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部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高考失利後變成了精神病人?

火哥130934127


這個屬於極少個別的人,不是所有的人,一般是平時成績不錯,高考時,發揮失常而造成的。

記得結婚前,我做過一段時間的動漫諮詢老師,那時就接觸過一個高考失利的學生,他是一名男孩,而且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家庭也比較特殊,爸爸不在了,是媽媽一個人把他和姐姐帶大的。



姐姐學習不好,早早就嫁人啦,媽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他平時學習特別的好,一模二模的成績都非常的好,老師對他也給予很大的希望,所有人都感覺他考學沒有問題。

但是,考場失禮,沒有發揮出他正常的水平,等他看到成績後,就連續好幾天沒有說話,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裡,可把他媽媽和姐姐嚇壞啦。



後來媽媽,姐姐都勸導也不行,於是媽媽在看到動漫學校招生時,就把他帶到我們老師跟前,經過多次的溝通,開導才走出了陰影。

最後選擇了學習動漫,畢業後留在了北京,前段還聽說他自己談了一個對象,還有了寶寶,過得很幸福,工作也很棒。主要是這孩子用心,刻苦,努力,幹什麼都會成功。



一般人在大起大落時,容易產生精神失常,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

所以,針對高考生一定要做到考前的工作:

  1. 考前心理疏導

放鬆心態,緩解壓力,用正常的心理來面對高考,父母家人也不要緊張,因為家人的緊張情緒會無意間傳染給孩子。



2.考後及時開導

如果考後太失落,就要及時的開導,給孩子尋找新的目標,新的出路,讓孩子的眼光放寬,放遠。



高考固然重要,但是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我認為只要有理想,有夢想,有上進心,就會有好的出路。不是有句話怎麼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我是幼師寶媽說育兒,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以留言。


幼師寶媽說育兒


這個問題其實挺讓人沉痛的,我親身經歷的就有兩起。

一起是親眼所見。那還是上初中的時候,在我們初中黑板報附近,老有一位看似年齡不小的男士在那吟詩作賦,還時而不時的拿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我親耳聽過他的詩,還挺有神韻,也親眼見過他寫的字,頗有功底。挺老師說,那是我們初中前幾屆的師兄,學習成績很好,但由於一些不可抗力,高考失利,急火攻心之下,精神崩潰了,而且再也沒能恢復正常。

另一起是聽說,但不止聽一個人說,應該是真實的。說我們高中的一位師兄,高考過後,壓力過大,不敢估分,也不敢報志願。家長和老師誰做工作都不行,那師兄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緊張和恐懼之中,直至精神崩潰。但這位師兄只是精神過於緊張導致崩潰,高考並沒有失利,考的還挺好。

因為高考失利變成精神病人的學生,從傳統的意義上來說,都是好學生,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學業很是在乎。

太過於在乎,是他們學習好的原因,也是悲劇的根源。


大物理課堂


愛惜自己大腦,也得精神病。用大腦學習的人也得精神病。這眼界開得我道隱無名。

我有小學要好的同學,小學學習與我一樣渾渾噩噩,突然初中就不和我說話。突然一鳴驚人全校第一名。突然做早操時候暈倒,心臟出了問題,突然聽說休學。又聽到得了精神病。這一驚一乍的同學戲劇性的表現。我的感受,物紛擾,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現在我的安靜就是莫名其妙對他性格的回憶:要強,軟弱,自卑,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山一樣多的課本顏色讓學生目盲,早讀的震耳欲聾讀書聲讓人耳聾,男女生不洗衣服酸酸的味道讓人熟悉。考試卷瘋狂的答題又讓人心飛馳。還要學生像出家人做懷不亂。學習越好,目盲,耳聾,口爽,心發狂,更加厲害,讀書好,能不得神經病,那算是鳳凰涅槃了。而能像我一樣,學習平常的能出校門而不得精神病的同學真是九死一生的萬幸呀。

一些讀書好的學生高考以後,色即是空,一腳踏空,就得了精神病,像玉石而不像石頭。

這些學習好而有精神疾病的世界不要以為多複雜,簡單說,食色,性也。人的精神病世界也屬性而不屬命。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我有個親戚因喝酒太厲害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強戒。有一天我去看他,見到隔壁床一個十九歲的男孩,他跟醫生說,我什麼事也沒有,放我回家吧,過幾天就高考了。可當時才一月份,哪裡有高考啊?他治了一個療程後家人就接他回家了。可是沒多久又送了回來。原因是那些大學生放寒假回家,又刺激到他發病了。


