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醺酒、打架、鬥毆,不良少年?為何我們對搖滾總是充滿誤解?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音樂會現場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我想阻止我的孩子聽搖滾音樂,做錯了嗎?”。

然後一位名叫“不小魚”的網友反問了這位家長:您所定義的“搖滾樂”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您要阻止孩子呢?如果真正的搖滾樂並不是你所想像的搖滾樂,您還會阻止孩子麼?你又憑什麼去阻止您的孩子呢?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這位網友的回答一針見血。其實在中國,很多人都不知道“搖滾樂”是什麼。而稍微有點印象的人,又喜歡把搖滾和不良少年的形象捆綁在一起。這群不良少年品行惡劣。和成績優異的學生相比,他們頹廢、叛逆、逃課、蹦迪、醺酒、打架,還時常擺出一副桀驁、厭世和不羈的表情。

但憑良心說句公道話,每一個行業都會有“標杆人物”和“不良人物”。大家之所以把焦點全放在搖滾人的身上,不過是因為搖滾樂廣受大眾關注,所以它的問題也更容易被放大而己。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音樂會現場

事實上,在眾多玩搖滾的音樂人中,也不乏品性好,成績優秀的學霸。比如Queen的吉他手布萊恩·哈羅德·梅。梅不僅入選《滾石》百名最偉大吉他手大師,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博士。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英國樂隊Queen的吉他手布萊恩·哈羅德·梅

梅從小就是一個學霸,他的天文學論文發上《Nature》期刊,他還是利物浦某大學的校長,曾為NASA製作出了第一張冥王星的立體照片。而玩搖滾只是梅其中的一個興趣。他從未曾因此而耽誤工作和學習。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搖滾樂和頹廢、不健康畫上等號。而忽略了搖滾樂所體現出來的獨立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搖滾手勢區分

在西方,搖滾樂屬於主流音樂且擁有眾多粉絲。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萬人合唱的壯觀景象。

很多領導人都是搖滾樂的崇拜者,比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被“貓王”迷倒,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受訪中也曾表示:“愛爾蘭總理埃亨和我這一代人都是在披頭士的影響下長大的。”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萬人合唱畫面

而搖滾樂之所以能夠成為大眾音樂的代表,是因為它的歌詞根植於大眾土壤,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音樂上看,它不像古典音樂和爵士樂那樣在技術上具有較高標準和要求,它是相對簡單的,不需要太多專業訓練就可以融入其中的一種音樂,正是這個大眾音樂特性使其被人們廣泛接受。


搖滾樂的起源

搖滾樂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美國青少年因為生於和平年代,而且家境優越,所以和父輩的諸多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較之於父輩,他們更關注精神上的獨立、滿足和解脫。他們急於掙脫父母的管束,對父母安排的“星光大道”不屑一顧。

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與愛好,擺脫父母那種傳統生活方式的禁錮,形成開始變得反叛。就在此時,一種節奏強勁、無拘無束的黑人音樂引起了他們的興趣。這種音樂便是後來的搖滾樂。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而“搖滾樂”(Rock’n’ Roll)這個名稱則是由克利夫蘭電臺的DJ,Alan Freed根據一首節奏布魯斯歌曲的歌名《我們要去搖,我們要去滾》(We’re Gonna Rock,We’re Gonna Roll)創造出來的。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當時身為DJ的Alan為了在節目中播放黑人音樂,又不引起種族紛爭。所以便想了一個辦法,把這種黑人音樂稱為“Rock’n’Roll”。沒想到白人聽眾們聽了後便徹底地迷上了這種音樂形式。從此,搖滾樂走上了西方的流行樂壇。

從本質上看,搖滾樂是美國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結合,其分支包括民謠搖滾、迷幻搖滾、硬搖滾、藝術搖滾、重金屬、朋克等。在漫長的發展與演變中,搖滾樂對其他流行音樂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經常在靈魂樂、雷鬼、迪斯科、說唱等音樂中看到它的影子。


搖滾樂的發展

一開始,搖滾樂的歌詞並沒有太深刻的內容,都是青少年發洩情緒的一些表現,跟嚴肅的社會問題更沒有太大關係。

直到“貓王”以搖滾樂震撼了整個世界。搖滾樂不再是“衝動”的青少年文化,而是被音樂人用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貓王”的舞臺演出

搖滾開始變成音樂人對人生和現實的深刻思考,而不僅是一群不良少年的放縱與狂歡。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搖滾樂的深入發展,它開始涉及各類社會問題,使其成為反映社會思潮的重要窗口。

“披頭士”與“滾石”的火熱使搖滾樂得以繼續發展。這些搖滾樂隊在商業和文化上的成功,讓人們徹底改變了對搖滾樂的看法:搖滾樂不再是譁眾取寵的青少年文化,而是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與巨大的文化和商業價值。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英國樂隊披頭士合照

70年代,美國退出“越戰”,反戰呼聲日漸平息。民權運動也轉入低潮,黑人的法律保障基本實現。因為眾多社會問題都得到了平息,所以人們對政治的關心程度也日益減弱。

因此,此時的音樂風格上開始偏向柔和,出現了輕柔搖滾、鄉村搖滾和重金屬。同時,搖滾樂開始和其他音樂廣泛融合,出現了爵士搖滾、藝術搖滾、雷鬼樂、靈魂樂等融合性搖滾樂。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國內某說唱類綜藝節目

80年代之後,錄影帶、合成器、鼓機、磁帶、CD和網絡的出現,讓搖滾樂在全球範圍內普及。大量優秀的搖滾巨星在樂壇湧現,比如我們熟悉的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布魯斯和U2等。

世界各地興起玩搖滾的風潮,包括中國流行樂壇的Beyond和崔健也投身於搖滾樂中。搖滾樂也不再侷限於單一的某種風格,而是進行跨領域結合。


真正的“搖滾精神”到底是什麼?

隨著“搖滾文化”的傳播與擴散。“搖滾”的概念被逐漸泛化,而成為一個廣義概念。它既包含了搖滾樂,也包括了它誕生背後的社會思潮和文化運動。

儘管它自一出生便戴上了“叛逆”的標籤,可它的精神內核卻毫不膚淺。

音樂人崔健曾說過,其實搖滾精神是人的精神,因此我們不必太強調“搖滾”這兩個字。搖滾精神是對生活的反抗,對自由和平等的呼喊。它注重個人的價值體現,提倡對個人審審美和價值取向的包容。它既關注社會現實,也思考生命、自由和死亡等哲學問題。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正如《聲音與憤怒》中所言,“我們之所以關注搖滾與時代的關係,一方面是音樂或任何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都會被政治環境乃至時代精神所形塑;另一方面不論音樂人或者其他藝術家,總有許多人在思索時代的矛盾,記錄其所生存體制的幽暗,以及這些環境對人的壓抑。許多人甚至進而透過文化的力量推動社會變遷,在‘此時此地’”。

希望通過今天的普及,能讓大家更加客觀地看待搖滾樂。雖然在中國,搖滾樂一直都只屬於小部分人的狂歡。因為不被理解,也因為聽眾的品味和市場需求受限。

但搖滾樂依然陪伴了這些人度過了最熱血的青春,而搖滾精神則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充滿韌勁與魄力。帶著熱忱與理想,度過生命中每一個幸福和艱難的時刻。

正如Queen在《We will rock you》中所唱,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這大概就是搖滾的力量和意義吧。

醺酒、頹廢、不良少年?你所以為的“搖滾精神”,其實都是錯誤的


  1. 《歐美流行音樂簡史》,【中】尤靜波
  2. 《聲音與憤怒》,【中】張鐵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