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躲貓貓”,為啥只藏腦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另有隱情

文|好孕姐

昨天朋友還在跟我說,家裡孩子最近喜歡上了玩“躲貓貓”,要麼他讓你藏起來他找,要麼是他藏起來讓你找,如此反覆樂此不疲。雖然,陪孩子“躲貓貓”玩了一段時間,但孩子“躲貓貓”的技術一點都沒成熟,每次藏起來只藏腦袋。有時候孩子是把小腦袋埋在沙發裡,露出下半身;有的時候孩子直接拿東西擋住腦袋。家裡老公為了升級孩子“躲貓貓”的技術,還教過孩子怎麼把自己藏起來,不過孩子似乎不買賬,每次玩“躲貓貓”,還是隻藏腦袋。孩子玩“躲貓貓”,為啥樂衷於只藏腦袋?

朋友提的這個問題很有趣,孩子玩“躲貓貓”只藏腦袋。事實上,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玩“躲貓貓”只藏腦袋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另有隱情。

孩子玩“躲貓貓”,為啥只藏腦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另有隱情

孩子依然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

孩子玩“躲貓貓”,只知道藏腦袋,這種情況多發生在2-6歲的孩子身上。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依然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特點就是他還無法完全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很多行為都是從“我”的角度出發。所以,他們在玩“躲貓貓”的時候,把腦袋藏起來,以為自己看不見遠處,別人就看不到他。所以,才沒想過要把身體也藏起來。

孩子玩“躲貓貓”,為啥只藏腦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另有隱情

如果你家孩子年齡是在2-6歲,出現這種行為,家長也不用感到奇怪,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情況會慢慢消失。家長可以暫且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成孩子的一種童趣,好好珍惜吧。不過如果你家孩子年齡超過6歲,已經上小學了,還有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問題,家長要當心了。孩子太長時間停留在“自我中心”的階段,並不是好事,可能影響他的社會性。

孩子玩“躲貓貓”,為啥只藏腦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另有隱情

孩子享受和人互動的過程,不在意“躲貓貓”的時候,是否被找到

“躲貓貓”這個遊戲,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相配合,才能玩起來,因此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在整個遊戲中,只有躲起來的人不斷被找到,參與遊戲的人情緒才會同時推向高潮,刺激又緊張。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享受這一情緒變化的過程。

孩子玩“躲貓貓”,不好好藏起來,只是藏一個頭,可能他的目的就是想讓人找到,他享受和人互動的過程,而並不在意輸與贏。所以,家長在和孩子玩“躲貓貓”的時候,不要對孩子不知道把自己好好地藏起來感到不解,他可能是故意的,是他想和你多交流、互動。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