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紅尖底部黃葉是什麼病?

用戶8451517355776


中國水稻歷史悠久、經久不衰,已經成為人們主要的飲食習慣,從政治、經濟和地理等來看,發展水稻種植是中國不可或缺的發展戰略。如果水稻發生葉尖紅底部黃葉的話,會造成出葉慢,分櫱遲,根系發育不良,葉片功能受損,致使水稻後期早衰,嚴重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髮育,一般減產在10%左右,嚴重的可達30%以上。那麼水稻葉尖紅底葉黃到底是什麼病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水稻赤枯病(鐵鏽病)

1、分櫱盛期在葉片上出現碎屑狀褐色斑點,逐漸增多、擴大,葉片由葉基部逐漸變黃褐色枯死,發病嚴重時,遠望稻葉似火燒狀:尖紅下黃。

①缺鉀赤枯。高溫晴熱天氣使植株葉片蒸騰強烈,極易出現生理性缺水,或種植戶在這個時期又大水漫灌,使水稻根系長時間處於水中而缺氧,或低溫陰雨,致使植株吸收養分受到障礙,最終導致生理性缺鉀,引發葉片發紅或枯黃,或偏施氮肥,加上施用時間不當,導致葉片肥大嫩綠缺鉀缺微量元素而引起葉片發紅或枯黃,或土壤本身有效鉀含量低,不能滿足水稻生長對鉀的需要而發病。

②中毒赤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還原性化學物質如二價鐵、硫化氫等毒害稻根,降低其活力而發病。主要發生在深泥田、長期灌深水、通氣不良和施用過量未腐熟有機肥的田塊。

③水稻冷浸田缺磷赤枯。在生產上紅黃壤土冷水田,一般缺磷,如果低溫時間長,嚴重影響根系吸收,發病嚴重。冷浸田基本上是沖田,地勢低,排水困難,早晚曬不到太陽,一年四季不缺水,泥溫較低;另外浮萍多,形成了一層浮萍隔膜,隔斷了空氣、陽光,使水稻基部與泥漿無法接受陽光等。

2、採用積極的預防措施

①加深耕作層,促進土壤熟化,避免連續的免耕、套種;改造低產田,對排水不良的爛泥田,要進行改土,整治排灌系統;前茬收穫後及時耕翻曬垡,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提高土壤通透性。改造低窪田,增施充分腐熟有機肥,開溝排水,營造一個通透性好,地力高的土壤環境。

②加強肥水管理,淺水活棵,促進早發;平衡施肥,多施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乾溼交替,適時擱田,培育壯苗;秸稈還田、氮素適當前移,以加速秸稈的腐爛;對缺鉀的田塊,應補施鉀肥;有機質過多的發酵田塊,應立即排水露田;低溫陰雨期間,應及時排水,乾溼交替管理,防止長期深灌。

③對已發病的田塊,適當增施鉀肥(每畝用量為10kg左右),防止偏施氮肥;早稻移栽後要淺水勤灌、適時曬田,提高根系的吸鉀能力;發病後每畝噴施硫酸鋅20公斤左右,或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肥液等,或者每畝撒100公斤左右草木灰,或葉面噴施復硝酚鈉、蕓薹素內脂等生根劑,加上磷酸二氫鉀葉面噴霧,促新根發出。

以上就是鄉村似歌為大家整理的造成水稻葉尖紅底部發黃是什麼病(赤枯病)的症狀以及相應的防治方法。你覺得怎麼樣?點擊關注分享幸福!





鄉村似歌


大家好,我是小果,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水稻結穗期間會出現水稻葉尖大面積變紅的現象,出現水稻紅葉尖發紅現象無非就是兩種原因,一種原因就是細菌性褐斑病,另一種就是生理性缺鉀。

細菌性褐斑病是由細菌侵染造成的,多數在水稻兩葉前後發病,病斑多發生在倒三葉倒兩葉和尖葉的上部分或者是葉尖上,主要表現是水稻紅葉尖葉片邊緣有黃色暈紋,逐漸向葉片擴展形成褐色長條的病斑,大斑中間灰白。病斑多發生在長葉片的葉尖部分,很少能發展到半個葉片,並伴有黃褐色條斑。

細菌性褐斑病多發生在氮肥大植株生長繁茂,相對缺鉀的地塊,但它不是生理病害,它只是容易發生在氮肥偏大,葉片過長的水稻上部葉尖上。在水稻倒三葉抽出時就開始預防細菌性褐斑病,各噴溼一次防治細菌的殺菌劑。

