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3月3日,QS全球教育集團發佈了第十次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本次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83個國家地區的1368所高校。


在這一最新QS排名中,中國大學較往年更進一步,共有188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其中,中國內地100個,中國香港76個,中國臺灣11個,中國澳門1個,這也是大陸地區大學連續第五年提高其全球表現。另外,中國大陸高校學科點在本次學科排名前10和前20中的席位數量也有所增加。


本次QS學科排名中,共有3所大陸高校的5個學科在進入全球前10名,較去年增加了1所。這五個學科分別為:清華大學(第9名,材料科學專業)北京大學(第9名,現代語言學專業)清華大學(第9名,環境科學專業)中國農業大學(第10名,農學專業)以及清華大學(第10名,土木與結構工程專業)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內地高校全部上榜學科中,北京大學共有39個,浙江大學共有35個,清華大學共有33個,上述三所高校位居前三位。復旦大學共有32個,南京大學共有30個,中山大學共有28個,上海交通大學和武漢大學共有27個,上述高校上榜數較多。


五大學科領域世界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大陸高校進步勢頭強勁


本次“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通過縱向分析近五年來數據分析結果表明:中國大陸高校學科建設方面正在進步,而美國的教育體系則出現退步的趨勢(不過依然十分強勢!)


2016年,中國大陸高校只有65個排名進入前50的學科點:現在已有100個。16年,美國的這一數字為753個;目前為769個。美國大學進入前50名的學科數量在過去兩年一直在減少——從2018年的806個減少到2020年的769個;


美國高校進入全球前10的學科數量也在下降。2018年,美國有236個全球排名前十的學科,今年下降至222個;不過美國高校依然表現優異,在學科中依然有著明顯優勢。


儘管過去五年中國大陸院校在排行榜上的排名情況有所提升,但排名前十的課程項目數量並沒有增加——2016年是五個,目前還是五個。


QS智庫研究主管Ben Sowter表示: “中國大學在過去五年取得的進步是全球高等教育領域中最值得關注的趨勢之一。在2016年出版版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只有143個大陸高校的學科進入全球前100名。僅僅五年後,這個數字已經變為219個,增長了53%。這一提升證明了中國政府在戰略規劃和投資方面的明智。”


Sowter還評價道: “然而,我們的數據還顯示,中國高校的負責人們也需要保持警惕。中國大陸高校在世界排名中的進步速度有所放緩:與去年相比,今年中國大陸高校進入前200名學科實際上減少了一個,在過去五年中,排入世界前十名的中國學科數量也沒有顯著增加。”


部分學科世界前十高校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清北、農大5個學科世界排名前10


排名標準


QS使用四個關鍵指標來編制本次學科排名。每個指標的具體權重因學科而異,以便反映不同學科的不同出版文化。例如,在 “醫學” 領域,研究方面的成績被認為是評價院校機構實力的強力指標,在這個領域,學科排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研究成果的傳播情況,而在 “表演藝術” 領域,學科排名在本質上更具職業性質。


四項關鍵指標:


(1)學術聲譽:哪些院校機構最受全球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該項指標的評分依據是“QS全球學術調查問卷”的94000多份回覆信息總結得出,這也是全球最大的學術觀點信息庫;


(2)僱主聲譽:哪些院校機構的畢業生最受全球僱主青睞?該項指標的數據集來自44000多名僱主提供的數據評價,這也是全球最大的關於畢業生能力的僱主意見信息庫;


(3)篇均論文被引次數:哪些院校機構對其所在領域的科研活動具有最大的影響?該項指標計數了2250萬篇研究論文的1.62億條研究引用的分佈情況,其中論文由Elsevier公司的Scopus數據庫索引查找確定。考慮到機構規模的差異,QS並不會採用論文引用計數的原始數據進行衡量——這有利於更大的院校機構——而是會將一個院校機構的研究論文引用數量除以五年時間內產出的論文數量。


(4) H-指數:院校機構研究人員的工作效率如何?h指數是衡量某個科學家或學者生產率以及其已發表作品的影響力的一種方式。該項指標確定的依據是學術人士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集合規模以及論文在其他出版物中被引用的次數。


由於不同學科的研究文化和發表率差異很大,QS按學科世界大學排名對每個學科的上述指標採用不同的權重。例如,在發表率很高的醫學領域,研究引文和h指數佔每所大學總分的25%。另一方面,在歷史等發表率很低的領域,這些與研究相關的指標只佔總排名分數的15%。同時,對於藝術和設計等學科,所發佈的論文很少因而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排名僅基於僱主和學術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