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編者按:本文的上篇( )簡述了甲午戰爭前清朝海軍的發展,中日海軍的交往以及從日本視角分析了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本文的下篇將關注於甲午戰敗後晚清政府重建海軍的努力、舉措和影響海軍重建的內外因素,同時還探討了建設海軍的意義,某些觀點頗為新穎,值得思考。


1、清末海軍的重建

甲午戰爭之後,作為清朝海軍主力的北洋艦隊不復存在,海軍衙門被撤除,北洋艦隊的管理機構也隨之解散,但清政府並非放棄海軍的重建,從福建艦隊借調數艘艦艇,又向英國和德國訂購了5艘巡洋艦,至1899年北洋艦隊恢復到13艘艦船、2萬噸以上的陣容。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海圻"號巡洋艦,該艦是中國在甲午戰敗後向歐美求購的主力戰艦之一,題圖即為"海圻"號在1898年1月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下水時的留影。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海軍的重建得到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列強的背後推動。鴉片戰爭之後,歐洲列強雖然踏足中國,但仍對拿破崙口中的"睡獅"懷有戒心。但是,清朝在甲午戰爭敗北後,其腐朽羸弱暴露無遺,列強紛至沓來,在中國獲取了巨大的利益。1900年,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席捲北方京畿地區,清政府不僅不予鎮壓,還企圖趁亂驅逐列強勢力,與各國交惡,致八國聯軍進佔京津。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期間,中國國土淪為他國的戰場,清政府卻無能為力。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之際,參戰的各國士兵並排合影,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刻。

看到清政府國權淪喪、無力自主的狀況後,各國列強為了保全在華既得利益,不再逼迫清政府,轉而幫助其通過局部改革維持統治能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1907年開始的兵制改革。在此次改革中,自古就負責國防事務但早已名存實亡的兵部改為陸軍部,下設海軍處。相比之前的海軍衙門,海軍處擁有更明確和更集中的權限,在組織職能上相當於日本的海軍省。可是,從甲午戰爭敗北後裁撤海軍衙門到設立海軍處,清政府竟然用了12年時間才完成海軍組織機構的改組和統一,而且還是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產生的結果!由此不難看出,在中國進行制度改革是何等困難。

在海軍重建時期,清政府由中央朝廷主導的政治改革也同時推進,由於沒有外國列強的干涉,進展順利。1908年末,宣統帝溥儀登基,實權掌握在攝政王,即其父載灃手中。載灃在義和團運動之後曾訪問德國,舉止持重,維護國體,甚至令德皇威廉二世都深為感佩。掌權後的載灃決定壓制漢族官僚勢力,將權力集中於以皇族為中心的滿族權貴手中。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1908年擔任攝政王總攬朝政的醇親王載灃。

首先,載灃決定將海軍處脫離陸軍部,扶植其弟載洵出任海軍大臣,作為主導海軍重建的實權貴族。為了進一步推進改革,將涉及海軍的一切事務都從陸軍部及其官僚階層剝離,確立了海軍獨立的人事權和決策權,從而推動了軍令軍政的組織化進程。

在制度上確立了海軍獨立性的同時,載灃也著手艦隊和基地體系的整頓。在以北洋艦隊為核心的時期,清朝海軍只重視武器裝備的購置,忽視後方基礎保障,甚至在甲午戰爭開戰前夕還耗費巨資籌辦慈禧太后的壽宴,拖延海軍裝備的添置增補,不得不說這是造成戰爭失敗的一大原因。

軍港的重整是當務之急。以1897年德國租借膠州灣為開端,廣州、威海衛、大連、旅順等良港接連被列強佔據。為此,載洵在1909年8月下旬視察全國海軍軍力狀況時,順帶尋找適合新設軍港的地點。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攝政王載灃之弟載洵,他於1909年被其兄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成為晚清海軍重建的領導人物。

清朝在大沽、上海、福州、黃埔四地建有可修理艦船的船塢,其中大沽規模較小,處於廢棄狀態;福州馬尾港的水深和寬度都很理想,建有中國最大的船塢,但灣口潮流湍急,不適合艦艇出入,加上規模較大,設施修整和設備更新都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持。上海和黃埔也條件優良,但船塢都無法容納新購入的4000噸級巡洋艦;最後決定在視察途中經過的浙江象山興建大型船塢,還計劃在此設立軍港司令部等基地設施。

在海軍人才方面,從甲午戰爭之前在職的海軍人員中重新選擇錄用優秀人才作為補救之策,此外重建船政學堂,同時設置了六個海軍實習學堂,作為類似日本海兵團的基層水兵培訓機構。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今日重建的福建馬尾船政衙門舊址,這裡是中國近代海軍的發祥地。

在遠景規劃方面,制定了一項"七年計劃",預計在1915年完成。該計劃首先用兩年時間對現有的艦船設施進行徹底的調查,並重新配備到各地,建造小型艦艇,培養操艦等人才,從第三年起重組北洋、南洋等艦隊,並整合為擔負外海防衛的巡洋艦隊和負責沿岸警備的長江艦隊,逐步推進海軍艦艇的統一指揮。雖然七年計劃不如當年購入"定遠"和"鎮遠"那樣富於衝擊力,但是一個穩步前進的長期計劃,反倒更顯示出清政府對於海軍重建認真務實的程度。


