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遠門

今天的事情真多,忙完手頭的事情一看時間,數字剛好顯示下午五點。就在這時,手機響了,是仁壽的同學邀我去龍鎮吃晚飯。不知道有什麼喜事,也許是好久不見相邀一聚敘舊吧。好在現在的交通極為發達,出行非常方便,丹稜到龍鎮頂多半個小時。不過,這事要是放到三四十年前的話,少說也要半天時間,有時一天也未必能到達。這讓我想起了第一次出遠門的難忘經歷。

恢復高考之後的八零年,我們學校有七人考上了中專,很幸運的是我被樂山農校錄取。能考上中專或者大學,這是當時許許多多人奮鬥不已、夢寐以求的事情,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對於農村人來說,想要獲得非農戶口,獲得一份在城鎮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工作,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實現。我們農村地區,說不上什麼交通條件,能有一條寬敞一點的大路就已經很好了。信息閉塞,人才短缺,資訊嚴重缺乏,更是讓農村十分落後。絕大部分的人沒出過遠門,好多人縣城都沒去過,沒見過多大的世面,更不知道電視為何物。家家戶戶雖然有廣播,但廣播的時候我們還在山上割豬草,回家時還要點著煤油燈做作業。也沒有報紙雜誌可看,只有政府機關等單位才有。我的見識除了在書本上學到的那些知識,以及由此而憑空想象到的一些東西之外,能見到的知道的也就只有家鄉周圍十數里地的世界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還不知道樂山農校朝東朝西。還是爸爸媽媽還有哥哥,多方瞭解之後才知道學校在哪裡。

由於年齡尚小,又沒出過遠門,猜想到峨眉的學校肯定是很遙遠的。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此遙遠的路途,出行安全尤為重要。記得有一年暑假回家,聽哥哥說起過一件事,我初中的同學高中畢業考上了海南的大學,由於同學的父親愛好喝酒,家人怕途中喝酒誤事,都不同意同學的父親陪同去學校。但是,同學的父親向家人保證這期間不再喝酒之後,一家人這才同意。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然同學的父親途中沒有喝酒,結果還是出了問題。在途經徐州的時候,恰逢在全國範圍開展嚴打整治活動。火車上,他們父子被當地一幫黑社會的人發現有錢,於是誣陷同學父子偷了這幫人的錢。他們人多勢眾,威脅恫嚇並把他們父子一頓暴打,身上的錢物和入學的通知書被搜去一空。然後再把他們父子倆送到當地的派出所,向警察謊稱他們抓到了兩個偷東西的人。派出所的人也不問明什麼原由,又是一頓暴打之後關進小黑屋。可憐的父子倆啊,遠離家鄉人生地不熟,沒有證明的材料,更沒有證明的人,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被關了幾天小黑屋,捱了幾頓好打之後,沒有得到個說法,入學的錢沒有要回來,錄取通知書也沒有找回來,更可恨的事情是我的同學被打得精神失常了,至今未好。沒有出過遠門的人,鄉下的人都很純樸、善良、單純,哪知道外面竟有如此險惡之人會做出如此險惡之事。為了安全起見,爸爸媽媽還有哥哥商量由姐夫陪我去學校報到。姐夫是公社畜牧站的防疫員,而且久跑世外,見多識廣,做事穩重。由姐夫陪我去學校顯得更為穩妥。

自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起,一家人都很開心,歡聲笑語裝滿了我們家所有的房屋和周圍的空間。高興之餘,爸爸媽媽卻時有難色。面對的嚴峻問題就是入學的學費錢。讀書三年,每學期要交七元錢的書學費,還有寒暑假往返的車船費,讀書期間購買洗漱用品的雜費,合計起來至少有四五十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對於邊遠山區的農村家庭,憑勞動掙工分獲得一點微薄的收益,每學期爸爸媽媽都要為籌足這筆錢煞費苦心。讀書的這三年時間,為了每學期的費用,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辛勤勞作發展副業,盡心盡力種好莊稼,精打細算能省則省。有時實在沒辦法就變買一些家中的物品,或者找親戚朋友借錢渡過難關。為了供我讀書,一家人省吃儉用;為了供我讀書,一家人歷盡辛勞。三年的讀書生涯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對於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來說,卻是漫長而又艱難的時光。

