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有人說西雙版納是一隻美麗的綠孔雀,孔雀的尾巴就在橄欖壩,傣族園就是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對於傣族,除去當年地理課上簡單的介紹,我的主要印象應該來自金庸先生代表作《天龍八部》,書中主人公段譽的母親——大理國鎮南王妃刀白鳳。​這位王妃的姓氏,據說來自於東漢皇帝對雲南地區一支大族——百夷族的賜姓。歷史上,百夷是一個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籠統稱呼,但在雲南,它代指如今的傣族,至今仍有老人家保留將傣族稱作“百夷人”的叫法。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刀就是傣族人的一支大姓,這種稱呼的另一種說法,是來自西雙版納地區對傣族頭人“召片領”的稱呼的音譯,如今分化出了“刀”和“召”兩個傣族人比較常見的大姓。而刀家人作為“召片領”在西雙版納有將近800年的歷史。

有趣的是,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其實是有名無姓的,基本上會用“巖”和“玉”來劃分性別。男人都叫巖(讀“ai”)某某,女子都叫玉某某。可以說“刀”和“召”這兩個所謂的大姓,只是以前傣族的貴族在名字上的標誌而已。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從景洪市區到傣族園只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剛到景區大門,就被一位熱情的傣家客棧女主人“截”住了。買票進門,開車跟著她在景區深處進去。

道路兩旁是成行的椰子樹。菩提樹,榕樹等高大熱帶喬木,竹林環繞、青翠嫩綠、果木成林、掛滿沉甸甸的香蕉、椰子、菠蘿密、芒果等熱帶水果,灑下了一片片濃濃的綠蔭。幢幢竹樓掩映其間,成團成片的熱帶花卉絢爛綻放,陣陣幽香隨風送來,一片清幽恬靜。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傣族園所處的橄欖壩,南臨瀾滄江,因林木蔥綠,地形橢圓似橄欖而名,在傣語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捲起來。傳說,佛陀釋迦牟尼到這裡講經,人們把白色的棉布鋪在地上,請佛陀從上面走過去,因路長而布不夠用,佛陀走過去後,人們就將僅有的白布捲了又鋪,直到曼春滿。“勐罕”因而得名。

傣族園則是在原來的曼將、曼春滿、曼聽、曼乍、曼噶5個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基礎上興建的人文與自然文化景區。在這裡可以體驗傣族原生生活習俗,接觸迥異於漢,藏佛教體系的上座部佛教文化、觀賞傳統的手工藝製作和民間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

我們住宿的客棧在曼春滿村,傣語“曼”指寨子,“春滿”的意思是花沁園,也就是花沁園寨。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因受當地炎熱、潮溼、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西雙版納的傳統傣族民居以“幹欄式”(俗稱竹樓)為主。《唐書·南蠻傳》說:“人樓居,梯而上,名為幹欄。”,竹樓為四方形,一樓一底,分上下兩層,整個竹樓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撐,木柱建在石墩上,屋內橫樑穿柱,結構簡單牢固。舒展的屋頂是竹樓尤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大斜面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遮陽。使得整座竹樓看上去空間高大,造型優美靈巧。

竹樓底層無牆,用以堆放雜物或飼養禽獸。安裝腳碓和織布機。沿梯而上,二樓為日常生活起居的中心,四周用木板或竹籬圍住,堂內用木板隔成兩半,內為臥室,外為客廳。且三面皆有迴廊,廊的盡端有寬敞的平臺謂之“展”。既是室內空間向戶外空間的延伸,也是觀景的好地方。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旅遊接待的需要,一些地方開始以混凝土磚瓦結構代替竹木結構,但都保留著“幹欄”的形式和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人們還是習慣稱呼它為“竹樓”。

竹樓均獨立成院,傣家人喜歡在竹樓周圍栽種鳳尾竹、檳榔、芒果、香蕉等,並以整齊美觀的竹柵欄為院牆,標出院落範圍。

有翠竹襯托,有果樹遮蔭,有繁花點綴,一幢竹樓如同一座小園林,精巧別緻。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午飯後,我們出去走走。不遠有個傣族織錦技藝展示點,可能沒到上班時間,只有幾臺紡車和織機靜靜展示在那裡。

傣家的織錦歷史悠久,史稱五彩娑羅布。從有記錄的資料來看,唐代便有傣錦向朝廷進貢的記錄。傣錦有棉織錦和絲織錦二種:棉織錦基本用通緯起花,以本色棉紗為地,織以紅色或黑色緯線。絲織錦則既有通緯起花,又有斷緯起花。織錦多以白底襯托單一圖案或多次重複圖案,或呈現為剪影式效果,講究圖案的對稱性、對比性和連續性,疏密結合、形象生動、輪廓鮮明。

以前,傣家的女孩長到12歲時就開始學習織布繡花,她們喜歡織出高潔的荷花、挺立的檳榔、美麗的孔雀、莊重的大象、威嚴的麒麟和龍鳳等象徵吉祥,喜慶的圖案。但是,由於扶持、保護不力,傣族織錦技藝正面臨滅絕之境。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曼春滿村的中心就是金碧輝煌的曼春滿佛寺,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隋唐初期,相傳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布朗族弟子底卡班約所建。1400多年來,佛寺歷經多次修復和重建。成為橄欖壩的中心佛地,凡重大的佛教活動日,附近乃至東南亞遠道而來的僧侶和民眾都會前往朝拜。同時它也是泰王國王室朝拜捐贈的中國佛寺。

