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昨天半夜,餃餃躺在床上玩兒手機,突然看到這麼個帖子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這個問題本身就夠詭異的了,而網友的猜測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這是個釣魚貼,問題就是所謂的‘男朋友’提的,他的戀屍癖好被女朋友發現,不知該怎麼處理。說不定,他現在就在屏幕後面看著我們的回答......”

半夜看到這樣的帖子,餃餃瞬間就不困了。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對屍體表現出出狂熱和迷戀,並希望與已死之人結合,這種人叫做“戀屍癖”。狹義上的戀屍癖僅見於男性,習慣上被稱為姦屍癖或姦屍狂。

說到這裡,餃餃想起日本發生過的一起惡性犯罪事件,其變態程度絕對震碎三觀。

東京埼玉連續誘拐幼女殺人事件: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連續”“誘拐”“幼女”“殺人”......這幾個詞同時出現,一看就是一個信息量極大的刑事案件。事情發生在1988~1989年,罪犯是一個叫宮崎勤的青年男性,共對4名幼女進行了誘拐、猥褻和姦屍,當時震驚了全日本。而罪犯變態的地方遠不止這些:

在完成犯罪行為之後,他還會把猥褻過的幼女屍體歸還給她父母!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罪犯為什麼會產生“歸還屍體”這種極端變態的想法呢?這是因為,宮崎勤在殺死第三名受害者後,將屍體遺棄在河中,發現時已經泡得不成樣子。受害人的父母在媒體上公開發言:“我的女兒太可憐了,我能替她收屍也好啊!”聽到這則發言的宮崎勤突發奇想,“好心”地將他殺死的第一個女孩的遺骨歸還給了死者家屬,還用化名留下字條:

“人是我殺的,屍體還給你們。”

當然,宮崎勤寫字用的不是自己的慣用手,所以警察很難通過比對字跡來逮捕罪犯。所以,後來宮崎勤嘗試用“我有精神病”這一藉口為自己辯解時,警察反駁道“你還知道換手寫字,腦子明明清楚得很”。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後來,宮崎勤在對第5個目標實施猥褻時,被女孩的父母當場抓獲,最終被判處死刑。警方還在宮崎勤的住宅內找到大量漫畫和錄像帶,幾乎全部和戀童、SM、戀屍有關。宮崎勤歸還幼女屍體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是在模仿某漫畫情節。這起惡性事件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視,對藝術作品的題材限制和監管分級更為嚴格。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戀屍癖”有怎樣的特徵?

罪犯宮崎勤,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從小性格孤僻,不太合群。據他的家人描述,他從小就對糞便、血液、屍體等感興趣,還喜歡虐殺小動物。他認為,小動物跑來跑去的樣子一點也不可愛,它們死後一動不動的樣子要可愛得多。

看到這裡,餃餃覺得已經超出自己的認知範圍了:怎麼會有人絲毫感受不到鮮活生命的魅力,而是熱衷於毀掉他們呢?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雖然現代醫學還無法對“戀屍癖”的成因做出系統解釋,但專家發現,戀屍癖通常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徵:

1、喜歡屍體、糞便、汙垢等骯髒事物,對大眾意義上“美”的東西不敏感;

2、為人冷漠,習慣於“物化”生命體,對生命毫無敬畏之心,同時伴有暴力和虐待傾向;

3、感情觀上有著“絕對佔有意識”,認為伴侶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極端強調忠貞,性行為中要求伴侶完全服從,不許發聲也不許動。

“戀屍癖”與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論

心理學家們在研究“戀屍癖”成因時,發現戀屍癖對“死物”的執念,與弗洛伊德晚期提出的“死亡本能”理論不謀而合。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1920年,弗洛伊德在《超越唯樂原則》一書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這一組相對的概念,認為每個人的身上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無論我們承不承認,我們多多少少都出現過一些莫名的毀滅欲,包括自虐、自殘,或者突然想把美好的東西摧毀掉。

大家都知道,生命最初是從無機態中誕生的,而且最終還要回歸於無機態。所以,在生命誕生之初,一種意欲返回無機狀態的傾向隨之而生,這就是死亡本能的來源。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戀屍癖”之所以迷戀死亡和無機物,是因為他的“死亡本能”過於強烈,潛意識裡認為死亡、平靜、迴歸無機態才是世界應有的樣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心理呢?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他本性如此,可能因為他接觸了大量有關死亡與毀滅的文學藝術作品,影響了世界觀,也可能因為他在幼兒期(1~3歲)時父母沒有教他排便,導致從小沒有“骯髒”這一概念,後來演化成對死亡、糞便、腐爛物的迷戀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大多數人都有程度不等的戀屍心理!

如果說用“死亡本能”來解釋“戀屍癖”已經太硬核,那麼接下來的理論更是駭人視聽:

美國著名精神分析派學家、哲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認為,大多數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戀屍情結!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弗洛姆指出,個體在社會中的成長,都存在著“愛死”與“愛生”之間的對立與衝突。而我們的“戀屍心理”,長期被掩蓋在強烈的恐懼感與噁心感之下,所以我們才發現不了。

而且,有研究指出,有些長期在太平間和殯儀館工作的人會激發出“戀屍情結”。這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性質特殊,長期接觸屍體,見怪不怪,恐懼感和噁心感慢慢消失,進而逐漸在屍體身上找到了“迴歸死亡的平靜感”。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那麼,開腦洞的時刻到了:

經典童話《白雪公主》中的王子,明知白雪公主已經死去,卻還要吻她,這意味著什麼呢?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

精益醫療頭條號,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為什麼會有“戀屍癖”?東京“戀屍殺人狂”:猥褻幼女屍體後,還要把屍體還給她父母

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