2、以日本為範本的海軍重建

在結束國內視察之後,載洵又組織海軍考察團前往歐洲進行海外考察,以關係較為深厚的英國、德國為首,之後又遊歷了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和俄國。

1910年2月,載洵考察團回國,8月再赴日本考察。此前中日兩國兵戎相見,此時通過日俄戰爭,日本已在中國東北立足。當時,日本的對華外交政策基本是通過融合的態度培養互信關係並籠絡人心。日本以援助清朝海軍重建為契機,企圖將勢力延伸到宮廷內外,並在中國訂購艦船的競爭中佔據先機。

8月末,海軍考察團從上海開赴長崎,陸續前往三菱長崎造船廠、神戶川崎造船廠、橫須賀海軍工廠參觀學習,與日本要員和高級軍官會面,之後於9月上旬前往美國考察。10月23日,從美國返程的考察團再度抵達橫濱,開始了第二階段的訪日之旅,拜訪了皇宮,參觀了海軍省、海軍大學和參議院,最後到吳和佐世保的海軍工廠考察,於11月2日啟程歸國。考察團去程的參觀為非正式活動,而返程時則為正式訪問,日本方面的招待均細緻入微,沒有任何疏漏,考察團的行程一切順利。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1909年載洵率團訪問歐洲時乘坐馬車穿行在柏林街頭的留影。

考察團回國後不久的1910年12月,海軍部成立,取代了原有的海軍處。同時,在海軍大臣屬下又設置了軍制、軍政、軍學、軍防、軍醫、軍樞、軍儲、軍法八部司以及主計處,分管各項業務,進一步強化了權力集中,使海軍部成為更適合近代海軍運行的組織。另外,在甲午戰爭之前人情關係橫行的海軍人事制度也通過三等九級的軍銜制確定下來。訪問日本期間獲得的日本海軍組織的相關資料對於海軍部的組織構建起到了範本作用。

載灃的理想是將清帝國建成像德意志帝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已經先行確立了君主立憲體制,並且具備了擊敗沙皇俄國的實力,因此日本得到中國有識之士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海軍重建過程中,清朝與日本主要在兩個方面建立了協作、參與關係。首先是人才教育。日本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地理距離較近,而且物價遠較歐美國家便宜,是各方面條件俱佳的留學目的地。之前,清朝派遣留學生多前往英法等國,但在甲午戰爭後將目光轉向日本,在1899年曾向日本諮詢能否接受五名留學生前往海軍兵學校學習,日方以兵學校"僅限招收能夠成為日本海軍軍官的學生"為由拒絕接受中國留學生。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日本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紅磚樓,中國曾希望派遣留學生前來學習,遭日方拒絕。

隨著兩國海軍交流的逐步深入,日本商船學校最先接受中國留學生前來學習技術,之後經過多次協商,日本同意中國留學生首先在商船學校接受基礎教育,之後可前往海軍術科學校接受炮術或水雷的軍事技能培訓,並參加航海實習訓練。

在清政府設立海軍處時,日本方面主動提出可以協助清政府培養得力的海軍軍官,此後有134名中國海軍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最終有78名留學生完成了所有課程,包括最後的航海訓練。

這些留日海軍留學生中的大多數人都在辛亥革命後加入了中華民國海軍,在北京政府的海軍機關和海軍學校裡擔任教官、教師,其中產生了不少高級軍官,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建立的東北海防艦隊中有很多留日學生的身影。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兩廣總督張之洞。

日本協助清朝海軍重建的另一個方面是艦船整備。日本竟能獨立建造戰艦的事實讓很多清朝高層官僚深受刺激,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面對中法戰爭的失敗,他對清朝水師的貧弱哀嘆不已,之後以一己之力創建了黃埔造船廠,於1885年建成4艘炮艦,將黃埔打造成洋務派官僚的重鎮。

1902年,南洋艦隊劃入張之洞的管轄範圍,他淘汰了喪失戰力的老舊艦船,節約開支,籌措經費,計劃新建6艘內河炮艦。為了迅速形成戰鬥力,其中4艘向海外訂購,他選擇的造船廠家就是日本神戶川崎造船廠。1907年,由神戶川崎造船廠建造的內河炮艦"江亨"、"江利"、"江貞"、"江元"號交付中國。通過此次交易,清朝海軍與日本的關係變得更為密切。有了這樣的先例,載洵率領考察團訪日期間,向三菱和川崎公司訂購了900噸級炮艦"永豐"和"永翔"號。值得一提的是,"永豐"號是三菱長崎造船廠首次接到國外訂單,該艦就是後來在中國海軍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山"艦。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今日被打撈修復後陳列展示的"中山"艦,該艦是載洵訪日期間向三菱長崎船廠訂購的。

