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起初,球衣號碼的概念在足球比賽中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只不過是為了幫助球迷和官員識別參賽球員。然而,球衣號碼在職業賽事中使用,已經差不多一個世紀了,而且發展至今已經有了更加廣泛的含義。The Athletic作者Michael Cox特別開闢專欄,談論了球衣號碼的藝術。

本文Michael Cox則和我們談論了7號球衣,以及歐洲足壇最著名的兩段傳奇7號故事。

一些球衣號碼會因為與特定位置的關聯,成為標誌性號碼,但7號球衣有些特別,它是因為與特定球員的關聯,成為了一個標誌性號碼。

傳統上,右邊鋒並非球隊最吸引人的位置——甚至可能還不如左邊鋒那麼吸引人——然而目前7號已經成為了排在9號、10號之後,世界足壇第三受人尊敬的球衣號碼(當然,在不少球迷心中,7號球衣就是最受尊敬的號碼)。

此前我們就說過,最初球衣號碼的分配,是按照2-3-5陣型來排列的。因此進攻端球衣號碼的分佈是7號、8號、9號、10號、11號(從右到左)。雖然防守端球衣號碼的分配在各地有明顯的區別,但進攻端球衣號碼的分配,各地的情況都大同小異。無論是在三前鋒配置中,還是在四中場的配置中,7號球員都是出現在右翼位置上。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C羅是當今足壇最著名的7號

歐洲足壇,有兩支球隊的7號球衣相當出名。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曼聯。曼聯傳奇7號的故事,一直可以向前追溯到喬治-貝斯特的時代。

不過,貝斯特與曼聯7號之間的故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神奇。曾經球員們的球衣號碼並非固定,他們在一個賽季裡使用多個號碼的情況並不罕見。特別是當他們能夠適應多個位置,能夠扮演不同角色的時候。喬治-貝斯特的確偶爾會穿7號球衣(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968年歐洲冠軍盃決賽中幫助球隊戰勝本菲卡),但事實上他並沒有經常身披7號戰袍——他身披7號球衣出戰的比賽大約為30%。

在52%的時間裡,喬治-貝斯特會身披11號球衣,而在18%的比賽中,他會身穿8號、9號或者10號球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喬治-貝斯特在曼聯的最後幾場比賽中,一直都是穿的11號。所以,人們常說喬治-貝斯特開創了曼聯7號的輝煌歷史,這種說法並不是完全準確的。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喬治-貝斯特並非大部分時間都穿7號球衣

雖然喬治-貝斯特並不在意自己的球衣號碼,但曼聯另外一位傳奇人物布萊恩-羅布森確實很在意——他在效力西布朗之時就已經習慣穿7號球衣了。雖然是一名中場球員,但他在加盟曼聯之後,他從史蒂夫-科佩爾手中接過了7號球衣。

而在坎通納加盟曼聯之後,這件7號球衣又轉到了法國前鋒的手中。坎通納在法國曾使用過各種號碼,但他在曼聯卻與7號戰袍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曼聯首發陣容中,坎通納代替了布萊恩-羅布森,而9號布萊恩-麥克萊爾從前場後移到了中場。

所以確切的說,曼聯7號的傳奇故事始於坎通納,而不是喬治-貝斯特,或者布萊恩-羅布森。誠然這個號碼穿在前鋒身上確實有點兒不尋常,但從某種程度上這也與坎通納的風格相符:他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詮釋著自己的角色。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坎通納是曼聯7號傳奇故事的開端

現在,曼聯7號球衣已然成為了一個傳奇的號碼。

坎通納離開之後,弗格森將這件球衣交給了貝克漢姆。而這也使得實際上坎通納的替代者謝林漢姆能夠使用自己更青睞的10號球衣。作為一名右邊前衛,貝克漢姆非常適合這件7號戰袍。他與2號加里-內維爾在右路配合默契,而身穿11號的吉格斯與3號丹尼斯-歐文在另一側也有不錯的配合——這樣的配置,也保持了傳統的英式足球風格。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貝克漢姆延續了曼聯7號的傳奇

