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憑藉卓越的科技成就,楊振寧老先生在國際上頗有名望,不過,他似乎並不太受國人的喜歡,國人聽說的,也多是一些“回國養老”、“對科研工作指手畫腳”之類的流言。其實,對楊振寧先生,我們瞭解的太少。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一、學術成就

楊振寧從讀書開始就是一名無可爭議的學霸。16歲時,他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大,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新生。

1945年,楊振寧去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來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6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對於楊振寧先生的學術成就,有人認為“被贊過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對楊振寧的成就瞭解不多,原因是他取得的學術成就大多是在上個世紀50-70年代的30年間。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論文《對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提出“宇稱不守恆”,由此打破了物理學研究的瓶頸,“影響了整個物理學界的方方面面,是囊括了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物理的一個基本革命。”這個發現使楊振寧和李政道在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楊振寧最重要的成就是與學生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給當時的物理學研究指明瞭方向,後來,相繼有7個諾貝爾獎是直接利用規範場論獲得的,幾十個諾貝爾獎和這個理論有關,6個“數學界諾貝爾獎”是研究“楊-米爾斯方程”得到的。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這樣評價楊振寧的成就:“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二是量子力學,三是規範場。”

2000年,《自然》期刊評選出人類千年以來最偉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楊振寧成為這個榜單裡唯一在世的物理學家。用這樣的評選結果來證明楊振寧的學術成就,意義不言而喻。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第二:愛國的楊振寧先生

楊振寧先生最受爭議的地方,恐怕是“在祖國最困難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但沒有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其實,事情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這樣簡單。

曾經有人問過錢學森一個問題:“為什麼楊振寧沒有回國?”當時,錢學森這樣回答:“是國家要他留在國外,他在國外的作用遠比國內大。”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為什麼錢學森先生會這樣說呢?原因是科學家從事的科學領域決定的。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家的科技力量薄弱,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主要從事應用科學研究,想方設法讓他們回國,可以研究導彈和原子彈,做一些“務實”的工作。

而楊振寧是做學術方面的研究,回國沒有用武之地,反而會影響他的理論物理研究。因此,正如錢老所說:他留在美國用處更大。”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還有一個原因造成楊振寧無法回國,是因為當時朝鮮戰爭爆發,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命令,嚴禁在美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回中國。1964年,楊振寧為了出國交流和訪學的方便加入美國國籍,但是選擇保留雙重國籍。

1996年,在一次演講會上,主持人介紹他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楊振寧立即舉手加了一句:“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1971年,當得知可以回國時,他立即動身,成為第一位訪問新中國的海外華裔科學家。我們曾經在小學課本上讀過的課文《鄧稼先》,文章的作者就是楊振寧。2003年底,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回國定居,毅然加入了中國國籍。

第三:楊振寧老先生,需要“勢利”嗎?

楊振寧先生是回清華大學養老圈錢嗎?這是一句天大的笑話。且不說楊振寧先生獲得的一眾科技大獎和一堆榮譽頭銜,單說他曾經推動中國一千多名高端學者美國深造,甚至到美國深造的資金,一部分也是楊振寧先生募集來的。這些學者回國後,有多位當選為兩院院士。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另外,楊振寧還募錢成立吳健雄物理獎、陳省身數學獎,這樣的行為,恐怕比給高校捐款、蓋一棟樓、留個名字更有貢獻。

著名教育家周培源曾經這樣評價楊振寧:“楊振寧是美籍華裔科學家訪問中國的第一人,也是架設起中美之間科學家友誼和交流橋樑的第一人。”院士莫偉也提過,楊振寧完全沒有私心,是一心一意希望中國好的海外華人。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2003年,楊振寧坦言回到清華園定居主要是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能幫助清華大學做點事;二是他太太身體欠佳,相信回到中國後的醫療條件總體上要比美國好。

楊振寧回國後,參與建設了60多個頂級物理實驗室,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SCI論文30多篇,把物理科研水平提高了幾十年。推動清華大學創辦高等研究中心,聘請圖靈獎獲得者姚啟智和天體物理學家林家翹到清華大學任教,還把國際頂級密碼專家王小云院士從山東大學“挖到”清華園…這不是“做點事”,而是切切實實做了“很多大事”。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2019年,在“求是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上,顏寧說:“我可能畢生也無法達到您的高度,但從您可以看到華人可以到達怎樣的高度,這對我也是一種激勵。”從這句話可以側面看出楊振寧先生在華人科學家裡的“高度”。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這樣說過:“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上,算得上是科學天才的有一個楊振寧,算得上是商業天才的有一個任正非。其他的天才雖然無數,但恐怕不容易打進史書去。”

對這位老人,我們瞭解的太少:面對指責和非議,他始終為科學發聲

這句話是否有“言過其實”之嫌,或許要等後人評說,但是,楊振寧在理論物理學界的地位是可以名垂青史的,他所做出的科學成就和對國家的貢獻也遠比我們想象要多。面對各種指責和非議,他卻始終回之以歌,令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