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網」火透這個雙11的網紅帶貨

這個雙11,李佳琪雙11當天直播間裡的觀看量達到了3683萬,有3600多萬人同時觀看李佳琪賣東西;雙11當天23點54分,薇婭就把雙11所有65樣商品鏈接都放在直播間裡,觀看人數定格在3232.86萬。面對來勢洶洶的網紅帶貨,剛剛的觀點是這樣子的:


主播:

目前,李佳琦方面尚未對外透露他的雙11銷售額。而根據《中國企業家》從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處得到的消息,薇婭本次雙11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她去年全年的銷售額。2018年全年,薇婭引導成交銷售額為27億。--------------------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剛剛:

首先,27億這個數字的確具有非常強烈的衝擊力,而且它所關聯著只是薇婭這一個人。因此,相信這也是薇婭背後的整個團隊所選擇的一個非常好的宣傳點。它的重要作用在於給大家以信心:給消費者信心、給商家信心,更給平臺以信心。因此它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普通人不會太清楚,對於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在一些特殊的促銷j時間裡,整體的銷售額會是一種多麼恐怖的大數字,27個億在其中所佔的比例其實不過爾爾。其次新聞中也提了,這只是“引導成交額”,相應的大家可以想想在一些新聞中,對於許多交易會上的“意向成交額”的概念大致相似,就是數字。

我們只需要明白,網紅的直播帶貨如今很重要、很成氣候,這就足夠了。

主播:

直播帶貨似乎有一套組合拳:限時促銷、體驗互動、明星效應、信任背書,但這套組合拳裡,有人說最核心的無非“便宜”。像李佳琦這樣深耕美妝的大主播一定會壓價。他和薇婭等同行之間決勝的關鍵之一,便是誰的直播間價格更便宜。之前的百雀羚風波據說可能與此有關。

--------------之前我們有聽友留言說,他認為這是飲鴆止渴,直播的時候看似成交量多到驚人!但一旦恢復原價,就沒人買了,商家其實掙不到錢,這樣的生態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你怎麼看??

剛剛:

價格促銷沒有毛病,不管在什麼形態下,價格優惠應該是所有的商業營銷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對於商家來說,通過降價槓桿,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成交流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去迅速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建立起長遠的消費環境。從而最終可以實現更大的市場收益。即使是表面的降價,如果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合適的量,盈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有一句老話叫“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價格戰的表面是商家之間的競爭,背後卻真的是商家對於消費者的心理戰而已。

主播:

…… ……
從李佳琦的“陽澄湖大閘蟹”變成了“陽澄狀元蟹”,到薇婭直播中言語不慎引發“粉圈互掐”,再到粉絲近400萬的張雨晗以“帶貨量為0”撕下虛假流量的“遮羞布”……種種說明,“直播帶貨”這一新火爆的背後,已經暴露出了哪些問題?

剛剛:

這樣子說吧,網紅帶貨的本質與過去所有媒體上通過明星、名人來推銷商品是完全地一致。因此,凡是之前那種名人代言廣告所能產生的種種負面信息、不良後果,在網紅帶貨的大形勢下,完全有可能再次發生。但是,這不是直播帶貨的錯,而是整個商業形態下難以避免的現象。

對於直播中的網紅來說,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淘汰機制,它考驗著網紅本人的素質、考驗著網紅背後團隊的能力,更考驗承載這種商業形態的網上平臺。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維權問題,還有網絡特有的流量造假問題,都在一一暴露,暴露之後,考驗的就是誰能夠克服?誰能夠走出這種困擾,誰就能走到最後。
正是因為在互聯網,更嚴峻的就是市場的淘汰。誰不解決這個問題,必定會遭受最無情的拋棄。

主播:

浙江義烏江盟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啟龍告訴93記者,今年9月份,就有商家通過他找李佳琦做了一場淘寶直播,賣暖宮帶,當時商家交了25萬的坑位費和佣金給李佳琦就十多分鐘,當時是賣了1000多個吧。-------------------你看首先是女生特殊時期用的暖宮帶讓李佳琦來推薦,這個思路真的很清奇,事實也證明,銷路也很差。頭部主播們怎麼開始不愛惜羽毛了??

剛剛:

我對於李佳琦的肯定之點在於,他賣女性化妝品的確是非常專業,也有別人所難以比擬的經驗與專業優勢,這是他在直播帶貨所具有的最大優勢。而無論是他之前在賣不粘鍋,還是這次賣暖宮帶,都是非常明顯地偏離了他本人的知識擅長領域,這兩次的翻車也好,失利也好,恰恰都證明了相同的一點:每個人必須要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除此之外,什麼流量紅利、什麼偶像光環,都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如果說這兩次的問題對於李佳琦及其團隊來說,都只是事先未曾料到,那麼在事後,他們一定要好好地總結。如果最後仍然是目光短淺,就是希望能掙些快錢,如評論中所說,不再愛惜自己的羽毛,那麼這種明星的墜落也是早晚的事。

主播:

從具體案例入手,“直播帶貨”的監管比想象中更難。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直播的取證有困難,有的直播上傳以後可以刪除掉的,不像圖片、文字監測起來,審查起來是比較方便的。從現在現有的手段,監測它的廣告內容,包括講的話這種,監測範圍也是有限的,因為全網那麼多商戶在做直播。還有社交電商這一塊,比如說抖音,市場很大,然後都是廣告發布所在地為第一管轄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對這類現象沒有辦法監管了麼?

剛剛:

我並不同意這位市場監管人員的觀點。能不能監管?與能不能徹底監管?這是兩個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做不到徹底監管,就放棄了所有的監管行為。對於直播帶貨,市場監管人員完成可以先從頭部做起,畢竟,目前在整個直播賣貨市場,頭部大V大網紅佔據了最大的市場,那麼對他們進行監管,應該不是難事,而且這種監管所能產生的效果又能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對於這方面出現的違規行為,只要作出合理的處罰,就能收到非常有效的效果。而且這種監管,完成可以與相應的主要平臺進行合作,可以採用多種技術配合,一定可以起到應有效果。


主播:

2019年7月至9月,天貓國際直播引導瀏覽商品人數從2018年同期的855萬增至3503萬,引導支付金額從6159萬增長至4.7億。今年天貓雙11的品牌和商家中,有一半都開起了自己的直播間,商家自己開的直播場次相比去年翻番。--------------------今年雙十一,淘寶天貓都在鼓勵商家“直播帶貨”。你個人的判斷是什麼?這種熱度可持續麼?

剛剛:

首先這是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大勢所帶來的。直播帶貨的最大技術基礎就是互聯網視頻的整體流行,通過各種網絡觀看視頻不再有什麼障礙,這是基礎。其次是電商平臺已經開始進入生活主流圈。這兩者的結合從而導致它們合在一起的事實,變得非常地正常與自然。因此,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新現象,而應該是正常現象,必經現象。這種現象的熱度,會隨著整個新零售與如今的電商發展形勢而走下去。至於熱度,其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能接受它們。所以,這種形式的未來,必將迎來新的變化。而熱度的變化,也就會等到那個時候的到來。

「剛剛看網」火透這個雙11的網紅帶貨


以上內容於2019年11月15日20:15,在浙江人民廣播電臺FM93浙江交通之聲《全媒體連接》節目中直播播出。

我是剛剛,互聯網行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