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之間的經濟帳,應學學李嘉誠

老話說:親兄弟,明算賬。意思是在涉及到利益的時候,即使親兄弟,也不能糊里糊塗,要算的清清楚楚,因為人都是利己主義者。

分好家產,親情才可能維繫好。這些樸素的道理,理應秉持。可在現實中,既能公平分家、又能保持和睦的情況不多,倒是分家前情深義重、分家後形同陌路的情況不少。甚至有的老死不相往來,這裡邊有很多值得探討的道理。

親人之間的經濟帳,應學學李嘉誠

01

李嘉誠,曾經的華人首富,他的和平分家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去年5月份,他宣告退休,只保留了一個基金會和顧問的職務。他的長江系交給了大兒子李澤鉅接管,對小兒子給予資金上的支持。

早在1980年,李嘉誠就開始了分家的部署,2012年就做了安排。他的分家方案不是簡單的把財產一分為二,平均分配,而是根據兩個兒子的特質做不同的安排。

親人之間的經濟帳,應學學李嘉誠

02

大兒子老成持重,性格沉穩,更偏向保守,把掌門人傳給大兒子,符合李嘉誠的風格。小兒子李澤楷敢於冒險,處事激進,不甘於保守,具有強烈的獨立精神,李嘉誠則給予現金上的分配,支持他按照自己的興趣大力拓展。

李嘉誠根據兩個兒子不同的興趣愛好做了不同的安排,最大限度地照顧到個人的特長,達到了各方都滿意的結果。

按照他的說法:“讓兩人可以有兄弟做”,他曾公開講到:“用分家來傳承,而不是等他去世後,下一代用訴訟來分家”。

親人之間的經濟帳,應學學李嘉誠

03

普通人的分家,只是簡單地把家產一分為二,談不上什麼傳承精神;有的甚至連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過於偏向某一方,鬧得家庭不睦,甚至對簿公堂。

這其中,一家之長能否做到英明,是一個家庭是否和睦的關鍵。一個開明的老人,可以趁身體還硬朗的時候,妥善處置好財產,把情況說明,把道理講透,讓子女們落得心安,自己也可以享受一個幸福的晚年,何樂而不為?

四川某市有一對老夫妻,女的80多歲,身體多病,住院後沒多久生活就不能自理了,男的年歲也大了,就把母妻子的退休金交給長子管理,委託他照顧母親,但後來兩個女兒發現錢並沒有用在母親的身上,造成母親營養嚴重不良。為此,一家人爭執不休,最後鬧到法院,原本和睦的一家,從此有了隔閡。

親人之間的經濟帳,應學學李嘉誠

會處置財產的,就幸福;處置不當的,就遭殃。李嘉誠的家產處置告訴我們:分家,不僅僅是分財產,更重要的是把做人的道理和秉承的孝道一併傳承,讓正確的價值觀延續下去,這比單純的分配財產更有意義!


啟迪思想,成就靈魂,喜歡就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