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在好萊塢,商業片領域有這樣一類電影,它們環環相扣,劇情線索有所聯繫但也並非必須,它們就是"系列電影"。只要續集視效水準略有提升或維持狀態、故事層面繼續保持吸引力,就很容易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票房神話。

觀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top20,系列電影幾乎佔領了半壁江山,尤以《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蜘蛛俠:英雄遠征》《玩具總動員4》《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等延續多年的老面孔最為典型。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當然了,在"系列電影"這個概念之上,也誕生出了"電影宇宙"這樣的構想,但無論如何,它們總歸是由系列電影這個概念衍生出的。

前幾年,在商業電影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的《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其鼎盛時期,系列3、4部單片票房均突破10億美元大關,其衍生的玩具收益更是高到離譜;但時至今日,該系列的前途可謂一片灰暗,由於《變形金剛5》《大黃蜂》的慘淡票房,該系列新作的立項綠燈基本很難亮起。

欲知道《變形金剛》真人電影為什麼會從風靡全球到如今的無人問津,離不開一個人"邁克爾·貝"。是他最早讓這個IP充滿了活力,也是他的一意孤行,讓這個系列逐漸走向毀滅。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變形金剛五部曲》導演"爆炸貝"邁克爾·貝

被諸多影迷稱呼為"爆炸貝"的邁克爾·貝,獨自把控了五部曲的導演工作。在他的商業電影裡,最吸引人的地方永遠是連續不斷的"爆炸場景"。

最早是2005年,由邁克爾·貝一手打造的科幻大片《逃出克隆島》以1.2億美元的高成本僅僅換來了1.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該片的虧損程度在1億美元之上。當時,處在失意中的邁克爾·貝一開始接觸到"變形金剛"這個概念還以為是無聊的"愚蠢的玩具電影",在斯皮爾伯格的力薦下才參觀了孩之寶公司,瞭解了整個"變形金剛世界"後,他才發覺到這將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子。最終,夢工廠和派拉蒙決定共同發行這部影片。

雖然《變形金剛動畫》風靡全世界都是上世紀的事情了,但"變形金剛玩具"的持續銷量卻證明這個誕生二十多年的IP仍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最終確定由邁克爾·貝擔任影片導演,斯皮爾伯格擔當製片人。

對影片劇本的設計,斯皮爾伯格欽點知名編劇約翰·羅傑斯為整部影片設計故事主線,而他自己也多多參與,發表了多項意見。最終,敲定了三條主線的首部曲劇本。

導演邁克爾·貝曾在自己的電影中與國防部有過多次合作,因此為《變形金剛》他也請到了軍隊參與其中。在影片中,出現了真實的霍洛曼、科特蘭和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以及五角大樓等場景。在拍攝過程中,也借到了平常並不多見的高端武器,從CV-22傾轉旋翼機、F-117"夜鷹"隱形機到C-130"大力神"運輸機、C-17"環球霸王"運輸機。

甚至於在霍洛曼空軍基地裡拍攝的幾周時間裡,上校丹尼爾·弗瑞斯還積極參與到影片製作中。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劇照:霍洛曼空軍基地

天不負人願,得到了多方全力支持的邁克爾·貝《變形金剛1》於2007年成功全球上映,僅在美國本土就拿下了超過3億美元的票房,即便是低迷的內地影市,也為之貢獻了2.8億人民幣的票房,最終該片的全球票房突破7億美元。這個IP的首次開啟至此取得了商業意義上的成功。

但與票房不匹配的是該片的口碑,在北美影評人云集的爛番茄網上,《變形金剛1》的爛番茄好評度僅為57%、IMDb網評分7.0,就連美國主流報社也給出了"一部充滿了史詩般的噪音和廢話的片子"的低評價。不過,在中國內地,該片的觀眾緣很好,豆瓣足有8.2的高評分,這也預示著該系列電影未來票房的最大票倉將會從北美轉移到中國內地。

兩年後,《變形金剛2》上映,不論是北美更低的評價(IMDb6.0)或是豆瓣略有下降的口碑(7.7分),都不能阻止觀眾對機器生命打鬥的喜愛。截止下映,《變形金剛2》內地斬獲4.4億人民幣票房,全球大破8億美金。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變形金剛2》

之後的《變形金剛3、4》則再次打破了口碑影響票房的鐵律,分別以IMDb6.2、豆瓣7.1以及IMDb5.6、豆瓣6.6的成績取得了全球破10億美元的超高票房(內地10億、18億)。導演邁克爾·貝甚至宣稱:"全世界都在罵我的電影,但同時他們也在看我的電影。"可從《變形金剛4》刻意討好中國觀眾(取景、演員等)以及這個系列的票房越來越靠中國觀眾來買單足以看出,《變形金剛》已經玩到頭了。

一方面是對新汽車人、霸天虎的角色塑造越來越力不從心,這些角色的出現幾乎就是為了打鬥場面而已;另一方面是這個系列的劇情玩得越來越脫:打不死的霸天虎總是要霸佔地球,消不滅的汽車人不管如何就是要誓死守衛地球人。

觀眾的不滿終於在系列第五部《變形金剛:最後的騎士》得到爆發,IMDb5.2分、豆瓣4.9分,超過2.6億美元的成本只換來了6.05億美元的票房,稱得上"票房、口碑雙撲街"。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Variety評論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內容過度活躍、亂成一團的結構和虛無空洞、充滿金屬碰撞的內容總算是相輔相成了,這可是該系列首次做到這一點。

《變形金剛5》的失利直接導致邁克爾·貝與這個系列徹底宣告"再見,再也不見",但在該片上映之前,"變形金剛外傳:大黃蜂"就已立項,限於《變5》的失敗,《大黃蜂》的投資(製作費+宣傳費)直接砍到了1.35億美元。

IMDb顯示《變形金剛》五部投資,分別是《變1》1.5億,《變2》2億,《變3》1.95億,《變4》2.1億,《變5》2.6億。

故,這就註定了《大黃蜂》絕無可能成為一部真正的好萊塢A級大片。2018年末、19年初,《大黃蜂》與全球上映,雖然精心打磨的劇情讓該片IMDb6.8分、豆瓣7.0分,但緊湊的製作費用直接導致該片的機器人亂鬥場面僅有十餘分鐘,這直接打破了觀眾對《變形金剛》商業大片的幻想。導演注重影片敘事和互動有點顧此失彼,《變形金剛》系列賴以生存的打鬥場面被嚴重邊緣化。

《變形金剛系列》真人電影興衰史:當初火爆全球,而今險無人問津

《大黃蜂》

雖然該片內地票房仍然強勢,11.49億人民幣,但全球總票房僅在4.59億美元,略微盈利。

《變形金剛》《大黃蜂》製片人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2019年接受美國媒體採訪,他透露了對《大黃蜂2》的規劃,他說道:"《大黃蜂2》會與邁克爾·貝的《變形金剛》系列融合,在風格上會有接近。"

但時至今日,《大黃蜂2》還尚未有確切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