再一種就是生理性缺鉀,紅葉子是生理性的病害,水稻缺鉀紅葉子先發生在中下部的葉片的葉尖部分。表現為老葉片先缺鉀,缺鉀的水稻植株矮小呈暗綠色,先是由老葉片開始紅葉尖,葉片尖端和葉片邊緣開始發生紅色小斑點,後葉片子葉尖端向下逐漸變為褐色,嚴重時能發展到整個葉面病斑多數是紅線條,但是上部葉片和新葉片沒有病斑,所以缺鉀的地塊水稻先從中下部葉片表現紅葉尖或下部分葉片全紅。

缺鉀的地塊及時補充鉀肥或者噴撒磷酸二氫鉀就可以及時的防治,這就是關於葉片發紅的現象,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一樣的小果


水稻葉片發黃的因素繁多,有蟲害肥害種種原因。特別是蟬危害嚴重。因為溫度高雨水多,有利蟬的繁殖通常是瀑發性的,一般靠近田埂塝邊最為嚴重。只要進行打藥就可以,很快就能恢復轉青。還有一種就是爛泥田,也會造成禾苗發紅發黃,因為缺氧黑根禾苗特別矮。像這種情況應及時挖溝排水曬田,曬到田間開裂再覆水,然後進行補施複合肥。另外紋枯病對禾苗傷害最為嚴重,開始葉片有圓型麻點,然後擴大像尿浸狀慢慢葉片發黃,發病嚴重整片禾苗發黃最後倒伏。我們應隨時觀察發現病情立即施藥,可到農資銷售點購買井崗黴素或多菌靈噴灑,其體配藥可諮詢銷售員。其他葉片發黃或肥料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發黃,過多就是尿素燻到葉片發黃,過少禾苗沒得到肥慢慢發黃,應補尿素或複合肥自然就會轉青。


專長古玩


水稻葉片發黃的各種原因及其防治

缺素髮黃或缺氮發黃。先從老葉片的尖端開始發黃,後逐漸由莖葉延及心葉,最後發展至全株成黃綠色。秧苗生長緩慢,遠看秧苗綠中帶黃。嚴重時由葉尖、葉緣向內枯焦。應及時追施速效性氮肥如碳銨及尿素等。缺鉀發黃。主要發生在大量施氮、磷的高產稻田。病苗初期表現為生長緩慢,株形矮小,分櫱少,葉片挺直,頂端葉片叢生狀。新葉暗綠無光澤,下部老葉尖端首先發黃,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點,後沿葉脈向基部擴展,最後整體葉片變成赤褐色枯死,遠看像被火燒焦一樣,這種典型的缺鉀赤枯症,要立即排水,採用間隙灌溉及時追施鉀肥,如氯化鉀、草木灰等。缺鋅發黃。主要發生在山區的冷浸田,一般在插秧後20天左右出現發病高峰。葉基部中脈先黃化,後面黃紅色或紅褐色斑,葉片變窄,葉脈發脆易斷,葉片老化較快,新葉出葉速度慢而細窄,中脈失綠褐色,可用硫酸鋅等肥料進行補救,如用0.1%的硫酸鋅進行多次葉面噴施。

中毒發黃或硫化氫中毒。根系發黑,並有臭雞蛋氣味冒出,白根少而細羽;基部老葉呈黃褐色,葉尖枯焦,隨後老葉枯死,上部僅剩1—2片綠色新葉。有機酸中毒,稻株根系萎縮,很少發生新根,植株根系表皮發生脫落。葉色顯黃,或產生萎縮現象。嚴重時下部葉片枯黃而死。救治的辦法是凡發生中毒性發黃的稻田立即排水曬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氧排毒。並結合中耕,在曬田覆水時施用氮、磷、鉀速效肥料,改善稻株的營養條件。在有機酸過多的田塊,施用土壤

改良劑,如生石灰等以中和酸性,消除有害物質。

肥害或藥害發黃。碳銨、氨水、農藥等如果施用不當,會引起中毒發黃,導致成塊成片稻葉燻成鮮黃或金黃色,有時黃葉上有焦灼斑。藥害嚴重時,葉片出現斑點,失綠、焦灼或者枯萎、黃化,甚至全株枯死。若及時發現可用灌滿田水、噴灑清水等辦法減輕藥害程度。此外,肥害或藥害發生後要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增強植株長勢,增強抵抗能力。

