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科普」探究足球場上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戰術3


「戰術科普」探究足球場上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戰術3

雙後腰雙邊鋒配置
【成功範例】2004年的西班牙,希臘等
【戰術關鍵】從邊路發起進攻,強調中路的防守補位
【焦點人物】斯科爾斯,齊達內
【人員需求】強力的邊路球員,搶點型射手
【打法解析】自從足球陣型出現了邊路與中路的區分之後,邊路進攻和中路進攻哪個更有效果的爭論就一直沒停息過。邊中結合自然最理想,但畢竟不易實現,於是,阿根廷祭出了上期所說過的靠中路打天下的3313,而英國和荷蘭始終認為邊路的傳中更為有效。在介紹前面兩種中路打法後,再來看一下這個邊路強陣。
雙後腰,雙邊鋒的配置本身並高明,但卻曾在一段時期內大行其道。2002年後,352打法漸漸歸於沉寂,4後衛陣型再次走上大舞臺。2名中後衛的打法較之352時期在中路的防守缺乏人數優勢,為了保險起見,教練們紛紛拿起了雙後腰作為擋箭牌。此外一方面,這時候好後腰輩出,類似於維埃拉+馬克萊萊,阿爾貝爾達+巴拉哈(沒錯,不是巴拉克)這樣的組合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超級前腰生產線自羅西基後就一直很平淡,21世紀的最初幾年,歐洲列強的前腰位置上依舊是齊祖,斯科爾斯,魯伊科斯塔這些早在上世紀就名聲大噪的老油條。與其為了場面維持菱形442或452,倒不如直接撤下前腰位置,採用雙後腰,保證中路防守,至於進攻,則依賴邊路來完成,中場打理好之後直接將球交到邊路發起快攻,靠傳中來瓦解對方防守,這類打法便流行開來。


說道這種陣型的頂峰,自然要數2004年歐洲盃,西班牙的雙後腰442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維森特和埃切貝里亞的組合從攻擊能力看可以說是當時的歐洲最佳,阿爾貝爾達+巴拉哈無論個人能力,還是默契程度,都跟當年的巴倫西亞一樣水漲船高。儘管那時西班牙的戰績無法跟現在相比,但打出的比賽卻令人刮目相看,在2004年歐洲盃預選賽發揮出色,勞爾以11球成為最佳射手。維森特在2004年更是大紅大紫了一把,甚至有人說他將會超越菲戈。可惜的是,面對決賽圈對手,西班牙小組出局,這種打法失去了流傳下來的契機。而當年的希臘也是如出一轍,希臘人自知腳法一般,便靠著強硬的防守衝擊強敵,邊路成為了進攻的主要發起點。場面雖然與西班牙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希臘人用成績證明這個打法的價值。
法國和英格蘭是另一種典型,前者靠451獲得歐洲冠軍世界冠軍,後者是菱形442的擁躉。但這屆大賽,桑蒂尼和埃裡克森也趕了把潮流。法國的強力雙後腰組合可稱世界第一,皮雷當年如日中天,齊祖的位置不得不左移,充當邊路球員。英格蘭隊中為了遷就雙德,斯科爾斯打了他一生中最不願打的位置。結果,英,法,都是沒有打到最後,進入8強就回家。齊祖和斯科爾斯也在大賽後直接宣佈退出國家隊(05年下半年齊達內復出並參加了06年世界盃)。

時至今日,雙後腰雙邊路的打法已經不大多見,433從巴薩複製到西班牙,成為獲勝的瑰寶,單前鋒成為潮流,各個國家隊基本都告別了這種進攻80%靠邊路的戰術打法。但無論是當年失意的英,法,西班牙,還是大火的希臘,都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