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小明王昭告天下,主動讓位給朱元璋,會不會保住性命?

智賢智梁


提線木偶韓林兒

說起韓林兒大家很陌生,但要論起其父韓山童,估計有種原來是他的感覺。至正十一年五月,在不起眼的穎州城隍廟,一群頭帶紅巾的莊稼漢在密謀。只見韓山童坐在篝火的最北面目光深邃,其左邊的劉福通正在跟屬下交待兩件事:一是跟大家介紹韓山童,說其祖上是客死異鄉的宋徽宗;二是通報起義的口號,朗朗上口為“天下當大亂,彌勒佛下生”。

可謂是出頭的椽子先爛,很快密謀的事就為元軍得知。倉促之中紅巾軍落了下風,最後韓山童被捕而死,韓林兒與母親倖好當時不在現場,躲過一劫在武安山中藏身!事情發展到此,紅巾軍的二號首領是福是禍,請聽下文詳解!

——紅巾軍創建者韓山童

韓山童的不幸,卻是劉福通的幸運。牛皋、羅山、上蔡等地盤都為劉福通所接受,連帶著數十萬紅巾軍也歸他掌管。如今當了一把手的劉福通,瞬間覺得過去受的委屈都不算撒!早年讀過書的他,對政府架構略知一二。至正十五年二月,紅巾軍就建立了首個政權。國號宋年號龍鳳,皇帝就是漏網之魚韓林兒,首都設在曹操的家鄉亳州。

至於丞相不須多說,非劉福通莫屬,掌管兵權的樞密院,那也不是外人能染指,所以其弟劉六走馬上任!到此懸在嗓子眼的石頭落地,劉福通總算能行使權力,而且是名正言順的!穩穩當當的過了幾年皇帝癮後,銳意進取的雄心,早已被酒肉磨滅殆盡!

——劉福通

至正二十二年六月,冰消瓦解的日子來了。內訌的元廷忽然醒悟,一致決定將元軍交給了王保保。一改逃跑的作風,龍鳳政權的重鎮益都,圍的是風雨不透!著急救援的劉福通,中了王保保的圍點打援毒計,是丟盔棄甲倉皇而逃。最終益都陷落安豐告急,迫於無奈的韓林兒只得向朱元璋救急,私鹽販子起家的張士誠,終究幹不過皇覺寺的朱元璋。安豐之圍遂解,韓林兒被接到了滁州,那是朱元璋的地盤,兩年後在去應天的路上,與廖永忠一起沉船在瓜步!

據我分析,韓林兒也是苦命的孩子,其父雖然是紅巾軍創建者,卻沒有享受到丁點福利,隨後又成了提線木偶,在劉福通手上是無半點自由,這之後就被朱元璋借用,生活的是提心吊膽,兩年後能睡安穩覺,卻是在另一個世界!

只認重八的伯溫

有人說,如果韓林兒主動一點,將皇位讓給朱元璋就不用赴死。我個人覺得絕無可能,首先宋的國號為劉福通所置,對於朱元璋是忍無所忍的,其次是大臣劉伯溫的意見,這是本段重點分析的內容!

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明史》

朱元璋平定金華後,一日在街上體察民情。忽然聽茶館的人說起劉伯溫、宋濂,於是他就問旁邊的隨從二人情況,後來更是修築禮賢館,來安置劉伯溫等謀士。不甘居人下的朱元璋,帶著徐達、李善長單幹了。但起初勢力弱小,只得藉助韓林兒的名號,來減輕元軍的壓力,獲得發展的空間。

——青田劉伯溫

當時集合大家議事的時候,都必須對著韓林兒的御座三跪九拜。唯獨劉伯溫不拜,並要求徐達等人不拜。朱元璋問原因,劉伯溫答道“他就是一放牛娃,我投奔的是你,為何要對他拜。”從此以後,議事之際都不拜韓林兒!

裡子名聲我都要

手下人不容韓林兒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朱元璋是皇帝,那麼他們均是開國元勳,官可至將相,爵可至公侯。要是韓林兒不死,那麼他們均被迫矮一級,如此擱誰都不願意!

——小明王韓林兒

綜上所述,即使韓林兒主動讓位,也怕難以活命。原因三方面:一是自己的價值已用完,留之徒增麻煩;二是劉伯溫等大臣表忠心,也不願意他活下來;最後就是猜忌心極強的朱元璋,為了不留隱患到後世須除之!

