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嗎?

林丹智慧


1727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蒙古在中國境內。 1911年,12月6日,在沙俄策劃下,外蒙古叛變分子擅自建立所謂“大蒙古國”,奉活佛哲布尊丹巴為“皇帝”。次年,俄國與這個非法政府簽訂《俄蒙協定》,俄國監護外蒙古的內政外交,成了外蒙古的太上皇。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成立,得到蘇俄幫助,攻佔庫倫(後改稱烏蘭巴托),宣佈獨立。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中國政府未予承認。1945年8月14日,中國照會蘇聯,待戰勝日本後,以現在的邊界為界。日本投降後,當年10月20日,蒙古公民舉行投票,結果100%擁護獨立。1946年1月5日,中國南京國民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至此,蒙古最終脫離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鄰國,亞洲的一個新興國家。

關於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與中國的關係,這是一個征服王朝,並不是中國的朝代。他的意見是對的。成吉思汗建立的龐大帝國,東到東北亞、西到中亞和部分的中東,南到印度半島的大部分。蒙古大汗,是由若干封建的汗國,共同推舉,作為共主。最初,成吉思汗的幾個大兒子們,各自領有土地,稱為四大汗國。中國部分,和蒙古草原東半邊的老基地,所謂“腹裡”,按照蒙古習慣,則由看家的小兒子拖雷管理。除了五個領地外,還有一些分封的小汗國,而且原來的四大汗國,經過兩、三代,分分合合,也有許多變化。蒙古大汗國的各個部分,都逐漸和分封地的原有居民逐漸融合,接受了他們的文化,也容納了地方的精英。在這一個多元、共存大集團中,中國雖然已經全部被蒙古征服,然而,只不過是蒙古大汗國中的五分之一,甚至只是較小的部分。

忽必烈在中國建立元代,等於是自成格局,在他治下的漢地部分,可以稱為“中國”,他的朝代,可以是中國列朝的一部分。朱元璋建立明代,在中國歷史上,元代終結了。但是蒙古人在舊日“腹裡”,並沒有被中國人取代。後元或是北元,繼續存在。明代的中國,與蒙古之間建立了從東到西的邊牆,這就是萬里長城。許多人以為,這一條長城,就是秦始皇時代建立的邊塞,其實,明長城劃下的邊界線,比較秦漢的邊界,更向南收縮。

假如我們將大蒙古帝國,與忽必烈以後的元代分別處理,則蒙古征服的大部分地區,其歷史不在中國進行。中國人不能將蒙古人征服的後果,攬為己有;也不必將忽必烈以後的元代,當作中國以外的歷史。

元朝當然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元朝1271年入關稱帝建都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歷時97年,1368年為朱元璋所滅,末代皇帝為元順帝。朱元璋改大都為燕京,由皇四子後來的永樂皇帝燕王朱棣鎮守。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被蒙古貴族擁戴為大汗,標誌著大蒙古國的建立。此後歷經窩闊臺、貴由、蒙哥三代大汗,直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於漢地為止,這半個世紀的歷史在蒙元史上被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忽必烈和成吉思汗在武功上是千古難見的帝王,可與之匹敵的帝王屈指可數,但在文治上元朝採取民族隔離制度造成占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反叛不斷,也是元朝速亡的原因。應該算譭譽參半吧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評定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標準,現在評定蒙古帝國或者後來的元朝是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自然也要有一個標準,我先說一下我所理解的評定標準。

毫無疑問,漢人創建的帝國是沒有任何爭議的,甚至像唐朝這樣帶有胡人血統的王朝也沒啥爭議,存在爭議的只會是一些純粹的少數民族政權,比如遼、金、以及現在的蒙古。在我看來,如果一個政權可以算作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這個政權的建立者在今天看來是中國人,或者說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出生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的。這個標準應該沒有任何爭議吧,如果一個外國人建立一個政權,然後在歷史上統治整個中國,那隻能算作是當時中國人的一次亡國。

好,既然標準確定了,那麼問題來了,蒙古帝國的建立者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根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出生在今天外蒙古境內的斡難河畔,也就是說,從今天的角度看,成吉思汗是徹徹底底的、土生土長的外蒙古人,一個外國人,跟我們中國的內蒙古沒有一點關係。

