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01 先了解一下孫楊禁賽8年的起因: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佈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訴中國游泳運動員孫楊和國際泳聯一案聽證會的裁決結果:

孫楊被禁賽8年,即日生效。

這場鬧騰了500多天的抗檢風波,這個結果讓無數人震驚。雖然孫楊有權對裁決結果進行上訴,但從以往裁決來看,他上訴成功的幾率非常渺茫。

事到如今,哪怕不願意承認,但大多數人都明白:孫楊很可能無緣東京奧運會,8年的時間,可以說提前結束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先來了解一下這件事情的緣由,孫楊被控“暴力抗檢”的那個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8年9月4日,IDTM的3名工作人員來到孫楊家中,進行賽外反興奮劑檢查。

賽外反興奮劑檢查亦稱飛行藥檢,指在非比賽期間,進行的不事先通知的突擊性的興奮劑檢查。

檢查原本無可非議,可問題就是3名檢查人員中,只有主檢測官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資格認證書和授權書,所以,孫楊認為這一檢查是非法並且無效的。

他拒絕對方將檢驗樣本帶走,為了取出血樣,孫楊的媽媽讓保安用錘子砸壞了保管血樣的箱子。

這樣的行為,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最終認為:孫楊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破壞反興奮劑取樣,也是孫楊被禁賽8年的直接原因。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02 本次事件,孫楊媽媽被CAS多次提及“對兒起最無益作用的母親”

在長達78頁的針對孫楊判決案詳細報告文稿中,孫楊的母親楊明女士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一共出現了12次。

在文稿末尾314條的總結性陳述中,提及瞭如下的結論:似乎對兒子起了最無益作用的母親,有權無視主檢官的觀察。

從聽證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孫楊母親,在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環節上,多次答非所問,且自問自答。

整個狀況就是:律師讓你回答: “是”還是“不是”。孫楊媽媽回答:我要把當時的場景,給你們好好說一遍,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就是沒問答“是”還是“不是”。聽審會回答問題狀態,給人感覺特別不懂規則或者沒有提前準備,導致整體印象不好。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庭審結束,我們看到孫楊媽媽痛哭流涕,哭訴孫楊多麼不容易,她的心情我們理解。可她後面的朋友圈洩憤及更換王寶強離婚的律師等操作,也是讓人看不透,有網友直言: 這可真是把她兒子搞死了......

03 同為體育世家,我們對比一下孫楊和姚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不同。

  • 姚明家庭

姚明父親姚志源和母親方鳳娣都是打籃球的,帶著渾身傷病最後退役了,兩個人深知運動員累,希望孩子“做個好人”就行。

姚明上小學後,因為令人驚歎的身高增長速度曾經吸引了教練邵冠群的注意。但只維持了不到半年,這 週日半天的練習就無疾而終。

後來,姚明進入體校,他母親方鳳娣說同意他去體校,一是體校餐廳可以讓姚明吃飽飯,還有一個原因是想要以後參加考試有體育加分。

剛進體校那會兒,姚明的大塊頭和笨拙的動作讓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並且基礎訓練是簡單而枯燥的,一個孩子很難因此愛上籃球。

後來每當姚明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父親會把他拉到小區的自行車棚外,對著釘在那裡的籃圈練習投籃。只要姚明投中一定數量的球,父親就送他一件小禮物。

一天,母親弄到兩張哈林籃球隊的表演賽門票,小姚明看後第一次意識到籃球原來是如此充滿樂趣。母親後來說:“我相信那次經歷給姚明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讓他知道籃球也是一種娛樂方式。”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確是這樣,姚明父母為人踏實低調,她也要求兒子要這樣。姚明去美國打球,她就是兒子最好的“後勤部長” ,照料兒子飲食起居,還會提供一些籃球方面的建議,不干涉姚明的想法。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 孫楊家庭

孫楊的父親孫全洪和母親楊明都是排球運動員出身。 孫楊遺傳父母運動天賦從小個子就很高。

在幼兒園,被挑中,跟隨朱穎教練學習游泳,後中途放棄。 後來又被父母帶去尋訪名師。

與姚明不同,孫楊從學習游泳開始,就被母親嚴格要求和給予厚望。孫楊甚至還被母親打過,“你把小孩子扔到水裡去,他當然感覺有點慌了。不過孫楊不想去的時候,他媽媽還是蠻厲害的,為此打也是打過的。”

