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連雲港海上雲臺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後雲臺山的核心位置,又稱北雲臺山,是江蘇沿海著名的山海旅遊勝地。

景區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3年成為國家森林公園,2014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雲臺山石碑

海上雲臺山古稱鬱州山,唐宋時稱瀛洲、蒼梧山。日本在瀛洲之東,故名東瀛。唐朝詩人李白的“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宋代蘇東坡的“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等詩句,描寫的都是海上雲臺山。

雲臺山原為浩瀚黃海中的一列島嶼,18世紀(1711年前後),因黃河奪淮帶來大量泥沙,才逐漸與大陸相連。每次想起雲臺山的變遷,都會羨慕那個年代見證了“滄海桑田”的人,他們是多麼的幸運啊。

海上雲臺山有數個入口,其中,萬壽谷入口是我遊覽海上雲臺山時喜歡選擇的入口,因為從這裡,可以步行上山。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入口

在景區入口附近有一座橋,名為“萬壽橋”,橫跨於萬壽谷山澗之上。雨季時,不知橋洞中可有溪水流過?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萬壽橋

進了景區,車行道左側,有木質步行棧道。一路上,行人很少,只看見前面有兩個年輕人。景區內有公交車,可直達幾個主要景點,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了乘車。享受了便捷,卻也將錯過了許多美景和鍛鍊身體的機會。

很快,我們就到了一個路口,左轉就是萬壽谷。這裡有青石鋪就的山路,登山輕鬆多了。剛才前面那兩個年輕人右拐了,剩下我一個人左拐獨自上山了。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景區導向牌

萬壽谷多原生楸樹,每年春夏之交,“楸林花海”就成了賞心悅目的景觀。楸樹,又名小葉梧桐,傳說為鳳凰飛落的地方,落葉喬木,樹幹通直,壽命長,有較強的消音、除塵、吸附有害物質之功能,因而能淨化空氣。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路邊楸樹

萬壽谷是一條長約2公里的深峻山谷,因峽谷南有萬壽山而得名。峽谷內鳥語花香、植被茂盛、空氣清新、生態原始,青山、幽谷、奇石、楸樹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萬壽谷景色

本文開始時提到,這裡曾是一片海,那萬壽谷當年是不是一道海溝呢?我想應該是吧,因為萬壽谷有許多海蝕地貌,許多岩石都有海水沖蝕、磨蝕、溶蝕的痕跡,岩石表面也比較光滑。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萬壽谷岩石

越往上走,風景越美。踏著木質臺階,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萬壽谷近乎原始的風景,真的是很愜意的旅行。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木質臺階

枯水季節,可謂是雲臺仙山溪水淺,萬壽幽谷奇石多。這邊就有一個“石棚”,可供遊人納涼、休息。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石棚

這顆楓樹,生長於兩塊岩石的夾縫中,向人展示著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鬥志。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夾縫中楓樹

出了萬壽谷,再往上走有一處相對比較平坦的地塊,這便是陶淵明文化園了。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陶淵明文化園

陶淵明(365-427年),東晉田園詩人,曾寫下著名的《桃花源記》,裡面的世外桃源和雲臺山宿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環境十分吻合。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陶淵明雕像

陶淵明文化園東側,有一U形道路,上行可到達法起寺後門,從那裡可乘景區公交車到達海上雲臺山著名的雲頂遊覽區。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U形彎道


海上雲臺山萬壽谷景區,青山、幽谷、楸樹、奇石構成的原始景觀

法起寺後門

附:連雲港贛榆區至海上雲臺山萬壽谷入口公交路線:601路至一四九醫院下車,轉35路至寶山站下車,前行至萬壽谷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