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大多數不懂得什麼叫“戀愛”

我們都知道,父母那一代人總是對我們進行催婚,而催婚的結果就是,他們很想抱孫子而已,至於自己的子女在這一段婚姻當中是否真正的希望,他們大多數是不考慮的!

為什麼會這樣的呢?今天,我就特意向大家分析一下。


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大多數不懂得什麼叫“戀愛”

父母的婚姻,大多數為湊合式婚姻

父母那一代人的婚姻,幾乎是靠介紹認識彼此的。因為他們大多數人沒有時間談戀愛,也不懂得談戀愛。所謂的結婚就是年齡差不多了,然後找一個年紀相仿的人湊合著,磨合著過日子,最後就磨合成了真愛。

即使婚後發現彼此不是那個對的人,也不會輕易離婚,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裡,離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即使給你成功離婚了,你也不容易再找到下一任,因為中國人都不太願意和那些離過婚的人交往。

因為,父母他們的婚姻世界觀裡,沒有所謂的興趣愛好,也沒有所謂的三觀,有的只是“柴米油鹽”。

於是,他們就根據這個男孩家裡能不能買房、工作穩不穩定,忘記了這個男孩是否有擔當、是否有

{!-- PGC_COLUMN --}

責任心; 對於女孩,他們又考量這個女孩是否賢惠,卻忘記了這個姑娘是否有正能量,是否願意和兒子共同成長。

與父母湊合式婚姻不同的是,我們這一代人追求的是自由戀愛,它最講究的是婚前彼此瞭解,我們會給對方一個戀愛時間來深入瞭解彼此是否適合在一起,然後再決定是否適合結婚

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大多數不懂得什麼叫“戀愛”

真正的愛情,不太看重所謂的“門當戶對”

有部電影的宣傳語非常霸氣:愛對了,是愛情; 愛錯了,是青春!

我們中國還有一個成語叫“一見鍾情”,就是你在生活中無意遇到一個人,然後你被他的氣質和樣貌所吸引住了,從而決定與ta交往!

這一個過程,與ta家裡有沒有錢,買不買得起房子是沒有關係的。

錢鍾書和楊絳認識得也很偶然。1932年,他們在清華園的古月堂前一見傾心,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直接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則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從此這一對才子佳人就這樣走在一起了。

其實,愛情也沒有配與不配之說,你看中他,選擇他,必然是看上了他身上的某一個閃光點。正如楊絳是欣賞鍾鍾書的才華的,所以她才決定嫁給他,哪怕當時的錢鍾書連生火做飯也不太會,她也一樣無悔!

當然,有選擇自然就會有選錯的時候,哪怕最後發現自己選擇的人是錯誤的,我們也能勇敢地對自己說一句:我輸得起,我對自己負責!”

退一步來說,誰又能保證父母幫我們物色的對象,就能和我們白頭偕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