而斡難河畔也是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部落的發祥地,由於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被統一稱作“蒙古”,因此斡難河畔也成為後來的蒙古族的發源地。

所以,如果今天的我們仍然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算作我們自己的歷史,那麼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國)會怎麼看?我們的做法跟今天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大家愛國的心情可以理解,都希望我們的歷史越輝煌越好,蒙古和元朝的疆域那麼大也必須是我們的,但凡事最好還是客觀一些比較好,尤其是比較嚴肅的歷史問題。成吉思汗,無論從當時看還是從現在看,他都是出生在外國的土地上,也是從外國的土地上發家,然後走出蒙古高原向四周侵略擴張的(當時的蒙古部落和位於中國北方的金國有世仇,是死敵關係,因此當時的蒙古部落是不屬於中國範圍的)。

既然蒙古帝國是由外國人成吉思汗建立的,那麼蒙古帝國的衍生產物元朝自然也不能算作中國歷史,畢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皇權一直歸屬於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而這個黃金家族全部都是從斡難河一步步走出來的。

說起元朝或者蒙古,我還想多說幾句,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漢人的社會地位最為低下,最被人看不起的時代就是元朝。據《蒙兀兒史記》記載,當時蒙古統治者把他的“子民”分為四等,而當時原本在南宋境內的漢人是最卑賤的第四等,是最受壓迫的一類人;此外,蒙古在侵略西夏、金和南宋的過程中,幾乎每到一處都要屠城,手段殘忍至極,在今天的西方人眼裡,成吉思汗是“恐怖”的代名詞,是魔鬼的化身,我想在900年前,當時身處西夏、金和南宋境內的中國人肯定也是這麼想的。

相反的,我們拿另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遼國(也就是契丹)做一個對比,契丹族是發源於今天的內蒙古境內,我國土生土長的草原民族,他們在建立了強大的大遼帝國之後,為了防止契丹人搶掠漢人造成漢人的不滿,特意建立了一國兩制制度,北面官以契丹法律管理契丹人,南面官以漢人的禮法和制度管理漢人,可以說漢人基本實現了自治,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才是徹徹底底的中國歷史,契丹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曾經明確說過自己是中國人,而無論是契丹的哪位皇帝,都對漢人平等對待,這樣的態度才是一箇中國政權該有的,而元朝或者蒙古,更像是一種侵略;事實也證明,不尊重漢文化的元朝統治者不足百年就被趕回了草原。


北宋書生耶律蕭


毫無疑問,是的!有理有據,且聽我慢慢道來。首先,據考蒙古族應是匈奴鮮卑與其他民族融合後產生的民族,而匈奴鮮卑眾所周知是華夏族脈的分支,所以,說蒙古族是華夏親族也沒有什麼問題!

第二,蒙古族文化受中原文化影響很大,其在興起之前也臣服於遼國、金國這些中國正統王朝,文化上的關係淵源很深,而遼、金都是正統的中國王朝,也深得漢文化薰陶。



第三,蒙古分家後的元朝獲得了明朝正史的承認,而元朝既是蒙古的本部所在也是四大汗國的宗主,元朝作為中國少數民族執政的王朝,明朝承認其正統地位併為他修史,而元朝建立後亦為遼、金、宋三朝(正統繼承)修史亦是一個反向證明!


第四,主要活動範圍,雖然蒙元漢化程度不高,但其興起之地基本在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漠北漠南的傳統活動範圍,屬於匈奴鮮卑遼國舊地,文化亦受他們影響!

第五,雖然外蒙獨立了,但現今內蒙的蒙古族數量遠超外蒙古的人口數量,代表蒙元正統的黃金家族亦在中國內蒙古!中國更有資格納蒙古族歷史!

以上五條足以證明:蒙古帝國是中國歷史!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但由於蒙古帝國的征服範圍太大,遠超傳統的中國疆域勢力範圍,因此學界一般不主張把蒙古帝國及分裂後的欽察汗國與伊爾汗國的版圖納入中國的歷史疆域統計,僅把主體疆域在現今中國範圍的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納入歷史疆域。但這不代表否定蒙古帝國是中國歷史!



