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這話說的對嗎?

坐不改姓寧西迎


“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很有道理,但當下的人應該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來認識和理解這句話,現在很多人對此句有些誤讀。

《論語 ▪ 學而》篇 “巧言令色鮮矣仁”,其中“巧言令色”引自《尚書 ▪ 皋陶》:“能哲而惠,何憂乎罐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大禹認為“巧言令色”是可以影響統治者的是非判斷的,但只要“能哲而惠”,就不用害怕。

巧言:表面好聽而實際虛偽的話。令色:偽善、諂媚的臉色。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偽情來迷惑、取悅他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為何要將 “巧言令色”和 “仁”聯繫在一起呢?要正確理解 “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的涵義,我們需要在真實語境的基礎上,領悟其在歷史中的真實內涵,才能引出孔子的 “言色觀”給我們的啟迪。

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指出:“包日:‘巧言,好其言語;令色,善其顏色。皆欲令人說之,少能有仁也。”’這裡把 “鮮”解釋為 “少 ”。程樹德的《論語集釋》中有 “鄭注:‘巧言足恭之人似慈仁。”’這裡認為“巧言足恭之文化傳承人”看上去很像“仁”。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指出: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慾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程子日: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通過漢儒和宋儒對“巧言令色”與“仁”之間的關係 “鮮”的詮釋,我們會發現,漢儒傾向於“少”,而宋儒則傾向於 “沒有”,兩者之間有 很大差異,而這種差異顯然建立在時代性的基礎之上,宋代的道德意識更加強烈。

基於孔子 “仁”的理解 ,我們會發現漢儒對“巧言令色鮮矣仁”的詮釋可能更加符合孔子的語境。在孔子生活的時代, “仁”是自覺的道德意識的彰顯。孔子認為“仁”離我們並不遠,想要達到“仁”,“仁”一定會來到。而“仁”是通過“禮樂”來表現的。《述而》篇“禮”“樂”作為一種社會關係,構成了人存在的方式。孔子是如何處理 “仁德”和 “禮” “樂” 之間的關係呢? 《陽貨》篇 中說:

“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 。鐘鼓云乎哉?”子日: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 ,如樂何?”孔子認為 “禮” “樂”本乎內心的 “仁”。 “仁”存於 心, “禮” “樂”是 “仁”的外在表現形式 。 “仁”主動、自覺地改造 “禮” “樂”, “援仁人禮”是建立在主體能動眭的基礎之上的。

這樣看來,白雲先生關於“巧言令色鮮矣仁”的解釋,非常符合當時的語境。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經綸:孔子說:“說話花言巧語,一臉諂媚,這是不仁之舉。”

在孔子的時代,一個人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是有明確的禮義規範的。妄作越禮之巧言,這就是越禮,越禮則不仁。一個人如果喜歡說越禮之言,那麼他就會失禮而不威,不威而有令色,對人不由自主的一臉諂媚。

世論:儒家喜歡說,君子有不怒自威之儀容。這種威嚴感從何而來呢?源於守禮而自重的儀式感和莊重感。世人對儒家存在很多誤解,認為謙謙君子就是一副唯唯諾諾卑瑣不堪的樣子。實際上,儒家君子的氣質,是完全相反的,他們展現出來的是那種仁者之勇毅,之威嚴,之溫潤,如同一座玉山。

最後我們看下錢穆先生的解讀,“巧言令色”為什麼“鮮矣仁”呢?就是因為“巧言令色”不是道德情感真實性的反映,他在《四書釋義》中指出,“人之相處,首貴直心由中,以真情相感通。致飾於外以求悅人,非仁道也”。“巧言令色”表現為過度注重外表,而輕視內在, 不能彰顯內在道德主體的“仁德”。剛強、果敢、樸實、謹言這四種品格在外在上看樸實無華,但是接近“仁 ”,就是 因為剛毅 木訥更加 “直心由中”,內在上更能體現 “仁”。


