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他在抗战洪流中发光发热,是合唱团中年纪最小的队长;他被誉为“我国美声唱法的天才”,是西欧传统唱法与汉民族声乐唱法结合的典范。《草原之夜》、《在遥远的地方》、《在银色月光下》等作品被奉为经典;他因歌声优美而闻名歌坛,也因此遭受批斗,平反后将中国合唱艺术带到了美国。他就是我国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朱崇懋。

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朱崇懋

未满20岁的合唱团队长


朱崇懋出生于1922年,是江苏苏州人,后因战乱转到重庆的艺术学校读书。在很多人看来,朱崇懋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年纪轻轻便已显露才华。当时的重庆,群众歌咏活动规模空前,抗日救亡歌咏团体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云集了各行业人才、比较有影响力的山城合唱团便是朱崇懋参与组建的合唱团体。

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当时的朱崇懋还未满20岁,是团里最年轻的一位,却担起了队长。那段时期,朱崇懋带领着队员们四处演出,用歌声唤起民众,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斗中。抗战结束后,朱崇懋又在上海参演了中国第一部现代音乐剧《孟姜女》,还带领山城合唱团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了2幕10场歌剧《海之恋》,取得了极好的反响。
新中国成立后,朱崇懋几经辗转,先加入了新中国海军——华东海军文工团,任声乐指导,编曲,独唱表演,合唱指挥及话剧表演。之后,他转业到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乐团,并于1956年前往北京,担任在该团基础上成立的中央广播乐团合唱团艺术指导,合唱指挥及独唱表演。

我国“美声唱法”的天才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朱崇懋迎来了自己歌唱事业的一个高峰期,其演唱的大量中外作品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大江南北。苍茫浩渺的《克拉玛依之歌》,悠远绵长的《草原之夜》、满含情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醇厚优美的《在银色月光下》……无不是难以超越的经典版本。

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朱崇懋因其独特的抒情唱法被誉为“我国美声唱法的天才”,他优美的歌声给那个年代的人们留下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但正因为歌声太美,“靡靡之音”的批判也随之而来。再加上朱崇懋曾在重庆带领合唱团演出,“反动学术权威”、“国民党演剧队的漏网之鱼”、“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一一扣在他的头上。

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屡遭批斗的朱崇懋失去了舞台,被关进了“牛棚”。岁月悠悠,经过漫长的等待,朱崇懋终于得到了“解放”,得以重返舞台,并带领中央广播合唱团进行全国巡演,又重新录制了部分唱片。当朋友和观众们再次听到他那优美动人的歌声时,无不欢呼雀跃。

远去的歌声


1979年,朱崇懋移居美国,开始致力于中国合唱艺术在海外华人和美国民众中的介绍和推广。1984年,他发起创建了纽约华人合唱团——海韵合唱团,并于次年指挥该团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桃丽厅首演了中国抗战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他是老一辈歌唱家,被誉为“美声天才”,歌声陶醉了几代人……

可以说,朱崇懋当年的决定有了收获,因为时至今日,纽约·海韵合唱团的歌声依然唱响在美洲大地。但中国大陆上的群众却越发的想念他,想念他那难以超越的优美歌声。只可惜,除了几次回国探友和再度录制唱片外,人们越来越少听到关于朱崇懋的消息了。
2000年10月,朱崇懋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78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