蒙古帝國和元作為少數民族為主角的政權,雖然不是漢族的王朝,但今天的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其民族作為現今中國56個民族之一,縱然有少數人的分家(外蒙古的獨立)也並不能改變蒙古帝國與元朝是中國歷史一部分的事實!


龍拳舞秀


蒙古帝國歷史的一部分是。發生在現代中國國土和近代曾屬於中國國土範圍內對中國後續歷史進程有顯著影響的歷史,當然是中國歷史。




但比如蒙古西征歐洲和西亞,以及後續蒙古在西亞東歐各汗國之間的爭鬥,當然就不是中國歷史。

這樣說有些網友可能會有異議,因為很多網友喜歡把歷史簡化成或黑或白,很多問題非是即非。要麼是我國,要麼不是我國,歷史上這個政權是我國,同時期別的政權就不是我國。但真實的歷史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歷史上的政權他們在現代的繼承者都是相互重合的,而且不是排他性的。很多歷史國家在現代都有不止一個繼承者,這個政權的歷史被多個國家都視為本國曆史;同樣,很多現代國家也可以是同時存在的多個歷史政權的繼承者,將他們的歷史都視為本國曆史。這兩種情況都很正常。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羅馬帝國,其疆域包含數十個歐洲和非洲國家,其中多數也都將羅馬帝國視為本國曆史的一部分。所以這才是歷史的常態,因此蒙古帝國的一部分歷史被視為中國史也是理所應當的。


桃花石雜談


這要看狹義還是廣義,如果不算,清朝就能算了?看是史學家還是政治家看這個問題,在現在這個政治論調裡,首先坑定元朝是中國,否則突厥斯坦是可以成立的。

我們不是上面兩者,屬於白丁,那就拿大白話來說:老李家上下家譜十八代,但其中幾代由於單傳,無子嗣,招上門女婿來生了下一代,延續至今,你說現在的老李家還是老李家嗎?過繼的女婿算老李家人嗎?

如果想世界和平,那就從建立元開始算,但蒙古帝國的前半段只能算做一部分。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那地方叫啥,他之前的文明算做美洲文明,還是美國文明?顯然不能算美國文明。

這時就又有一個介點了,那就是統治。三國時,魏蜀吳,那個能單獨算做中國嗎?不能!為什麼晉就算,說白了就是基本佔據了中原及所謂中國的大部分地域統治。

通常來說,就是這個國度,在政治及軍事統治之下,範圍之內的土地、民眾(含民族)都算做這個國家。而中國相對來說是從語言文化等延續下的地域,來去界定中國所屬。朝貢國在原則意義上不算。而新疆及西藏從古就有都護府的統治及駐軍。而最可惜可悲的是近代獨立出去的外蒙。之前他算清政府的一部分。

所以,對於我們白丁來說,說再多都權當瞎掰。廣開言路是好,有自己的歷史評定就好,較真或者成為網絡噴子就不對了。一條五百讚的言論,就有150多條的噴子在罵人。我也是醉了。


奮清揚


評定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標準,現在評定蒙古帝國或者後來的元朝是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自然也要有一個標準,我先說一下我所理解的評定標準。

毫無疑問,漢人創建的帝國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存在爭議的只會是一些少數民族政權,比如遼、女真、以及現在的蒙古。在我看來,如果一個政權可以算作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這個政權的建立者在今天看是中國人,或者說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出生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的。這個標準應該沒有任何爭議吧,如果一個外國人建立一個政權,然後在歷史上統治整個中國,那隻能算作是當時中國人的一次亡國。

好,既然標準確定了,那麼問題來了,蒙古帝國的建立者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根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出生在今天外蒙古境內的斡難河畔,也就是說,從今天的角度看,成吉思汗是徹徹底底的、土生土長的外蒙古人,一個外國人,跟我們中國的內蒙古沒有一點關係。

而斡難河畔也是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部落的發祥地,由於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被統一稱作“蒙古”,因此斡難河畔也成為後來的蒙古族的發源地。