——END——


惜緣小歷史


在當年朱元璋為了能夠當上皇帝,就把自己所奉的傀儡小明王給殺了。小明王被殺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因為當時他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了,在亂世中沒有什麼實力的話,指望別人的忠誠來保衛自己的安全,只能是妄想而已。

不過如果小明王見機行事得早,在朱元璋要起殺心之前昭告天下,把皇位禪給給朱元璋,這樣能不能夠逃過一劫呢?事實上很難,因為以朱元璋這樣心狠手辣的人是不可能放過小明王這樣的隱患。即使小明王真正的把皇位讓給他,估計天下人還是會說三道四,所以朱元璋乾脆在小冥王沒到之前就把他殺了。

也許有人會拿漢獻帝說事,漢獻帝上位給曹丕之後得到了善終,一直沒有死,並且封地還保持了很多年。但是漢獻帝時代不同,那個時候篡位一般還都善待前朝的皇帝,但是到了劉裕篡位之後,行情就變了。後代的皇帝即使篡位,也會把前朝的皇帝給殺掉,因為那個皇帝即使什麼實力也沒有,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威脅。以朱元璋這樣狠毒的人,是不可能讓這種威脅存在的。

還有一點漢獻帝和曹操之間有著非常深的親戚關係,因為曹操曾經把三個女兒一次打包嫁給了漢獻帝,所以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小舅子的關係。而小明王和朱元璋顯然沒有這樣的關係,另外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那一個和小明王不一樣,因為陳友諒是敵對方,在朱元亮朱元璋內部並沒有什麼根基。而小明王不同,連朱元璋都奉小明王為主,朱元璋內部肯定有很多還是忠於小明王的,所以這種不安定因素,朱元璋是不可能讓他存在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很多人都對《倚天屠龍記》當中的張無忌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很好奇,其實張無忌在歷史上的原型就是韓林兒,並且朱元璋也是在韓林兒死後才坐上了大明的寶座。假如小明王韓林兒主動把位置讓給朱元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

這個問題聽起來好像是這麼回事,可實際上卻相當的矛盾,不論小明王韓林兒當時的處境到了什麼地步,但是從名義上來講,他才是整個天下的領頭人。

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以白蓮教的名義帶動了大家一起跟元朝對抗,屬於第一波起義軍,如果從名義上來講,韓山童屬於朱元璋這些人的前輩,正是因為他的出現,才會讓反抗元朝的勢力越來越龐大。

韓林兒相當於繼承了自己父親的名義,但是自身卻沒有一毛錢的實力,也就是說光有個名號,自己手下沒有一兵一卒。

如果大家聽他的話,韓林兒就是天下共主,可問題是大家的勢力與地盤都是自己拼命打下來的,誰也不希望拱手讓人呀。

並且韓林兒自己也相當的沒有自知之明,總以為大家還會認可自己父親的功勞,而自己就相當於古代落難的天子一樣,只要自己登高一呼,很有可能直接一登天。

這個時候你讓韓林兒放棄自己現在的身份,轉頭去效忠朱元璋,說實話韓林兒幹不出這樣的事情。

畢竟從名義上朱元璋可是自己的手下,就好像原本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結果破產了,然後自己的手下表示他又重開了一家公司,讓自己跟他去當小弟。

其實最主要目的就是吸收了自己以前的公司裡的骨幹和資源,等最後自己沒有任何的價值的時候,韓林兒的作用也就到頭了。

說實話我們從朱元璋的性格方面可以看出來,朱元璋並非一個仁慈的人,尤其是這件事還涉及到大明王朝的正統思想上面。

雖說朱元璋在對待元朝的俘虜之時,也是給予了很高的規格,可問題是這些俘虜都是一些公主或者說不太重要的位置。

如果是元朝的太子還活著,你讓朱元璋好好當成一個寶來試試,分分鐘對方就可能喝水噎死啦。

如果說韓林兒死掉了,他家裡只有孤兒寡母,朱元璋絕對會大發慈悲,讓對方一定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並且連她們的子孫後代也全部照顧到位。

但要是韓林兒的話,就不太現實了,就算韓林兒自己有腦子,事先申明要把自己的位置讓給朱元璋。

可問題是韓林兒既然可以讓給朱元璋,就更有可能會讓給另外一個人身上,反正對於韓林兒來說,只有名聲可用了。

假如胡惟庸造反的時候,韓林兒還活著,並且表示要把自己的位置讓給胡惟庸,你以為當時的朱元璋可以很輕易的就能滅掉胡惟庸嗎?

