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中学‖我的偶像——居里夫人A部学生苏若涵


桃城中学‖我的偶像——居里夫人A部学生苏若涵


桃城中学‖我的偶像——居里夫人A部学生苏若涵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苏若涵

玛丽·居里,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寒假,我有幸读到了她的自传。

居里夫人少年时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十分幸福的,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郁郁寡欢、沉闷而无生气。”她少年时波兰正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他们遭到严格的控制和迫害,但这也激发了居里夫人极大的爱国热情。居里夫人的大姐在十四岁时病逝,母亲也因此而患了不治之症,离开了人世。那年,居里夫人仅仅九岁,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今后的成功。玛丽·居里中学时很擅长数学和物理,她的父亲也很喜爱科学,这为她今后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1891年11月,玛丽·居里终于实现了到法国学习的夙愿。四年中她努力学习,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1894年,玛丽·居里结识了皮埃洋·居里,之后他们结为夫妻并从事研究。他们先是研究发射性元素,后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也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却很是简陋,仅仅是一间木屋。她的日常生活也很贫乏,她吃的饭很简单,也很少休息但是,她却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热爱科学,更愿意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4个名誉头衔,以及两次诺贝尔奖。但她却将大部分奖金捐给了科研事业和战斗中的法国。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她淡泊名利,没有把获奖当作炫耀的资本,她甚至将奖章给女儿当玩具。爱因斯坦评价琶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居里夫人还公开了提炼镭的方法,然而当她自己需要镭的时候,却只能靠美国公众捐赠才能拿到1克镭。

居里夫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在生活中也能获得一些小的成功,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成功成为我们的负担,我们要谦虚谨慎,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避免骄傲自大毁了自己。

《居里夫人传》给我带来的感触极深,居里妇人是一位真正伟大的妇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