為了不耽誤入學通知書上規定的報到時間,出發前,全家人都動手做準備。把棉絮疊成豆腐方方,先用塑料薄膜包好,再用繩子捆紮,出發時背在背上。到集市上買了一張竹編的涼蓆,老家盛產各式各樣、各種用途的精美的竹製品和藝術品,其中就有竹蓆。讀書期間的日常用品需要一口行李箱,為了節約錢,媽媽把她的陪嫁木箱滕出來把灰塵打理乾淨給我裝東西。可別小看這口木箱,柏木的質地,精巧的做工,考究的工藝,大紅的朱漆,美麗的圖案,在我心中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媽媽心中更是具有非凡的分量。那時妹妹還小,看著我們忙這忙那,知道我們家有喜事,整天拍著小手圍著我們跑來跑去,開心的不得了。出發時,裝衣服用品的木箱姐夫揹著,棉被和竹蓆哥哥揹著,我是最輕鬆的,只是提著用塑料網兜裝的瓷盆等一些小物件。這能看出來,凡事家裡人都疼著我,這也不要我拿,那也不要我拿,這時的我就像是炎炎夏日裡在大樹下乘涼的那個人,享受著一家人的和煦清風。

沒有手錶和時鐘,我們全家人一大早就起來作準備,吃過爸爸媽媽做的早飯我們就出發了。姐夫揹著木箱走在最後,我提著瓷盆等物品走在中間,哥哥揹著棉被和竹蓆,就打著麥草做的火把走在前面。這時天還沒有大亮,山路彎彎、上坡下坎不好走,為預防摔跤用火把照明很有必要。這種照明方式在農村很普遍,這種方法也最有效。走夜路照明也是有講究的,用火把照明是“前照十後照一”,用手電筒照明是“前照一後照十”,所以哥哥打著火把走在最前面。如果家裡能有一隻手電筒的話,也是一種奢侈,沒有手電筒,只能用這個原始的方法照明。藉著火把的光亮,走了七八里崎嶇小路,向著中農的車站緊趕慢趕,去坐那趟早班的客車。我們公社邊遠偏僻,沒有公路。有一條坑坑窪窪的公路,也是若干年後才修建的,而且仍然不通客車,偶爾有貨車運送貨物來,走在這條公路上都特別的費勁。老家的公社所在地沒有集市,除了供銷社、衛生院、信用社,還有一所含小學的中學這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而外,老百姓的農副產品交易也只有到中農或其它地方去才能完成。我們出發的時候,爸爸媽媽和妹妹把我們送到對面的大路上,看見我們揹著行禮走遠了,還在不斷地叮囑我們一路上要小心一點,千萬要注意安全,囑咐我到了學校,以後要記得給家裡寫信。看著我們走遠了,小妹妹一臉凝重的表情向我們不停地揮著小手,直到看不見我們的身影,爸爸媽媽他們都還不肯回去。我們走了好久之後,感覺爸爸媽媽還在那裡望著我們的方向,還在叮囑我們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千萬要注意安全,妹妹還在不停地向我們揮著小手。

早上起來的早,因為沒有手錶或者時鐘看時間,就沒有準確的時間可掌握,只能和平時一樣,憑經驗估摸著早一點起來做準備工作。為防止耽誤事情,一般只會提前,不會縮後。想著今天就要坐羨慕已久的客車,而且要坐好久好遠,特別激動、特別開心、特別幸福。以前只有去姐姐家的時候,帶著姐姐的三個孩子去北斗到富加的大公路上看汽車。大公路連接的地方多,來來往往的車輛才多,才會有各式各樣的車輛經過。想要一飽眼福,去這條大公路看汽車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是貨車來了,我們會坐在路邊上,看著貨車一路走來,目送而去。要是有客車來的話,我們一定要跑出去好遠追著看,雖然看不出什麼名堂來,但是滿足了好奇心,所以很開心。每次追著看了以後,心想著長大以後無論如何都要坐一回客車。

我們坐客車都是在中農的汽車站。這個汽車站與其說是汽車站,還不如說是一個相對寬一點的開闊地,僅此而已。這時候已經有一輛大客車停在開闊地上,在那裡等著乘車的客人們的到來。按照規矩,所有的行禮都必須放在車頂的行李架上,再用繩網蓋好拴牢,防止行車途中行李掉落,車上只允許少量的小件物品可以隨身帶上車,不然會影響客車的有效載荷空間。這時候來乘車的人還不是很多,售票員已在向大家宣佈著政策,大件的物品放在車頂,先上到仁壽的,到其它地方的旅客暫時在路邊等一等。機智的哥哥很快爬到車頂,我和姐夫逐一把箱子、棉被、涼蓆遞給哥哥放好,哥哥又檢查了一遍,再次確認我們的行李不會掉落之後才從車頂上下來。我們是到達終點站的,能得以優先上車。我和姐夫找了一個座位靠窗的位置坐下來,因為這裡買票沒有現在這樣的地方,上車後才買,而且只講先來後到,也不需要填寫座位號。我們坐下來之後,打開窗子探出頭來找哥哥,這時的人已經很多了。哥哥在車外不知道我們的座位那一邊,圍著車子轉了好幾圈才找到我們。哥哥趕忙擠過來,在嘈雜的人群中和我們大聲的說著話,人多嘈雜聲音小了我們聽不見。末了,仍然是重複著爸爸媽媽早上對我們說過的那些叮囑的話,要我們一路上多加小心,千萬要注意安全,要記得給家裡寫信。