病害感染髮黃或白葉枯病黃葉。在葉片的葉尖或葉緣上,先是產生黃綠色或暗綠色斑點,後沿著葉脈擴展成斑條,呈灰白色,病部與健部分界明顯,病斑上常有黃膠色的“菌膿”。細菌性條斑病黃葉,心葉黃褐色枯死似假枯心苗、葉片、葉鞘上有褐色條斑,病斑上折斷中脈後可見黃色“菌膿”,後期感病時,葉片頂部至半片葉以上枯白,遠望一片火紅。水稻細菌性基腐病黃葉。心葉凋萎捲縮,有的已經變黃枯死,似三化螟為害所造成的枯心苗,但莖基部常發黑,莖節變硬變脆,易折斷且有一種腐臭味。生理早衰黃葉。由下向上蔓延,病葉多表現為橙黃色,有一定金屬光澤,成片或全田發生。黃葉上沒有病斑,沒有菌膿物。

生理早衰黃葉是由於水稻生長後期根系活力衰退,或與品種有關的一種生理性的黃葉現象。其防治辦法是選用抗早衰的水稻品種,後

期防止稻田斷水過早,保持溼潤灌溉等辦法。而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細菌性基腐病造成的黃葉,均為細菌性病害侵染引起,如選用多菌靈、葉青雙等藥物,適時曬田,病情得到控制後追施二次肥料,有利於控制蔓延。




鄉村小書屋


水黃是澆水過多應控水;旱黃、肥多燒根或葉面肥太濃燒葉,應及時澆(噴)水;;餓黃是缺肥所致,應追肥或噴葉面肥,肥料中加入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可提高植物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節約成本;在水肥管理好的情況下,還有以下原因可致黃葉: 一是缺鐵所致,由於土壤肥力條件變化大,常會出現黃葉現象,特點是幼葉明顯,老葉較輕,葉肉黃色,葉脈綠色,可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新高脂膜800倍液來解決。 二是噴施壯莖靈和壯穗靈溶液可以提高營養輸送量,同時滿足植物生長和和結果的營養需求。 三是病蟲害也能引起葉子發黃。噴施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溶液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小妖孽


出現水稻葉尖發紅、紅黃的現象,其發生有以下特點:

一是發病比較突然,在短期內集中發生。大多在天氣條件出現急劇變化時突然發病。

二是發病面積大、病株率高。在一個地方,有多個田塊的水稻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病,發病田塊出現症狀的水稻葉片比例高。

三是症狀大致一致。一般在水稻上部葉片的葉尖發病,病部通常3~5釐米長,長的可達病葉的一半,病部以下葉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點。從寄送來的病株看,病葉沒有稻瘟病、胡麻葉斑病等常見水稻病害的症狀,可以初步診斷為缺鉀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變。

四是不同田塊差異大,發病田塊水稻根系大多生長不良。發病田塊通常沒有能夠及時擱田或擱田質量較差,很多田塊到水稻孕穗期(有明顯的穗苞)至破口期田間土壤仍然較爛,田間水稻根系生長不良,黃根多、白根少,甚至有很多黑根。五是天氣平穩後,病害通常會停止發展,新抽生的葉片不再表現症狀,但也有部分田塊新生葉葉尖仍然出現病症。

根據上述發病特點,綜合各方面因素看,近期各地大面積水稻葉尖發紅、發黃,主要是生理性病變,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不良的天氣條件下,水稻根系生長不良,吸收水分、肥分的能力下降,出現生理性缺鉀等症狀。

7月底8月初,江蘇各地水稻已陸續進入拔節長穗期,低溫陰雨寡照使水稻脫水擱田困難,水稻根系缺氧,不利於根系生長和下扎;無效分櫱增多,高峰苗數高於上年同期;群體幹物質積累速度下降,水稻生育進程延緩,生育期較上年同期推遲3~4天。連續陰雨還影響了穗肥的正常施用,肥料流失也較嚴重,降低了穗肥的施用效果。田間鬱閉度大,還使水稻紋枯病和稻瘟病發生加重。

擱田困難的田塊,一方面水稻群體大、營養生長旺盛,對鉀素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水稻根系生長不良,吸收鉀肥的能力下降,即使田間土壤中有較多的鉀素養分,水稻也不能吸收,並因生理性缺鉀出現葉尖發黃、發紅等症狀。另外,擱田困難的田塊,通常肥料正常施用也會受到影響,肥料流失也較嚴重,鉀肥施用量少、流失多,會導致土壤缺鉀,進而水稻出現缺鉀症狀。

8月底9月初全省出現低於15℃的低溫天氣,會使水稻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溫度低於15℃時水稻根系活力極弱),容易引起生理性缺素症狀。

