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35歲感覺特別迷茫,這是怎麼了?

蘇遁聽潮觀雲講故事


35歲應該有的狀態是:

1、正是人生最巔峰的時期。

2、事業有成

3、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

4、已成家立業,家庭幸福!

5、身體健康!

而迷茫的原因,莫非是沒能滿足以上其中一條,甚至每一條都沒滿足!

如果想走出迷茫,本人給出如下建議:

1、首先,從此刻開始,給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份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所有,比如健身,比如飲食……,所以,你需要認真的思考!

2、接下來是執行計劃!

3、就是堅持了,只要制定了方向,就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這一條也是最難的!

4、有了堅持還不夠,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理念,新思維模式!不斷的創新!多去接觸一些社會方面的知識,這樣才不會讓你在這個快時代中被淘汰掉。

5、曾經,我孩子的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我認為終身受用:“認真做好身邊每件事”

6、一定要有好心態!

7、要有好身體

8、要有好睡眠,有規律的生活,讓人更加舒適與滿足!

最後,祝你未來的人生,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私廚味社


我在35歲時也陷入過迷茫,物質基礎有了,曾經努力的目標達到了,似乎生活失去了目標,不知道每天為了什麼,每天像個機器一樣做一些固定的事情。看得到盡頭,看不到意義。

於是我和愛人放下原來的工作,用了大概四年多的時間開始學習,從企業管理到心理學,再後來學到了佛學,一步步走到今天,找到了人生新的目標和方向,還有人活著的意義。現在已經沒有迷茫了,



楊老師1349


35歲對一個男人來說是一個坎了吧!巧的是,我今年剛好35歲!35歲的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我們是家裡的頂樑柱!以前從沒感到過迷茫,受今天春節新冠肺炎役情的影響我從事的行業(網約車)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加之孩子們開學延期,直接導致的是今年暑假的縮短,(我們這青島是個旅遊城市,七,八,九,十這四個月是一年中最旺的季節),前景不容樂觀!不過我覺得隨著疫情的結束,人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出行的人多了,都會好起來的!男人35歲前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穩定的收入,心裡應該安穩多了,在這裡希望年輕人要努力奮鬥,爭取在35歲以前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與事業,等35歲到來的時候你就不會感到迷茫




窪泥小李子


古話說的好:人過三十天過午,這句話就是說過了三十以上就像一天當中過了中午一樣。三十多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壓力山大呀!當今社會競爭激烈,拼學歷拼家庭拼事業,都挺難的。有的人命好一開始就走對了路那就順風順水的一路像上,有的人家庭不好,學歷不高,走向社會點子在不好,那這一生都難有出頭之日!三十多以後思想頭腦身體都力不從心了,總有一種危機感,我自己就是個例子。但是冷靜想想:在迷茫也要活下去不是,犯愁也沒有用還是得靠自己。最後想說的是,跟我一樣的三十多歲的人加油吧[加油][加油]為了我們的孩子父母妻兒老小,相信老天會眷顧我們給我們希望的!!



胖姐1210


是呢!我也是一個8後,常常很迷茫,這兩年因為創業虧了不少的錢,中間還被騙,唉,想起全是心酸,這兩年算是人生的血淚史開始吧,可能後面還有很多苦很多淚,的咬牙堅持下去,畢竟到了耽擱不是的年齡,前面幾十年一晃而過,如白駒過隙、忽然之間,所以用接下來的時間慢慢沉澱吧,能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是件好事,我相信從低谷爬起來的人,加油哈加油💪……


七七直播間


我比你更迷茫,今年才30歲,剛進入鄉鎮街道辦,事業編制,一個月三四千塊錢,離老家50公里,在老家買的房子,一個月2000多的房貸,再出去租個房子,所剩無幾,沒有盼頭,沒有前途,不知道未來該走向何方。哎,日子咋過成這樣子了呢!