用戶舍利花


第一,成長過程中沒有或者經歷挫折太少;第二,沒有及時溝通,有的家長和老師(主要是家長)平時就只關心成績,不關心身心。分享下我的經驗。兒子高考失利,平常在校年級前六名,高考到四十名左右,雖然是一本,這成績根本選不了好學校,而且他是要學醫,我很擔心他走級端,在成績出來前我每天陪他散步,先穩住他,說,萬一別人都沒考好呢?再說,實在不行,咱出國學唄,西醫國外很不錯,大不了你學一年英語,去國外學,實際上我是不會讓他去國外,也沒那實力。他果然對國外醫學感興趣,主動提出去學英語,就這樣,花一萬多點錢,高考完成績沒出來他就去全封閉學校學英語(事實證明,這段學習為他今後的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成績出來後,他把擇校權交給我,我在跟他充分溝通後選擇了本省一不錯的二本學校學臨床(他還在讀該校就升一本了)畢業後考入了全國頂尖醫學院讀碩後又轉博,英語在這派上了大用場。每個人經歷不一樣,但家長的溝通很重要。


直性子老太


  網友一:

  每年高考,我們都會聽到很多這樣的事例:穩上清華北大的某某學生最後只上了個普通的“985”學校;從未下過600分的考生卻猛跌幾十分導致剛上一本線。每每聽到這些,相信大家都會唏噓扼腕,究竟是什麼?導致這麼多老師家長眼中的尖子生頻頻在高考時發揮失常,最終高考失敗呢?

  我覺得還是太在意自己的成績,太過於擔心導致緊張。眾多優秀考生由於平時自己優異的成績,往往越到高三,越臨近高考時,就越容易擔心自己發揮失常,當通過一次次月考或者模擬考試成績出現浮動時,尤其是在自己不是特別擅長的科目上,就會擔心焦慮,心理狀態不佳,這種心理往往還會影響到生理,吃不下飯,腸胃不適等等。

  曾經有一篇報道就寫的是一位穩上清華北大的文科生由於擔心自己的數學不好,尤其是在模擬考成績也不是特別理想的狀態下,整個人心情就開始慌亂不安,從而引發腸胃痙攣,尤其是在考數學時就開始渾身冒冷汗,最後連帶著其他科目也不盡人意。所以學生們不要把成績浮動看得太重,一切都按平常的來,越擔心越容易出錯。

  

  網友二:

  很多尖子生往往一頭扎進學習去了,最後成績很好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目標,只是一心想說:我要考名牌大學,我要上熱門高校。但究竟考哪一所讀什麼專業,他們很多都是迷茫的,而且不結合自身考慮,只憑借一些外界片面的看法就不斷改變自己的目標,這樣也會導致你最後的衝刺學習變得迷茫。

  曾經有一個尖子生收到了一所“985”高校的免試進入創新實驗班名額,但在她眼裡又想著考最好的清華,最後便放棄了,當時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都在爭取這個名額,她之後又在反覆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決定,在這種不斷糾結和懷疑中,導致自己最後階段的學習也不集中,效率不高,最後高考失敗。

  

  網友三:

  平時考得好的學生高考不一定考得好,因為平時的考上相對都是很難的,導致很多學生不注重基礎而專攻難題。很多優秀生都有這樣的通病,喜歡去挑戰高難度的試題和知識點,卻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根基扎得牢,大樓才穩固。只有把基礎夯實了,才能在遇見任何問題時從容面對,遊刃有餘。而且如果在遇到不會的難題的時候也可以連線點知教育的線上老師,老師會給你點撥思路,引導你回顧這個知識點並把內容串聯起來,教你學會舉一反三。

  還有很多優秀生往往不喜歡跟著老師的複習大綱一起復習,喜歡自己制定複習計劃,這種其實是最容易走彎路的,有自己的複習綱要固然是好,但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小計劃附加在老師的大計劃上,而不是凌駕之上。我覺得高三的孩子應該保持平常心,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一個確切的目標,跟隨班級老師的大方向走,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嘆息的對象,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

  

  網友四:

  考生應該正確看待所謂的“失利”,如果僅看分數,這確實是失利,但這分數是拿平常考試來作參照的,無論怎麼“模擬”,高考就是高考,與任何一次都不一樣,參照是無效的。但基於分數前提,我們要總結失利的原因:

  第一,這些學生都是校園學霸,他們的特質是:特別渴望成功,特別害怕失敗。正是因為這樣,學習上貌似強大的他們,心理其實很脆弱,稍有些許外界干擾便內心澎湃,不堪一擊。

  第二,他們平常總是站在分數的巔峰位置,沒有人可以匹敵,所以鮮難發現自身的知識漏洞,自己對自己產生了矇蔽性,埋下了失利的隱患而難自知。

  第三,他們是關注的焦點,學校,家庭,社會,都已經在高考前給他們貼上了“成功”的標籤,他們自己也自覺對位入座,所以,是揹著“光榮”的包袱上路,倒不如那些沒被關注的學生來得輕鬆,一旦到了極限,自然崩潰。

