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Solo: A Star Wars Story,2018)上映首周票房遠低於預期,全球票房僅僅拿到1.48億美元,可以說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當中的最差成績了。同為外傳系列,《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2016)全球總票房為10.56億美元,那麼為什麼這部同樣頂著《星球大戰》名頭並且擁有艾米莉亞·克拉克、伍迪·哈里森以及桑迪·牛頓等眾多大咖加持的電影首周的表現如此差勁呢?下面美叔類給大家分析一下。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先來說一下劇情梗概:《遊俠索羅》的故事大約發生在《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第一部的十年前,講述由阿爾登·埃倫瑞奇(Alden Ehrenreich)飾演的大名鼎鼎的韓·索羅年輕時期的故事,當時他還沒有成為被賞金獵人追殺的銀河走私販,只是一位居住在柯雷利亞星球並嚮往成為飛行員的青年,然而他在試圖逃離柯雷利亞星球時意外與由龍媽艾米莉亞·克拉克(Emilia Clarke)飾演的愛人綺拉分離,沒有太多選擇的他只能加入帝國軍並伺機回到家鄉,他也在過程中結識了包括丘巴卡等許多新夥伴,展開一段銀河冒險旅程。

電影本身的內在因素: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就像電影名字一樣,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韓·索羅如何成為“韓·索羅”的。可能有年輕的觀眾對這個角色並不是很熟悉,但如果你是一位《星球大戰》系列的老影迷,那麼你肯定知道韓·索羅這個角色有多麼的受歡迎。如果用一個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物舉例的話,這個角色有些像死侍(當然,與死侍的不同也不少),是一個非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有著出色的能力,卻並未被現實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這樣一個具有超高人氣的角色的個人獨立電影應該怎麼拍就成了一個問題。毫無疑問,《星球大戰》系列的粉絲是最難以討好的一個群體。畢竟《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橫跨四十年,粉絲群體的多樣性、年齡分佈等都是非常複雜的。以前段時間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2017)為例,上映之後的口碑就是兩極分化:說好的將這部電影捧上天;說不好的將這部電影貶的一文不值。與《最後的絕地武士》一樣,《遊俠索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照顧新觀眾還是照顧老觀眾。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火車搶劫鏡頭

《遊俠索羅》上映之後我們知道了答案:本片走的是《星球大戰》系列的老路子,整部電影完全是老派的風格。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年輕觀眾不買賬。雖說《星球大戰》系列的粉絲年齡跨度極大,但是主力的消費群體還是以年輕人為主。同時也因為這種老派的風格導致觀眾會產生“審美疲勞”。雖說在影片當中加入了一些西部片的元素如沙漠對峙,火車搶劫等場景,但是依然無法適應觀眾越來越刁鑽的口味。同樣是外傳,上面提到的《俠盜一號》則走了迎合年輕人的路子,因此票房雖說不如正傳電影,但是成績也說得過去。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兩代韓·索羅

除了電影風格的原因,還有就是韓·索羅這個角色太受歡迎。在之前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當中,韓·索羅是由哈里森·福特飾演。同樣打個比方,如果現在漫威要拍《復仇者聯盟》中黑寡婦的獨立電影(事實上已經開始籌備了),但是扮演黑寡婦的人選卻不是斯嘉麗·約翰遜,你的觀影慾望肯定會大打折扣。或者換個說法,《射鵰英雄傳》已經有好多版本了,但是到目前為止,黃日華的版本依然是公認最經典的版本。同樣,哈里森·福特的韓·索羅也是經典。想要超越經典實在是太難,想要重新塑造這個角色,只能選擇走新奇的路線,可惜本片走中規中矩的路子,對於部電影來說,太穩健反而不是好事,無功便是過。

影響票房的外在因素: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原導演菲爾·羅德與克里斯·米勒

除了電影本身的問題之外,《遊俠索羅》也可謂是命途多舛。在拍攝初期便遇到了與《正義聯盟》一樣的問題:換導演。原本是由擅長喜劇的菲爾·羅德(Phil Lord)及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執導,但他們因為與盧卡斯影業的意見分歧而在拍攝中途遭到開除,換成曾以《美麗心靈》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朗·霍華德(Ron Howard)接棒,並展開大規模的重拍。這也導致距離上映半年前,我們在網上都看不到任何的宣傳物料,是的,連張海報都沒有。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前期只有這張演員與原導演一起的照片用作宣傳

這次導演替換雖然在電影的成片當中看不出太多的端倪,不過對於影片的前期宣傳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以一個月之前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為例(北美公映時間是4.27),漫威早早的就將海報、劇照等宣傳物料發佈了出來,預告片也是一部接一部的發佈,吊足了影迷們的胃口。再看《遊俠索羅》,直到《復仇者聯盟3》的第二個預告片上線的時候,才發佈了第一張海報以及預告片,而此時距離公映已經不到4個月的時間了。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死侍表示:不好意思,我全都要

除了導演替換,本片的上映檔期也對票房有影響。在同檔期之內《遊俠索羅》遭遇到了《死侍2》的強力阻擊,同時《復仇者聯盟3》的尾部流量也不容小覷。除此之外,距離《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不到半年的時間,這部電影的口碑對於《遊俠索羅》也造成了一部分影響。畢竟如果對《最後的絕地武士》有意見的話,當《遊俠索羅》上映的時候,觀眾肯定會持觀望態度而不會一上來就去影院觀影。

《遊俠索羅》票房遇冷,太過中規中矩難有新意吸引影迷

最後說個題外話,國內對於《遊俠索羅》的票房期望值並不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這部電影在最開始的時候定的譯名是《星球大戰外傳:遊俠索羅》,不過因為《星球大戰》系列在國內的的熱度一直不高,所以片方將譯名改為《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而且看中文版的海報當中“星球大戰外傳”幾個字遠遠小於“遊俠索羅”,據說是想要減少《星球大戰》對於這部片子的影響。不過事實證明,在國內,有沒有影響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