風雪搖擺人


您好!我是豎著走的小螃蟹,很高興能回答那您的問題。您的問題是“一過35歲感覺特別迷茫,這是怎麼了?”對於這個問題,它幾乎屬於社會現象了。看我來給您分析:

三十五歲是年輕人和中年人分水嶺,故有坎的說法。從人生運行角度看,思想成熟,家庭生活趨於穩定,本想再拼拼,無奈身體機能和學習能力不如從前……

一 、從職場來講,大部分公務員招聘年齡限制是35歲,不知道不是巧合,很多單位競聘崗位,同年齡的中層職位的上限是35歲。很多人中年危機,準備跳槽,卻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將招聘門檻設置為“年齡在35週歲以下”。在打出年齡限制的用人單位中,“身體條件好和家庭負擔小”是解釋的最多的一個說法。原因是現在的工作壓力大、不僅得動腦,還得出力,沒有好體力就無法勝任。 除了身體條件的要求,用人單位還把35歲作為考察應聘者知識結構的一個標準。



我進而細分出男人和女人的35歲。

二、 對男人而言,35歲之前一般都是精力十足,幹勁充沛。經過社會與歲月的打磨,到35歲時已是褪去菱角,接受事實,滿身疲憊的狀態。一個35歲的男人會出現35歲的惰性,通常會有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這些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心血去照顧,因而佔據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些簡直把他壓得快透不過氣。人也變得越來越沉默,反應也比從前遲鈍,年齡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明顯跟不上年輕人,甚至語言會顯得過時.....35歲的他們都自然會感受到倍增的壓力。


三、對女人而言 , 除了男人面臨的35歲壓力外,女人還要面對生育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婦女在30歲到35歲之間生育,但此時生育率顯著下降。不孕症的治療難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35歲以上的不孕夫婦人數超過60%人。婦女的最佳年齡為25~30歲,生育率為35,降至25歲以下的50%。許多夫婦不想在35歲之前生孩子,或者他們不想生孩子。當他們在35歲以後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時,他們想要孩子。健康走下坡路。皮膚乾燥,皺紋和色斑出現,頭髮失去光澤。看來苗條的身材不太好,有的時候有失眠、健忘、手腳冰涼,特別是害怕孤獨,常帶有空虛感。這些是婦女在35歲時經常面臨的問題。

總的來說,不管你是否承認,你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為避免被社會淘汰,我們都應該認真做好分內之事,及時給自己充電。補充知識與技能,積極鍛鍊身體,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來面對35歲這道坎,成年人的世界,誰都不容易。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滿意,祝您幸福!


豎著走的小螃蟹


並不是過了35歲才迷茫,各個年齡段都有迷茫的時候,只是在年紀小點的時候能有人告訴你方向,現在35了,到了給別人人生建議的時候發現自己沒人指點了。

35-40之間的人,都會有迷茫,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的迷茫自己要怎樣能更上一層樓。

但是大多數的普通人成家立業,上有雙方父母4個老人或者加上爺爺奶奶,就更多的老人要贍養,下有孩子,開放二胎了或者不止一個孩子。中間是房貸車貸老婆的衣服包包孩子的玩具特長班,每天一睜眼就是一大家子人要花錢。朋友覺得不少結果卻發現好久沒有聚聚了,工作都是重複,從小李小張變成了李哥張姐。畢業的小孩一件稚嫩卻和你做一樣的工作,但是你的工資卻比人家高很多,老闆看你越來越不順眼。想辭職卻捨不得那份薪水。

每天感覺有忙不完的工作,以前不想加班,現在開始渴望加班,這樣不用早早回家,因為在家裡老婆孩子都煩。

想學新東西卻發現自己經理體力都跟不上。年輕時的那些所謂夢想離自己越來越遠,有時候真想拋開一切,什麼都不顧,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回頭看到年邁父母關心的眼神,老婆又說孩子的特長班好續費了,孩子走過來抱著你的腿說想買個玩具。你的心又軟了,這一大家子都是自己最在乎的人,自己怎麼能這麼自私。

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的過度,就是迷茫期的過度,到了最後自己就習慣了自己的現在,明白了人生有很多不可強求,年紀越大越開始相信命運。

