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吉林是我国东北履地,抗日战争最早的战场,东北抗联用鲜血和生命在白山黑水谱写了一曲曲奋勇抗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歌。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东北敌我战略转换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惨烈的四平保卫战、长春围困战奠定了东北全境解放的基石。吉林至今保存红色旅游资源近900处,遍布松辽沃野,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文化已成为吉林红色旅游的重要名片。吉林省入选的8席景区分别是:

NO1.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共4处)

1.四平战役纪念馆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号

概述:1946年至1948年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为争夺四平四次易手,成为当时东北战场惨烈的城市攻防战役,民主联军以伤亡四万余人的代价夺取了四平之战的最后胜利。纪念馆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序言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画馆、影视厅、临时展厅等8个主要展厅。

2.四平烈士陵园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哈大公路四平入口处

概述:烈士陵园位于四平市北郊,陵园居高临下,站在陵园向南可以俯瞰四平市全景。陵园占地20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革命公墓。纪念碑后是无名烈士墓,安葬着解放军四战四平英勇牺牲的208名有名烈士和一万多无名烈士,该烈士墓是国内最大的烈士合葬墓之一。

3.四平烈士纪念塔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的广场中央

概述:为纪念在四平各次作战中英勇殉国的将士,1948年 4月18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 、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暨政治部决定在四平市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1950年5月7日纪念塔奠基,1953年6月3日建成。纪念塔整体建筑由塔、牌坊和塔园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8997平方米。

4.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北街酱园路

概述:旧址是梨树镇现存的唯一的典型清代四合院风格建筑,占地面积12,280平方米。原为清末黄河道尹张绍宇的私人住宅,后由梨树伪满协和会重新修葺。1946年4月5日—5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等东北民主联军首长曾以这里为指挥部,指挥了举世瞩目的四平保卫战。

NO2.白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共5处)

1.七道江会议旧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市郊乡七道江村

概述:会议原址前身是“通明炭矿”的办公室,是一座青石砖瓦平房,建筑面积96平方米。2005年扩建为纪念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1946年10月蒋介石集中十万兵力,向南满根据地扑来,党中央派陈云和肖劲光到达临江指挥作战,10月11日至14日,辽东军区党委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它对我军坚持南满斗争,保卫长白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对临江的进攻有着决定性意义,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一次光辉的会议。

2.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及烈士陵园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临江市新市街道帽儿山路2号

概述:位于临江市猫耳山南坡,鸭绿江北岸。始建于1947年,1991年新建了“四保临江”陈列馆,面积320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烈士陵园三部分组成,园内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烈士共580多位,其中大多数是在“四保临江”战役中牺牲。

3.陈云旧居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临江市鸭绿江边的“南围子”(现为临江林业局院内)

概述:1946年10月31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东分局和辽东军区,放弃安东(今丹东),转移到临江,建立南满根据地。派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和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肖劲光到南满工作。陈云于10月27日离开哈尔滨,经牡丹江、图们,取道朝鲜,于11月27日到达临江,住在鸭绿江边的“南围子”。该处原为清军防军统领左宝贵的防营,有正房5问,左右厢房各10间。陈云住在此处的一栋日本式平房,面积为133平方米。陈云在此居住期间,主持了七道江会议,指挥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

4.杨靖宇将军殉难地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靖宇县恶河南岸

概述:为纪念杨靖宇将军,1962年5月靖宇县人民在此建立了木质纪念碑,1965年建立钢筋水泥纪念塔。1980年2月23日重建落成殉难地,占地400 平方米。杨靖宇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被党派往东北地区工作,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今靖宇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5.城墙砬子东北抗日联军诞生地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靖宇县花园口镇新华村城墙砬子

概述:1932年2月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和其他16支抗日武装在城墙砬子召开会议,整合成立了东北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这是我党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抗日斗争进入新高潮的标志,是东北抗日战争向纵深发展的转折点,史称“城墙砬子会议",标志着东北抗日联军正式诞生。

NO3.杨靖宇烈士陵园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山岗上

概述: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占地2万平方米,是伟大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英灵安息地。陵园由5座琉璃瓦民族式建筑物组成,正面主体建筑为灵堂和墓室,两侧4个偏殿为陈列室。杨靖宇将军的身驱和头颅是于1958年2月23日分别从靖宇县和哈尔滨迎回并安葬在此。

NO4.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光复北路5号

概述:陈列馆位于伪满皇宫东部,占地2.65公顷,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历史类专题展馆。该馆于2005年3月开工兴建,当年竣工。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东北沦陷的屈辱历史,深刻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最终胜利的伟大壮举。

NO5.长春电影制片厂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

概述:制片厂景区包括伪满映画株式会社旧址、电影摇篮官、电影资料馆、道具库等景点。其中伪满映画株式会社旧址始建于1937年,建成于1939年。1945 年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当年10月1日成立东北电影公司(长影的前身),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几十年来,长影拍摄了革命历史、农村、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900多部,译制影片1000 多部,为新中国培养和输送了1000 多名电影人才。现存有诸多著名老电影实景区。

NO6.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大街887号

概述:高级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军104所战俘营中关押战俘级别最高的一个。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8月24日,这里关押了美军中将温莱特、美军少将摩尔、美军少将爱德华·金、英军中将珀西瓦尔、英军中将希斯、香港总督杨慕奇爵士、荷兰中将考尔和澳大利亚等盟军高级将领、高级文职官员共34人,这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高级盟军战俘营遗址。

NO7.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办公旧址和侵华日军机场遗址群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辽吉省委办公旧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辽北政府办公旧址

地址:省委办公旧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南街156(今为白城铁路工人文化宫)、政府办公旧址为177号(今为白城铁路运输法院、白城铁路运输检察院);机场遗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镇西镇(现岭下镇)兴隆村和平安镇牧场

概述:省委省政府两处旧址相邻,均为日伪时期建筑。1946年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吉省委、辽吉军区和辽吉行政公署,先驻洮南,9月迁入白城子(今白城市),隶属中共西满分局。1947年2月,辽吉行署改称辽北省政府,辖区包括今白城地区、松原地区,长春地区部分县区,内蒙古、辽宁部分地域。1948年1月,辽吉省委、省政府由白城市迁往双辽市的郑家屯。1948年7月,辽吉省委改为辽北省委,隶属东北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日军机场遗址是日本关东军于1938年所建,其中地处镇西镇和平安镇牧场的这两个机场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遗址。镇西镇遗址由飞机库、军用物资储备库、日军慰安所、日军作战指挥室、飞机维修中心和给水处等组成。位于其南侧的平安镇牧场飞机场遗址上发现有侵华日军飞机库、储备库、炮台、气象站、浴池房、兵营等建筑物。

NO8.大荒沟抗日根据地遗址

国家公布认定:吉林8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白山黑水的惨烈诉说

地址: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村

概述:遗址位于珲春县英安、密江两乡北部,包括中岗子、三安、上中沟、清水洞、荒沟、东沟、北沟等自然屯。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沟村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1932年1月中共珲春县委派15名党团员到大荒沟头道岭建造密营,成立了珲春县第一个抗日武装别动队,并创建了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满多个根据地中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内地根据地通往苏联、朝鲜的交通要道,对研究东满抗日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