大為改觀,尤其市內交通的改善已今非昔比,市民的文明程度也有所提高)。這就使得武漢在中國城市序列中總是處於一種十分委屈的地位,也使武漢人極為惱火,甚至怨天怨地、罵爹罵娘,把一肚子氣,都出在他們的市長或外地來的顧客頭上。

無疑,武漢不該是這樣。它原本是要成為“首善之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