迷茫也好,至少會迷茫的人都是不甘心的人,還有一個想改變的心,只是發現曾經能告訴自己路應該怎麼走的人已經開始詢問自己了而已,發現自己的親人都開始依靠自己了,自己突然成了親人的依靠,發現自己不能倒下,發現自己必須強大。

35了,迷茫的話也不要停下腳步,邊走邊找方向吧,只是不要太久,畢竟你還有一大家子人呢。


橋畔許仙


上有老,小有小,生活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最關鍵的是,失敗的成本高。年輕時瞎折騰一下沒事,大不了從頭再來;可是35歲這個年紀,你要是失敗了,從頭再來談何容易,光是幾個月的房貸車貸以及子女教育費用都會壓得你喘不過氣。

我們中國人的一生,註定都是時刻操勞的一生,每一階段都是如此:

22歲前要努力讀書。

22-30歲,要努力適應職場,要有一些事業的積累,還要趕緊找人結婚生孩子。

30-35歲以後,應該是事業的快速上升期,要努力賺錢,承擔起家庭責任。

到了35歲,其實是一個人生節點,要是在這個年齡上,你已經混得不錯了,比如資產千萬,那麼接下來的路相對好走一些。

要是混得一般,或者還在基層崗位上打轉,其實真的不好辦了。

已婚的,要負擔起家庭、孩子的巨大開支,真的挺難;未婚的,工作不給力,要想找個像樣的老公/老婆,也不容易。

很多崗位,拿著月薪兩、三萬的收入,看著還可以,其實抗風險的能力也很低,要是事業有個波動,其實也經不起折騰。

當然,我寫這個回答,還是主要跟大家探討解決方案。其實所謂的35歲中年危機,還是可以通過提前規劃,降低其風險和衝擊,甚至可以轉“危”為“機”。這個事情我也想了很久,看過很多人的例子,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如何避免“35歲危機”

應對35歲中年危機,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提前做好規劃。下面說的這些建議,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1.方向規劃

30歲之後儘量就不要隨意換行業和職業了。

比如說你在貿易行業,30歲之後就不要再跳槽到房地產行業了。

比如你之前做的是HR,30歲之後就不要轉崗到銷售了。

這就像賭博一樣,買定離手,錯愛不究。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職業,做得好的話,都是有發展前景的,不然這個行業和職業早就已經被淘汰了。要折騰,要找方向,儘量在30歲前完成,到了30歲,就要找到一個能為之奮鬥的行業和職業扎進去。

這樣的話,等你到了35歲,在一個行業至少也深耕了5年以上,如果公司出現動盪,那麼憑你的行業經驗和資源,在本行業再找一份工作不算很難。

但是,如果你在30之後還頻繁換行業和職業,陷入一種職業定位混亂的狀態,就不太好辦了。

2.物質準備

一個人的抗風險能力,其實是和資產多少成正比的。

年輕的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人的經濟負擔較輕,往往容易大手大腳,這是不對的,應該培養儲蓄和理財的習慣;

行業景氣,收入高的時候,要知道:這一切不會永久持續下去。比如現在的互聯網行業。賺得多就多存點,賺得少就少存點,量入為出,到了35歲,多少會有一些積蓄。

如果事業出現危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到那個節點再做選擇,相對會從容很多。

錢這個東西,即使不花出去,也是有它的價值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價值是最大的價值,就是抗風險的價值,它給你安全感。




中國式情感


一到35歲就感覺特別迷茫,有種人在中年危機感,職場如果沒有太大起色,感覺整天混日子,工作一點也不快樂,想辭職又不敢,想改行不知道做什麼。

這是個令人尷尬的年齡, 談愛己老,談死太早。 和年輕人一起談經歷太幼稚, 和老年人一起談人情世故不好, 出去瘋狂又怕吵。 任性說你扮成熟,沉默說你裝清高, 時尚說你有點妖,樸素說你有點老。 覺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剛想消極下, 回頭一看,上面有老,下還有小!

當你迷茫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年齡而放棄自己對目標的追求。年齡對於我們來說,不是我們放棄努力拼搏的藉口。不要總是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究其根本就是你不願意付出努力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