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大家好,我是豆豆媽媽,我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育兒技巧,歡迎大家的關注!

現在許多小孩子都喜歡玩躲貓貓這個遊戲,我陪孩子玩了遊戲也好幾年了。

我慢慢的發現,孩子從一開始只把眼睛蓋上,尋思別人就看不到了;到後來的擋住小腦袋,我要假裝看不見他;到現在“技術”完全成熟,我想找都找不到他了。

大人眼中特別無聊的遊戲,孩子卻玩的不亦樂乎

寶寶“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我的孩子對於躲貓貓這個遊戲,可以說是非常著迷了,每次閒下來的時候,都要我陪她玩這個遊戲,甚至我很忙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來和他做這個遊戲,畢竟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這就是我和他為數不多的娛樂了。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讓我捂住眼睛,數十秒後去找他,我按照他的要求,睜開眼睛後,卻發現他就在我後面站著用他的小手捂住眼睛。我還要裝著看不見他。

我相信很多家長應該都和我有過類似的經歷吧,可是為什麼這麼幼稚的遊戲,孩子卻玩的不亦樂乎呢?

寶寶“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有這3個原因:

1、在遊戲中孩子可以體驗情緒的變化
在孩子找地方要藏起來的時候,即使可能是衣櫃,被子下,門後面,但是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他們興奮又緊張,越小的孩子,越享受這一過程。他們在乎的是和媽媽互動的這個過程。

2、這是孩子對環境的探索
在他藏的過程中,他可以找到那些地方對於他最隱蔽,最不容易被人發現;在尋找過程中他可以通過發掘聲音來看看媽媽到底藏在了哪裡。

寶寶“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3、可以看到媽媽不同的反應
在媽媽尋找他的時候,他看到媽媽的巡視的表情,以及找不到事著急的表情,看到和平時不一樣的媽媽,孩子心裡會更開心。

那為什麼孩子躲貓貓時,經常“暴露”自己呢?

在大人眼中,躲貓貓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找不到,但孩子們貌似不太在乎。太孩子們眼中,彷彿他們看不見媽媽,媽媽也就看不到自己。
大人為了配合他們,也是要裝作看不到他們的樣子,還不忍心拆穿他們。

寶寶“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有時候孩子發現媽媽找不到自己的時候,還會小聲提醒媽媽“我在這裡”。其實他們處於一個“自我中心”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就是無法完全的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今日互動:你家寶寶玩藏貓貓時,有哪些經典的“藏身之處”?

這裡是豆豆媽媽說育兒,我每天都會分享一手、最科學的育兒知識,點擊關注我就能看到哦!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