所以,如果今天的我們仍然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算作我們自己的歷史,那麼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國)會怎麼看?我們的做法跟今天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大家愛國的心情可以理解,都希望我們的歷史越輝煌越好,蒙古和元朝的疆域那麼大也必須是我們的,但凡事最好還是客觀一些比較好,尤其是比較嚴肅的歷史問題。我們不要因為我們國家也有蒙古族就盲目認為蒙古帝國是我們的歷史,殊不知蒙古族的發源地都是在別人家的土地上。成吉思汗,無論從當時看還是從現在看,他都是出生在外國的土地上,也是從外國的土地上發家,然後走出蒙古高原向四周侵略擴張的。

既然蒙古帝國是由外國人成吉思汗建立的,那麼蒙古帝國的衍生產物元朝自然也不能算作中國歷史,畢竟皇權一直歸屬於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而這個黃金家族全部都是從斡難河一步步走出來的。

說起元朝或者蒙古,我還想多說幾句,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漢人的社會地位最為低下,最被人看不起的時代就是元朝。據《蒙兀兒史記》記載,當時蒙古統治者把他的“子民”分為四等,而當時原本在南宋境內的漢人是最卑賤的第四等,是最受壓迫的一類人;此外,蒙古在侵略西夏、金和南宋的過程中,幾乎每到一處都要屠城,手段殘忍至極,在今天的西方人眼裡,成吉思汗是“恐怖”的代名詞,是魔鬼的化身,我想在900年前,當時身處西夏、金和南宋境內的中國人肯定也是這麼想的。

相反的,我們拿另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遼國(也就是契丹)做一個對比,契丹族是發源於今天的內蒙古境內,我國土生土長的草原民族,他們在建立了強大的大遼帝國之後,為了防止契丹人搶掠漢人造成漢人的不滿,特意建立了一國兩制制度,北面官以契丹法律管理契丹人,南面官以漢人的禮法和制度管理漢人,可以說漢人基本實現了自治,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才是徹徹底底的中國歷史,契丹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曾經明確說過自己是中國人,而無論是契丹的哪位皇帝,都對漢人平等對待,這樣的態度才是一箇中國政權該有的,而元朝或者蒙古,更像是一種侵略;事實也證明,不尊重漢文化的元朝統治者不足百年就被趕回了草原。


用戶3278175866


這個問題問的簡直猶如《大英帝國的歷史是屬於新西蘭歷史中的一部分嗎?》或者《大日本帝國的歷史是屬於韓國曆史中的一部分嗎?》這麼可笑。廣義上的大蒙古國的歷史,如果屬於中國史,那麼蒙古共和國怎麼辦?中亞五國怎麼說?假設現如今西夏、花刺子模、西遼、金等政權依然存在。那麼這些國家怎麼看待你中國的這種說法?我們定義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的歷史,絕不能用帶有明顯政治作用的方法去定義,如果所有國家都可以自說自話,不顧旁人的中正看法,那麼世界歷史就亂套了,我們知道,世界上最廣泛認同的大蒙古國定義為已經滅亡的國家,而蒙古人的後裔中自己認同為自己是蒙古族的人數約為520萬 分佈在蒙古國 中國內蒙 新疆 西藏 甘肅 青海 寧夏 雲南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圖瓦共和國 俄羅斯 德國 等,還有一部分蒙古族後裔包涵蒙古血統而自己不認為自己是蒙古族的現代人,/<font>約佔人類總數的20%,大概15億人。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國內“專家”們的說法,蒙古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那麼以上所有蒙古後裔們可能都同樣的理由覺得蒙古歷史屬於他們所在國的歷史,當然他們不會這麼認為,因為國內“專家”的這套說法目前只在國內有市場,出門五百米,再這麼振振有詞的說歷史,別人會以為這些“專家”是精神病的。


