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母親喜歡在地鐵上教孩子讀課文讀英語?感覺這種父母真的很煩?

楓之起舞


看到這個題目我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我最近在做一件事情,我在想,是不是會引起其他家長的厭煩?



女兒幼兒園暑假放假二十天,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於是發起了一個活動,如果能讓孩子每天讀一本不一樣的書,在朋友圈打卡,堅持21天,開學後能得到禮物獎勵。禮物無外乎就是女孩喜歡的芭比娃娃,男孩喜歡的奧特曼小汽車一類的。

為了孩子能得到禮物,更為了孩子能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很多家長每天都在群裡截圖發他們讀書的照片或視頻。有的孩子讀的是在幼兒園裡的課本,有的是童話書,有的是故事書,有的是科普書籍。可以從讀書的這個過程當中看出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投入。

我在女兒6個月開始就給她買繪本讀繪本,中文英文的都有,所以每天打卡的可選擇書籍很多。我也想讓她在暑假通過讀書,能認更多字。

有一天突發奇想,問她讀一本英文的可不可以,結果她很樂意地說要讀英語的。我沒有專門給她英語啟蒙,只是有時拿著給她念一念英語繪本,說一說英語單詞。她的一些基本詞彙是有的,發音也像那麼回事了。

於是找來一本培生啟蒙英語,教她讀了幾遍,她就能看著圖片或者指著單詞讀出來了,雖然有時會有點卡殼,但提示一下又會了。給她錄了視頻,發在了朋友圈。

朋友圈的視頻只能發10秒,我選取她讀得最順暢的一段。沒想到,這一條信息得到了很多贊。想想也挺心虛的,因為她可能只會讀這一本啊。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後面隔一天我就教她一本英文的,她學會後就錄了視頻打卡。

看到這個提問,我警覺起來:我這樣的做法是不是也會招人煩?但是,我又想,我這樣做也幾點好處的。



一是讓孩子認識到每天讀一點書,最後還能得到獎勵,既漲了知識,又得到了物質;二是這個活動確實讓孩子有了每天要記得完成一個任務的習慣;三是家長和孩子有更多親子時光。

而在地鐵上有媽媽教孩子讀課文讀英語,是不是因為媽媽平時上班忙,抓住一分一秒讓孩子練習口頭表達。能在鬧市中敢於開口教,孩子敢於開口讀,已經是很大的勇氣了。



請大家給孩子和母親們理解,畢竟地鐵每天飛馳來飛馳去的,即使你恰好遇見他們在讀課文讀英語,那也就是幾分鐘的事。

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