不一會兒,車外面的人越來越多,到仁壽的客車一天只有兩個班次,這是最早的一個班次,另外上午十點還有一個班次。因為班次太少,要乘車的人就顯得很多。不一會兒車上已經是人滿為患,原本二十七八個座位的客車,已經擠上了五六十人。儘管擠得不得了,但凡能擠上車來的人卻並無怨言,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愜意的滿足和開心的微笑,能擠上車來就是幸運。能享受到這有限的資源的確不易,高興都還來不及,那還有什麼怨言和怨氣可言呢。如果說有什麼怨言和怨氣的話,是那些來遲了未擠上車的人。走親訪友,上學趕集基本都是靠走,能坐一回客車,那怕很舊、很擠、很悶熱,心情都是飛揚的。

彎彎拐拐的公路,碎石的路面,只要一下雨,大貨一軋,到處都變得坑坑窪窪,一路顛簸。坐在車上,我們雙手抓住前排的扶手,同時還要觀察前路路況,才能跟上車輪遇上石頭或泥坑顛簸產生的跳躍節奏,不然容易損傷腰椎,碰傷頭手。這個“現代化”載具,看上去就是一輛大蓬車,車頂的貨物好多,堆得好高。幸虧沒有什麼輸電線路、通信線路,再高也不用擔心會碰著、颳著這樣線那樣線的情況發生。當我的好奇心慢慢退卻的時候,也在想一個問題,這輛看上去有些頭重腳輕的客車,在山路十八彎的行進中會不會有傾覆翻車的危險呢。也許是想多了,也許是杞人憂天,因為我還沒有聽說過有翻車的事故發生。客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公路上,左右搖擺,晃來晃去,膽子小的人肯定已被恐懼害怕籠罩。憑藉多次去大公路看車的經驗,發現新車少有,多為舊車,跑邊遠山村的客車普遍都很破舊,車況也不怎麼樣,人多了肯定很擁擠,也很熱。

在家時,天熱了就用竹子編的扇子獲得涼風。每年夏天之時,就去自家的竹林裡選竹材,一般兩年生的最好。選好後就開始取料、下料、起料,自己動手編幾把竹扇來供家裡人在盛夏季節獲取涼風,這就是很好的事情了。編竹扇絕對是個技術活,技術好的就編些精品竹扇拿到集市去賣,會有不小的收益,也是農村掙錢的一個門道。我的二叔和五叔就是這樣的能手,可以編出很多的花樣和美麗的圖案,加上採用不同的顏色的材料,看上去真是美妙之極,非常羨慕他們的這項技藝。我也曾經試著學習過這技術,希望自己也有這手藝,能為家裡換得一些錢來補貼家用。可是我始終未能突破選材和起料這些核心技術,只有恨自己的愚笨,不能為家裡減輕哪怕一點點的經濟負擔。

客車在路上一會兒停,一會兒走,一路上走走婷停,不知停了多少次才到達了目的地。走走停停是為了方便乘客,因為每停一次都是因為要下一些乘客,又會上一些乘客,鄉村客運短途旅客居多,畢竟從起點站到終點站的人是少數。儘管車子在行進中較為顛簸,但第一次坐客車還是覺得很新鮮很興奮很激動,一點都不覺得累,也沒有出現暈車的情況。

在車上適應了前進的節奏之後,就輕鬆了許多,雙手不再緊緊抓住前面的扶手。於是我從人縫中觀察開車的司機,那姿勢那動作那做派,感覺好威武好瀟灑好神氣。不知過了多久,客車終於到達仁壽汽車站。這裡有三個汽車站,都相隔不遠,要乘車的話可以任意選擇,很是方便,這是後來才知道的。有時候為了省錢,去學校時就步行到姐姐家,姐夫有個親戚是縣搬運公司的,搭他們的便車去縣城。這個親戚開的不是客車,也不是汽車,是用馬拉貨物的馬拉車。即使是坐馬拉車也是樂意的,有免費車可以坐,這是多大的利好。還有馬拉車的速度很慢,可以在車上仔細觀看沿途的山川景物,這種體味也是別有情趣的。