雲隱


是特別認同孔夫子這句話的。

接觸的人多一些,可以進行比較。感覺日常說話特別漂亮,表情特別生動,讓人很舒服的,基本上在實質性利益交往的時候,都是不靠譜的,即功利性特別強。其實孔子以後的人也有這樣的總結,比如“口蜜腹劍”“嘴甜心苦”。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把“仁”理解為:同情、關心、理解、互助,願意替他人考慮。這顯然是好東西。在世俗社會里,美好的東西大多都是稀缺的,比如才華,比如名氣,比如財富,大家都喜歡。而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傾向:越是缺什麼,越是積極向外界展示什麼。比如窮人,特別在意在社交中不要顯得“小家子寒酸氣”,聚會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鞋子包包,哪怕高仿也行,讓別人知道;比如書讀得不多的人,特別愛炫耀自己讀過多少書,不必要的地方也強行引經據典,生怕別人看出他淺陋。同樣道理,一個對別人缺乏仁愛之心的人,生怕別人看出其真實內心,所以在言語和表情上要過多修飾偽裝,極力強調自己很關心別人,以博得好印象,實現自己的目的。

經驗不足的人,很容易被“巧言令色”所迷惑,另外,有些當權者需要“巧言令色”的人為其造勢,所以,“巧言令色”往往能得大好處。動動嘴皮子就能得大好處,這當然激勵這一類人繼續誇張表演。畢竟,說說漂亮話和真正地付出資源關心別人,成本要低得多了。

一個本來就有錢的人或有才華的人,腦子裡是不用老想“我如何讓自己看上去有錢或有才華”,一個本來就對他人有仁愛之心的人,也不會想著哪句話或哪個表情更打動對方,而是直接行動或思考如何實際行動對別人好,這個時候語言和表情往往平淡得多。

“巧言令色”和一般的出自友善的“和顏悅色”是有區別的。前者表演性非常強,水平高的也會把握分寸,但一定有一種刻意很用力的讓對方知道的感覺。另外,施展“巧言令色”功夫也是看對象的,畢竟任何表演都要消耗精氣神,遇到沒有利用價值的人,那就是面目可憎懶得表演了。


半夜讀書人


“巧言令色鮮矣仁”,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說,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很少是仁德的。孔子此語,意在告誡弟子,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真誠坦蕩。要在言行上服從於真善的準則,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裝飾。可見孔子這話,在今天也仍然有道理,但也要看具體情況來。

一、巧言令色諱笑裡藏刀,自然流露為好

對巧言令色的理解,我以為有兩種 : 一種是被當作計謀時,即利用花言巧語去迷惑、取悅他人的行徑;另一種就是自然流露,情到深處時。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喜歡被別人讚美、誇獎和奉承,但如果帶有欺騙性的不良動機,就會招人痛恨。孔子對這種行為就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提出了“巧言令色,鮮矣仁”的觀點,這和他痛恨“鄉愿”一樣,謂之“鄉愿,德之賊也。”

人們痛恨花言巧語,是因為我們常常看到花言巧語的虛偽和醜惡本質,而那些聽信花言巧語的人往往會上當受騙,進而遭受事業的挫敗。就像《紅樓夢》中下人對王熙鳳的評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一樣。

(齊桓公)

齊桓公因管仲的忠諫直言,稱霸於諸國,但晚年卻因佞臣的巧言令色而不得善終。管仲在臨死之前就曾告誡齊桓公,不要重用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因為他們不仁、不孝,專會逢迎君主。齊桓公未聽忠言,任用了他們。結果呢,齊桓公剛死,三人便偕同公子姜無詭犯上作亂,讓齊國陷入長期的內亂。

巧言令色在鬼谷子那裡,這叫“飛箝術”,用不好,離開實事求的原則,一味吹捧,就是赤裸裸的“拍馬屁”。而實事求是地誇讚,是一種認可,一種態度,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二、身處職場,遠離巧言令色的小人

現代社會,人際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採取公平競爭的方式方法。職場中,也就是有那麼一些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心懷鬼胎、作風不正、行事詭詐、冷不防就會對那些有損他們利益的人耍點手段,讓人防不勝防。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做不到處處提防,但可以退避三舍。

口蜜腹劍的小人,最會隱藏自己。身上具有一種表演型人格,在平常的相處中很難去發現,所以說這種人非常可怕。雖然平常和你笑嘻嘻,談笑風生,用各種甜言蜜語來奉承你、恭維你,但背地裡卻想盡各種辦法來陰你。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你可以保證自己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但不能保證別人也是如此,因此,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繃緊防範的弦,才能真正讓自己有效地減少危險。