  網友五:

  平時考的很好,說明這個人硬實力是肯定有的,這個不需要懷疑,至於高考失利的原因:

  第一,還是心態的問題,這是絕大部分出現這種情況的學生的原因。可能因為高考對以後影響過大,自己又想得太多,導致考試時心態不好。這心態,也應該算實力,屬於軟實力吧。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還是實力不夠。

  第二,有的人確實就是運氣不好的問題,不應該否定這一點。我高考時不少同學,那幾天見面都是有說有笑的,作息也正常(我住校,同宿舍幾個同學情況我瞭解,其餘的,跟他們靠後聊天也看得出,沒有多大負擔),但是,就是有那麼幾位同學,考的很差,成績出來後大家見面,他自己也很無語,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考成這樣。這種情況,可以說,不是本人能夠把控的了。

  我高中班主任每次講到這樣的學生,都挺不屑一顧的。我想,這樣的人可能只是不適合非常激烈、緊迫的事而已。處理突發緊急事情,他們可能真的不適合,但是,正常的辦公、行政等工作,他們肯定沒問題,更何況,未來還大有改變的因素,許多這樣的人以後也很出色。有些人瞧不上這些高考失意者,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網友六:

  不是所有尖子生都很會考試,很會高考。高考選拔的往往是勤奮和記憶力好的學生,而不是聰明、智商高、創新能力強、有天賦的學生。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學習缺乏後繼力,往往有天賦的學生因無法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而被社會淘汰,所以整個社會和國家無法創新。但是大學越來越應試教育化,畢業的學生也大多數只是會考試,動手能力弱,邏輯思維能力弱,很難找到工作,造成就業難的現象。

  高中三年,你每次考的試卷全是中學教師命題,但高考卷由大學教師命題,其特點:靈活性,選撥性。很多學生極不適應,只有那些學習能力強的高中生才適應。而有些所謂尖子生,只會傳統難題。


孫遠遠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性格決定命運。爭勝好強的人,其性格往往是容不得別人比Te強。平時若有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Te,Te可以千方百計,哪怕是不睡覺、不休息也得趕上或超越那個人。

這種人其實就是缺乏性格方面的韌性,內心深處很脆弱,經受不住意想不到的嚴重的挫折和打擊,純粹就是平時養成了唯我獨尊,天下老子第一的習慣。

年輕的高中畢業生,尤其是目前的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離開家門進校門。沒有經由過大的人生生活方面的考驗,僅有的人生大的經歷也就是學校所組織的各種考試。校園內的考試和全國高考有著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說,每年高考命題絕對不會重複。

所以說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參加高考一旦失利,就會走向極端。原因是這種學生經不起挫折的打擊,也就是說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所考成績超過了Te,讓Te難以接受這種現實。心理承受不了這種打擊,出現精神疾病也就再說難免。

人無論作為學生,還是從事其它工作,儘量結合自身能力狀況來制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循循漸進,一步一個臺階向前奮鬥。並且還要有一個虛懷若谷的寬闊胸懷。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一生全是失敗,一次勝利也並不能說明一生都是勝利。要用一個平常心來對待個人的得失。(2019/12/29)


吉祥如意


我諮詢過的案例中也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一些在學校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數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老師,父母這個時候也比較關心愛護孩子,關注點也放在孩子的成績上面,對孩子很放心,忽略孩子日常生活中顯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如遇事偏激,敏感,或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同時孩子也全神貫注地將精力放在學習上。狀態上也不會出現異常。

高考前的階段,由於學習成績好,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值也很高。孩子也對自己的期望值也高,而高考不僅僅考的是文化課,但同時也考察一個孩子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同時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一旦高考失利,自己一下子接受不了現實的殘酷,負性的生活事件讓孩子產生應激障礙。有的孩子經過時間的流逝會淡化高考失利這件事情。有的孩子則為此得了精神病。


心理諮詢師哈雷


這樣的學生智商高,而情商低,不能正確看待挫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利在所難免,正確應對挫折也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跌倒爬起,汲取經驗教訓,失敗是成功之母,千錘百煉才成鋼。

真金不怕火煉,大浪淘淘過後,方顯真本色



小七的姥姥


心理承受能力差,經不起挫折,平時成績好,高考失利,心理天平,傾斜過度,心理崩潰,無法排洩,可能就造成經神失常。這時候家人要有耐心,進行心理輸導,不要給孩子刺激,一定要有耐心,讓孩子度過去。相信過一段時間孩子會恢復正常,不要打罵孩子,要給孩子鼓勵,告訴孩子世界上的路有千條,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明年可以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