處理措施

上述各地大面積出現的水稻葉尖發紅、發黃現象,在往年水稻生長過程中也常有發生。安徽省曾有一農戶的300畝雜交稻發生過類似情況,發病後10天左右,經檢查病苗,病株主莖已拔長3個節間,下部葉片葉尖上有缺鉀引起的病斑,而新抽生的葉片基本正常,因而建議加強栽培管理,促進根系生長,對重病田適當噴施鉀肥。半個月後農戶反映,稻苗全部恢復生長,新葉長出後下部病葉被掩蓋。期間僅噴施了一次磷酸二氫鉀。

水稻進入孕穗至破口抽穗期,生產上對發病田塊重點應加強管理,採取溼潤灌溉的方法保根、護根。對前期擱田不良、目前田土仍然較軟甚至很爛的田塊,仍然要堅持軟擱田,即使水稻處於抽穗揚花期,只要田間不出現大的裂縫,都可以不上水;需要進水治蟲時,宜灌薄層水,保水3天左右排水露田。另外,上述發病田塊一般來說水稻根系生長都不是太好,在灌漿中後期遇低溫時容易發生生理性青枯現象,目前更應加強養根護根,並注意在北方冷空氣南下出現低溫天氣時灌深水護苗,天氣穩定後再排水露田。

目前對發病較輕的田塊,一般不需要採取其他的措施,水稻生長能逐漸恢復,對最終產量影響不大。發病重的田塊,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有利於病株恢復。鉀肥施用量少,或者肥料流失多的田塊,可能存在土壤缺鉀的情況,對這部分田塊應適當增施鉀肥,一般可以每畝施氯化鉀5~10公斤。

注意事項

1、稻田噴施敵百蟲、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機磷農藥,在用藥量過大、施用濃度過高時可能對水稻產生藥害,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點,特別是在高溫期用彌霧機施藥時藥害更容易發生。

2、水稻葉尖發黃可能由缺鉀引起,噴施尿素等氮素肥料會加重缺鉀症狀。如果稻葉健康部位沒有因缺氮引起的落黃現象,不要噴施尿素。如果稻葉健康部位有落黃現象,可以將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噴霧,每50公斤水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克。

3、稻田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不能過大,否則可能對稻苗產生傷害,一般按0.2%~0.3%的濃度噴霧。

4、出現葉尖發紅、發黃症狀的水稻品種。種植該品種時應加強肥水管理,避免田間長期積水、漚根。




張澔天


大家好我是三農創作者,鄉村大米1243,現在是水稻紅葉黃葉期,田裡水稻葉片、葉尖發紅,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想找個比較好的防治方法。這方面也不是特別專業,一些關於可能造成水稻葉片、葉尖發黃的原因,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仔細閱讀、對比,也希望出現此類問題的朋友能夠早日找到防治方法! 其實,水稻葉片發黃是很常見的現象,但造成水稻葉片發黃的原因卻有很多。比方說水稻中毒性發黃、缺素髮黃、肥害藥害發黃、病害發黃或者生理性早衰造成的發黃。農民朋友要仔細辨別,並對症防治。 下邊小編詳細的為大家講解下各種造成水稻葉片發黃的原因及表現症狀


: 1、生理性早衰黃葉 症狀:黃葉由下向上蔓延,病葉多表現為橙黃色,有一定金屬光澤,成片或全田發生,黃葉上沒有病斑,沒有菌膿物。 發生原因:生理性早衰黃葉是由於水稻生長後期根系活力衰退,或脫水脫肥引起的一種生理性黃葉現象,有的與品種有一定關係。 防治方法:選用抗早衰的水稻品種,後期防止稻田斷水過早,保持溼潤灌溉等辦法。 2、缺素髮黃(缺素髮黃分多種情況) ①缺鉀發黃。 發生原因:主要發生在大量施用氮、磷的高產稻田。 症狀:初期表現為生長緩慢、株形矮小,分櫱少,葉片挺直,頂端葉片叢生狀。新葉暗綠色無光澤,下部老葉尖端首先發黃,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點,後沿葉脈向基部擴展,後整株葉片變成赤褐色,有的甚至枯死,遠看像被火燒焦一樣,這是典型的缺鉀赤枯病。 防治方法:出現這種症狀要立即排水,採用間隙灌溉,及時追施鉀肥(如氯化鉀、草木灰等)。 ②缺氧發黃。 症狀:主要是從老葉片的尖端開始發黃,後逐漸由莖葉延至心葉,後發展至全株成黃綠色。嚴重時由葉尖、葉緣向內枯黃,秧苗生長緩慢,遠看秧苗一片黃色。 防治方法:出現這種症狀狀應及時追施尿素、碳酸氫銨等速效氮肥。 ③缺鋅發黃。 發生原因:主要發生在山區的冷浸田,一般在插秧後20天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期。 症狀:葉基部中脈先黃化,後呈黃紅色或紅褐色斑點,葉片變窄,葉脈發脆易斷,葉片老化較快,新葉長出速度慢並葉片細窄,基部和中脈失綠變褐色。 防治方法:可用硫酸鋅等肥料進行補救,如用0.1%的硫酸鋅進行多次葉面噴施,效果很好。