還有藍玉等人,假如這些人都有了自己的大義,而大明的天子朱元璋其實是亂臣逆黨,你看藍玉這些人敢不敢跟朱元璋掰一下腕子。

只能說當時的朱元璋掌控著天下大義,這些人再怎麼亂,只要朱元璋說一句他們是亂臣賊子,整個天下人就不會放過他們,而這就是所謂的大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你是朱元璋,你會留韓林兒一條活路嗎?不是自己想不想留的問題,而是隻要韓林兒還活著,就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

朱元璋也很無奈,自己的大明王朝剛剛才成立,經不起這些人的胡亂掙騰,為了以絕後患,所以韓林兒還是早一點死掉比較好。

但是韓林兒在名義上又不能死在自己手中,所以韓林兒只能死在半路上,並且朱元璋還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這樣自己的大明天子之位,才可以坐得更穩當一些。


虎頭山小妖


當時起義軍之中不尊明王號令的也有不少,他們甚至直接出兵攻打小明王,並沒有受到天下人的唾罵。間接的說明小明王並沒有起義軍首領那樣得民心,同時也說明各大起義軍首領是比較得民心有威望的,也就是說小明王稱帝難以服眾,他讓位給任何一個起義軍首領都是可行之策。只是小明王當時已成為朱元璋的囊中物,小明王只能讓位於朱元璋別無選擇。朱元璋肯定也知道其中的道理,而當時民間一直有朱元璋是真命天子的說法,朱元璋在其根據地裡也是甚得民心之人,自然在小明王讓位之後,朱元璋完全沒有必要去處死小明王。

  或許有人認為朱元璋稱帝之後大肆處死功臣,小明王對朱元璋帝王之位有這麼大的威脅,朱元璋不可能不殺死小明王吧。

  我們要知道朱元璋處死那些功臣,主要原因是那些功臣貪贓枉法、挑戰皇權和有潛在威脅朱允炆的實力,而小明王韓林兒第一不是居功自傲之人,畢竟小明王對朱元璋而言並沒有任何功勞,其富貴一生並沒有任何實際權利。第二小明王也沒有威信去影響朱家天下,況且當時有能力反朱家天下的文臣武將都被朱元璋清理了,小明王自然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以民眾而言,朱元璋建立明朝實行多種政策讓民眾看到了一個繁衍生息的王朝,加上朱元璋對於貪官汙吏的整治,朱元璋可以說甚的民心,而小明王讓位朱元璋對於民眾而言已經成為一段佳話,朱元璋斷然不會處死小明王讓天下百姓心寒的。

  另外,朱元璋雖然是草根出身打拼成為一代帝王,朱元璋也是一位研習歷史的帝王,不然也不會看到歷朝歷代王朝覆滅而實行分封朱家子孫為藩王鎮守大明江山,同樣也不會下令在其死後讓後宮嬪妃殉葬了,朱元璋種種作為都在從之前王朝消亡中尋求方法,同樣善待小明王也是朱元璋學習之前王朝的辦法,來隴劇天下子民之心。

  綜合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小明王韓林兒主動讓位朱元璋肯定能保住性命,不但如此還能世代富貴,落個善終的好結果。


古今歷史觀文


小明王的結局是註定的~必須得死!

朱元璋起初受小明王節制,那是因為他的實力不夠,沒有能力自立門戶。

當朱元璋開始稱霸群雄,眼瞅著要取得革命勝利的時候,小明王就是他建立自己王朝的最大絆腳石,即使朱元璋自己不動手,手底下的謀臣也會不留痕跡的幫他處理這件事,與君分憂!

韓宋政權,只能說是承襲其父餘蔭,只是表象存在,各路諸侯並不會買他的賬,作為領導者,一旦沒有絕對實力,擋了別人的道,註定會被剷平!