巧言令色和笑裡藏刀的人,一般都工於心計,和別人交往時,他們往往把自己真實的一面隱藏起來。交往中遇到這樣的人,切記不要讓他們知道你的秘密和底細,更不要為他們所利用,或一不小心陷入他們的圈套之中。

(曾國藩)

清朝名臣曾國藩,位高權重,在他身邊不乏許許多多、形形色色趨炎附勢的人。但他深諳人情之道,若拒絕被人拍馬,則必是孤家寡人無人可用,若沉醉於拍馬中,不僅會讓自己掉進溝裡,更會讓真才實學的人流失。好在他諳熟中庸之道,因而採用了淡然處之的方法,耳中美言,胸有丘壑,因而一生能做到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諂諛獻媚而惱。

三、為人當喜則喜,要保持率真的心態

生活中,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被告知,年輕不可氣盛,要低調,要懂得隱藏自己,才能保護好自己。這也是《三十六計》中笑裡藏刀一計給我們的啟示。誠然這是我們應該遵循的處世原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壓抑自己的喜怒哀樂。為人當喜則喜,要保持率真的心態。

儒家經典《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我以為率真就是要順人性之自然,率性就是保持一個人“真”的狀態,而避免做作和虛偽。

從心理學上來講,任何人都喜歡聽好話,沒人願意聽假話。事實證明,現實生活中,人們更願意與那些做人做事光明磊落、真性情的人交往。而對於那些苛求完美,從不顯露自己的脾氣和秉性的人,人們則敬而遠之。

因為人們都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那些“趨於完美”,“毫無瑕疵”的人,雖然在為人處事上並未有多少過錯,但未免顯得不夠真誠,他們雖然優秀,但並不可愛。

為此,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我們一定要做到真情流露,說真話,做真事,有情緒也不要過度的刻意去壓抑。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是主角,在別人的世界裡也許只是龍套。當喜則喜,活出真正的自己,坦然面對生活給與的一切,不要讓苛求完美的心,使生活失去原本的真實。

在中國歷史上,魏晉時代的文人,像曹植、阮籍、嵇康、陶淵明、庾信,就表現出超然不群的的面貌,在他們身上可看到最早的理想之風。他們面對政治環境,又不能有所表達,只能轉向思想精神上,於是他們的人可愛,思想可愛,作品可愛。

(陶淵明)

率真的心態能提高我們的能力,改善我們的心智。

總之,巧言令色好不好,重在看行動,所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重在看是否對人對己有益,所謂“勿吐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重在看心機目的,所謂“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重在看是否實事求是,所謂“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重在學會淡然處之,所謂“譭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重在學會用行動說話,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風過無痕攝有痕


不對,對於我來說:雖然我不是偉人,但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所以我是不完全贊同孔子說的這句話,為什麼呢?我就跟大家探討幾點。

第一,書中說:(孔子說這句話是因為他不喜歡巧舌如簧滿臉堆笑這樣的人,所以才會說這樣的人沒有仁愛),不能因為他是偉人他不喜歡,就覺得別人就沒有仁愛之心啊。

第二,如果說花言巧語的人沒有仁愛之心,那西遊記裡豬八戒肯定是巧言令色之人,但他哪裡沒有仁愛之心了?豬八戒只是懶,如果豬八戒沒有仁愛之心,是個沒心沒肺的人,觀音怎麼會給他安排去取經呢?(雖然沒取經之前因為好色做過一些壞事,但哪個男人不好色呢?只不過豬八戒的色是陽性,沙僧是陰性)雖然唐僧平時囉哩囉嗦唧唧歪歪,但以唐僧的智商怎麼會留一個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第三,哪個企業的高層裡沒有幾個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呢?哪個企業的高管沒有幾個花言巧語愛拍馬屁的人呢?難道愛拍馬屁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狼心狗肺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嗎?不是的,因為他們希望通過這些語言和態度讓老闆開心舒服,老闆開心舒服了以後他給他老婆買的包包和化妝品的檔次就有可能提高了,孩子的奶粉也可以換成澳洲的了,(雖然老闆也知道是馬屁但人性告訴我們好話聽起來還真入耳)雖然花言巧語不是真正提高職位的途徑,但也會給你加分。