張文遠都重複


蒙古帝國是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其實就是個屁股坐哪邊的問題,如果你是跟著中國人的思維走的話就會認為它毫無疑問是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是跟著西方人的思維走的話那麼就會竭力否認它是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歷史的解讀卻會因為每個國家每個人利益的不同而產生各自不同的解讀,比如在我們國家許多人都認為所謂的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割讓了尼布楚等大片國土根本就不平等,我們可以找出歷史歸屬等一大堆證據來證明尼布楚等地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然而俄羅斯人的想法則恰恰相反,許多人都認為《尼布楚條約》屬於喪權辱國被迫向清帝國割讓土地的不平等條約,他們的理由就是清王朝並沒有駐軍有效佔領雅克薩等地區,所以按照西方人的強盜觀點,既然你自己不對你的土地加強控制我長期佔領了自然就歸我了,如果你知道這一點不知道會不會氣的吐血呢?

所以說對客觀歷史的解讀實際上就是個你屁股決定坐哪邊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會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解讀,關於蒙古帝國的歸屬問題其實也是一樣的,雖然我們可以舉出充分的歷史證據證明其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但是西方國家為了製造中國內部矛盾分離我們也長期炮製元清非中國等怪論來。

歷史就是成吉思汗和其祖先原本都是中國遼金兩朝的臣民,然後蒙古帝國的繼承者元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再有繼承元朝道統的明朝和北元道統成為蒙古人博格達汗的皇太極都屬於中國,而蒙古嫡系察哈爾部等民族主體和黃金家族成員也都基本分佈在中國,所以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有資格繼承蒙元帝國曆史了。


執斧談史說事


元朝算不算是中國的歷史?

首先,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最講究的就是合法性,《易.革》裡的“湯武革命”以“夏殷失德”來證明自己順天應人的合法性,而以布衣起家的朱元璋即位詔書也有一句:“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有國百餘年,今運亦終。”可見明朝官方承認元繼宋,明承元的態度。畢竟蒙元統治中國近有百年,這是客觀事實。

其次,明朝承認元朝統治的正當性,而不是作為宋的繼承者,不僅是尊重客觀事實,而且也是為了合法繼承元朝所帶來的新領土與民眾。

宋朝的領土(北宋)


南宋的領土

元朝的領土



明朝所“繼承”的領土​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明朝開國時對於燕雲十六州(中原)、雲南(大理)、東北(金)、西藏(吐蕃、)河西(西夏)、新疆(畏吾兒)的合法統治權的雄心,這些曾經的故土早已遠離漢人太久了,他們有些更是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明朝若想要成為“遠邁漢唐”的大帝國,想要成為君臨四夷的天子,而不是像宋朝那樣小富即安的王朝,那麼他就需要一個大義,一個合法性--繼承元朝就是最好的理由。~當然,你也可以說勞資可以拳頭大,打到服,可是,你能有一個更輕鬆的接收方式,幹嘛要秀肌肉…

最後,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大家生於斯長於斯,若是否認元朝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那讓我大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四百餘萬的蒙古族同胞怎麼看?


行雲處


韓國人都是搶歷史,中國人都是扔歷史。在某些中國人看來,西夏、金、遼、元、清都不是中國王朝,甚至有些大學教授,崇洋媚外,誤人子弟,簡直是可恨至極。我的觀點很簡單,只要二十四史當中,為某個朝代寫史立傳,這個朝代肯定是中國王朝。顯然,元朝肯定是中國正統王朝!

1、《宋史》《金史》《遼史》都是元朝官修史書,斷代修史是中國人的傳統,元朝統治者既然為前朝修史,那元朝就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2、朱元璋剛剛即位,立刻下令修《元史》,也就意味著…朱元璋承認元朝的正統性以及合法性,這個毋庸置疑。

3、明太祖即位詔書說的很清楚,奉宋為正朔,元繼承宋,明繼承元。如果元朝不是中國的朝代,太祖即位詔書怎麼會把元朝寫進來呢?

4、唐詩宋詞元曲,元朝為中國歷史文化做出重要貢獻,如果不承認元朝的合法性,中國歷史文化必然出現斷層,有這種想法的中國人,與賣國賊有何區別?

5、元朝皇帝的廟號和諡號均採用中原規制,雖然元朝漢化趕不上清朝,但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認漢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