所以即使小明王退居山林,隱姓埋名,也會難逃一死。



未央先生


小明王其名為韓林兒,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雖然名為林兒,但我估計當時應該是讀兒化音的,大家可以試一試。

小明王的父親是明王韓山童,二人皆是元末農民起義的大哥大,不同的是,其父韓山童是有一定實權的,而且並未稱帝,但韓林兒稱帝,(國為大宋,年號為龍鳳)卻無實權,杜遵道、劉福通相繼把持朝政,是為傀儡皇帝一個。

小明王命不好,先是父親起義被元朝誅殺,而自己又被慫恿稱帝,成為元朝的首要目標,很快,元之名將王保保(朱元璋都稱其為天下奇男子)率兵急攻,很快小明王的大宋節節敗退,投降的投降,叛逃的叛逃,就與劉福通一干大臣被圍安豐(今安徽壽縣)。

當時張士誠見紅巾軍勢危,自然是不得不去分一杯羹,遣手下大將呂珍率軍參戰,其中包圍安豐的軍隊中,相當一部分是呂珍也就是張士誠部,朱元璋害怕此戰之後張士誠實力大增,故出軍支援小明王,待朱元璋趕走呂珍時,劉福通已被殺死(有說法同小明王一起被救,後共死於湖船之下),遂接小明王去了滁州,時間是1363年農曆二月左右,而陳友諒見此良機,傾巢而出,直逼朱元璋之洪都,沒想到遇見一個叫朱文正的瘟神。

八十五天,孤城不破,朱元璋也得以率大軍返回,雙方遂於鄱陽湖展開最終決戰。水戰從這年農曆八月二十九日開始,到十月三日結束,共計三十六天,一代豪傑陳友諒就此隕落。

因救小明王於大破陳友諒之功,次年元旦,朱元璋被手下擁為吳王,不過老朱還是尊小明王,故仍然以“龍鳳”(小明王的年號)紀年。另外張士誠已於1363年稱吳王,故張之吳為東吳,朱之吳為西吳。

兩年後,小明王神秘死亡。死因不明,但多數人都認為是朱元璋派人殺死了小明王,尤其是下面這個說法:廖永忠奉朱元璋之令,接小明王從水路去應天(南京),經瓜步時,船側翻,小明王韓林兒在內的一干人等皆被淹死,當然廖永忠只能滿面愁容又內心歡喜的去找老朱報告。

其實小明王的死是個必然事件。

自打救出小明王之後,天下能與朱元璋一戰的勢力已經不多,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外加元朝。但陳友諒在鄱陽湖水戰全軍覆沒,其子陳理更不是老朱對手,1364年的三月,陳理投降。

同年,張士誠建國號為周,老朱知道機會來了,遂發動平江戰役,也就是在此時,其派人接小明王入應天。

為什麼小明王必須死,因為朱元璋自己也想當皇帝啊,陳友諒被我滅了,張士誠又讓我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住了,這兩位爺一死,方國珍與元朝可謂不堪一擊,那到時候你小明王是皇帝,我也想當皇帝,咋整?

所以就殺了小明王,又非得說什麼船側翻或者露底了,說白了就是演場戲而已。

那回到題目,如果小明王識趣點,主動讓位給朱元璋,會不會死呢?當然會死了,因為朱元璋絕對不會接受皇帝之名號,在陳友諒未滅時,朱元璋依朱升“緩稱王”之計,僅僅自稱“吳國公”。

滅陳接著圍張,這時候朱元璋發現好像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自己稱帝有望,所以小明王才不得不死。


方山中人


如果小明王昭告天下,自己禪位給朱元璋,那麼小明王存活的概率很大,至少再活幾年不成問題。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投降朱元璋後,被老朱派到朝鮮去居住,賜封為陳王,一直活到永樂六年才死去。對敵人之子,朱元璋尚能網開一面,對於傀儡小明王,朱元璋實在不屑於殺之以增惡名。小明王除了擁有一個名號外,其它一無所有,一個真正的王必須要有軍隊支撐,小明王沒有一支嫡系部隊。

元末之際,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正是改朝換代之時。河北韓山童是明教重要的領袖,他廣招信徒,醞釀起事。然事情洩露,韓山童被殺害,他的妻子楊氏帶著兒子韓林兒逃脫。後韓林兒在劉福通的擁立下為小明王,國號宋,建立龍鳳政權。朱元璋是紅巾軍郭子興的部下,後來獨立出來自成一系,但在名義上歸小明王管。

