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今年因疫情的原因,限制在家,又讓我體驗了一把栽洋芋的樂趣,像我們鄂西地區主要是以栽春洋芋為主,這幾天老家天氣不錯,很多農民跟我們一樣,帶著一家老小栽洋芋去了。話不多說,入正題。

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洋芋是很多地方的俗稱,書名馬鈴薯,又名土豆、山藥蛋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和秘魯及智利的高山地區。馬鈴薯具有高產、早熟、用途廣泛的特點,又是糧菜兼用型作物,在其塊莖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較多的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原料,也是多種家畜、家禽的優良飼料,還是很多種工業產品的基本原料。

(一)選種和種薯處理

1.選種

選用適宜春播的脫毒優良品種薯塊作種薯。薯塊要具備該品種特性,皮色鮮豔、表皮光滑、無龜裂、無病蟲害。

2.切塊

催芽前1~2天,將種薯縱切成20~25克的三角形小塊,每塊帶1~2個芽眼,一般每千克種薯能切50~60塊。切塊時要將刀用3%碳酸水浸泡5~10分鐘消毒。也可選用50克左右的無病健康的小整薯直播,由於幼齡的小整薯生活力強,有頂端優勢,並且養分集中減少了切口傳染病害的機會,所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3.催芽

在播種前25~30天,一般在元月下旬把種薯於溫暖黑暗的條件下,持續7~10天促芽萌發,維持溫度15~18℃。空氣相對溼度60%~70%,待萌發後給予充足的光照,維持12~15℃溫度和70%~80%的相對溼度,經15~20天綠化處理後,可形成長0.5~1.5釐米的綠色粗壯苗,同時也促進了根的形成及葉、匍匐莖的分化,播種後比未催芽的早出土15~20天。

4.激素處理

秋薯春播或春薯秋播,為打破休眠,促進發芽,可把切塊的種薯放在0.5%~2%的赤黴素溶液中浸5~10分鐘;整薯可用5%~10 %的赤黴素溶液浸泡1~2小時,澇出後播種。催過芽的種薯如果中下部芽很小,也可用0.1%~0.2%的低濃度赤黴素浸種10分鐘。

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二)育苗

早熟栽培可採用陽畦育苗,將切塊後的種薯與溼沙土等層排列於苗床上,一般可排3~4層,保持10~15℃的溫度,20天后芽長5~10釐米,併發出幼根時即可栽植。用整薯育苗時,使苗高10~20釐米時,掰下帶根的幼苗栽植,種薯可用來培養第二批秧苗或直接栽種於大田。

(三)整地與播種

1.施足底肥

馬鈴薯不宜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茄科蔬菜輪作。一般在秋作物收穫後應深翻凍垡,開春化凍後每667米2施優質有機肥3000千克以上,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5~30千克,並立即耕耙,也可把基肥的一部分或全部開播種溝集中使用,以充分發揮肥效。

2.適期播種

春馬鈴薯應在斷霜前20~25天,氣溫穩定在5~7℃,10釐米土溫達7~8℃時播種,一般在1月底至3月初。播種有播上壟、播下壟和平播後起壟等播種方式。平播後起壟栽培,方法是按行距開溝,溝深10~12釐米,等距離放入種薯,播後蓋上6~8釐米厚的土糞,然後鎮壓,播後形成淺溝,保持深播淺蓋,此種植方式,可減輕春旱威脅,增加結薯部位和結薯數,利於提高地溫,及早出苗。近年來採用的播上壟地膜覆蓋栽培,也可使幼苗提前出土,增產效果顯著。

3.合理密植

適宜的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地力及栽培制度而定。應掌握一穴單株宜密,一穴多株宜稀;早熟品種宜密,晚熟品種宜稀的原則,一般80釐米寬行,40釐米窄行,種植2行,株距20~25釐米,每667米2栽植4000~4500株。

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四)田間管理

1.出苗前管理

此期管理重點是提高地溫,促早出苗,應採取多次中耕鬆土、滅草措施,尤其是陰天后要及時中耕;出苗前若土壤乾旱應及時灌水並隨即中耕。

2.幼苗期管理

此期管理的重點是促紮根發棵,應採取早中耕、深鋤溝底、淺鋤溝幫、淺覆土措施,苗高6~10釐米時應及時查苗補苗,幼苗7~8片葉時對個別弱小苗結合灌水偏施一些速效氮肥,以促苗齊苗壯,為結薯奠定基礎。地膜覆蓋栽培的出苗後應及時破膜壓孔。

3.發棵期管理

此期管理的重點是壯棵促根,促控結合,既要促幼苗健壯生長,又要防止莖葉徒長,並及時中耕除草,逐漸加厚培土層,結合澆水每667米2施尿素5~10千克,根據地力苗情還可適當追施一些磷鉀肥。

4.結薯期管理

此期的管理重點是控制地上部生長,延長結薯盛期,縮短結薯後期,促進塊莖迅速膨大。顯蕾時應摘除花蕾澆一次大水,進行7~8天蹲苗,促生長中心向塊莖轉變。有瘋長苗頭時可用3000毫克/千克的B9溶液進行葉面噴灑,以控制莖葉生長。蹲苗結束後結合中耕,進行開深溝高培土,以利結薯。此時已進入塊莖膨大盛期,為需肥需水臨界期,需加大澆水量,經常保持地面溼潤,可於始花、盛花、終花、謝花期連續澆水3~4次,結合澆水追肥2~3次,以磷鉀為主,配合氮肥,每667米2每次可追氮磷鉀複合肥10~20千克。結薯後期注意排澇和防止葉片早衰,可於採收前30天用0.5%~1%的磷鉀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

你家洋芋栽了嗎?栽春洋芋這樣做更容易高產!


(五)收穫

馬鈴薯可在植株大部分葉由綠轉黃,達到枯萎,塊莖停止膨大的生理成熟期採收,也可根據需要在商品需要時採收。一般生理成熟期在6月中下旬。收穫時要避開高溫雨季,選晴天進行採收,採收時應避薯塊損傷和日光暴曬,以免感病,影響貯運。

一般如果對種薯做過消毒處理的,病蟲害發生較少,所以一定不要忽略這一步哦。好了,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哦!我們一起共同探討更多栽培技術方面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