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布楚條約的公平公正到璦琿條約強肉弱食的悲歌歷史文化研究

論語:中國璦琿現在的邊陲小鎮,有著大清皇朝屈辱的歷史文化。有著中華民族近百年的血淚文化歷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堅艇力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八國聯軍紛紛踏入中國這塊古老土地,清皇朝軟弱賠銀子。給了沙皇俄國以可乘之機。將中國自古到元明皇朝以來中國黑龍江少數民族居住地,東到庫頁島海邊的大片土地靠強軍大炮掠奪,劃給沙皇俄國。

從尼布楚條約的公平公正到璦琿條約強肉弱食的悲歌歷史文化研究

網絡文字:這段歷史有《尼布楚條約》,俄方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是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

雅克薩之戰後,中俄就東段邊界等問題進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歷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額圖、佟國綱等與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以滿、俄和拉丁文三種文字簽訂,以拉丁文本為雙方共同簽署的正式的文本。條約規定: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烏第河地區為待議地區;兩國嚴禁越界入侵和收納逃人;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可以過界往來,通商貿易。

《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長期使用。

從尼布楚條約的公平公正到璦琿條約強肉弱食的悲歌歷史文化研究

論語:《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同時貝加爾湖(世界第一大淡水湖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以北,包括貝加爾湖的廣大地域歸沙俄。《尼布楚條約》的簽定,是中俄遠東邊境和平無戰事170年。

論語:歷史對這份邊界條約給予公平公正的肯定。而沙俄高層確對這份條約不滿意。認為把未定的遠東大片國土確定給中國居民長期使用,太不划算。這片土地肥沃,每畝生產的糧食要比沙俄內地多成倍的收成。彼得大帝是沙皇羅曼諾夫王朝四世沙皇著名統帥,1682年在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到後來的 沙皇大臣更是看好了中國庫頁島以裡的大片土地。

論語:雖然自古這片土地,就有中原民族耕種居住。到大元朝成吉思汗以完全確定了,庫頁島以裡是中國世代的國土,明朝更是管轄276年。沙皇以前還沒有窺測到這片長糧食富足的土地。到大清皇朝1894年9月17日年甲午海戰失敗,賠日本銀子。沙皇看到了時機,調集軍力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在1900年7月17日至21日,沙皇俄國對居住在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進行屠殺的慘案,1900年7月16日發生的海蘭泡慘案並稱為“庚子俄難”。沙俄軍燒燬居民房屋,共屠殺大清國人7000多人。這是沙俄在簽定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後的再次向中華民族的掠奪。

從尼布楚條約的公平公正到璦琿條約強肉弱食的悲歌歷史文化研究

網絡文字:《璦琿條約》沙俄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准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從尼布楚條約的公平公正到璦琿條約強肉弱食的悲歌歷史文化研究

論語:璦琿的歷史文化,為什麼隔過去沒寫,就寫漠河了?是這段歷史太沉重,悲哀。怎樣如實寫這段歷史文化,又能保持人心穩定,世界永久和平,仍然是自媒體人和所有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弱國無外交,國貧國弱更沒有領土主權的完整。當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知道了這段歷史文化,不要憤怒,更不要急燥國強硬收復失地,為什麼這麼說?

現在俄羅斯雖然地盤廣大,可真正可耕種的土地卻不多。而且自掠奪中國土地以後,急忙大面積移民到遠東。中國東北各中俄邊界延線,隔江相望,現代化城市彼臨皆是。這幾乎是俄羅斯其它土地上,最佳生存之地了。

論語:用武力將他們趕出家園,收復中國原有失地,比沙皇時代屠殺中國邊民更悲慘難忍。天地造化萬物由強肉弱食到世界大融和,到和平共處,生命共同生存環境體。是人類思想和智商加情商的共同進步,共同走向人類文明。直達世界人心大同更美好的生活。按著《璦琿條約》。江東六十四屯的土地,通過協商,也許有可能歸還中國,但是太渺茫無望了。

文章原創《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歷史文化研究,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