朱元璋據有南京後,他面對的最大敵人不是元朝,而是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這三支友軍。陳友諒雖有大志,他一面興兵伐朱元璋,一面從兵擒殺小明王,意圖取而代之。朱元璋則派兵救了小明王,被小明王冊封為吳王,統領江南地區的義軍。陳友諒見沒有擒住小明王,於是自立為帝,建立漢國,再派出六十萬大軍攻擊朱元璋。

朱元璋最終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三支割據勢力,這時小明王的地位就很尷尬,他身為天子卻不得不受制於朱元璋。小明王如果是一個聰明人,他就應該知道楚義帝的下場;他就要及時學習漢獻帝,禪位以求生。以朱元璋的性格,他不會殺一個毫無實力的小明王,他的帝位是上天所授,跟小明王沒有關係。

據《明史·廖永忠傳》記載: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諭諸將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殺小明王不是老朱的主意,是廖永忠為了邀功,故意殺了小明王的。要說威脅程度的大小,陳理比小明王更巨威脅,畢竟陳理以前是漢國的太子,對江南地區的百姓有號召力。小明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傀儡,有何威脅可言?殺了小明王,只會給自己增加惡名,不如軟禁終身好。


大秦鐵鷹劍士


小明王主動讓位的話,還真有可能保住性命,這個可以從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曾經的對手們及其後代可以大致能判斷出來。

明朝建立後,曾經和朱元璋是敵人,但先後投降的前起義軍將領及其後代有方國珍,明玉珍之子明升,陳友諒之子陳理,都曾經是一方諸侯,陳理還是陳友諒建立的漢朝皇太子。

朱元璋對他們全部善待,方國珍一直好好的,活到善終。明升和陳理還曾被查出來對朱元璋有怨言,或許還有舊部下找他們,希望他們出來領頭造反,如果是臣子出了這種事被朱元璋發現,死一百次估計都不夠,但朱元璋卻對他們網開一面,根據《明史》的記載:

理居京師,邑邑出怨望語。帝曰:“此童孺小過耳,恐細人蠱惑,不克全朕恩,宜處之遠方。”洪武五年,理及歸義侯明升並徙高麗,遣元降臣樞密使延安答理護行。賜高麗王羅綺,俾善視之。

朱元璋僅僅是把他們送得遠遠的,一點都沒有起殺心,這和他對待臣子的態度截然相反,也就是說,其中明升的後代一直存活到二十一世紀,比朱家江山活的時間還長。

由此可以看出來,朱元璋對待曾經的起義軍領導人是有優待政策的,在他崛起之後,跟他作戰死去的起義軍領導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陳友諒,一個是張士誠。


陳友諒是戰死,張士誠是朱元璋勸他投降,但他死活不降,如果他投降,也不會死,朱元璋想殺他就不會勸降。

最後回頭說小明王,他如果公開讓位給朱元璋,給了朱元璋名分,基於朱元璋對起義軍領導人的態度,絕對不會殺他,估計也是送得遠遠的,但不會送到朝鮮,送到雲南等偏遠地帶養著還是很有可能的。

至於是否擔心曾經的領導會在威望上壓住自己?朱元璋在“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功成後,就已經給自己豎起了一座金身,全天下的官員和老百姓都服他,根本就不用懼怕小明王能翻起什麼浪花。反而優待他能得到更多的信仰值。所以,小明王不讓位,只能讓他死,主動讓位,可以優待。


種花家孤寡老人


韓林兒又稱小明王,他是是元末農民起義的領袖,其父是韓山童又稱明王,曾經以白蓮教的名義組織農民起義,他還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韓山童和劉福通等人曾經秘密組織農民發動起義反抗元朝,又因起義軍都是用紅巾包裹頭部,所以起義軍被稱為紅巾軍。但是起義失敗,韓山童不幸被俘慘遭殺害,韓林兒只能帶著母親開始了逃亡的生涯。

後來韓林兒又被劉福通迎至亳州,隨後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立國號為宋,年號是龍鳳,又因起父是明王,於是便自稱小明王。同時其母楊氏被封為皇太后。

韓林兒稱帝后拜杜遵道為丞相,而且他對杜遵道非常的信任,所以杜遵道把持了朝中一切事務,劉福通對此非常不滿,隨後杜遵道在回家的途中被劉福通暗殺,於是劉福通掌握朝中一切大權,並自封為丞相。此時的韓林兒被架空,成了一個傀儡皇帝。後來元軍大敗劉福通,劉福通兵敗並挾持韓林兒逃至安豐,在安豐潛伏多年後,再次起兵對抗元軍。