第四,還有很多人天生就是喜歡滿臉堆笑的跟人相處 交流 但他內心沒有一點骯髒的想法,這是他的性格。(雖然我不是這樣的性格)

最後呢我想說,不管是巧言令色還是默默不言哪種性格的人,這樣看他們平日裡的實際行為和做法來判斷他到底是不是沒有仁愛之心。





史上最帥的作者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花言巧語的討好別人、嬉皮笑臉的哄騙他人,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善意之心的。

我們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經驗,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的話,總結的到位、精確、自然也是正確的!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人。我們都希望遇到真誠善良的人。我們都討厭表裡不一、華而不實、不值得信任的人!

但是,怎樣可以知道誰是誠實的人?誰是虛假的人呢?

孔子的總結和觀點,給了我們借鑑和指引。

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同學中、朋友中、以及在讀書和觀看影視作品中,誠實的人什麼樣,虛假的人什麼樣。

誠實的人,說話穩重、做事正派、待人真誠!虛假的人,說話虛浮、做事醜陋、待人摻假!

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人做事表裡如一、真誠熱情、有責任心,同時,我們也要有“火眼金睛”,會辨別他人的真假,和大家一起努力,讓社會多一些真誠和關愛,少一些醜陋和虛假。


聿劍培訓師


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學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是滿口說著討人喜歡的話,“令色”是滿臉裝出討人喜歡的臉色,“鮮”是“少”的意思。這句話是說: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很少有仁愛心。

明末思想家顧炎武先生,在《日知錄》歸納天下最不仁的兩種人:一種是好犯好犯上作亂的人,另一種便是巧言令色的人。

巧言令色之人,處事不講原則,表面討好別人,行事輕薄不務實,一味追求外在的悅人,而不去修養內心的仁德,在人群中搖唇鼓舌,搬弄是非,惑亂人心,一切都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仁德的君子,言行跟此是完全不同的,【子曰:君子有九思】其中有“四思”說到了言行,【“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即待人接物時,想到的臉色是否溫和,樣貌是否恭敬,說話時想到是否忠實,做事時想到是否嚴肅認真,這些都是君子時刻在思考的,完善自我的修身之道。

那麼君子的儀容風度是什麼樣子的呢?

子夏為我們概括出來,【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君子會使人感到有三種變化,遠遠望去莊嚴可畏,接近他時卻溫和可親,聽君子講話,則嚴厲不苟,君子端莊威嚴的形象躍然在前。

巧言令色之人是迷惑不了君子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怎能不謹慎敬畏,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呢!

巧言令色是有損自己德行的言行,經常如此行事,仁愛之心會越來越少。

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我們要以防受巧言令色的蠱惑,做出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同時自己更要注意,不要成為巧言令色之人,要常常關照自己所言、所行,不要偏離正道。【被人欺騙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欺騙別人,而不自知。

那我們平時要怎樣避免?從《弟子規》當中摘出幾點要點,供大家參考。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首先我們說話要講誠信,欺詐和妄言都是不會長久的,在言語上時刻關照自己,說話是否出自誠心。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們為什麼會欺騙、傷害別人,就是沒有同理心。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把自己想成對方,把對方想成自己。自己不想承受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多一點仁愛之心,這個世界就會多一點美好。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我們都喜歡乾淨、整潔、明亮的居住環境,比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朋友圈子,可往往對交往的人,卻不能夠擦亮雙眼認清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遠離是非之人,損人利己、巧言令色等錯誤觀念的人,他們會把我們的人生帶向黑暗。結交善良、正直、忠信這些三觀正確,正能量的人,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的積極、向上、光明。


人生坦蕩蕩


此句出自於孔子的《論語》。釋義: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人都是有自己的喜怒愛惡的,高興的時候臉色就明朗,而發怒的時候臉色就陰沉。喜歡一個人臉色就透露出親近之意,而厭惡一個人臉色就透露出排斥之意。人有什麼樣的心理意識就釋放什麼樣的信號,最終通過臉色將情緒表達出來。