貝克漢姆在國家隊也穿著7號球衣,並最終將這一號碼發展成了自己的品牌——他與瑪莎百貨聯合創立的兒童時尚品牌被命名為“DB07”。

2003年貝克漢姆離開曼聯之時,球隊已然簽下了一名完美的7號繼承者。這裡我們說的可不是大衛-貝利翁,而是C羅。C羅最初出現在右中場的位置上,所以非常契合7號球衣的傳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C羅加盟曼聯之初,他曾希望得到自己在葡萄牙體育之時熟悉的28號戰袍,然而弗格森堅持讓他改穿7號戰袍,並向C羅和球迷們表示,這位年輕的葡萄牙攻擊手最終能夠成為一代巨星,就如同此前的坎通納和貝克漢姆那樣。

顯然,弗格森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C羅不僅成為了當今足壇最閃耀的巨星之一,而且他還如同貝克漢姆一樣,將7號融入個人品牌之中:CR7。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弗格森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讓C羅穿上了7號戰袍

此外,C羅也和貝克漢姆一樣,離開曼聯之後去到了皇馬。老實說,曼聯這個越來越痴迷於品牌的球隊,很明顯希望能夠延續7號的傳奇故事。但身穿7號戰袍的歐文,在曼聯確實顯得有些尷尬。

在歐文離開曼聯之後,2011/2012賽季當選隊內最佳球員的瓦倫西亞拿到了7號戰袍,但在接下來的2012/2013賽季,這名厄瓜多爾球員的表現並不理想,並最終選擇放棄7號戰袍,穿回25號——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但考慮到他後來出現在右邊後衛的位置上,所以那些對7號球衣有執念的人,也算是鬆了一口氣(還好7號球衣沒有出現在右邊後衛的位置上)。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瓦倫西亞曾在曼聯穿過7號球衣,但最終還是穿回了25號

接下來,迪馬利亞穿上了曼聯7號戰袍——說實話,他其實並不想穿7號。最近接受採訪之時,迪馬利亞說道:“我剛加盟曼聯之時,沒有人穿11號球衣。這是我年輕之時經常穿的號碼,我很想再穿一次。在皇馬,有人拿了11號,所以我選了22號。在曼聯,他們把7號塞給我,我別無選擇。我想要的可是11號。在巴黎聖日耳曼,我可以選擇,所以我選了11號。”

雖然曼聯一直都在強調7號球衣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太多人能夠完全適應它。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身穿曼聯7號的迪馬利亞,他的表現並沒有讓球迷滿意

迪馬利亞在曼聯的表現讓人失望,孟菲斯-德佩的表現同樣如此。後來的桑切斯也是如此——不過智利國腳是真心希望穿7號球衣。縱觀桑切斯的職業生涯,只要有可能,他就會選擇7號。無論是在科洛-科洛、烏迪內斯、阿森納,還是智利國家隊。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桑切斯也沒有能夠延續曼聯7號的輝煌

目前曼聯的7號戰袍還沒有主人,這個號碼看起來就是一個有毒的聖盃。新援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看起來並不想要這個號碼——他更喜歡8號,而由於馬塔拿走了8號,所以他最終選擇了18號。據說18號是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妻子的生日,同時這也暗示了他對曼聯的一種迷戀。

說完曼聯,我們再說皇馬。

貝克漢姆和C羅先後於2003年、2009年轉會皇馬,但他們都沒有能夠在伯納烏得到自己最喜歡的7號戰袍(勞爾離開之後,C羅才拿到7號戰袍)。2000年,菲戈以破紀錄的轉會加盟皇馬之時,他也沒有得到自己心儀的7號戰袍。