從老家到縣城的路,崎嶇不平,車雖然舊一點,坐車的人雖多擁擠一點,但地勢總體還算平順。到眉山的路就大不同了,一出縣城,就要翻越一個叫高店的地方。從這個地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地勢是怎樣的險要了。

這段路有多崎嶇,在我看過的電影《奇襲》中的那種山區公路地勢特別的相像。車在翻越的過程中,要慢慢地一輪一輪的盤繞上去,不知要經過多少個360度的螺旋狀攀爬,才會到達山頂。不斷的纏繞前行,好多人都出現了暈車嘔吐。一時間車內瀰漫著各種汙濁的氣味。不知為何,我一直都不暈車,不管有多顛簸,不管怎樣的繞行山路,也不管海拔有多高。為此,我感到很慶幸。

快要進入龍鎮的時候,地勢變得平坦了許多,見慣了家鄉的山勢地理,沒有一處是平坦的地形。來到這裡感覺進入了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平原地帶。這時才發現世上竟還真有如此平坦的地方存在,以前書本上說的以為是誇大的說辭。真是孤陋寡聞,其實是少見多怪,說來汗顏。經過好長一段平坦的路程之後,一條大河攔住了去路,原來這就是岷江。哦,真是開了眼界了,見著了這麼大的河流,原以為老家的那條大河就已經很大了,今天見著的這條岷江不知要比老家的那條大河大好多好多的體量。自己真是井底之蛙,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河啊。

四處張望,沒見有過河的橋。沒有橋怎麼過去啊,正在猜想之際,客車減速停車。剛停穩當,售票員就通知大家抓緊時間下車,準備坐船過江。坐船過江是幾個意思呢,只是我們坐船過江嗎?那我們坐的車怎麼辦?難道車也要坐船過江嗎?如果人和車都坐船過江的話,這船能載多重的貨物啊。我的天啊,這不可能吧?我想問售票員要不要把行禮搬下來,過了江又需不需要換其它的車的時候,售票員先說話了:自己的小件物品請自己隨身帶好,記住坐的車的車牌號是多少,過了江下船後再上自己原來坐的車。我對這船的運載能力感到震驚,要載這麼多人,還要載上好多的汽車一起過江,太神奇,不得了。以前去姐姐家也是要經過一條河,坐的是木船,後來用水泥做了一條大的船,那船滿載也只能是十多二十人,能載汽車的船更是沒有聽說過,也不敢想象,今天算是親眼見證了。更讓我吃驚的是,這船一次能載兩輛大貨車、兩輛大客車、好幾輛小型拖拉機,還有好多的自行車和行人。正在驚歎遐想之際,忽然聽見“嘟、嘟、嘟”三聲大吼過後,渡船很輕鬆地便將我們這麼多人和車平穩的運到了岷江河的對岸。今天才真正理解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內函。坐了這麼久的客車已經很過癮了,沒想到還坐了這麼大的輪船,一會兒還要坐火車,心想,要是沒能考上這學校的話,窩在邊遠的小山村裡,也許一輩子也很難有這樣的見識和享受了,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竟然如此的精彩。

中午時分,我們乘坐的客車才來到眉山縣客車站,就是三蘇祠大門對面的車站,但是現在這裡早已不是什麼車站了。我和姐夫一道取下行李,在車站裡找了一個便於存放行李,又好去乘車的小吃店,為了節約我們一人吃了一碗麵條。雖然平時在家也經常吃自家煮的麵條,可是這裡的麵條要好吃多了,不是因為爸爸媽媽在家裡做的不好,是因為這裡的麵條多了好多種調料,還有豬肉或牛肉做的紹子,那香味聞起來很誘人,簡直太好吃了,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麵條。我邊吃邊想,等我參加工作了,我也要讓家裡人吃上這麼好吃的麵條。姐夫沒有被這香噴噴的美味分心,而是利用吃飯的機會打聽清楚了去火車站坐什麼車、怎麼走,因為下午我們還要繼續趕路,如果不把時間計算好會耽誤行程。耽誤行程事小,要多花吃住的費用才是大事情。爸爸媽媽叫姐夫陪我來學校報道,果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爸爸媽媽和哥哥他們也是沒有去過這樣遠的地方的。