佛寺由大殿、藏經室以及僧舍組成。大殿正前方,供奉有一尊高4餘米的釋迦牟尼的金身塑像,大殿背後有一棵古老的菩提樹。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因此佛教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佛寺內懸掛的長白布條,是傣家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象徵。

寺前有三顆形似棕櫚樹的貝多羅樹,傣語稱其為"戈蘭"。自古以來,傣族的史詩、佛經、諺語、傳說等都是靠這一片片的戈蘭葉(即貝葉)作記錄並世代相傳。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據說曾經流傳過的傣族書籍有84000部,550部敘事長詩,現收集到的有3000餘冊。這對於一個總人口只有100多萬的少數民族來說,無疑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一般認為,傣族建築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上座部佛教的寺廟稱為緬寺。與民居不同,傣族佛寺建築在屋頂、牆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裝飾,採用的材料極其多樣,有用瓦裝飾,有用鐵裝飾,也有用玻璃裝飾,還有用各種塗料裝飾的,各具特色,繁複典雅。

我們流連在曼春滿佛寺中,與一般的漢地佛寺不同,高聳的佛塔最為光彩奪目,它為緬式鐘形佛塔、結構與緬甸仰光的大金塔類似。由1座主塔和4座子塔組合而成。整個塔體塗有金粉,陽光下更是金光閃耀,精美絕倫。塔尖的高杆繫有銅鈴,風吹鈴動,叮噹作響,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數百年前,上座部佛教傳入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上座部佛教,源於巴利語“Theravàda”,意為“長老,上座”的學說或學派。它是由印度本土向南傳到斯里蘭卡(錫蘭)、緬甸及東南亞等地而形成的佛教體系,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印度之南,故也稱「南傳佛教」。

據說:佛陀涅盤的那一年雨季,摩訶迦葉長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阿拉漢參加的第一次結集,與會大眾一起記誦和核定佛陀一生中所教導的正法與戒律。在結集了經律之後,由於對佛陀在涅盤前曾說的:“如果僧團願意,當我入滅後,可以捨棄微細又微細的學處。”這句話產生歧義,與會者們就此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最終,摩訶迦葉在僧團中重申了佛陀臨終前的教導:

“尚未制定者不應再製,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學處受持遵行。”

此項決議獲得全體與會者的一致通過。因此,這種代表佛陀本意的長老們)的觀點就稱為“上座部”,即長老們的觀點。同時,這項決議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庫為核心的原始僧團中保持下來。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我覺得,這種略帶保守的,完全遵照佛陀及聲聞聖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的修行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性格溫和的傣族人的。因此,一般的傣家男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都要被送到廟裡去做“小沙彌”,並在那裡他們學習佛教教規教義和文化知識。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下午3點半,潑水廣場的活動開始了,簡短的儀式後,盛裝的傣家女子們圍著圓形的、中間有兩頭白象雕塑的潑水池翩翩起舞。帶著面具的儺人和舞者進行表演,儀式結束後,主持人會招呼遊客們來到潑水池中,與演員們一起享受潑水的樂趣。雖然帶有表演性質,遊客們還是能體會到潑水節的快樂。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源於印度,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西雙版納的傣族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週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通常要過三天。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到了節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浴佛"完畢,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我們瞭解得知,傣族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可能起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歷史上的“蜀身毒道”,即從成都通過“乘象國”(今德宏傣族地區)直達南亞次大陸。通過勐仂(西雙版納)向南經勐艮達蘭納(今泰國北部)直達東南亞。傣族通過這些交通線很早就接受華夏影響。漢朝史籍《漢書》中,就已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滇越”、“撣”等。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設置益州郡,傣族地區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9年,傣族地區屬永昌郡。至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廢除世襲土司,改由臨時官員(即流官)統治的“改土歸流”政策起,傣族地區漸歸朝廷直接統治。民國時期在傣族地區設置了縣,局等行政單位。

建國後,正名為傣族。“傣”有兩個含義:一是“穀倉”,古時候傣族自稱“滾傣”,意為“穀倉人”,見面則以“毫丁傣”(意為谷滿倉)相問候祝福。另一種解釋是,“傣”即傣語中的“犁”的諧音,傣族自稱“滾傣”,意即“犁田的人”。兩種解釋都說明傣族的族稱與水稻有密切關係,是一個水稻民族。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離開歡樂的潑水廣場,我們繼續在園子裡閒逛。村寨之間,只有一條馬路和一道門隔開。一幢幢精巧別緻的傣家竹樓和佛寺古塔掩映在綠樹叢中,透著一種自然、純樸、寧靜的韻致。

曼聽寨還有一座佛寺,四周椰樹、貝葉樹、檳榔樹環繞,鮮花盛開,景色宜人。寺內的釋迦牟尼塑像為橄欖壩之最,還有白塔,公主井,塔包樹等景點。塔包樹屬於一種植物寄生現象,一顆古老的菩提樹與塔相融相依,形成佛塔包裹於樹中的奇觀。傣族村民一直把它視為神聖之樹。

橄欖壩,傣族園,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

越往裡面走,遊客越見稀少,當園內慢慢靜下來時,你能感受到傣族園更純粹的氣息。這種氣息,或許來自一片蔥鬱的林蔭,或許來自林蔭中隱約的屋頂,或許來自下屋簷下神情恬淡的人,竹樓。佛塔,筒裙,孔雀,鳳尾竹.......此時,我們就會不再抱怨商品經濟對民族原生生活的侵蝕,真切體會它最真實的一面。

也許,這就是旅行最大的魅力所在吧。路邊,一大片三角梅正豔豔的開放,花團錦簇,風情萬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