現在你故意將外在顯示與內在情緒違背起來,就是一種扭曲與壓抑,這是讓人非常難受的。為了顧全大局也就罷了,僅僅只是為了個人的算計,時間久了,人的心理就會出問題。而且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作態就是因為他喜歡暗地裡下絆子,喜歡用陰暗手段,躲在暗處含沙射影,是小人之舉。

所以,孔子當年講他自己和當時的名士左丘明都看不起“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的小人。是真男人的,就不要去隱藏自己的愛恨情仇,有什麼就堂堂正正的去幹,而不要躲在角落裡使壞。

“巧言令色”都是裝出來的,這副面孔其實與其內心是對應不起來的。這樣的人故意扭曲自己的心意,其目的與動機往往都是不純的。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句話用來形容這種人前一副和藹可親,熱情大度,而背地裡捅刀子的人為笑面虎。

歷史上最出名的笑面虎莫過於“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作為官場上的老狐狸,李林甫最擅長的就是前倨後恭,利用自己的笑臉來迷惑對手,讓對方放鬆警惕,而在暗地裡像毒蛇一樣尋求致命一擊。


JC工作


巧言令色鮮矣仁:善於花言巧語的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這樣說的話,這話說的是沒問題的。在日常的交往中,如果有這樣的人,便面和顏悅色,花言巧語,那這樣的人的確是很難見真心的,因為心中只有想要達成的目的。利用一位手段來達成。孔子說為人做事說話一定要讓對方感覺到,仁。

這句話出自於孔子《論語·學而》。那麼這句是說誰的呢?又是讓我們注意什麼呢?有這麼一個故事。

巧言令色,有人說,朱熹不通政事,以為華夏大地人人平等,才把巧和令解釋為美好,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是對朱熹的誤解,沒有好好讀朱熹原文。朱熹說得很清楚,學者要以“巧言令色”為戒——他要提醒的對象,是那些求聖人之學的人。

很多求學者以為,仁,就是對誰說話都客客氣氣,讓聽的人開心,存好心。朱熹說,不對,這不是仁。至於本來就不想求聖人之學,說一套做一套,領導面前表現得極端,領導做什麼就和領導一個模樣,領導一走,立馬改頭換面,這樣的人,不用孔子、朱子來解釋,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人是“不仁”的。

所以,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讀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來批判社會中那些本來就無德,奉承拍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為待人接物時處處和顏悅色,一心要讓對方開心就是仁。


致力於巧妙的言語,鑽研說話的技巧,會讓人看起來變成他了所想要變成的樣子,然後止步不前。而短期的來說,語言技巧是很有用的,所以眾人掉進了這樣的一個陷阱,這就是為什麼仁德變得稀少!沒有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國學趣舍


“巧言令色,鮮矣仁”是孔子對生活現象的發現與概括。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讀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來批判社會中那些本來就無德,奉承拍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為待人接物時處處和顏悅色,一心要讓對方開心就是仁。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不能萬事萬物一概而論,那樣邊有失偏頗,“巧言令色”,如果僅僅是為了哄你開心,何罪之有呢?

巧言令色這句話是出自尚書,禹說的。孔子提到這句話的時候的意思,其實和“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是類似的。我傾向於認為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是由內而外貫徹始終的。與很親近的朋友開開玩笑,這很正常(我想起了楊絳回憶中結婚前的錢鍾書),但是仍不能出度。




玉米是玉米


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的理解必須首先對孔子的仁有基本的認知。學界對仁的解讀有很多種,最有代表性的有三種。第一種:仁即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第二種:仁即克己復禮;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第三種: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中孔子和子貢的對話。

個人觀點贊同第三種,孔子的仁強調的是踐行,知行合一,說到做到,為人處世要做到誠信。

巧言令色鮮矣仁,表明孔子反對只停留在嘴上,表面違心說一些討好迎合詞語,內心往往另有計謀,這種人很少能做到仁,是不可取的,是被孔子批判的做人方法。

孔子同時也很重視講話的藝術,在多種場合跟學生交流過。如《論語·衛靈公》“辭達而已矣”,要求講話言簡意賅,表達清楚。《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以言過其行為恥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