到後來,孫楊的媽媽還成了半個教練,有一次孫楊沒有完全達到教練的要求,孫楊媽媽就懲罰孫楊從陳經綸體育學校跑回家。孫楊的媽媽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孫楊,要麼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16歲孫楊進入國家游泳隊,他的母親楊明,不僅成了貼身保姆,還是他的經紀人,孫楊的一切吃穿用度和賽事活動均由母親一手操持,包括各類證件,銀行卡,社交平臺賬號,全部由母親把持,乃至他的私人生活,也要事無鉅細。

同時作為兒子經紀人的楊明,也將兒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她炒掉跟了孫楊9年的恩師朱志根,理由是,朱志根的訓練方式落伍了,卻忘了朱志根是帶領孫楊進入了奧運冠軍;在節目中公然承認孫楊的戀愛由父母做主等。

在一家接受採訪時,孫楊的父親透露,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孫楊此時初出茅廬,還沒有成為國家隊的隊長和領軍人物,國家隊的總教練說,孫楊有兩個方面是五十年一遇:一個是他的這種性格,另外一個就是他的這種身材。

這也說明,孫楊與眾不同的性格當時也引起了教練的注意,宋慶齡說過:孩子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而孫楊母親這次發朋友圈,“懟天懟地懟領導”的操作,也讓人有點明白,為何孫楊會是這個樣子了。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04 孫楊這次事情,我們作為父母,從中得到啟示:

  • 教導孩子,熟悉和敬畏規則,這是很重要一件事情。

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呂坤在《呻吟語》提到:“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一個人如果失去敬畏之心,為人處世就可能變得狂妄自大、肆無忌憚,甚至貪得無厭、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 敬畏規則是什麼?是對規則的一種信仰,然後是對自身言行的自律,對萌生不規行為的自我約束。

對於孫楊這件事情,正如網友評論那樣,如果在那個場合下,孫楊先配合檢驗,然後再對檢驗程序和結果的有效性提出質疑,而不是之間像個孩子一般,直接砸了血樣管子說“我不玩了”。那麼,事情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局了。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自由向來是一切財富中最昂貴的財富。”誰不想擁有自由呢?

但是,自由並不是絕對的隨心所欲,自由是相對的,只有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我們才會享有真正的自由。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臺灣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用她對男性與女性的腦部研究報告,從科學的角度闡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也會有情緒,有情緒很正常,但好的情緒,讓人積極向上;不好的情緒,卻讓人意志消沉。

但有時候情緒就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傷人傷己,還會影響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他的情緒,他的底層操作系統。面對危機時刻的情緒控制能力,是一個人的頂級實力。

對照孫楊和姚明兩個人,都是體壇天才,也同樣都受過質疑,可在提起這兩個人的處事方式,大家會明顯發現不同。兩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差太大。

試想,如果孫楊當初與藥檢人員不發生衝突,理性訴說和解決問題,事情會是現在這個狀態嗎?

當然,有人會說,孫楊是個有個性的人,情緒表達也是他個性一部分。我們也需要承認,的確每個人都根據性格不同,有不同處事方式。 但都是成年人, 情緒失控背後,也是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 孩子長大,父母得體的退出。

看到孫楊媽媽對孫楊的事無鉅細的照顧和強烈的控制慾,她對孫楊總是不放心,總擔心孩子照顧不好自己;即使孫楊長大成人,父母還是想為他安排好道路。她沒有自己的生活,歸根到底是把自己的價值感都放在孩子身上,看不到除此之外自己的價值。

但是,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和控制,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和給予。母愛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的成長和健康;第二個任務就是和孩子分離,透過生命中不停地分離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長,身心獨立。

孩子長大了,父母就應該有心理準備,讓孩子和自己都進入各自的成人世界,活出自己的樣子。 父母也應該學會“斷奶”,得體退出孩子的生活,不管是在生活中脫離孩子,還是在情感上消除對孩子的依賴性,接受“父母身份是有期限的”這一現實。

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孫楊被禁賽8年,跟姚明同為體育世家,不同家教方式帶來不同思考

05 小結

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決定孩子一生的格局和高度。 希望,孫楊的悲劇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