按照面館老闆的指點,去火車站沒有專門的客車,有公交車和馬拉車,坐馬拉車過去更為方便,因為從這裡到火車站還有六七里地。見過仁壽的馬拉車是貨運的,而這裡的專門載人。這載人的馬拉車就像一個敞篷車,車頂用帆布蓋著,四周通明。順著車箱兩邊放有一排木板凳,用泡沫墊底塑料包面,坐著比硬板凳軟和多了。中間橫放了五六排木板凳,從板凳的數量就可以看出這車不是很大。駕車的是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收錢,管理乘客上下車安全,一個人負責專職駕車,就像客車的司機一樣開車。拉車的是四匹高頭大馬,看上去精神抖擻、威武雄壯。有一匹是黑色的,有一匹是褐色的,還有一匹是棕色的,旁邊一輛馬車還有一匹白色的。不管什麼顏色的馬,比媽媽替生產隊養的牛要好看得多。四匹馬拉著滿滿一車人,在石子路上輕鬆的奔跑著,發出清脆的踢嗒踢嗒聲,節奏感很強,聽上去有如美妙的樂音,伴隨著四周豐收的遼闊稻田,宛如一幅很美很美的音樂畫面。這時正是水稻收割的季節,已收割的水稻,那些稻草如稻草人一般,在稻田裡猶如訓練有素的軍隊一樣排列布陣,坐在馬拉車上,有一種檢閱部隊的感覺。那些還沒來得及收割的稻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金色的稻穗忽左忽右的點著頭,這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嗎,還是在為我們歡呼呢,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其實這些我還不是很在乎,我最為關心的是這些稻田的神奇。老家的稻田一年四季都有很深的水,脫粒後的穀草需要人力挑或者背到田埂上、空地上晾曬。因為這些幹穀草是冬季牛的食料,人家戶蓋房扎屋脊的原料,可寶貝了。而這裡的稻田收了水稻,田卻是乾的,小春還要種小麥或者油菜,不像老家的稻田,到了冬季常常是碧波盪漾。我在想這裡的稻田,到了明年種水稻的時候,又哪裡來這麼多水灌溉這些稻田呢,還有這些稻田難道不會漏水嗎?這些稻田的泥土還能軟化栽秧苗嗎?

火車是慢車,速度也只有四五十公里,而且每個車站都要停靠幾分鐘,是名符其實的慢車。火車上也有很多人,我們是短程買了票只能站著,好在眉山到峨眉算不上很遠。坐火車雖然是站著,但非常平穩,而且還可以取開水喝,還可以上廁所,非常的方便,長途的買了臥鋪票可以在上面睡覺呢。好在不是逢年過節,要不然只能坐悶罐車。沒想到火車這樣大,設施這樣齊全。如果能在睡覺的臥鋪上,坐多久也不會覺得疲倦和厭煩的。在等火車的時候,我趴在柵欄上看過往的火車,有客運的,有貨運的,有的二十多節車廂,有的三十多節車廂,有一列貨車我數到三十多節車廂的時候,一列客運火車來了,擋著了我的視線,沒有數清楚,我想應該有四十多節車廂吧,真是難以想象火車所具有的強大的運載能力。一節火車車廂就比一輛汽車大許多長許多,三四十節的一列火車的長度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我不敢想象。伴隨著火車“咣噹咣噹”的音樂聲,我想總有一天會買一張臥鋪票,好好感受一下那種不一樣的味道。

還好,我們一路平安,按時到達峨眉火車站的指定地點,學校的校車早已在此等候著新生的到來。也許是早上起得太早,也許是一路的顛簸勞累,也許是太過興奮,睡在床上,剛才還和姐夫說著話呢,不知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夜裡,我做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夢。夢見到處都是水泥路,修到了邊遠山區家家戶戶的大門口。公共汽車全都煥然一新,寬敞舒適有空調,不再擁擠悶熱,每一輛都特別漂亮。回家時自己開著車行駛在四通八達、通往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上,感覺像在飛。火車早已蛻變,取而代之的是和諧號、復興號動車或高鐵,更快捷、更方便、更舒適、更安全、更漂亮。坐飛機,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成行,飛機早已經已不再是達官顯貴和有錢人的專利。一部智能手機在手,盡知天下大事小情,智能手機把全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親人朋友雖然遠隔千山萬水,猶在面前對話交流一般,有聲音有圖像。一座座大橋飛跨岷江兩岸,每次路過岷江大橋的時候,總要找尋那曾經的渡口和渡船,只是早已沒有了蹤影,淹沒在了美麗的都市之中。

(2018年6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