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歙县自古就是一处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很多去过徽州的人,对当地的明清牌坊记忆深刻。位于歙县的棠樾牌坊群更是号称“中国最大的牌坊群”。牌坊就是这样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棠樾的牌坊群无论是气势上还是数量上都属全国之最,极为少见,尤其是贞节牌坊,直至现在徽州大地上仍留有一百余座贞节牌坊。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棠樾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自宋元以来已经绵延了八百余年。是一个主要以鲍氏为主的聚居村落,历代以经商为主。鲍氏以孝治村,推崇忠孝节义,仅明清两代就有贞节烈女59人,因此留下了诸多的祠堂和牌坊。棠樾的牌坊由于集中,被管理为一个景区;景区的核心就是7座牌坊,包括鲍家花园,整个景区收取门票100元/人,如此昂贵的票价却一直备受争议。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尤其对背后的历史故事没有研究的普通游客来说,走马观花逛完7座牌坊最多只需要10分钟,100元门票实在性价比太低。也有热爱徽州文化的游人、认为在这里可以不同方向来品味牌坊群的魅力;也有游人认为太失望了,商业氛围太浓厚,古建筑又欣赏不来。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但是我个人认为,票价不是这个景点最受争议的部分,而是它本身的存在性。首先为什么徽州会有那么多贞洁烈女?原因之一是因为徽州作为程朱故里,“三纲五常”思想自然是得到极力的推广;官方提倡的“从一而终”、“夫死不嫁”等观念,逐步被提升到变态的高度。乃至影响到当代。另一个原因是,地处高山深谷的徽州,农业收成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口粮。为了活命,男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当时徽商的名号全国出名,商人重利轻别离,空守闺阁的妇女也便多了起来。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古牌坊旁的那两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祠,俗称男祠,另一为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其中的女祠一破“女人不进祠堂”的旧例,为国内罕见。只是那里面除了表彰守节的烈女,不知还惩罚过多少不守妇道的叛女。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在古徽州,起初女性在夫死后还多为自愿守寡,偶尔也有殉情而死之人。但后来大户人家爱攀比贞节牌坊数量之风愈盛;这期间被逼守寡、甚至被活活饿死的女性不计其数。因为贞节牌坊,相比状元牌坊和功绩牌坊,不需要费劲巴拉地考取功名,也不需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相对比较容易获取。所以,很多家族为了光耀门楣,就迫使家族里的寡妇老实守着,也不管女性本人是不是自愿。这些女子用她们的一生换来的仅仅是这样一座冰冷的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的意义就是对女性进行彻底的物化,它虽然是在赞扬这些女性。但实际上是牺牲了这些女性,来赞扬女性背后的家族,对女人管教有方。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中国最大的贞节牌坊群,比起100元的门票,它的存在更受争议

现在来徽州,我们从欣赏古建筑角度感叹这些牌坊的巍峨沧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为什么它们会被建造。每一处牌坊下,几乎都埋葬了一个活泼的生命,或者,是一个女子数十载的青春。了解它不仅代表了曾经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也代表了当时封建社会一种扭曲的婚姻观。它值得作为景点被欣赏,它的内核却不再值得被歌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