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根,河南鄉音


不忘初根,河南鄉音


1、

在下倫敦區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一家中國餐館,更讓我驚喜和意外的是,這家中國餐館居然是賣河南美食的。

在近20歲的時候離開家鄉,隨著接觸的環境改變,再加上河南人在外的形象被扭曲,我曾羞於向外人說我來自河南,再加上我並沒有河南口音,於是就謊稱自己來自四川,然後別人讓我說四川話,我也說不出;

19歲時的確在成都待過一段時間,那時候和人說我來自上海,別人讓我說上海話,我也說不出。

異國他鄉,看到這家在英文字母的牌匾群裡,突出顯眼的中文字河南,我心情激動得差點哭出來。

也就是近兩年,我不但不再謊稱自己來自別的省份,我還會很驕傲地告訴他們,我父母是河南人,農民,我也是河南人,必要的時候,還會向他們展示一下,河南話聽起來是什麼樣子。

遇到特別的朋友,還會給他們唱幾句豫劇。


2、

雖然我的河南話已經生疏了很多,比如和姥姥通電話時,處在河南話的語境裡,有些詞語想表達出來,卻忘了該怎麼說,這可把我急壞了,在腦袋裡搜尋了半天都搜尋不出來,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對此的下意識語感。

進了這家中國餐館後,看到服務員居然是老外,頓時有些失望,想必又是像其他中餐館一樣,是老外開的“假中餐”。

提起“假中餐”,我曾吃過最離譜的是一家處在美食街上的館子,老闆是個40歲上下的白人,見了我的模樣後,從開放式廚房跑出來給我打招呼,“你好……”

他的中文止步於你好。

簡單的交換了一下信息後,他很驕傲地說:我在中國待了十年,學了很棒的中餐!等下讓你會讓你感覺像家一樣。

點了一份牛肉蓋澆飯,打包走。到了住處後,一看,黑乎乎的一片,且湯汁很多,混在一起可以不用叫蓋澆飯了,叫牛肉稀飯很恰當!

且最讓人生氣的是,這一份號稱牛肉蓋澆飯的牛肉稀飯,轉換成人民幣要80塊!非但沒有讓我感受到家的感覺,結結實實得讓我覺得處在國外。


3、

我問這個河南餐館的服務員,你們老闆是中國人嗎?

老外服務員點點頭,並說,你要和他談談嗎?

未等我回應,這女孩就跑去廚房了,片刻後,就有個中年男子出來了。

膚色偏黑,中等個子,穿著休閒服,態度很和善,開口問我吃什麼。

我一聽,這說的是帶著河南味道的普通話!

我便用河南話回他,來份燴麵和肉夾饃吧!

老闆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問我是河南哪裡的,在這邊做什麼?來多久了……一連串的問題,瞬間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

我們不再是相隔中國、相隔河南萬里之外,而是身處在河南中間,就是因為這個濃濃的鄉音,把很多由環境造成的生疏完全打破。

這老闆是河南新鄭人,在這邊生活了八年了,開了餐館六年了;

由朋友幫忙搞成了店面,起初生意不好,幾度想放棄,但是朋友不斷鼓勵和支持他,才堅持下來,漸漸地成了這片街區生意比較穩定的店。

一頓飯吃得我汗流浹背,但是幸福極了;

以前在河南生活的日子浮現,那亂糟糟的街道,魚龍混雜的集市,要加羊油辣椒的燴麵……都成為我那一刻最感動的回憶。

老闆沒問我味道如何,我卻對這頓飯讚不絕口;付款的時候,老闆給我打了8折,他的話:都是老鄉,你在這邊學習也不容易,給你打個八折吧!

我差點要去擁抱他,表示感謝了。


4、

我承認,現在河南很多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可是我想起河南,聽到河南的鄉音,就覺得特別親切,這是最容易得到家的感覺的途徑之一,我是愛著它的。

現在人喜歡說“不忘初心”,放在這篇文章裡就是“不忘初根”,對生你養你的地方保持著熱愛和尊重,它會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力給你。

有老外朋友問我家鄉在哪裡,我告訴他是河南省。

大多數老外是一臉懵的,這時候,我會拿出手機,點開世界地圖,調到中國,再調到地圖中間的位置,指著,“Here it is, Henan, My hometown.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