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子進山種地養豬,進城陪三個兒子讀書,兼顧口糧和孩子教育


安康嵐皋縣官元鎮團興村,80後鍾少彩的家在一個山頂上,趁著天晴,鍾少彩把2000多斤稻穀又曬了一天。家門口2畝多梯田插秧、收割都是她一個人完成的。有了這些稻穀,一家6口吃的大米就不用花錢買了。

鍾少彩的老公在外地打工,三個兒子在縣城讀書,一個上高三、一個上初三、一個上小學五年級,家裡還有84歲的公公。她家在縣城有一套100平米的移民安置房,這樣三個兒子在縣城上學就很方便,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公公住不慣縣城的樓房,還是留在大山裡,鍾少彩只好在縣城和老家兩頭跑著。

結婚後,老公到礦山及建築工地打工掙錢,鍾少彩留守大山,種地養豬,帶娃,照顧老人。苗條瘦弱的她幹起農活來像個漢子,上百斤重的谷袋抱著就走,也不覺得有多難。

84歲的公公走親戚去了,山上的家就鍾少彩一個人在忙碌,就是在家,鍾少彩也不讓公公幹農活,鍾少彩說,公公健健康康生活著就是後人的福氣。

這處土坯房是公公蓋的,房子邊有一片竹林,看著很美。在縣城有了安置房後,鍾少彩多次動員公公進縣城住樓房,但公公就是不去,他留戀他的老窩。

到縣城有100多里,鍾少彩騎摩托往返於兩地間。那輛跨騎的大摩托車騎壞後,買了輛踏板摩托車。鍾少彩說:“從縣城到山頂上的老家要騎行2個半小時,習慣了也不覺得有多遠。”

除了種2畝多水稻,還種了六七畝旱地,苞谷、土豆、紅薯、蔬菜都種,自家吃的菜基本不用再買。

鍾少彩每年都要養兩三頭豬,留足自家吃的肉,還能賣一點。鍾少彩說:“那麼大一個家,自己不種點不養點,啥都靠買是不行的,我們也沒有這個經濟條件。”

山上本來人就少,這幾年易地安置力度大,有不少農戶已搬家,鍾少彩家也搬到了縣城,但老家的土地不能荒廢,鍾少彩在山上種地養豬,解決一家人的口糧問題。

門前的枇杷樹每年都能結不少果子,山坡坡上的水田每年都能收幾千斤稻穀,出嫁前沒有種過地的鐘少彩也喜歡上了高山上的田園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