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親!聊農村事,說農民話,請點下右上“關注”,我們一起為三農鼓與呼。

30年,真是彈指一揮間。

記得1990年,我們邯鄲平原上的這個農業小縣第二次調整責任田。這是從1980年把生產隊集體土地按人口分到農戶,整整10年後的第一次調整土地。

這10年也是農村人口激增的10年,因為有不少農戶家庭添人不少,而沒多少土地可耕種,而去人口的農戶卻不是很多。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縣裡為了平衡農戶之間的耕地,出了一份文件,還是以1980年第一次分地的生產隊為單位,按人口把耕地打亂重新分配,這分地還有一個優點,因為第一次分地地塊太零碎,這次集中一下地塊。

這分地文件一出,幾乎各個村裡都出現了三股勢力:人口增加要增地的農戶:人口減少要去地的農戶,還有一股勢力就是雖然家裡添了人,但再分地,人均耕地減少,就是重分後添人不添地的農戶。

這個分地文件,讓本來表面和睦的鄉鄰鄉親之間吵架鬥毆,添地的和去地的農戶互相看對方是敵人。幸虧那個年代,村支部鄉組織還有點權威,關鍵是1990年之前,村裡亂佔耕地的農戶是個別現象,所以,不管怎麼矛盾重重,各個村裡的耕地算是稀裡糊塗打亂重新分配了一次。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而我們的鄰村柳口村有個生產隊1980年分地時,按人口平均把地分了,因為分生產隊牛馬車輛等“浮財”,他們這個對分成了兩個組。

這1990年調整土地時,一個組的人口沒啥增加;而另一個組的人口增加一倍還多。增加人口多的小組,要跟另一個人口沒啥增加的小組打亂重新分配土地。依據是縣裡的文件是按照生產隊為單位重新調整土地;沒添多少人口的組不同意打亂重分,理由是我們已經不是同一個生產隊了,組就是隊,隊就是組。

柳口村人,民風剽悍,倆小組村民紅了眼,那是真敢動鐵鍬打群架的,縣鄉工作組駐村後,也沒解決。農民不能耽誤農時,到春天,這倆小組村民誰還在誰原有的責任田種上了莊稼。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縣鄉工作組,看農田並沒荒蕪,便撤兵了。於是,柳口村增加人口多,有好幾戶聯合開始了無休止的告狀,好幾年了也沒有解決。

這不?一直到現在,農村土地承包新政策仍然是維護原來土地狀況不變,不支持農村土地打亂重分。

柳口村那個小組當時最典型的一個農戶叫老慶,1980年分地後娶了媳婦,跟父親分家分得一口人三畝地,很快生了倆孩子,一個小家庭四口人只要三畝地。到1990年重新分地,因為人口增加,土地打亂重新分配,每人能分二畝地,可四口人可分到8畝地呀!

老慶的媳婦是柳口村小河西邊的村民,她們村順利分了土地,而她把戶口遷到柳口村,柳口村她那個小組沒重新分配土地。老慶媳婦就成了兩個村都無地人口。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老慶媳婦一個人就像魯迅小說裡祥林嫂一樣,每次回孃家,只要腳一踏上挑著婆家和孃家兩個村莊的小橋,就自言自語道:俺是哪個村人呢?孃家沒地,婆家也沒地?她是沒地的農業戶口。

2012年,我去這個村採訪的時候,老慶兩個兒子都結婚成家了。老慶夫婦說,沒地沒地吧!這麼多年這不咱也沒餓死。

沒地可耕種的老慶,買了一輛小四輪,常年跑運輸,起五更爬半夜,也為兩個兒子在村裡分別蓋了新房,如今60多歲的老兩口,仍然在糾結1990年那次土地打亂重分的場景。當時兩個組的村民矛盾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也在慢慢化解。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記得當時採訪老慶的時候,我反問他,假如你是另一組,你願意把地打亂讓對方分走麼?老慶說,說實話,誰不想多要點地?誰願意把自家的地去了,讓別人分走?

柳口村這個小組還有一個典型的農行,弟兄四個,都是1980年後結婚生長分家,都跟老慶一樣,只有一口人地。眼看沒地了,在1993年前後,弟兄四個分別外出打工。

因為家裡沒地了,沒了後顧之憂,他們都從建築工做起,兄弟四人都混成了工頭,都早早在城了買了房,他們兄弟四人的生活都比在村裡以種地為主的村民過的富有……

我採訪了一天,跟兩個小組的村民都做了對話,寫了一篇新聞調查“土地到底還是不是農民的命根兒?”想以此採訪討論下去。


1990年,柳口村那個沒分到土地的小組村民,都過得怎麼樣了?


這第一篇圖文發佈後,被很多網站轉載,上了不少家三農類網站的頭條,我們縣領導打電話到網站,求刪除,怕影響鬧大了。

網站領導徵求我意見,我說當然不刪了。我採訪的完全是實事求是,我在新聞裡追問的關於農民與土地的關係,這個也不敏感呀!

縣裡領導找到網站,來請我吃飯,我拒絕了。別說吃請了,我連見他們都不會。作為60後農民,土地情結這輩子是解不開了。

我總想為我們的農民階層,我總想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我總想為我們的子子孫孫,說幾句良心話。可是那篇新聞調查最終還是被刪了,因為縣裡領導會通過上面的領導,跟網站老闆施加壓力,網站也需要生存,需要生存就需要和諧。

2019年最後一天了。以上文字權作對上網11年來,自己對自己的致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