劉福通再次兵敗,於是小明王不得不向朱元璋求援,在朱元璋的支援下,小明王打敗了元軍,隨後朱元璋斬殺了劉福通,但是放過了小明王韓林兒,並擁護韓林兒為王,讓他一直住在滁州。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兩年後,小明王韓林兒在朱元璋派人迎回的時候離奇死亡。

二、小明王韓林兒的死因

小明王韓林兒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迷,但是很多學者都認為是朱元璋將其殺害。據《明史》記載,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人迎接韓林兒南下,當時迎接韓林兒的人是廖永忠,一行人的船行至瓜步時突然側翻,韓林兒被淹死,但是廖永忠卻活著,很多學者認為是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將韓林兒淹死在水中。

很多學者這樣猜測的原因主要是韓林兒所乘的船側翻原因不明,這也和當時韓林兒的身份有關。如果朱元璋稱帝,那麼韓林兒的身份又該如何?當時的韓林兒是是被人民認可的小明王,而且他的父親是宋徽宗的八代世孫,那麼韓林兒就是皇親國戚,他又理由繼承皇位。

如果讓朱元璋將把皇位讓給韓林兒,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樣的話,朱元璋就不會建立明朝了。如果朱元璋將韓林兒封為王,時不時可以呢?答案是仍然不行,因為朱元璋本來就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他不會放過韓林兒的。再說了韓林兒也不會甘願當一個王爺。

總結

據《明史》記載,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而且他生性多疑。那麼朱元璋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韓林兒活著。以上也只是猜測,韓林兒到底是怎麼死的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公元前


提起小明王或許大家比較陌生,小明王乃是元朝末年起義軍的天下共主,各大起義軍都是受明王韓山童的影響憤而走上反元之路。明王韓山童兵敗身死之後,其子韓林兒隨母走上了逃亡生涯,後來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今安徽州稱帝,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至此小明王成為天下義軍的共主。小明王稱帝之後對於元庭來說韓林兒肯定是首先要消滅的大敵,對天下義軍來說雖然小明王成了名義上的共主,各大義軍首領名義上尊龍鳳皇帝的號令,其實心裡都想做那曹孟德,協明王號令天下義軍。如此之下,小明王就成了元朝大敵,各大義軍爭奪的對象,當時可是天下大亂之際,顯然小明王稱帝已經為自己埋下了身死的下場。

  熟讀歷史的人們很多人都會把小明王的死歸咎於朱元璋,因為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將廖永忠迎接韓林兒的,在途徑瓜洲時,韓林兒沉入江中被淹死了,廖永忠活了下來並被朱元璋封侯,看到這裡好像朱元璋就是指示廖永忠故意至韓林兒於死地一般。

我們要知道朱元璋處死那些功臣,主要原因是那些功臣貪贓枉法、挑戰皇權和有潛在威脅朱允炆的實力,而小明王韓林兒第一不是居功自傲之人,畢竟小明王對朱元璋而言並沒有任何功勞,其富貴一生並沒有任何實際權利。第二小明王也沒有威信去影響朱家天下,況且當時有能力反朱家天下的文臣武將都被朱元璋清理了,小明王自然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以民眾而言,朱元璋建立明朝實行多種政策讓民眾看到了一個繁衍生息的王朝,加上朱元璋對於貪官汙吏的整治,朱元璋可以說甚的民心,而小明王讓位朱元璋對於民眾而言已經成為一段佳話,朱元璋斷然不會處死小明王讓天下百姓心寒的。

  另外,朱元璋雖然是草根出身打拼成為一代帝王,朱元璋也是一位研習歷史的帝王,不然也不會看到歷朝歷代王朝覆滅而實行分封朱家子孫為藩王鎮守大明江山,同樣也不會下令在其死後讓後宮嬪妃殉葬了,朱元璋種種作為都在從之前王朝消亡中尋求方法,同樣善待小明王也是朱元璋學習之前王朝的辦法,來隴劇天下子民之心。

如果小明王韓林兒主動讓位朱元璋肯定能保住性命,不但如此還能世代富貴,落個善終的好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