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沉井遺骸確係83年前遭殘殺紅軍

針對“廣西灌陽發現疑似83年紅軍遺骸”一事,9月22日,灌陽縣召開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烈士遺骸鑑定結果情況通報會。澎湃新聞從上述通報會獲悉,從灌陽酒海井發現的人骨,從埋藏現象、體質人類學研究等結果都與老紅軍回憶、當地村民口述相傳的事實完全吻合,通過對前期遺骸的清理情況、人骨的鑑定以及紅軍過灌陽的歷史背景和史料記載等綜合分析,可以認定從酒海井裡清理出來的人體骸骨就是1934年被國民黨反動派丟進井裡慘遭殘忍殺害的紅軍遺骸。

100多位紅軍重傷員被捆綁沉井

澎湃新聞9月18日報道,此次發現疑似紅軍遺骸的地方名叫酒海井,位於廣西灌陽縣新圩鎮和睦村。

灌陽縣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餘旭生告訴澎湃新聞向澎湃新聞提供的文字材料顯示,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紅軍長征經灌陽過湘江、突破蔣介石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紅三軍團第五師為了掩護中央縱隊及紅軍後續部隊渡過湘江,在灌陽縣新圩阻擊從恭城、賀州趕來的國民黨桂系部隊,戰鬥異常慘烈,重傷員被安置在設在下立灣村“蔣氏祠堂”的臨時救護所,戰鬥結束後,由於形勢緊迫,紅軍來不及將重傷員及時轉移,國民黨反動派夥同當地土豪劣紳將救護所裡的100多位紅軍重傷員捆綁起來,殘忍地丟進酒海井裡而致全部壯烈犧牲。

餘旭生表示,上述史實有老紅軍的口述可以佐證,一名叫劉來保的老紅軍曾口述稱,1934年,劉來保在戰場上身負重傷,倒在酒海井附近的山上,目睹了百餘名紅軍遇難的悲劇。劉來保回憶說,當時,他躲在山附近的樹下,看到上百名紅軍被繩子捆起來,甚至綁上石頭,後被丟入酒海井遇難。

餘旭生稱,除了劉來保的回憶、口述資料,以及當地村民的口耳相傳,對照紅軍過灌陽的歷史背景和史料記載,結合上世紀70年代因乾旱,當地村民曾抽水後發現了一些骸骨等情況,今年8月13日,灌陽啟動酒海井紅軍烈士遺骸勘探打撈工作。截至9月17日共打撈出20例遺骸,專家初步判定遺骸的年齡應該是在15歲到25歲之間,均是青壯年。

廣西沉井遺骸確係83年前遭殘殺紅軍


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系的學生在認真整理遺骸,記錄數據。

清理打撈工作仍在繼續

9月22日,灌陽縣召開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烈士遺骸鑑定結果情況通報會,發佈鑑定結果。

據灌陽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提供的材料,根據老紅軍劉來保回憶的口述材料,當時親眼目睹了100名紅軍被繩子捆起來,甚至綁上石頭,被丟入酒海井壯烈犧牲。後從井內挖掘清理的情況看,遺骸相對集中於距井口深約10米、與地下河口相對的回水灣處,遺骸旁有打結的棕繩和石塊,部分遺骸被棕繩裹住,說明生前曾被捆綁過。由於水流與沉積等作用,大多數遺骸均較為破碎,骨體變黑,併發生了碳化現象。加上遺骸的上部有厚約2米的堆積,說明遺骸所埋藏的時間不是現在但也並不久遠。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李法軍副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對出自於酒海井內的遺骸進行了清洗、修復、測量、鑑定工作。該團隊經體質人類學的綜合分析,骨骼整體發育較弱,大致可確定個體總數超20例,均為男性,年齡在15-25歲之間,個體的身高在1.37-1.63米之間,體重未超過55.67公斤。這些遺骸的資料與當年紅軍情況相符。

後經向附近村民調查瞭解、縣內幾十年來重大事件的記錄等均顯示,酒海井內並無大批人畜屍體投入。近20個人同時被埋在井裡絕非偶然現象,應是有意而為的群體事件。酒海井發現的人骨從埋藏現象以及體質人類學研究的結果,都與老紅軍回憶、當地村民口述相傳的事實完全吻合,通過對前期遺骸的清理情況、人骨的鑑定以及紅軍過灌陽的歷史背景和史料記載等綜合分析,可以認定,從酒海井裡清理出來的人體骸骨就是1934年被國民黨反動派丟進井裡慘遭殘忍殺害的紅軍遺骸。

目前,清理打撈工作仍在繼續,打撈現場已安裝高清攝像頭監控打撈全過程。9月24日,灌陽將舉行隆重的安葬儀式,將酒海井第一批紅軍烈士遺骸安葬到紅軍墓中,讓紅軍烈士入土為安。

轉自:

人民政協網

廣西沉井遺骸確係83年前遭殘殺紅軍

用官方歷史打破某些人吹噓桂系不喜內戰神話!!!!祭奠死於桂系之手的紅軍英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