1996年到2010年期間,勞爾連續14年都身披皇馬7號,而且在2000年到2007年期間,他也是西班牙國家隊無可爭議的7號。因此,勞爾也成為當時歐洲足壇最具代表性的7號球員之一。無論是菲戈、貝克漢姆,甚至是C羅,他們都沒有從勞爾那裡搶走7號戰袍。所以最終菲戈選擇了10號,貝克漢姆選擇了23號,而C羅在拿到7號戰袍之前,得到了9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前鋒羅納爾多在效力皇馬之時,也是身穿9號戰袍。C羅加盟皇馬之初選擇9號戰袍,似乎也是“羅納爾多的傳承”。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因為勞爾的原因,C羅剛加盟皇馬之時穿的是9號球衣

2010年,勞爾離開皇馬之時,C羅接過了皇馬傳奇的7號戰袍,並在隨後的8年時間裡,一直都穿著這件象徵榮譽的7號球衣。在轉會尤文圖斯之後,C羅依舊拿到了自己青睞的7號戰袍——誇德拉多讓出了自己的7號球衣。

當然,2010年之後,C羅也曾在一場比賽中更換過自己的號碼。2013年,阿爾薩德前往伯納烏進行友誼賽之時,勞爾為皇馬和阿爾薩德各踢了半場比賽。C羅為勞爾讓出了自己的7號戰袍,換上了自己此前從未選擇過的11號球衣。

從某個角度來說,C羅換上11號戰袍,其實非常合適。那會兒C羅大多數時候都出現在左路,而不是右路(傳統意義上,左邊鋒就是11號)。但除了那一場比賽,C羅一直都是身穿7號戰袍。同時,由於逆足邊鋒的出現,傳統意義上的邊鋒號碼也發生了改變。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勞爾離開之後,C羅接過了皇馬的傳奇7號球衣

在過去15年間,不少球隊都會配置逆足邊鋒,他們會不斷內切進攻,而傳統邊鋒的工作基本上由邊後衛來分擔。因此,不少邊鋒都已經習慣身穿另一側邊鋒的傳統球衣號碼。

皇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C羅是一名了不起的右邊鋒,後來則成為了一名世界級的左邊鋒,並繼續穿著7號球衣。貝爾是一名出色的左翼球員,但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右邊鋒,並一直穿著11號球衣。上世紀九十年代,貝克漢姆和吉格斯的球衣號碼都對應著他們各自位置的傳統,但我們真的很難否認C羅和貝爾在皇馬身穿“錯誤”的號碼。

現在,一名球員到底是穿7號,還是穿11號,感覺更多是取決於他們的利足腳,而不是他們出現在哪一側。

因此,以右腳將裡貝里為例,他在過去15年裡只穿7號球衣,無論是在馬賽、拜仁,還是在佛羅倫薩。儘管他是一名左邊鋒,但沒有人會感到奇怪。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裡貝里一直都身穿7號球衣

事實上,一個逆足右邊鋒如果穿著傳統右邊鋒的號碼,看起來要奇怪得多。西漢姆聯的亞莫連科是一名右邊鋒,但左腳將的他穿著7號球衣確實有點兒奇怪。此外,雖然理查利森、斯特林、孫興慜和桑喬這樣的球員能夠在兩個邊路遊刃有餘,但由於他們都是右腳將,所以他們都會選擇7號球衣。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孫興慜這種左右兩翼都遊刃有餘的右腳將,身披7號球衣並不會顯得突兀

隨著足球發展,7號球員已經成為進攻球員中最多才多藝的球員了。雖然這一號碼最自然的位置是右邊鋒,但前面提及的球員,在左翼身披7號戰袍,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此外,米爾納、坎特和約翰-麥金這樣的中場球員,也很樂意穿7號戰袍。

球衣號碼的藝術,7號從來都屬於速度與技術兼具的頭號球星

米爾納是一名身穿7號的中場

同時,像坎通納、勞爾、蘇亞雷斯、拉爾森、舍甫琴科、比利亞和格列茲曼這樣的前鋒,他們在身穿7號球衣之時,也會選的很自然。

上面所談及的這些球員,他們的存在都增加了7號這件球衣的重要性。同時也突顯了7號球衣的特別之處:它的特別是因為球員,而非因為場上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