3、海軍重建與美國

美國同樣插手了清朝海軍的重建。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後,美國開始將日本視為假想敵之一,但出於對歐洲列強的防備,美國不可能將海軍力量全部集中於太平洋,故而美國希望通過支持清朝海軍重建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以期對日本形成夾擊之勢。

美國計劃向清朝海軍重建提供的支援如下所示:

A、 美國政府出資建造清朝海軍需要的艦艇,再視清朝的財政狀況要求償還;

B、 同樣以政府貸款的方式協助中國進行軍港的設計和建設;

C、 美國無償派遣教官前往中國進行海軍軍官的教育,也接受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漢普頓錨地向"大白艦隊"的官兵們發表演講,這位"大棒總統"不僅派出艦隊威懾日本,更試圖參與中國海軍重建,以為外交牽制。

與日本相比,美國的援助方案力度更大。這項軍援政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對日本的強硬態度,也與繼任的威廉·塔夫脫總統積極推行的"金元外交"有著密切關係,體現出對東亞外交政策的連續性。當時,美國已經結束國內市場的擴展,強烈渴望打開中國門戶,作為其海外市場。在瓜分亞洲的殖民競爭中所得有限的美國為了排擠後起進入中國的日本進而取代其地位,不惜血本地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在結束歐洲的考察後,載洵又率團先後考察了日本和美國,這也反映出數年來中美的交往和合作。換而言之,清朝在重建海軍之際,將日美置於外部援助的天平兩端。載洵考察團於1910年9月4日離開日本之後,於9月19日開始正式訪問美國。考察團成員與以塔夫脫總統為首的美國政商界要人舉行會談,考察了軍港、海軍工廠和海軍學校等地。不過,由於受到資金的限制,載洵考察團此次訪美只訂購了一艘軍艦。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他在任期間曾主動提出支持中國的海軍重建。

1911年3月,塔夫脫總統再次提出支持中國的海軍重建。經過兩國協商,美國同意提供2500萬兩無抵押貸款用於中國訂購軍艦,伯利恆鋼鐵公司總裁查爾斯·施瓦布作為主要造船商代表將訪問中國,之後啟動借款程序。中美雙方達成了一般性意向協議,此後將在具體協商計劃的同時推進實施。然而,在兩國繼續協商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清朝宣告滅亡,此項合作就此中止。


4、建設海軍的意義

甲午戰爭戰敗之後,一度形同消亡的清朝海軍在清末仍踏著堅定的步伐,向著與國力相符的戰力緩慢復興,但是在辛亥革命爆發後,海軍重建的腳步暫時停止了。在此,大致梳理一下清朝滅亡之前中國建設近代海軍的意義。

19世紀60年代,清帝國意識到本國沒有強大的海軍難以對抗歐洲列強,於是著手建設西式海軍。對於由滿族支配漢族的清朝來說,即便是經歷了鴉片戰爭這樣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戰敗危機,清朝高層視西洋為蠻夷的觀點仍然沒有改變,他們認為只需將西歐先進的軍事裝備和科學技術移植到中國,即可重振國威,這也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的主旨,李鴻章大力創建扶持的北洋艦隊就是象徵。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後人通過電腦復原的北洋艦隊鼎盛時期的艦隊陣容。

不過,幾乎在同一時期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開國門的日本在進行近代化的努力上更為徹底,建立了更為統一的海軍,並在戰場上徹底擊敗了北洋艦隊。通過甲午戰爭的勝利,日本躋身帝國主義國家行列,並以朝鮮半島為踏板強化在中國的利益。

失去海軍的清帝國成為列強蠶食的絕佳對象。1901年義和團運動時,包括日本在內的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燒殺擄掠,清政府卻只能倉皇出逃。日俄戰爭爆發時,本國國土成為他國相爭的戰場,清政府卻為保持中立而拼盡全力。日俄議和時甚至沒有請中國代表到場,這一切讓之前對改革持消極慎重態度的保守派官僚也頗受觸動,感到危機深重,轉而支持進行政治改革。

日本視角:甲午之戰後晚清海軍重建,我們認為其比戰前更務實

■日本人繪製的表現1894年黃海海戰的繪畫,甲午之敗是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最大挫折。

1906年,清政府制定了以君主立憲制為基礎的憲政方針,列強出於保護在華權益的需要也希望清朝政治安定,紛紛支持改革。在外部壓力緩和的情況下,清朝開始了海軍重建和近代化改革。海軍重建始自1907年海軍處的設置,是與君主立憲制的整體改革密不可分的舉措。就外部而言,通過重建海軍顯示出在軍事訂貨、海軍設施建設上的市場需求和獲利機遇,從而吸引外來投資;就內部來說,將改革派的注意力引向近代海軍的創建,從而避免改革過程中的矛盾衝突和政治危機。總體而言,重建的清朝海軍與甲午戰爭之前相比,雖然有堅實的計劃,但沒有明確的假想敵和國防策略,並因為辛亥革命的爆發而止步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