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奶量是否充足?

羽媽幸福成長記


媽媽母乳充足的表現有幾點 :

1.觀察寶寶每天小便次數。在出生後的幾周內的寶寶的小便次數可以看出進食量是否足夠。如果寶寶的尿褲總是溼的,那麼也基本能夠說明寶寶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奶水,通常進食量充足的寶寶,每天的小便次數都會在8次以上;

2.觀察尿液的顏色。小嬰兒開始吃的食物只有奶水,所以從水分攝入情況也可以間接判斷吃奶量的多少,如果寶寶的尿液是無色的,那麼說明媽媽的奶水攝入量充足,如果尿液偏黃或者是帶有腥臭味,那麼說明媽媽奶水可能是不足的;

3.吃奶後寶寶的表情。在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在吃奶後表現出滿足或是欣慰感,偶爾還看在進食奶水後看著媽媽微笑,那麼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但是如果寶寶充分進食後仍然哭鬧張著嘴要吃,那麼說明寶寶很可能還沒有吃飽,或者間接說明媽媽的奶水是不足的;

最後,母乳餵養充足的寶寶表現為:寶寶的小便次數每日8次以上,尿色清亮,餵奶後可以安靜入睡或者是情緒穩定2-3小時等。反之,小便次數少於6次,尿色深黃,餵奶後仍然有煩躁或哭鬧等多提示媽媽的奶水不足。

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

1.錯誤的姿勢和習慣。寶寶吃奶銜接姿勢不正確,沒有形成有效吸允,導致母乳刺激不夠,泌乳反射沒有得到良好的建立,新手媽媽常因為這個原因造成母乳分泌不足,過早給寶寶配方奶,干擾了母乳餵養的建立。

正確的銜接姿勢是:寶寶身體貼近媽媽,頭部留有足夠空間可以自由活動調整到舒適的位置;吃奶時下嘴唇外翻,下巴抵在乳房上;不僅只含住乳頭,將乳暈下方組織也共同含入,這樣才是深銜乳;上下嘴角外翻成角 > 100°。

2.媽媽的心理與身體因素。周圍人的質疑,導致媽媽不夠自信,這種不自信反射性抑制催產素,是泌乳量減少。長期的營養攝入不均衡,或者媽媽過於疲憊、疼痛、緊張、壓力大、焦慮或抑鬱等都會影響到泌乳;

3.遺傳。有極個別的媽媽確實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其母親當時也有乳汁不足的問題,這可能與家族遺傳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是遺傳的原因,不要焦慮或者感到遺憾,給寶寶足夠的愛,喂配方奶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