  3、中毒性發黃(分為硫化氫中毒和有機酸中毒) ①有機酸中毒。 症狀:稻株根系萎縮,很少生髮新根,植株根系表皮發生脫落,葉色顯黃,或產生萎縮現象,嚴重時下部葉片枯黃而死。 防治方法:凡發生中毒性發黃的稻田應立即排水曬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氧排毒。並結合中耕,在曬田覆水時施用氮、磷、鉀速效肥料,以改善稻株的營養條件。在有機酸過多的稻田,可施用土壤改良劑,如生石灰等以中和酸性,消除有害物質。 ②硫化氫中毒。 症狀:根系發黑,並有臭雞蛋氣味,白根少而細弱;基部老葉呈現黃褐色,葉尖枯黃,隨後老葉枯死,上部僅存一二片綠色新葉。   4、肥害或藥害引起發黃 發生原因:氨水、碳酸氫銨等肥料以及農藥如施用不當,會引起中毒發黃,導致成塊成片稻葉變成鮮黃色或金黃色,有時黃葉上有焦灼斑。藥害嚴重時,葉片出現斑點,失綠、焦灼或枯萎、或黃化,有的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若發現及時,田中可立即灌深水,或向稻株噴灑清水,可減輕藥害程度。此外,肥害或藥害發生後要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增強作物長勢,增強抵抗能力。   5、病害侵染引起發黃 ①細菌性條斑病危害引起黃葉。 症狀:心葉黃褐色枯死似假枯心苗,葉片、葉鞘上有褐色條斑,病斑上折斷中脈後可見黃色“菌膿”。後期感病時,葉片頂部至半片葉以上枯黃,遠望一片火紅。 ②白葉枯病危害引起黃葉。 症狀:在葉片的葉尖或葉緣上,先是產生黃綠色或暗綠色斑點,後沿著葉脈擴展成斑條,呈灰白色,病部與健部分界明顯,病斑上常有黃褐色的“菌膿”。 ③水稻細菌性基腐病危害引起黃葉。 症狀:心葉凋萎捲縮,有的已經變黃枯死,似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但莖基部常發黑,莖節變硬變脆,易折斷且有一股腐臭味。 病害侵染髮黃防治方法:白葉枯、細菌性條斑病、細菌性基腐病造成的黃葉,均為細菌性病害侵染後引起的,如選用多菌靈、葉青雙等農藥適時防治,並適期曬田,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強水稻自身的抗性。在病情得到控制後追施一次肥料,有利於控制蔓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可能造成水稻葉片發黃的原因、發生症狀以及相應的防治方法,希望農民朋友仔細辨別,對症,歡迎大家關注鄉村大米1243,大家互相學習交流三農,



鄉村大米


水稻發病的幾個原因及治理:


一是發病比較突然,在短期內集中發生。大多在天氣條件出現急劇變化時突然發病。

二是發病面積大、病株率高。在一個地方,有多個田塊的水稻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病,發病田塊出現症狀的水稻葉片比例高。

三是症狀大致一致。一般在水稻上部葉片的葉尖發病,病部通常3~5釐米長,長的可達病葉的一半,病部以下葉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點。從寄送來的病株看,病葉沒有稻瘟病、胡麻葉斑病等常見水稻病害的症狀,可以初步診斷為缺鉀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變。


水稻葉尖發紅、紅黃的處理措施:

水稻進入孕穗至破口抽穗期,生產上對發病田塊重點應加強管理,採取溼潤灌溉的方法保根、護根。對前期擱田不良、目前田土仍然較軟甚至很爛的田塊,仍然要堅持軟擱田,即使水稻處於抽穗揚花期,只要田間不出現大的裂縫,都可以不上水;需要進水治蟲時,宜灌薄層水,保水3天左右排水露田。另外,上述發病田塊一般來說水稻根系生長都不是太好,在灌漿中後期遇低溫時容易發生生理性青枯現象,目前更應加強養根護根,並注意在北方冷空氣南下出現低溫天氣時灌深水護苗,天氣穩定後再排水露田。


梨梔源


打農藥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70, "thumb_url": "2447f000046db74df1c76\

伐不易


可分為兩種,一是細菌性斑病,這是由細菌侵染造成的。二是生理性缺甲。缺鉀的水稻 植株矮小呈暗綠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